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doc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4194761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6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doc(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一)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的鉴别诊断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霍乱的鉴别诊断。 霍乱的鉴别诊断 1. 非O1群霍乱弧菌性肠炎 临床症状较典型霍乱轻,鉴别主要依靠粪便细菌学检查。 2.急性细菌性胃肠炎 急性细菌性胃肠炎包括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致病性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由于细菌在食物中产生肠毒素,人进食后即发病。本病起病急骤,同食者常集体发病。且往往是先吐后泻,排便前有阵发性腹痛。粪便常为黄色水样便或偶带脓血。 3.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常由人轮状病毒、诺沃克等病毒引起。患者一般有发热,除腹

2、泻、呕吐外可伴有腹痛、头痛和肌痛。少数有上呼吸道症状。大便为黄色水样便。粪便中能检出病毒抗原。 4.急性细菌性痢疾 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脓血便,易与霍乱鉴别。轻型患者仅腹泻黏液稀便,需与轻型霍乱鉴别,主要依靠粪便细菌学检查。 例题: 男性,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伴呕吐1天。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疲倦面容,皮肤、唇舌干燥,眼窝内陷。血压80/60mmHg。应首先进行如下何种检查来进行初步诊断? A.便常规 B.尿常规 C.取粪便标本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 D.取耳血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 E.碱性蛋白胨水接种 正确答案:E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的诊断 复习医疗

3、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霍乱的诊断。 霍乱的诊断 霍乱流行地区,在流行季节任何有腹泻和呕吐的患者,均应疑及霍乱可能,因此均需作排除霍乱的粪便细菌学检查。凡有典型症状者,应先按霍乱处理。 1.霍乱的诊断标准 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的霍乱腹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作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上升者可诊断。 (3)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2.疑似诊断具有

4、以下之一者 (1)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疑似患者应进行隔离、消毒,作疑似霍乱的疫情报告,并每天做粪便培养,若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可作否定诊断,并作疫情订正报告。 例题: 霍乱病人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A.呕吐 B.腹泻 C.腹痛 D.畏寒发热 E.肌肉痉挛性痛 正确答案:B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的病理生理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霍乱的病理生理。 霍乱的病理生理 1.水和电解质紊乱 霍乱患者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丧失,因而导致脱

5、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患者可出现循环衰竭。若纠正失水不及时,休克时间过长,能进一步引起急性肾衰竭。虽然霍乱患者丢失的液体是等渗液体,但其中含钾的量为血清钾的46倍。而钠和氯则稍低于血清,因此补液治疗时,在有尿的情况下应及时补钾。否则严重低血钾可导致心律失常;亦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进一步加重肾衰竭。 2.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碳酸氢根。此外,失水导致的外周循环衰竭,组织因缺氧进行无氧代谢,因而乳酸产生过多可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不能排泄代谢的酸性物质,也是引起酸中毒的原因。 例题: 霍乱对机体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严重脱水 B.严重酸中毒 C.心功能不全 D.急性脑水肿

6、 E.严重败血症 正确答案:A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的病程分期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霍乱的病程分期。 霍乱的病程分期 (1)吐泻期 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继而出现呕吐。一般不发热,仅少数有低热。 腹泻 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点为无里急后重感,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少数患者有腹部隐痛,个别病例可有阵发性腹部绞痛。 呕吐 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伴恶心,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继而为水样,严重者亦可呕吐“米泔水”样物,与粪便性质相似。轻者可无呕吐。 (2)脱水期 由于剧烈的呕吐与腹泻,使体内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因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

7、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本期病程长短,主要决定于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与否。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可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力差,一般约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体重;中度脱水,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丧失水分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体重;重度脱水,则出现皮肤干皱,没有弹性,声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出现循环衰竭和酸中毒者,若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循环衰竭 是严重失水所致的失水性休克。临床表现:当血容量明显减少后,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

8、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继而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为烦躁不安,继而呆滞、嗜睡甚至昏迷。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的病程分期 尿毒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严重者除出现库斯莫尔呼吸外,可有神志意识障碍,如嗜睡、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肌肉痉挛 这是呕吐、腹泻使大量的盐丧失,严重的低血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临床表现为痉挛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呈强直状态。 低血钾 腹泻使钾盐大量丧失,血钾可显著降低。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减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亦可出现。 (3)恢复期或反应期 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力逐步恢复。但亦有少数病例由于血循环的改善,残留于肠

