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木林静公开课.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301278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木林静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木林静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木林静公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木林静公开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湖岭镇中心小学 木林静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这节课基于让学生如何更好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经历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更主要的在于帮助比较、分析数量。于是教材分为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两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一些方法,增强数据处理的能力,

2、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这些已有知识,本节内容难度应该不大。最重要的是要体会到复制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会制作、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并能做出合理推测。2. 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体验其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渗透迁移旧知的思想,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进一步感受统计对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体检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教学难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教学设想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实施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两方面的理念:1.关注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过程经历。当学生意识到要将周权分数折线统计图与班级平均分折线统计图合并起来时,老师就放手让学生在纸上创作自己的作品。然后通过错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他们掌握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要领。2. 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重点突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在让学生比较周权分数的折线统计图与班级平均分的折线

4、统计图时,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发现了周权的第3次分数比平均分高出最多,他的分数每次都高于平均分。然而在整理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后,再次让学生比较,通过观察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大小、线与线之间的位置高低一下就可以发现。经历这样前后对比的过程,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感知就更加深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感受单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周权连续5次数学单元测试分数折线统计图(没有标题)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预设:折线统计图。师:猜猜看,这幅图是关于统计什么的?预设:成绩。师:这是我们班一个同学周权的成绩,你读懂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标题:周权连续5次数学单元测试分数折线统计图)预设1:第3次分数最低

5、。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第3次的点对应的分数是81分。师:真厉害!你是从点上去分析的。除了从点上去分析,还看出什么?预设2:周权前两次的成绩比较稳定,第3次下降了,后两次又进步了。师:你还会从线的趋势去分析。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可以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通过线的趋势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二、核心推进1.分析对比,驱动要求。(课件出示:班级连续5次数学单元测试平均分折线统计图)师:对于周权这5次成绩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预设1:他的成绩很不错!周权每次的成绩都比平均分高。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我是对比每次的分数比较出来的。预设2:周权第3次成绩不是最差的。师:为什么这么认为?预设:

6、第3次的班级平均分是81分,他是86分,比平均分还高5分呢。师:这位同学是比较第3次时的两个分数,发现高出了5分。听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第3次其实是他考得最好的一次,比平均分高出5分,其他几次都没有高出5分的。小结: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从两个图中发现了周权的第3次分数比平均分高出最多,他的分数每次都高于平均分。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如果我想一眼就看出周权的第3次分数比平均分高出最多,我想一眼就看出周权的分数每次都高于平均分,你有什么好办法?预设: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师:你怎么会想到合并的?预设:这样很好观察和比较。师:都同意他的想法吗?预设:同意。2.生成完善,感知特点。

7、师: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练习纸,请在纸上把周权的那条折线和全班平均分的那条折线都画上去。注意要用尺子去画,还要把线连在点的中间,减少误差。生活动,师巡视,收集例子。(画了两条一样的线,注意折线不同的作品,标出图例的作品)(展示画了两条一样的线)师:你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预设:先画点,再标上数据,最后连线。师:你是把周权的点和全班平均分的点都画好,再连线吗?预设:不是的,先把周权的点画好,连线。再画全班的点,连线。师:而且这些点的数据找的特别准。对于他的图,你觉得怎么样?预设:好。师:你有什么建议吗?预设:你觉得这样画别人能看出来哪条是周权的,哪条是班级平均分的? 预设:不能。师:

8、你有什么办法使别人一眼能看出来?预设:两条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师展示注意折线不同的作品。)师:别人一看就知道红的是谁?蓝的是谁?预设1:可以在点的旁边写上周权、平均分。预设2:那就要写清楚黑线是周权的,红线是班级平均分的。师:你准备怎么写?预设:写在折线的旁边。师:标在点上,这样美观吗?谁还有办法?想想看我们以前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它是怎么表示的?预设:写上图例。(师展示标出图例的作品。)师:这样就完成了吗?还有什么地方感觉特别别扭?预设:标题。师:你认为怎么改?预设:周权与班级连续5次数学单元测试分数折线统计图。3.揭题,小结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设计好了,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强大!来给

9、它取个名字。预设1:双式折线统计图。预设2:对比折线统计图。揭题:数学家是参照复式条形统计图,把它取名为“复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小结:看来想画好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一定要注意两条折线的区别、还要用图例来说明,最后补充标题。(师边小结,边课件动态演示)师:修改下自己的作品吧!4.观察分析,解决问题(1)师:现在你能看出周权第几次分数比平均分高出最多?预设:第3次。师:咦,你们现在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刚才怎么觉得困难?预设:现在合并在一起了。师:合并在一起你会怎么看?预设:第3次两个点的差距最大。师:两个点的距离越大,就表示周权的分数比平均分高出越多。师:看到这个问题

10、,你马上想到哪个问题?预设:周权第几次分数比平均分高出最少?师:谁来回答?预设:第1次和第4次。师:你又是怎么看的?预设:第1次和第4次两个点的距离是1,最小。小结:看来,根据两个点的距离大小,就可以比较、分析了。点的距离越大,相差越大,点的距离越小,相差越小。(2)师:现在你能很快看出周权每次分数都比平均分高吗?预设:能。师:你是怎么看的?预设:周权的折线比班级平均分的折线位置要高。小结:看来,观察两条线的位置高低,就可以比较、分析了。线的位置越高,分数就越高,线的位置越低,分数就越低。单看周权的这个折线统计图,不能全面地分析他的成绩好坏,只有通过与班级平均分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才能全面地分析

11、。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我们比较、分析。5.跟进练习,感悟优势师:老师学校里要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周权和陈豪都想参加,咱们先来看看前10天的训练情况。师:看谁可以快速回答。问题1:周权与陈豪第1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问题2:最后一天的成绩来看,他们差不多,老师要派谁去比较好?预设:派周权去,因为他的成绩进步比较大,而且很稳定。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周权的折线上升幅度比较大,没有上升又下降,上升又下降的,比较稳定。师:其实从第几天开始,周权的成绩就比陈豪高?预设:第7次开始,因为从第7次开始周权的线就比陈豪高。三、巩固应用1.师:大家猜猜看,经过10天的训练,他们的成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12、的变化?预设1:周权很用功,坚持训练。预设2:陈豪可能生病了师:请看原因就在这。(课件出示他们每天跑步训练路程折线统计图。)师: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预设1:他们每天都跑了800米。(师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路程意思。)预设2:周权跑完800米的时间比较短,只用了5分钟。陈豪用了8分钟。师:想想看,陈豪在这4分钟里干嘛了?预设1:偷懒休息。预设2:停下来在操场上和同学玩了小结: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普普通通的两条线可以联系到这么多的实际生活。这条线这么长,其实他没在跑。就是因为他没有像周权这样一直坚持到底跑完800米,跑跑停停,就影响了耐力的训练,所以导致跳绳的成绩也不如周权。2.寻找生活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吗?生自由举例。师出示课件:温度分析图、股票分析图、心电图和脑电图。请生介绍作用。3.师: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画成折线统计图来分析呢?(课件出示两个复式统计表)师:这两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