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13601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 mng qio qio du shn xng q l sh l xng ( ) ( ) ( ) ( ) ( ) ( ) ko ch qn lng yi j zhn jng zhu m cng ( ) ( ) ( ) ( ) ( ) png zhng zhun mn yn ji chng gu q gui ( ) ( ) ( ) ( ) ( ) 二、组 词。 悄( ) 怕( ) 陨( ) 推( ) 清( ) 捎( ) 伯( ) 损( ) 难( ) 晴( ) 三、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白_( ) 者_

2、( ) 央_( ) 韦_( ) _( ) _( ) _( ) _( ) 隹_( ) 土_( ) 是_( ) 艮_( ) _( ) _( ) _( ) _( ) 四、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孤零零 转来转去 _ _ _ _ _ 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观察 考察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 )了这块大石头。 清晨,老师带领我们在花坛前( )万年红的生长过程。 2.发现 发明 李四光( )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六、改病句。 1.李四光是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 _ 2.李四光回到家乡,考验了这块大石头。 _ 3.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

3、 4.早晨,坐在院子里读书。 _ 5.经过努力,我作业中的错别字进步了。 _ 七、造 句。 1.一就_ 2.直到才_ 八、按原文填空,体会意思。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它应该_。 可它_?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_被_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_有大量的_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_。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

4、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5、。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6、。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

7、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

8、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

9、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三 1、课文中涉及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许多地质学知识,为了便于学生领会和理解,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也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读音难点主要有“震”(翘舌音)、“坑、秦、震”(“坑”属后鼻音、“秦、震”属前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

10、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或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姓氏识记“秦”。 可以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3、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中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

11、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

12、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

13、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

14、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j!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4、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词语。如,对于“突兀”的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突兀”在这里指的是巨石,巨石能够把人的身影挡住,说明它又大又高,可见“突兀”是指山石

15、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再如对“严严实实”的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这个词语既形容李四光藏得好,不易被人发现,同时也说明这块石头的巨大。 5、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话和答话。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譬如,“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是谁”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问话和答话的焦点,在朗读时应该加重语气。此外,还应注意关键词语的朗读。如,“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带点的词句表明了李四光最终揭开巨石的由来之谜,也应该加重语气来读。 6、课后的第二、三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对于学生要交流的感想,主要侧重在懂得遇事要勤

16、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两个方面。学生如能感悟到有关其他方面内容,也要给予肯定。第三题,学生填空后,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除此之外,课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 课后安排的“资料袋”,它展示了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在以课文为基础拓展什么知识与如何拓展两个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深入理解本课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教师可以此为基础,继续鼓励、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为本组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准备。 【参考

17、资料】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李四光曾从事(ting )科化石和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元冰川的谬论。1921年,他在太行山东麓和大同盆地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3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庐山、黄

18、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发现了各类冰蚀、冰碛地形和冰碛物,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划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积极评价。40年代考察了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述冰川遗迹和冰期划分的论著。50年代在北京西山地区鉴定了多处冰川遗迹,并在60年代初亲自规划和主持全国的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 李四光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行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驱散了“中国贫油论”的迷雾,指导了我国石油地质普查工作,对我国东部

19、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我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部之 ting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地质学 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学科。 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作冰川。 秦岭 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线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

20、海拔3767米。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包括15个省(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2个自治区(西藏、广西)1个直辖市(上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长江流域的自然分界线,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长江源头地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与柴

21、达木盆地内陆水系为界;两部以可可西里山、乌兰乌拉山、祖尔肯乌拉山、尕(g)恰迪如岗雪山群与藏北羌塘内陆水系为界;南部以唐古拉山与怒江流域为界;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平坦,水网密布,与淮河流域难以分界,通常以通扬运河附近的江都至拼茶公路为界;长江三角洲南部以杭嘉湖平原南侧丘陵与钱塘江流域为界。长江流域轮廓,像两端窄、中部宽的菱角,介于东经9033至12225,北纬2430至3545之间,东西直距3000公里以上,南北宽度除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一般均达1000公里左右。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从某种意义说,淮河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面积则接近200万平方公里

22、。 第四纪冰川 约25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里,高纬度地区曾广泛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气候也异常寒冷,人们将处于这个时代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遗迹 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四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提供了奇怪的大石头的课文教案,欢迎老师们来借鉴!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