9、腔的内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流,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发热,一般患者体温高达3839,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 例题: 关于霍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烈性传染病 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 C.痊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 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 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正确答案:D传染病学重点:霍乱流行病学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霍乱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

10、,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性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 2.季节分布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 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传染病学重点:霍乱病原学 复习

11、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霍乱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弧菌。菌体短小,弧形或逗点状,运动活泼。能发酵蔗糖和甘露糖,不发酵阿拉伯胶糖,皆与霍乱多价血清发生凝集。对营养要求简单,在普通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最适酸碱度为pH7.27.4,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对酸非常敏感而对碱耐受性大,可与其他不易在碱性培养基上生长的肠道菌相鉴别。两个生物型有相同的抗原结构,均属OI群霍弧菌,可分为小川、稻叶和彦岛等三个不同的血清型。本菌能产生外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可引起患者剧烈腹泻。自然突变也是本菌的特性之一,埃尔托生型表现尤为明显。古典生物型的致病性一般

12、强于埃尔托生物型。本菌对各种常用消毒药品比较敏感,一般易于杀灭。 霍乱弧菌进入人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饮食由口腔经胃到小肠。此菌对胃酸十分敏感,因而多数被胃酸杀死,只有那些通过胃酸屏障而进入小肠碱性环境的少数弧菌,在穿过小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之后,才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并在这里繁殖,同时产生外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结果出现剧烈的腹泻和反射性呕吐。传染病学重点:细菌性痢疾病原学 复习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细菌性痢疾病原学 1.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 (Shi-yella),革兰氏染色阴性,无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宜于低

13、温潮湿的环境,对阳光直射、加热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差。 2.根据生物化学反应及抗原组成分成4群:A群包括志贺氏志贺氏菌及施氏志贺氏菌,B群包括弗氏志贺氏菌 (8个血清型),C群包括鲍氏志贺氏菌(15个血清型),D群为索氏(宋内氏)志贺氏菌。 3.各群均可产生内毒素,志贺氏志贺氏菌还可产生外毒素,因此,所致临床症状较重。20世纪末,志贺氏菌感染少见,中国某些地区仍有流行;弗氏志贺氏菌感染在中国占首要地位,且易转成慢性,排菌时间长;索氏志贺氏菌感染有增高的趋势,但感染较轻。传染病学重点: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复习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1.

14、传染源 痢疾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轻型、慢性痢疾和健康带菌者易被忽视。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粪、口感染为主,病原体随粪便排除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卫生习惯不良的小儿易患本病。还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染,即接触患者和带菌者的生活用具。 3.易感人群 小儿慢性菌痢多具潜隐性、非典型性和迁延性,不易被发现,故易在小儿群体中流行。人被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可以再发。受寒、疲劳、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肠菌群失调等因素皆可降低对本病的抵抗力。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小儿年龄分期考点总结 临床医学包含的科目主要为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其中很多的知识点还是以记忆为主,在这里就总结下小儿年龄分期的

15、相关知识点。 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为便于掌握,故在实际工作中将小儿年龄分期认为分割为七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此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故如果母亲妊娠期间受外界不理因素影响,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此期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完善,是发病率高、且病死率高的时期。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之前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是第一生长发育高峰。但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仍不完善,主要的是消化系统。另外此期,婴儿抗感染能力弱,易发生感染和各种传染性疾病。 4

16、.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之前为幼儿期。智能发育较快,但识别能力较差。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学前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速度减慢,处于稳步增长状态,而智能发育更加完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均已接近成人,是接受文化系统的较好时期。 7.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此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为人体的第2次生长高峰。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小儿补液考点总结归类 小儿补液在儿科中是相对比较难的内容,但在医疗招聘考试中也是相对重要的部分。那么小儿补

17、液到底该怎么补才对呢。在这里,先把小儿补液的步骤说一下,只要按照步骤进行补液,那么就不会出现差错。 第一步要先定量,也就是判断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指失水量(%)10%(100120ml/kg);精神状态淡漠,昏睡,昏迷;皮肤/黏膜极干燥,弹性极差;前囟/眼窝深度凹陷;无泪,无尿,有休克症状。 判断出小儿是轻、中或重度脱水后,按照脱水的程度计算出需要补的液体总量: 轻度脱水补90-120 ml/kg/d 中度脱水补120-150ml/kg/d 重度脱水补150-180ml/kg/d。 第二步定液判断脱水的性质 首先判断是低渗、等渗还是高渗性脱水,主要就是看钠盐的量是多少。 低渗性脱水:血Na+1

