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二)7.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771497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文字(二)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自然的文字(二)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文字(二)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文字(二)7.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自然的文字 一导课 1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孩子们自由谈论 多媒体1: 阳光照射下的火红的枫树林图。 师动情说:当很多树叶变黄的时候,枫树却独树一帜,格外地鲜艳,多美哪。(提问:枫叶为什么变红。花青素显现出来了)望着这枫树林,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生大声背了起来)“停车坐爱枫晚林,霜叶红于二月花。” 多媒体2: 雾凇图 师:吉林雾凇,琼枝玉叶,这真是大自然的奇迹啊。看着它,我又想起了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生齐说),千树万树梨花开。” 其实,大自然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一面,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 多媒体3: 塞特凯达斯大

2、瀑布(断流前的图片) 师述:巴西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一泻千里,看上去山清水秀,而如今却是“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巴西总统亲自为它举行葬礼。大自然用这种方式理智而智慧地提醒人们(多媒体出示)齐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多媒体4: 太湖综合治理后的图片 师:环境变美了,太湖水逐渐清澈,大自然再次智慧地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或人人有责-” 4、先用笔在作业本上写写,然后小组交流,如果你写的和别人一样,这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人有我无或人无我有,

3、那就要相互分享。 (1)学生写。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 ( 1、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马上要下雨了。) ( 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可能有一场地震来临。) ( 3、锯开大树,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这就是年轮。有多少年轮,树就有多少树龄。) ( 4、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是远古时代的海滨。) ( 5、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在远古的时代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海洋。) ( 6、看见正在枯竭的大瀑布,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知道大自然在提醒人们要

4、保护环境。) ( 7、-) 5、再回到课文 师。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能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知识,真不容易,其实,我们每天从书本上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课文告诉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到大自然更多的知识呢。 (1)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2)指名读最后一小节。相机板书。观察、寻找、请教、认识、学会 6、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走进大自然,不仅仅领略其美妙的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多研究大自然,破译大自然的玄妙,从而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鲁班发明锯子。 生:薄壳建筑、流线机轮船、跃野赛车、雷

5、达- 师:所以,我们可以为大自然这本书再添上精彩的一部分就是:造福人类(板书) 7、总结。今天,我们从大自然这本书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我们又共同为大自然这本书写了几页精彩的文字。大自然蕴含无限的知识、学问和奥秘,等我们去观察、了解和探索。让我们继续为大自然这本书书写更多的文字。 板书: 星辨别方向 (观察寻找请教)石了解历史沧桑 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生。大自然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如看星星能辨别方向。一块小小的石头就可以看出现在的这座城市以前居然是一片汪洋大海。小小的云彩也能告诉

6、人们隐藏着可怕的危险 二:抓住重点潜心会义 生: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师:示句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师示句子谁再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师:你从这个句子又读出了什么 生。即使没有任何工具,在有北极星的地方就不会迷失方向。 师。看来星星还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睢。为了赞美它。老师还为它写了一着诗呢 有北极星的地方我们不会迷失方向师:自己先读读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可是天空这本书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这座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钻。每当这时,

7、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否则会毁掉飞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那你来给大家读读。生读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的左右伸出两人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师课件示砧状云睢,这就是可怕的砧状云师: 为什么飞机在里面飞行会被毁掉。 生:里面隐藏着可怕的雷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补充师:赶快读读砧状云在告诉我们的这些知识。 云山变得像铁砧雷雨就要来到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学到这,你想对神奇的天书说什么吗。 生:大自然可真神奇。小小

8、的一颗星,一片云,居然也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师:你能把大自然的神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师: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我们脚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示加“也”的句子 师:这回有什么不同。自己读读看。生读师:这是什么句子。生:过渡句师:看来我们不仅可以从天书中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在地书中也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发现。那让我们赶快默读这本地书,看看你从中有什么收获。一会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来跟大家交流。 师:我们可以交流了吗。谁来说说你感兴趣的内容生:我感兴趣的内容是第五自然段生读五自然段师: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从灰色的石头可以知道