23、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

24、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一到八自然段,了解大石头之怪。初步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读题猜文,激发兴趣 1板书:奇怪的大石头。学生读题(师:请再读得奇怪些) 2猜题:课文可能讲了什么? 二通读课文,

25、强化感知 教师设疑过渡: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奇怪的大石头的什么事?它到底怪在哪儿?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想想词义,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全文主要围绕奇怪的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扫平障碍 学生找出难读句子或段落,在大家帮助下读正确。 学生说说难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疑。 李四光: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

26、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细读课文,把握形象 过渡:这块大石头到底怪在哪儿,让童年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请大

27、家细细地读课文一到八自然段,划划它有几怪?(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1一怪:孤零零 出示句子:这块大石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学生读句子,思考:哪个词体现了大石头的怪?理解“孤零零”并指导朗读, 2、二怪:巨大 出示句子: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指名读句子,赛读。读着读着,你们感觉到了什么?(石头之大)理解“严严实实”。 玩着玩着,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出示句子: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如果当时是你跟伙伴们玩,你会怎么样? 3、三怪:时间久,来历不明 对自己的疑问,李四光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是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读

28、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 指名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 评议(从语气、神态、动作是否逼真方面) 再指名读 从他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们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 出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填空后指导朗读。说说为什么对这句话感受最深?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对老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李四光是否就此放弃? 出示句子: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哪个词看出李四光很好问? 老师和爸爸都不能解答这个疑问。猜一猜,此时,李四光会怎么想? 4、从李四光的行为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指名回答。设疑:巨石之谜充斥着他小小的脑袋,他到底怎样去找到心中的答案?下节课再见分晓。 作业:有感情地

29、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读懂课文最后两段,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心中的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 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读句子,理解“突兀”。哪个词说明李四光的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

30、了什么重大成果? c.学到这儿,你觉得李四光是个怎样的人?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蕴含着大价值。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九、十自然段。 二、交流读后感想 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写下你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补充故事: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 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这是1666年夏末一个温暧的傍晚,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一个腋下夹着一本书的年轻人走进他母亲家的花园里,坐在一棵树下,开始埋头读他的书。当他翻动书页时,他头顶的树枝中有样东西晃动起来。一只历史

31、上最著名的苹果落了下来,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在那天,牛顿正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正是从思考这一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 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是苏格兰发明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对蒸汽机作了重大的改革,发明了往复式蒸汽机。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将他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童年时代的一天晚上,瓦特在家中喝茶,滚烫的开水刚冲进茶壶,一时还无法喝。瓦特耐心地等待茶凉,他一会儿将茶壶盖打开,一会儿盖上。当他盖上茶壶盖,无意中把茶壶嘴用手指堵住时,壶中的蒸气竟把壶

32、盖顶得“扑扑”直响。蒸气竟然能将壶盖顶开,这一现象引起了瓦特的注意,他继续摆弄着茶壶。坐在一旁的外祖母觉得小瓦特太无聊了,便加以训斥。而瓦特一心想着蒸气的力量,依旧玩着他的茶壶。这次“偶然”的发现,在瓦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后,瓦特以浓厚的兴趣投入蒸汽机的研究,不能说与这次的“偶然”发现毫无关系。 四、小结鼓励: 李四光、牛顿、瓦特的发现离不开勤动脑、善思考。愿我们小朋友们也像这些科学家一样,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指名或集体认读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给生字归类

33、 上大下小:考、秦 上小下大:著、藏、究、震 2、学生提出难写字,师范写 3、学生练习,师指导 六、作业自助餐 1、 做一页科学家童年故事手抄报 2、 摘录名人名言做成书签 3、 写生字:生字只要能记住,写几个都行 4 制定一份人生理想蓝图白皮书,立下今后要实现的理想,向伟人学习。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

34、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见过) 大石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一块大石头吗?(出示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二。初读认字 同学们,就让我们和李四光一起来看一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什么样的?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

35、(kng)、 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 研究、震(zhn)惊 3、解决一些术语词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

36、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 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

37、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

38、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

39、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

40、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41、,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42、。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诊断预习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呈现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达标教学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

43、ng)、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研究、震(zhn)惊 (二)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