18、50mmol/L 再根据脱水的性质来决定补什么液,如等渗性脱水补2:3:1液,指的是补2份的生理盐水,补3份的糖,再补1份的碱也就是碳酸氢钠液。按照以上规则,三种脱水的补液方法是: 低渗性脱水:补4:3:2液 2/3张 等渗性脱水:补2:3:1液 1/2张 高渗性脱水:补1:2液 1/3张 若休克扩容2:1等张含钠液 第三步为定速。 定速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定速分为三个阶段 1.扩容阶段(针对重度脱水): 量:20ml/kg;速度:20ml/kg.h。30-60分钟内输完。 2.快速补液阶段 量:总量的1/2减去扩容量;速度:8-10ml/kg.h。8-12小时滴

19、入。 3.维持补液阶段 余下量:总量的1/2;速度:5ml/kg.h。12-16小时或输注. 通过以上3步方法,就可以确定小儿脱水后的补液量,用什么液,以及用多快的速度来补,希望这样的方法能够对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临床传染病学知识:恙虫病的预防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恙虫病的预防 1.消灭传染源 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切断传播途径 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

20、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 3.个人防护 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例题: 关于恙虫病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B.患恙虫病者不必隔离,接触不必检疫 C.切断传播途径的措

21、施为改善环境卫生除杂草,消灭恙螨孳生地 D.在流行区野外工作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E.及时接种疫苗 正确答案:E临床传染病学知识:恙虫病的治疗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恙虫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食或软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剂,重症患者可予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有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用强心药、利尿剂控制心衰。 2.病原治疗 强力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强力霉素每天0.10.2,单剂一次服或分2次服;四环素、氯霉素均每天2g,分4次服。退热后剂量减半,续服710天。若加TMP0.1g,一日2次

22、,疗效更佳。由于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完全免疫在感染后两周发生,过早的抗生素治疗使机体无足够时间产生有效免疫应答,故不宜早期短疗程治疗,以免导致复发。有认为磺胺类药有促进立克次体繁殖作用,应予慎重。 例题: 以病原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 A.乙型脑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恙虫病 D.水痘 正确答案:C临床传染病学知识:伤寒的并发症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伤寒的并发症 1.肠出血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可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

23、面色苍白,烦躁,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性灌肠等均可为肠出血诱因。 2.肠穿孔 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穿孔数目大多为1个,少数23个,也有报告多达13个者。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数,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经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时缓解。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

24、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T波改变,S-T段偏移等。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但有报告伤寒痊愈1年仍遗留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曾一度发生阿-斯综合征者。 4.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12.8%60%,常见于病程第12周。主要特征为肝肿大,可伴有压痛,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转氨酸活性轻度升高,絮状反应及浊度试验一般

25、正常。临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或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肿大及肝功能可于23周恢复正常,仅个别病例可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一般见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肾功能衰竭,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此征的发生与伤寒病情轻重,患者红细胞G-6PD有否缺陷以及氯霉素应用无关,可能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致。 例题: 伤寒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有?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肝炎 E.其他并发症如支气管炎、急性胆囊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 正确答案:ABCDE临床传染病

26、学知识: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 高热持续不退,多数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

27、,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脾肿大 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腺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皮疹 病程713天,部分患

28、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例题: 属于伤寒典型表现的是? A.呼吸衰竭 B.循环衰竭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皮肤淤点.淤斑 E.相对缓脉 正确答案:E临床传染病学知

29、识: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 全身网状内皮系统中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以肠道为最显著。 1.病程第710天,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少数病例的结肠起始段亦有同样变化。肠系膜淋巴结也显著增生与肿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脾脏,骨髓,肝窦星形细胞亦呈增生。继而肠道淋巴组织的病变加剧,使局部发生营养障碍而出现坏死,形成黄色结痂。 2.病程第3周,结痂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血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引起肠穿孔。因回肠末段的淋巴结较大且多,病变最严重

30、,故穿孔多见于此部位。溃疡常呈椭圆形或圆形,沿肠纵轴排列,周围肠粘膜充血。 3.病程第45周,溃疡愈合,不留疤痕,也不引起肠道狭窄。肠道病变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伴有严重毒血症者,尤其是婴儿,其肠道病变可能不明显,反之,毒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病人却可突然发生肠出血与肠穿孔。 4.镜下检查,上述病变的显著特征是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而无中性粒细胞,此种巨噬细胞可大量见于小肠溃疡的底部及周围,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胞质内含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是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故又称“伤寒细胞”。若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则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5.其他脏器中,脾和