9、这不是普通的石头,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从这可以看出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个地方曾经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师:示句子: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我们一起读读 师。知道为什么吗。也可以结合你查找的资料给在家介绍 生。一名同学说,其他人给他补充。如说不清楚,老师可以随机补充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小小的一块石头竟也隐藏着这么多故事。来,让我们把的故事写进去。 它是有它的地方曾是一片汪洋师:指名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你在地书中感兴趣的内容 生: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六自然段,生读六自然段师:你从中又收获了什么呢。 生:在森林里行走时,碰到很大的花岗石,我知道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

10、的,是冰从寒冷的北方一路上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来的。师:你的收获还真不小。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个句子。示句子:认识大自然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石块带着一起走。生:读 师:读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这冰又是怎样把花岗石搬来的。 师:这同样也是作者疑惑的地方。你找到了吗。谁把作者的好奇给读出来。生:生读三个问句 师:是呀。巨大的花岗石又是怎样被搬到这的呢。我还得请教我们班的科学小顾问。哪位小顾问能解开这个谜团。生:积雪演化成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别处其他同学与教师随机补充 师:你真不愧是小小

11、科学家,知道的真多。师:花岗石是一下子就被搬过来了吗。 生。不是,而是被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来时沿路带来的。那这个“爬”为什么加引号呢 生:因为用拟人的手法,也说明了冰川流动的速度非常慢 师“在文中像这样的动词还有很多,找一找,再用心读读,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通过在使用这些动词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合文章更生动了,更有趣了。 师。真不错。那你就把这段有趣的文字再读读,也来感叹一下大自然的神奇。生读 师。这次你们打算怎样写花岗石的故事呢。 它是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有的师:指名读 生。多接解大自然,注意观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问为什么,或到书中找答案。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12、师:那我们也把它们的故事仿照诗的形式也来写写师指名读 师:你们呀,不但是小小科学家,还是个小作家。师: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愿我的同学们都做一个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善于请教别人的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大自然,去用心领略大自然。下课 执教:板桥中心小学卢江 实录整理:铁小周丽颖 一、导入揭题 师:【出示小诗秋】 黑板上呢,这首诗大家学过没多长时间,应该都熟悉。谁能来给我们读一读。你来。 生1。秋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沙白 师。你读得真的很美啊。有没有同学再来读一读呢。来,你来。哎等一等,他读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认真的听一听,感受感受,想想

13、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开始。 生2:秋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沙白.师: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你来。生3:他读出了秋天的美丽。师:读出了秋天的美丽。从哪里。 生3。特别是那一句“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他读得非常好,这一句也写得非常好,如神来之笔。 师:哦,神来之笔。你解读得非常好,那你怎么看出秋天的美丽的呢。这首诗当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什么呢。生3:秋天的落叶。 二、自读课文 师。注意,我们作标记的时候呢,一般不大段大段地勾,因为太多了。我们只勾关键的词和句,全勾下来待会就不好找了。【生继续默读课文】 生4:北极星有北极星的地方告诉我们那边就是北方。(师:呃,对

14、。北极星也是字。)星星也是字。 师:星星也是字,还有吗。请坐。说得非常好,你来说.。生5:森林中有一块花岗石(师:什么是字。)花岗石是字。师:对,请坐。花岗石也是字。是大自然的(生齐说:文字) 生6:石灰石也是字,它可以告诉我们,在哪里发现石灰石,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师:星星是字,花岗石是字,石灰石是字来。生7:还有云也是字。 三、讲读课文 生8:我读懂了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一些才好。不然飞机在里面飞行的话,就会把飞机毁掉。师:你能读读相关的小节吗。【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生8。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

15、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师。等一等,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够准确,砧(zhn)状云。(生8重复)是铁砧(zhn)。别急着坐下,你还得向我们介绍介绍呢。 生8:在夏季的时候,如果如果云山从两头伸出两个尖头,飞行员就知道不能从里面飞行了。(师:因为)因为它会把飞机毁掉。这是雷雨的预兆。师:对,非常好。预兆,预兆是什么意思谁知道。生9:马上就要发生的事情。 师:马上就快要发生的事叫预兆,是吗。好像不够准确。生10:将要发生的事情之前出现的一些景象。生11:一些前兆。 师。一些前兆。你用的是近义词是吧。找了个近义词来解释,很好。我也

