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3020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吗?(生:看过),今天我们也来一次中国诗词大会,看谁答 的又快又好。(投影显示 视频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你们选的什么呢?恭喜你答对了!刚才题中的诗句“左牵黄 右擎苍”是出自于哪位诗人的那部作品呢?师:对,是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为中央电视台选取的篇目,一定是比较优秀的词,那同学们想不 想学这篇词呢?(生:想)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2、来学习这篇著名的词。(投影出示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作者简介同学们,苏轼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师抽生回答师补充(投影作者简介)三、初读感知师: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 朗读这首词吧,感受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吧!生齐读师点评(抽生点评):刚才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总体感觉还不错,但感觉缺少一些东西,感觉没有读出气势。同 学们,这首词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读呢?生:豪迈的豪壮的师:的确是这样的,连苏轼自己在做了这首词之后写信给他的朋友也说道:一起读:(出示幻灯片)“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

3、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首词应该用豪迈的感情去读,要读出气势,读出豪情。我们来听听名家是怎么朗读的。(PPT播放朗读视频)师:同学们一首词不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懂大意,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字、 词、句作记号,然后在班上提出,我们共同探讨解决。好,现在开始。(讨论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2、请两位学生分别说上下阙的意思。场面很壮观,语言有气势,下面,我们再次一起读这首词,读出气势来。(学生齐读)四、再读品析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抽生回答师

4、:狂。何为狂呢?1、齐读上阕,看看“老夫”苏轼有哪些“少年狂”的表现?(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我从一句读出了苏轼的狂, 狂在)行为之狂语气之狂总结上阙写了什么:描绘了打猎的壮观场面(板书上阕:描绘出猎的壮观场面)让我们用充满豪迈的感情来再次读上阕。上阙描写了这么盛大的出猎,其目的是什么呢?导入下阕:从壮观的出猎场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气势之“狂”。那么在下阕中,苏轼又是如何展现他的狂他的豪放之情的呢?我们一起把下阕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在下阕当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组内交流,3-4名学生展示:重点分析:3、分析典故4、下面,我们带着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诵这首词。(全体同学朗诵)五、指导背

5、诵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有没有信心?(学生背诵)六、主旨探究: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 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七、课堂小结:(今天的我们学习苏轼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现在中国正在飞速发展,但这样的正常发展却引起了一些国家恐慌,他们担心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对中国 虎视眈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对,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学好知识,报效祖国,少 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旦有外敌来犯,定会“西北望,射天狼”。读材料工、这首词不仅我们读来感受到万丈豪情,就连苏轼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

6、己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 也。”其实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 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注释:1.大江:长江2.淘:冲洗.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

7、中郎将时年仅24岁,称为周郎”.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3 .橘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4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5 .酹:古人以酒浇在地上祭奠。思考: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又表现在何处?描绘壮丽之景:长江的非凡气势刻画豪迈之人:肯定周瑜的关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抒发壮志豪情。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可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妻子,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有声当彻天,有

8、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释:1、思量:想念。2、纵使:即使3、“尘满面”两句,形容年老憔悴。4、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5、小轩窗:有窗的小室。6、明月夜,短松冈: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点拨:齐读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显得委婉,含蓄,细腻柔美,抒写了作者的儿女情。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他是一位

9、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兼顾的矛盾体;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七、总结课堂是苏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狂”字贯穿全篇,在词中既有外在表现也有内在心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到 贬谪却依然保持一种达观态度,有着一腔报国热情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 情怀。八、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比较这首词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异同板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牵黄擎苍:姿态信心:亲射虎锦帽貂裘:着装狂忠心:遣冯唐倾城千骑:行为决心:射天狼古诗词有效教学一一朗读唐诗宋词,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情感深沉

10、。然而,初中的学生却由于缺乏生活体验,更不会知人论世,不能很 好地体会诗词中的深沉情感。如何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一成为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张基石老师认为应该 “以读来促品,以品来达悟。”我觉得朗读肯定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诗词教学方式。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第一篇。政治上,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 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生性豁 达乐观,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 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他不但尽

11、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 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词人在上阙生动形象地描绘 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阙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 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三分诗七分吟”,反复朗诵是解读经典著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在诵读中品味古诗 词的情感。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有效地欣赏词的韵味,感受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立功报国的愿望是本节课教学 的重点,我试图引导学生读题、读人、读文,争取读通,读懂,读透。读题,即读懂标题,标题是诗词内涵的第一表现,诗歌的标题往往富含时间

12、、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因此, 认真研读诗词的题目,往往能得到有关诗词内涵和情感的暗示。比如读这首词的标题江城子密州出猎,首 先要把词牌名和题目区分开来,其次要读出事件和地点,第三,要读出“出猎”与“打猎”之别,这样才能为下 面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词的内涵做好准备。读人,“知人论世”是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走进作者、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走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走进 经典世界。了解作者的经历、心态以及创作风格,有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诗人的身世、境遇、抱负、 人生观及所处的时代,往往决定了词作的情感和内涵。如这首词,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的处境,以及他气势磅礴词 风,和壮志未酬又不乏乐观旷达的胸襟

13、;才会明白“何日遣冯唐”的内涵,才能理解作者“射天狼”的豪情。就 更便于他们准确地分析、把握词作的感情。读文,理解文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因此,我把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 读通,读懂,读透。读通,扫清词中出现的文字障碍,辨析多音字,这样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朗读。并为下面的理解打下基础。这个 环节中,我安排学生自己轻声地读,注意找出自己觉得比较难或者不确定的字音,学生普遍会找到两个多音字: 发(fa) 骑(ji)。然后,通过词性分析,明确读音,再联系之前所学,使学生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准确流畅 地齐读,初步感知文本。读懂,疏通理解词意,为探究词作内涵做准备。我安排学

14、生先自己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字、词、 句作记号,然后在班上提出,共同探讨解决。学生们出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同桌间交流对自己对内容的理 解,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提出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学生提出“聊”的意思,应理解为“勉强、姑且”,同 时就了解了作者的豪气,“为报”是“为了报答”还是“替我通报”,到底是作者还是将士们“锦帽貂裘”,学 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最终,我们根据词要表达的豪情,明确了正确的理解。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 感受到场面的壮观,语言的气势,因此再次朗读时,效果要好得多。读透,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

15、情基调。阅 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这首词中最能体现豪情的是一个“狂”字,如何让学生 能深刻理解此人的狂放状态和意气风发的豪情,我组织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从词中找出体现豪情的语句,并说一 说自己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领悟,逐步体会到了作者的豪迈之意及其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再读一读,就更能读出豪情,读出气势。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细读古诗词,找准切入点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感,这是提高古诗 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读出韵味,诵读出精神,读出

16、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这些更为提高学生学习古诗 词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豪放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 本色。婉约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以情感为题材。四、读作者学法指导:“知人论世”是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走进作者、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走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 走进经典世界。补充资料: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写作背景:政治上,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 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生性豁达乐观,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 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 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 冈,作此词.2、那么“狂”又表现在哪里?他怎么狂呢?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狂在,“千骑卷平冈”的阵容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狂在“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