31、肝的病变最为显著。脾肿大,常重达500g以上,有充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肝的最常见病变是肝细胞局灶性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 6.胆囊可呈轻度炎症,急性炎症少见,心肌及肾呈混浊,是毒血症的一种表现。极少发生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偶见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于左股静脉。 例题: 伤寒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肠道发生溃疡 B.脾肿大 C.胆囊炎 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E.腹直肌发生蜡样变性 正确答案:D临床传染病学知识:伤寒的流行病学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伤寒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为患者及菌者。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24周传染性最大

32、。少数患者可成为长期或终身带菌者,是我国近年来伤寒持续散发的主要原因。 2.传播途径 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3.人群易感性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 4.流行特征 季节性: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 年龄: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流行形式: (1)散发性:多由于与轻型病人或慢性带菌者经常接触而引起。 (2)流行性:多见于水型或食物型。 例题: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粪-口途径传播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空

33、气传播 正确答案:A临床传染病学知识:伤寒的病原学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伤寒的病原学 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体内均能诱生相应的抗体,“O”及“H”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Vi”抗原见于新分离的菌株,在体内具有抗吞噬和抗溶菌的作用,故该类菌株可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繁殖。但因其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效价低,对本病的诊断作用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故可用于发现带菌者。利用Vi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生活力强

34、,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维持12个月,在牛奶中能生存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15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可迅速杀灭。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出现M1型质粒介导多重耐药伤寒菌株流行,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升高,值得重视。 例题: 关于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B.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C.属沙门菌属的A群 D

35、.目前在我国耐氯霉素的伤寒菌株不多 E.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 正确答案:B临床传染病学知识:恙虫病流行病学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恙虫病流行病学 (一)恙虫病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染后多隐性感染,但体内保存立克次体时间很长,故传染期较长。人患本病后,血中虽有立克次体,但由于恙螨刺螫人类仅属偶然现象,所以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恙虫病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类近3000多种,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红恙螨与高湖恙螨。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

36、、稚虫、蛹和成虫。仅幼虫营寄生生活需吸吮动物的体液,其余发育段皆为自营生活。由于幼虫一生中仅叮咬动物或人一次,所以由感染鼠类获得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在当代无传播机会,经稚虫、蛹、发育为成虫产卵。立克次体经卵传至下一代(第二代)幼虫,当第三代幼虫叮刺动物或人时,立克次体随唾液传入新的宿主,故称为隔代传播。 (三)恙虫病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本病均易感,但病人以青壮年居多。感染后免疫期仅持续数月,最长达10个月。且只能获得对园株病原体的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不同株而发病。 (四)恙虫病流行特征 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北方10、11月高发季节,南

37、方则以68月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例题: 对恙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B.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变形杆菌OX19凝集反应阳性 D.临床上起病急、出现发热、结膜充血、焦痂、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大 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C临床传染病学知识:恙虫病的诊断 复习医疗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梳理传染病学的知识。 恙虫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 夏秋季节,发病前3周内在流行地区有野外作业史。 2.临床特

38、点 有发热、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及肝脾肿大。 3.实验诊断 (1)血象 早期白细胞减少,以后增至正常水平,分类常有核左移。 (2)血清学检查 外斐氏反应 病人单份血清对变形杆菌OXk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者有诊断意义。最早第4天出现阳性,34周达高峰,5周后下降。 补体结合试验 应用当地代表或多价抗原,特异性高,抗体持续时间长,可达5年左右。效价1:10为阳性。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测定血清抗体,于起病第1周末出现抗体,第2周末达高峰,阳性率高于外斐氏反应,抗体可持续10年,对流行病学调查意义较大。 (3)病原体分离 必要时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ml,

39、接种小白鼠腹腔,小白鼠于13周死亡,剖检取腹膜或脾脏作涂片,经姬姆萨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于单核细胞内可见立克次体。也可作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临床传染病学知识:地方性斑疹伤寒预防 临床传染病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地方性斑疹伤寒预防 以杀鼠灭蚤为主要防制措施,杀鼠和防鼠结合,开展以药物灭鼠为主,在居民区或鼠密度高的地区以药物杀鼠为重点。灭蚤包括物理和药物灭蚤结合。 1%敌百虫水溶液100ml/m2喷洒。 2.5%敌百虫粉剂40g/m2喷洒,8-16h可灭蚤。 0.1%敌敌畏乳剂100ml/m2喷洒,1-2h灭蚤。 2%倍硫