16、查了字典,预兆是什么呢。【出示解释】 预兆是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那么刚才同学们也说到了,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生齐答)那你还知道什么是什么的预兆。生12:老鼠搬家是地震的预兆。 师:老鼠搬家有可能发生地震是吧。肯定吗。(生12:不肯定)不肯定,那你得把话再说一遍。 生12。如果老鼠搬家的话,就可能是地震的预兆。 生13。如果蚂蚁搬家的话,有可能马上就要下雨了。是下雨的预兆。 师。好,你读懂了云,还有同学说说看你知道的云的预兆吗。天上除了砧状云,还有太多太多的云啊。 生1:在地震前夕,天空中会出现一种像飞机云一样的云,但是这种云不会像飞机云一样消失那么快,会存在很长时间。这就是地震的预兆。

17、师:对,非常好。我们这个云还有个特殊的名字呢,好像就叫地震云。还有吗。生14:云飘得高高的,是晴天的预兆。 师:【出示有关云的谚语】 你们看我也找到了这些云的预兆,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下面有几句在民间流传的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读一读。 生15。“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 “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 师:【出示石灰石图片和填空】 这就是石灰石

18、,刚才你读懂了石灰石,那么我也有一个填空请同学来填一填。 生8。我还读懂了花岗石如果森林里有花岗石,说明这森林以前根本不存在,而是后来才出现的。 师:我来提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花岗石都不能出现在森林里难道所有的森林都是在花岗石之后长出来的吗。(生8:不一定。)怎么不一定法。谁来帮帮我们。 生17:有青苔的花岗石,很难有人有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而是通过冰和河流慢慢地爬过来的。师:花岗石上不能有青苔吗。难道有青苔就一定要爬过来。你的理由不能说服我。自觉坐下来啦。不愿跟我讨论。请别的同学说说看。 生1。那个花岗石是很大很大的,一般的很少有人有力气能够把它搬到那里。而且那个花岗石是立在森林里的,不

19、是人有意摆在那里的。 师:哦,是森林当中立的一块是吧。边上有其他花岗石吗。(生摇头)没有是不是说明花岗石原来不应该在这儿的啊。(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原来这花岗石一直都在这的吗。(生:不一定)旁边什么花岗石都没有是吧。(生点头)它没有同伴。森林里突然出现一块花岗石很奇特,(问生1)所以你觉得 生1:所以我觉得那块花岗石很有可能是冰把它搬来的,森林是后来才长出来的。师:听了你的回答,你认为有可能是冰搬来的,那也就是说还有其他可能性,你认为是人搬的。 生1。我认为90是冰搬来的。 师:你认为90是冰搬来的,那还有10是人搬来的,谁会做这样的事呢。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哪。这个花岗石跟一般的花岗石、跟我们看

20、到的花岗石不一样。它是在哪儿的呀。(生齐答:森林中)旁边没有其他的花岗石吧。这样的花岗石它实际上也代表着一种文字。这个花岗石它是怎么到这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树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能立刻回答,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而且是怎么搬来的呢。(生齐答: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出示漂砾图片】 师:那么像这样的花岗石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类似的石头,科学家给了它一个特定的名字。这个名字呢叫做漂砾。(生好奇:嗯。)砾是石块的意思,漂砾是漂着的石块。想知道漂砾的意思吗。(生:想)想知道就要自己去查呀,可是你们知道上哪去查吗。(生:字典)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

