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马文玲.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229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9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马文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马文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析-马文玲.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文学与天性:进化心理学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及案例分 析 姓名:马文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基础心理学 指导教师:熊哲宏 201104 故戒 m安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精神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被冠以科学之名的 学院心理学所忽视。进化心理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理论基石,试图对这一现 象作出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的探究。 Geoffrey Miller提出了艺术的 性炫耀 假说,认为艺术主要是在求偶背 景中产生的,是艺术家代价高昂的神经适应信号,一种认知上的 孔雀效应 。 Steven Pinker用艺术的副产品假说,用 奶油蛋糕 借喻艺术,人类拥有进

2、化 而来的特定的认知偏好,艺术能够激发这些认知偏好 。 Ellen Dissanayake和 Brian Boyd坚持艺术的适应器主张,分别认为艺术源于母婴的亲密接触和注意 的发展。但是,他们对于艺术的界定过于宽泛,倡导的理论不具有各种艺术形式 的普适性 。 John Tooby和Leda Cosmides, 通过对 小说的考察,提出文学活动 是大脑的组织模式。那么,文学活动,特别是小说,究竟是人类为了增强性吸引 力的装饰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副产品?是适应自然所形成的适应器?还是一 种大脑的组织模式?梳理和分析这四种主要理论,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 学的相关证据,笔者认为将文学活动视作进化

3、而来的适应器,似乎更具有理论建 构意义。 在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方面,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一直纠结于谁具有 科 学 的权威。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进化心理学的文学批评,都有成功的范例。然 而,量化分析法在提供宏观共性的同时,放弃了文学的个 体细腻化,而这正是文 学作品的生命。质性研究能够深入文学作品的内蕴,能够在进化心理学所提供的 理论视野上,对人类的内心世界进行显微镜式的探幽,更符合文学作品本身的特 点。 进化心理学的文学批评,质性研究的篇幅多于量化分析,但大多集中于人类 择偶主题,将进化心理学的相关两性择偶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具体的文 学作品案例分析。该文试着以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福楼拜

4、的生平,并对其成 名作包法利夫人,在两性择偶的策略冲突的主题分析基础上,拓展了新的视 角,用模块理论和分离机制两个视角,对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进行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文学批评天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connecting literary analysis with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regar

5、dless of which of its theories one accepts, is creating new fields of study for aspects of mental life. Literature, as a very important human spiritual phenomena, had been almost entirely neglected by academic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which based on Darwinian evolution attempts to explore

6、 new theory and method in this field. Geoffrey Miller maintains the display hypothesis, that is art originates in the context of courtship. Act is the costly neural signal of artists* adaptation, as well as the “peacock effect“ of recognition. Steven Pinker holds by-product hypothesis of art, as “bu

7、tter cake“ meet the need of sweet, humans have evolved specific cognitive preferences, arts can satisfy the cognitive preference. Ellen Dissanayake, and Brian Boyd adhere to the idea of art as adaptation. Ellen Dissanayake points out that art comes from close contact between mum and child. Brian Boy

8、d insists that art gener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However, the definition of art of these are too broad to have the universality of various forms. John Tooby and Leda Cosmides propose literature as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the brain through the study of fiction. Is literature an adaptation

9、 (a product of Darwinian natural selection), or a by-product of adaptations (sometimes called “spandrels” ), or the result of genetic drift or other random evolutionary processes? With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major theories, and the evidenc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itera

10、ry aHowever, qualitative research also inquiries human nature on a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but provided more details about the inner world of the character in specific. In literary criticism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the mainstream. But most of them are narr

11、owed in the study of mating theory Mid sex differences theory. Here, from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 analyzed the life of Flaubert and the mating strategies of gender in his famous work Madame Bovary and developed new perspectives of module theory and decoupling theory in interpre

12、ting the tragedy life of Madame Bovary* Key words :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literary analysis nature Flaubert Madame Bovary 马文玲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职称 单位 备注 徐光兴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李国瑞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屠荣生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文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自有史以来,人类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世世代代 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

13、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谣、 故事、诗歌、戏剧、小说、连环画、电视、电影, 等等,人们为此耗费了巨 大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冒着幻想与现实混乱的危险。 人们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沉醉于想象之旅,似乎是个不解之谜。 古代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文学创作是 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 界事物难得的回忆和关照。 中国汉代的文学家杨雄则认为 言,心声也;书, 心画也。 王允也说过: 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 。 无论从哪个含义上讲,人类的文学活动都可以被看作一种心理现象。因而,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实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存在,文学的有关奥秘都可以从心 理学的角度予以阐释。 1 事实上

14、,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业已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 机能主义创始人威廉 “ 詹姆斯提出的 意识流 说,曾极大地影响了 20世纪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一批 意识流小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 心理场 理论,有效 地解释了作家的创作心境,以及作品的意味、意境,提出了 异质同构说 ,成 功地沟通了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形式与个人的心理体验活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 析理论,也曾有力地影响了 超现实主义 的文学与绘画,以及 传记批评 ;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激发了文学的 魔幻现实主义 、 文化寻根 创 作,催生 了 神话学批评 和 原型批评拉康的精神分析与治疗理论,被欧 美文学评论家应用于文学作品分

15、析,掀起了颇具影响力的 拉康主义 文学批评 风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心理学理论,尤其是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缺乏严 格的实证支持,仅仅是作为假设性的参考框架。正如进化心理学家 Dylan Evans 在批评欧美文学评论家将应用拉康的精神分析与治疗理论应用于文学分析时所 说的那样,他们并不在意所采用的理论是否建立在实证基础上,是否提供了关于 事实的科学准确的描述,他们强调的是,该理论是否提供了新颖的方式或途径来 进行文学分析与评论。 2 文学分析的一部分确实得益于近期关于人类思维、情绪和社会关系的科学 思想。文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探索人类天性的工具,近期文学成就的停滞,部分 原因就是因为否定这