40、磷粉剂,100g/每间房地面,12-24h灭蚤。 2%害虫粉剂50g/m2喷洒,24h蚤死亡。 例题: 下述对地方性斑疹伤寒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又称鼠型斑疹伤寒 B.病原体是莫氏立克次体 C.鼠蚤为主要传染源 D.病原体释放的类似内毒素的毒性物质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 E.潜伏期为6-16天 正确答案:ABDE临床传染病学知识: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 临床传染病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依赖血清学试验,豚鼠接种分离病原体确诊。 2.主要临床症状 潜伏期614日

41、,平均12日。 症状,体征及临床经过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发热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体温一般为3840,持续614日,最短4日,最长25日。皮疹少,多为充血性,约1/41/3病例可无皮疹,1/22/3的病例有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大多仅有头晕、头痛、部分可有失眠、听力减退等。但烦躁不安、谵妄或昏睡、昏迷等少见。可有心动过缓或轻度低压血压。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 (2)血清学检查:外斐氏反应中,变形杆菌CX19凝集的诊断意义与流行斑疹伤寒相似,即只有群特异性而无型特异性。以莫氏立克次体作抗原与病人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

42、相鉴别。 (3)动物接种:将发热期患者血液接种入雄性豚鼠腹腔内,接种后57日动物发热,阴囊因睾丸鞘膜炎而肿胀,鞘膜渗出液涂片可见肿胀的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病原体。 例题: 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流行性斑疹伤寒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为? A.临床表现轻重不同 B.发病季节不同 C.外斐反应 D.病死率不一 E.豚鼠阴囊肿胀试验 正确答案:E临床传染病学知识: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病学 临床传染病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病学 地方型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者较多,并可与流行型斑

43、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国内以河南、河北、云南、山东、北京市、辽宁等的病例较多。 1.传染源 家鼠如褐家鼠、黄胸鼠等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鼠鼠蚤鼠的循环流行。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吮人血而使人受染。因曾在虱体内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因此病人也有可能作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 2.传播途径 鼠蚤吮吸病鼠血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蚤肠繁殖,但蚤并不因感染而死亡,病原体且可在蚤体长期存在。当受染蚤吮吸人血时,同时排出含病原体的蚤粪和呕吐物于皮肤上,立克次体可经抓破处进入人体;或蚤被打扁压碎后,其体内病原体也可经同一途径侵入。进食被病鼠排泄物污染的饮食也可得病,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

44、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使人受染。螨、蜱等节肢动物也可带有病原体,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 3.易感者 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某些报告中以小学生和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得病后有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对普氏立克次体感染也具相当免疫性。 例题: 上述哪项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媒介? A.家鼠 B.鼠蚤 C.体虱 D.病人 E.恙螨 正确答案:B临床传染病学知识: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学 临床传染病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1.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概念 地方性斑疹伤寒也称鼠型斑疹伤寒,乃鼠蚤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型斑疹伤寒近似,但病情较轻、

45、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 2.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学-病原体 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其形态、染色和对热、消毒剂的抵抗力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很少呈长链排列。两者各含3/4种特异性颗粒性抗原,和1/4组特异性可溶性抗原;后者耐热,为两者所共有,故可产生交叉反应。 莫氏立克次体的形态、染色特点、生化反应、培养条件及抵抗力均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在动物实验上可以区别: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后,豚鼠除发热外,阴囊高度水肿,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莫氏立克次体在睾丸鞘膜的浆细胞中繁殖甚多,其鞘膜渗出液涂片可查见大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仅引起轻度阴囊反应。莫氏立克次体可引起大白鼠发热或致死,并在其脑内

46、存活数月,故可用之保存菌种或传代。而普氏立克次体仅使大白鼠形成隐性感染。莫氏立克次体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可引起致死性腹膜炎及败血症。 莫氏立克次体与普氏立克次体有共同的可溶性抗原,故二者有交叉反应,均能与变形杆菌OX19发生凝集反应。但二者的颗粒性抗原不同,用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将其区别。 例题: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恙虫病立克次体 B.伤寒杆菌 C.莫氏立克次体 D.副伤寒杆菌 E.普氏立克次体 正确答案:C临床传染病学知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 临床传染病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是医疗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 目前对于SARS的治疗仍以对症支持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尚缺乏针对病因SARS-CoV的特异性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早期给予鼻导管吸氧,维持稳定的动脉血氧饱和度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