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六).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768515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六).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扶贫方法要“求同存异”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让贫困户如期脱贫,就必须实现贫困户“家家有项目”“户户能增收”,只有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才能做到。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在号准“贫脉”上多下功夫。举凡各地贫困的原因,虽说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产业发展不足造成的。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安排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产业

2、扶贫是现在乃至今后扶贫干部努力的方向,因为产业扶贫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但当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跟风”误区。一些扶贫干部习惯“拿来主义”。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发展旅游业,其中以乡村游最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阳春三月,油菜花开了,很多地方一窝蜂搞乡村菜花节。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不惜花巨款为“万亩油菜花节”做宣传,人气起来了,可贫困户的腰包却没有鼓起来,入不敷出的扶贫项目,不过又是一场形象工程罢了;一些地方,原本没有旅游资源,地方政府却偏偏要巨资人工打造。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动辄花数亿财政,不见啥收益,徒增一个地方的基础建设,这样的经济账,也太不划算了吧?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地区发展

3、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产业扶贫需要“求同存异”。首先要因地制宜,不可“南橘北枳”。“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可现实中一些扶贫干部习惯了“拿来主义”,外出学习别人的“致富经”,看别人种养业发展得好,也效仿之,没有水源,却人工挖塘养鱼,在不毛之地样牛羊,在暴晒处种弥猴桃,在阴山种枣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其次,产业扶贫要“因人而异”。贫困相同,但原因各异,让因病致贫的人养牛羊,他们如何去放牧?让智力障碍的人去搞大棚蔬菜,他们如何掌握温度?“些小

4、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扶贫工作是伟大的,事关贫困户的好日子。扶贫有法,但又“扶无定法”,只要贫困户能增收就是“好方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满腔人民情怀,才能先贫困之忧而忧,急贫困户所急,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去扶贫,才能既借鉴别人脱贫经验,又重新自己的举措,在求同存异中实现真扶贫、真脱贫。(文/黄金鑫)科技扶贫激发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科技扶贫激发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国科技部门聚焦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科技、人才资源短缺两大短板,实施智力扶贫,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激发了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5、”:科技化解扶贫产业“心病”春耕时节,重庆永川区新建村亩生姜基地里,农民正忙着搬运种姜、浸种催芽,干得热火朝天。永川是远近闻名的生姜种植大区,也是扶贫骨干产业。但生姜抗病能力弱,容易暴发姜瘟病,一旦染上,会大面积烂姜,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心病”。针对这一问题,科技特派员、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刘弈清带领技术团队,对生姜病原物分子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进行脱毒种姜的繁育。经过试验,培育出脱毒种姜新品种,并实施了规模培育。“脱毒技术使种姜不携带病原,脱毒种姜品种复壮率、纯度以上,抗姜瘟病能力显著增强。”刘弈清说,依托技术攻关,降低了种植风险,新技术推广能让商品姜单产提高以上,全区上千姜农因此受益。“扶贫需先

6、扶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通过精准实施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等一系列行动,可以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告诉记者,国家将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向贫困地区转化推广万项以上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同时,到年,全国类似刘弈清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对万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帮助引导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实现精准脱贫。科技创业新风尚:让贫困户当上“产业合伙人”科技扶贫,不仅是让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解决发展难题,也通过创新利益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带着农民一起干,通过科技创业,在一线直接参与扶贫产业建设,成为扶贫

7、户的“产业合伙人”。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石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座小县城里,听说过谭建兰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但要问起“谭妹子”,种植辣椒的农民无人不晓。谭建兰作为重庆创业扶贫科技特派员,创建三红辣椒生产合作社。近几年她组织技术服务队,向农户示范种植辣椒新品种,推广漂浮式育苗、地膜覆盖种植等新技术,在全县建起了万多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随着“谭妹子”辣椒在市场受到欢迎,谭建兰还主导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产品由合作社包销。年“谭妹子”产鲜辣椒万余吨,带动了万农户户均增收万元。革命老区井冈山市,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万亩有机茶提升及加工”科技专项,在全市建立

8、个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帮助贫困户每人栽种一亩茶,“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确保三年按期脱贫。徐南平说,科技创业扶贫,是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的手段,科技部将指导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建设“星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实现技术、土地、资本、劳动力的有效融合,激发贫困地区创业活力。懂技术、有知识:科技培训“孵化”贫困地区人才记者采访发现,要使科技扶贫发挥长效机制,关键还需要培育一大批懂技术、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让科技培训成为“孵化器”,带动贫困地区人才成长。根据国家科技扶贫行动方案规划,全国将加强对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的科技培训力度,每年培养万名左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

9、脱贫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山西省临汾市,从年以来,先后已有万多农民接受科技培训。临汾市陈家岭村果农高彦成就对“科技扶贫培训班”赞不绝口。“以前种果子就想着多种树、多施肥,产量就大,结果果子质量反倒不行。现在专家下地手把手教修剪、施肥,讲解通风、光照、间伐注意事项,咱农民收获不小。”高彦成说。重庆农广校万州分校校长付玲也把农技培训讲堂开进了田间地头。付玲说,要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种植技术,就必须引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让农民愿意学、学得会。付玲开设的“田间课堂”,围绕万州柑橘、猕猴桃、蔬菜等骨干产业发展难题,针对性很强。课程环节先由学员分组,讨论目前的农事活动和技术难题,接着各组小组长分别上台介绍,并听专家现场点评,最后是走进田间地头直接操作、指导,好懂、管用。种植大户熊同正是万州区龙立村第一批“田间课堂”学员。他告诉记者:“以前农技培训,不少是填鸭式的,效果不是很好。现在农技专家讲课直接与农户种植相关联,不仅讨论生产技术问题,还指导怎样判断市场、如何应对风险,大伙儿都有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