16、种不言而喻的看法。由于学界信奉 大脑白板说 ,所感兴 趣的都是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教条,导致其集中注意了文化和历史的细节,而忽 略了文学超越时空的更深层次共鸣。许多人认为,不相信科学(通常,科学就是 寻求可验证性假设和积累客观知识 ), 文学批评陷入了跟风、晦涩, 以及狭隘之 中。基于所有这些原因,进化心理学和文学分析似乎是天然的同盟。 3 将进化心理学的思想应用于文学分析,肇始于生物学家 E.O. Wilson。 他认 为 4:人类的社会现象,可以在人类的生物学特性层面上得到最终的解答。借助 于进化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不再是问题。如果自然选择理论是正确的 话,那么不光是人类的天性 (

17、human nature),还有几乎所有反应人类天性的文 学作品,都与人类的生物性根源牢牢联系在一起。用进化论的思想分析文学现象, 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 科学 ( science)与 人性 ( humanities)统一 的体现。很显然,人类大脑的运作属性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人类的天性也是 可以精确定义的。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科学、进化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学 界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 大脑白板说 ,给 社会文化建构主义 以有力的 抨击。 在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看来,人类的天性既不是先天基因决定的,也不是后天 文化的普遍性塑造的,而是由那些能够激活并通道化文化习得的感知与心智发展 系统,经过

18、长期进化而形成的规则集合体。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约为 3. 5万多个,这对于编码人类的多样性行为的哪怕一 小部分,也是力不从心。显然,更恢弘繁复的人类文化现象是基于习得的。尽管 人类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对于人类而言丰富多彩,但事实上,与所有物种的全部行 为库相比,人类的行为、以及文化现象还是非常特异化、仅适合陆栖的,像我们 人类这样的白天活动的哺乳动物的。 在论述基因 -文化的观点时, Wilson指出:大脑是一种叙述装置 ( narrative machine),在创设情境和做出选择时,无意识地受控于表观遗传 (epigenetic) 规则 。那些能够提升人类天性的满足感的叙述和创造 传播开来,形

19、成了文化。 在基因 -文化进化过程中,基因决定了何种情境和 模仿 ( memes) 能够被创 设,而由此产生的文化则影响着何种基因能够生存。长期的基因与文化的相互作 用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进化螺旋: 基因预先决定了表观遗传规则,这些规则就是激活并通道化文化发展的感知 和心智发展规则;文化有助于决定哪种基因能够生存并且代代繁衍;繁衍成功的 基因对或基因组合会改变群体中的表观遗传规则,而改变了的 规则 则会影响 文化习得的通道化方向和效力。 虽然 Wilson的基因 -文化的观点颇多争议,然而,自然科学家和相关领域的 专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基因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了。因此,将生物学、人

20、类学、进 化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时机成熟了。来自文学评论 界的 Frederick Crews也赞扬进化心理学带给文学评论界的崭新视野和实证分 析的思维方式。5 所谓印 igenetic是指并不涉及遗传序列的特征性的遗传改变。 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这个词足在 1976年,由理查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 所创造,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来作类比。(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 原文 : Genes prescribe epigenetic rules, which are the regularities of sensory

21、 perception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at animate and channel the growth of culture. Culture helps to determine which of the prescribe genes survive and multipl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 ext. Successful new genes or gene combinations alter the epigenetic rules of the populatio ns. The altered epig

22、enetic rules change the dire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hannels of c ulture acquisition摘自: E.O.Wilson(2005).Foreword from the Scientific Side. 77ie Z/towy mwa/.Evanston,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第 1章进化心理学视角的文学理论 用进化理论阐释文学艺术恰逢其时,但持这一主张的阵营内部并未达成统一 的理论共识。立足于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理论,各种观点展开了争论: 1.1

23、性炫耀假说 达尔文用 自然选择 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每一种有机体都能很好地适 应它们的生活习性。但是,每每面对孔雀华丽的尾屏,达尔文就感到困惑不解: 因为华丽的尾屏不但要耗费巨大的能量,而且容易招致天敌的攻击,难以快速逃 脱。 孔雀尾屏 现象对 自然选择 理论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直到达尔文发展 出 性选择 理论,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解释。 性选择 理论,主要关注因求偶行为而产生的适应器。达尔文假设性选择 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方式:同性竞争 ( intrasexual competitiom)和异性选择 (intersexual selection)。 同性竞争是指在同一性别成员之间为争取交配机会 而发

24、生的竞争。导致生物体在同性竞争中获胜的每种特征,如体型更大、更强壮, 或运动能力更好,都将通过胜利者的繁殖活动遗传给下一代。异性选择,也叫择 偶偏好选择,即如果某性别的成员一致偏好异性的某些特征,那么,拥有这些特 征的异性更有可能或得配偶,从而将这些特征遗传给后代的频率会随时间而增 加。 异性选择也叫 雌性选择 ,因为据达尔文观察,动物界的许多物种,都是 雌性对其潜在的配偶进行挑选。 Robert Trivers用 亲代投资 理论进一步 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是雌性作为 性对象的挑选者 。一 般而言,生物学上的性别只是简单的按照性细胞的尺寸来定 义的。尺寸小的被定义为雄性,尺寸大的被定义为雌性。成熟的繁殖细胞被称为 配子。雄性配子流动性强,雌性配子养分多,比较固定。两者在数目上也存在明 显差异:如人类的男性一生可产生无数的精子,几乎每小时约可产生 1200万个, 而女性终其一生产生的卵子数也就 400多个。不仅如此,女性还要承担怀孕、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