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96481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蜀道难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道难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 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蜀道难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写作意图;3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难点】评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深入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回顾所学的李白诗歌;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行路难。(二)提问:李白诗歌的特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想象二、知识介绍

2、说说你认识的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并称“李杜”,是继屈原之中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一生好入名山游”, 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当时非常高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初到长安,太子的宾客贺知章一见便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安史之乱后,投奔了

3、永王李璘的幕府,后因永王争夺王位失败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东南,得到族叔李阳冰的照顾,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对其的评价: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三、课文解读(一)题目解读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我们学习过的短歌行也是乐府旧题。也就

4、相应于我们现在的命题作文,比如说难忘的一件事要写的就是一件事。而蜀道难的这一个题目就是要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历代都有人写过蜀道之难,但是内容都比较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的这一首诗是这个乐府旧题的巅峰之作。(二)正音正字1听音频2拼音噫吁嚱yxx 鱼凫f 石栈zhn 猿猱no 萦岩峦yng 扪参mnshn 抚膺yng 巉岩chn 飞湍tun喧豗hu 凋朱颜dio 砯崖png 崔嵬cuwi 咨嗟zji 3朗读蜀道难。(三)整体感悟1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种诗歌主要是写“蜀道之难”,蜀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难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解读:“噫吁嚱”三个字都是感叹词,是蜀地方言。“

5、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些感叹词的连接使用,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诗人想象自己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危楼高白尺”。蜀道之难,甚至比上青天还难。【蚕丛及鱼凫不与秦塞通人烟】何,多么的意思。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层通过“用典”的手法写了蜀道的来历。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用典的作用:含蓄,意蕴深厚。“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距离蚕丛及鱼凫开国的时间已经是非常久远了。“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写法。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这里诗人把我

6、们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间领域。一方面,从时间的悠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经过这番渲染,激发起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有这样一个悠久遥远的历史岁月,而又长久与内地隔绝,从没有人去过的地方,那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人们会从蜀地时间悠久的观念中,感觉到这是一个奇险幽深、神秘莫测的地方,并产生一种探求的欲望。【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当”为“挡”,挡住。鸟道,无人能攀越。下面的注释有,向西有太白山迎面而立,上面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从那条小路可以横越峨眉山的顶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里同样引用了一个“五丁开山”的典故

7、。秦蜀两地间本来只有鸟道而无人路,是古代的大力士用他们的双手搬倒了险恶的高山,杀死了凶猛的大蛇,才给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消除了秦蜀两地长久隔绝的局面。这句话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蜀道的艰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回,使动用法,使回转;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上有太阳神驾车到此也要回头的高峰,夏游波涛回旋的急流。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

8、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山路曲折盘旋。扪: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人在山上,仿佛触摸、穿越星星而过,仰头望天,使人屏住呼吸。分野。“危楼高白尺,手可摘星辰”。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总结: 蜀道来历开辟蜀道的艰难 六龙回日(神话) 虚实相生一叹高而难行 冲波逆折 黄鹤、猿猱 反衬 仰胁息、坐长叹 细节描写【问君西游何时还,畏

9、途巉岩不可攀 】第一段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这个时候作者就点明了写作这一首诗歌的目的就是送别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不知道你这次西游什么时候回来,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但见:只听见。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从:跟随。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作者劝朋友不要西游,因为这里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月夜”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

10、蜀道之难。【蜀道之难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连峰去天不盈尺崖转石万壑雷】飞湍:飞奔而下的急流。转,使滚动,使动用法。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的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

1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感叹声。尔:你。胡为:为什么。来:指入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要来到这险要的地方?提问:第二段“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友人的质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极言蜀道的高,而在第二自然段又极言蜀道的险。这些具体的描绘,形象、生动地画出了山川的形态。但作者仍觉得不够到位,又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烘托了自然景物的惊奇雄险。总结: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

12、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景物凄清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二叹险而可畏 烘托、渲染(以景衬情) (自然环境) 连峰去天不盈尺, 山水险恶 枯松倒挂倚绝壁。【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险峻而高耸,易守难攻。还是继续写蜀道上的景观。【所守或非亲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西,向西, 名作状。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三叹要而凶险 剑阁险

13、要(社会环境) 杀人惨景 早还家(四)思考梳理1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知道,入蜀的路线是怎么样的?蜀中锦城秦岭大巴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山脉长江长安太白山青泥岭剑阁2提问:这首歌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这句话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所蕴含的深意一样吗?明确:这是一叹三咏(又称反复)的艺术手法。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蜀道难行”,定下全诗的基调,并从“山高”的角度指明蜀道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战祸之频繁。这三句分别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蜀道的艰难,使全诗主旨明确。(五)艺术特色1提问:你们

14、觉得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1)强烈的感情:蜀道难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赞叹惊异的情绪。一开始,“噫吁,危乎高哉!”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潮激荡。全诗在每一段具体描绘之后,都有一些单独抒发主观感受情绪的句子。“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使人听此凋朱颜”这些表示惊叹的句子,因为它们都是紧接具体描绘之后的诗人的具体感受,所以能在读者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加强了读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感受。另外,即使是那些具体描绘也是在强烈的

15、情绪之下进行的,我们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这些诗句时,会感到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感情力量冲击和震荡着我们。这种感情是产生于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而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来。因此,自然景物就被涂染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而诗人的主观情绪也就获得了鲜明的形象性。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统一。(2)大胆的夸张: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多,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而且动辄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就蜀道难而言,他的夸张也到了登峰造极、无以

16、复加的地步。说登天最难;而他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有云,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可,攀越的凛然气势。(3)奇特的想像: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

17、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激荡;甚而至于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凭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还将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辅相成,交融为一体。这是李白诗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本诗艺术上的又一特色。在这首诗里,作者采撅了蚕丛开国、五丁开山、子规啼恨的古老传说及六龙回日的瑰丽神话,把它们编织在他对

18、蜀道艰难的奇特想象和夸张描绘之中,为笔下的山岭石栈涂抹上一层古朴悲凉而又神奇迷离的色彩,使整首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浪漫气息。需要指出,这些神话、传说,既是作者想象的内容,也是他恣意夸张的体现,三者是互为表里,难以拆分的。(4)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蜀道难是乐府古题,这种诗歌体裁不要求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等。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采取适当的语言形式。李白充分运用了这一体裁的特点,使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泼。全诗的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长短错落不齐,这是为内容所要求的。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奔放畅达,蜀道的高山险川被夸张地表现出来。后半部分写到剑阁的险恶环境时,多用四字短句,跳荡有力,惊恐的情绪在这种语言节奏中得以表现。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正是为表现不同形象和不同情绪服务的。诗人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必须有这种纵横崛崎的语言形式;平平仄仄千句一律的句子形式,不足以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在情绪。(六)结语趣味小故事: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住在旅店里面。贺知章听到过李白的盛名所以去拜访。李白就拿出了这一首蜀道难。还没有读完,贺知章就赞叹了三次,并说李白是“谪仙人”。他认为这样挥洒灵性、超凡脱俗的诗只有神仙才能够写得出来。解下了自己所佩戴的金龟换了酒和他一醉方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