21、法。【出示漂砾的解释】 (生。百度。)百度百科,很容易就搜到了。 师。漂砾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冰碛石块,统称漂砾。漂砾的大小极其悬殊,有的只有拳头那么大,有的则有房子那么大。它可随冰川被搬到很远的地方,如斯堪的纳维亚的漂砾被搬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英国东部、波兰和俄罗斯平原。山岳冰川的搬运力也不小,喜马拉雅山有的漂砾直径达28米,重量可达万吨以上。冰川漂砾常常用做识别冰川活动的标志。(生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师:对,你说得对。可是我觉得你读懂了一半。(生18:还有别的可能性)呵呵,别的可能性我告诉你,那真是太小太小了,我实在不相信有人会去搬。生1:是冰川的活动线路。(师:冰川活动的线路。线路是一条线。)

22、是与冰川有关的。(师:我想认识你,叫什么名字。)xxx师:这名字太美了。xxx同学讲到了是冰川,我来简化一下。这儿曾经有过冰川(生:迹象)不要迹象,迹象已经过去了。它告诉我们这儿曾经有冰川在这里活动,周围的森林也是(生齐答)后来才出现的。刚刚认识了花岗石所代表的文字,还有同学找到了吗。生19:“古代,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人们在迷失方向的时候就可以看星星,找到小熊星座,然后再找到像勺子一样的北极星,小熊星座的

23、底部就是北极星,就能找到北方,那样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了。 师:你的知识很渊博,你甚至都知道小熊星座的样子像勺子。不过北极星到底在勺子的什么位置。科学课上学过吗。(生:没有)生20:在小熊星座的尾巴上。 【出示小熊星座图片,指出北极星位置】 师。你们来看,这就是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的尾巴尖儿上,这就是(生齐答)北极星。对,其实呢小熊座不是一个明亮的星座,但是由于其具有北极星而非常闻名。北极星是这个星座主要的星,是“小熊”的尾巴尖。以后就记住了,我们也可以去找一找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 师:这个图上呢还有另外一个星座(生齐答)大熊星座。小熊座的妈妈大熊座,我为什么说妈妈,你们下课以后可以去自己查一查

24、。大熊星座呢,你看它的形状也是像勺子似的。其实大熊星座也非常著名,它是(生齐答)北斗七星。师:通过这些星星,尤其是课文中说到的北极星。【出示填空】 1.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 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4.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 5.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 师:你认识哪种文字,来给我们读一读,把空填一填。生13: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马上要下雨了。(师:请坐,非常好。) 生2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

25、的人都知道这是地震的预兆。(师:我说了,最好啊加上一个词,就更准确更科学一些了。你再说一遍。)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这可能是地震的预兆。 生11: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里曾经是河流。(其余生:汪洋。)(师:河流。汪洋。这里曾经是河川。) 师:查资料、看书,好办法。你叫什么名字。你回答了这么多,不知道你的名字,有点亏啊。(生18:xx)这个名字叫得太好了,难怪这么聪明呢。 生7: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别人。(师:要请教别人,这是我们在开学就讲过的,要请教别人。) 生17:在自己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外面亲自观察,亲自实践。(师:一定要不懂的

26、时候再去啊。)学到了再去。 师:学到了再去。学会了再去。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去,随时要去。没人说了。来。生18:我觉得还可以用一句诗来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师:你真是太聪明了。) 生齐读课文第七小节。 生15: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师:劝完整,好好劝劝)你不应该老坐在家里,你应该去亲自实践,像陆游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师:太好了,我接受你的劝告,马上出门了。) 生8:我会这样劝他:如果一直待在家里读书的话,虽然你学富五车,但是你还是不会真正地了解,也不会记得很牢固;如果你想要记得牢固,就必须得亲自去实践。 师。我还没有听到我一开始提的那个要求里面的东西。说服力还不够,这个说服是说服了,但我总觉得没有诗句、名言警句,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说服力不够。 生25。你不能总是坐在家里,应该去外面看看,有些知识是家里面学不到的。正所谓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生笑) 师。一脸的汗。我记得作者当时好像不是怎么用的啊,怎么说的。 生齐:好(ho)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师:ho读书啊。)好(ho)读书。 四、作业布置 1.了解有关天气的俗语、谚语。 我相信你们的老师也会督促你们完成这项作业。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