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八).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768557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自扶贫前线的思考(八).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脱贫攻坚中的文山会海何时休李赐 基层干部大把的精力花在会议和上报材料上,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推动精准扶贫。要反对形式主义,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精准扶贫驻村蹲点一个月,与乡镇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度体验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由衷地觉得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6 月 25 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文山会海实际指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脱贫攻坚中要树立“清简务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就要开短会、讲真话、求实效,需要切实改进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工作方式和方法,大力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文山会海”是官场陋习的死灰复燃,

2、是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的再次发作。杜绝陋习,纠正不正之风,就要坚持不懈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永不放松,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但是有的地方不但没有精简会议,还变本加厉。譬如一个镇里的政法委副书记一年开了 280 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基层干部既要精准扶贫,又要面对文山会海,咋整?有的基层干部开车到会场都要半天时间,开完半天会,来回奔波,传达会议还有精神吗?基层干部除了大会小会多,文案工作压力也不简单。“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特别是脱贫攻坚中有的表格,内容选项众多,还很专业,有的除了数据还需要照片甚至视频,这就需要挨家挨户仔细询问,查看单据等详实材料,工作量着实不小。对于扶贫攻

3、坚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既要忙于开会,又要忙于整资料,还要随时接受暗访组、督察组和交叉组的检查,谁来打通最后一程。驻村第一书记还要把大把的精力花在采集、统计、上报各种材料上,怎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精准扶贫脱贫方略更好在基层落地?基层干部如果在脱贫攻坚中“蹲”文山“泡”会海的时间多了,疲于奔波开会,到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因此基层干部痛切呼吁:“不怕事多任务重,就怕要求不实用。”脱贫攻坚中的文山会海何时休?要整治基层文山会海,得上下联动,从多级部门抓起,切忌把会议整的“假、长、空”,要真正地制定遏制文山会海的相关制度,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脱贫攻坚中。设计好工作“

4、线路图”,调准考核“指挥棒”导向,从扬汤止沸到釜底抽薪,“文山会海”问题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对热衷“文山会海”的官员予以责任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抓好治本清源!(文/李赐)来源:中国网 2017-06-26 作者:李赐 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蹲点手记)扶贫干部少些文山会海(蹲点手记)来源来源: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2017-06-25 基层干部大把的精力花在会议和上报材料上,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推动精准扶贫。要反对形式主义,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精准扶贫驻村蹲点一个月,与乡镇和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度体验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由衷地觉得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别的不说,就说说

5、他们要应付的种种文山会海吧。去年镇里的政法委副书记开了 280 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镇里到县城有两小时的车程,来回路上就得半天,再加上开会半天,一天开一个会,基本上就没时间干别的工作了。不少会重复开。上面出台一个文件、部署一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开到县一级,接下来省、市、县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又分别召开贯彻落实的会议,算下来,有的基层干部同一主题的会要开 4 遍。不仅如此,很多会都要求一把手去开。其实有的会分管干部开并非不行,一把手开往往需要“二传”,效率下降不说,业务不熟的“二传”很容易“信息失真”。除了大会小会特别多,基层干部的文案工作压力也特别大。现在的扶贫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扶贫

6、,很多部门都在做行业扶贫工作。而精准扶贫需要做不少数据采集、填报等基础工作,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往往不做这些一手工作,只是督促基层落实。“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有的表格,内容选项众多,还很专业,有的除了数据还需要照片甚至视频,这就需要挨家挨户仔细询问,查看单据等翔实材料,工作量着实不小。这样的数据采集填报工作隔三岔五地要做,我所驻村的第一书记不时需要为此熬夜加班。基层干部心里埋怨,但工作中只能忍气吞声、埋头苦“报”。一来哪个部门都得罪不起,二来文案工作如果做不扎实,后果可能还会很严重。因为,一个地方要脱贫摘帽,要接受暗访组、督察组的检查,最后还要接受交叉检查和第三方评估,这些都过关,才能宣布脱

7、贫。实际工作中,这些检查组、评估组会随机抽查走访贫困户,然后按照各项指标对照打分。入户时工作人员一般都会查看帮扶手册等材料,看看帮扶是否到位,问问成效是否属实。这材料工作是否扎实,对于地方能否顺利脱贫摘帽就很关键。因此,不少地方都将材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精益求精,甚至不惜“吹毛求疵”:有的地方规定材料不能涂改,有的规定不能有错别字,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基层干部的文案工作负担。采访中,对于基层的文山会海,大家都认为不好。基层干部都忙于开会,那谁来打通“最后一公里”?他们把大把的精力花在采集、统计、上报各种材料上,怎么抽出更多的精力,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更好在基层落地?文山会海大家都反感,其实也有解

8、决办法。比如技术手段就能派上大用场。有的地方在基层安装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很多贯彻部署会议就不用再长途奔波集中起来开。有的地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脱贫攻坚信息管理,帮扶干部、基层干部手机上都装个精准扶贫APP,要填报什么信息,每个人把结对帮扶的贫困户的信息收集好、填报好,基层干部作个汇总统计,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可以接受。具体解决方案还有不少,更重要的办法恐怕还是要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切实转变作风,这样才能更好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里解放出来,去抓工作落实。精准扶贫中资金应流向何方?吴永常 许鹏宇2020 年我国全面脱贫的目标日益逼近,各项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笔者在有些地方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大

9、量的扶贫资金用到了生产企业、经营大户身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谁贫困扶持谁”的原则。相反,本来应该作为扶持主体的贫困农户却在在扶贫工作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由此不禁思考:精准扶贫资金到底应流向何方?从理论上讲,借助“边际效益”理论,从整个农村社会效益来考虑,普通贫困农户得到的扶贫资金作为“第一个馒头”,其边际效益最大,一些大户、企业得到的扶贫资金或许只能作为“第二、第三、第四个馒头”其“效益”远不如“第一个馒头”,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我们理应更加重视“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效益。笔者认为:精准扶贫的要点有两个,一是贫困分析要“精”,这是基础,是指精确分析农户致贫原因、了解农户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

10、问题;二是资金落实要“准”,这是目的,是指要把扶贫资金落实到真正贫困的农户身上,要把扶贫资金用到贫困农户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面。关于精准扶贫中资金具体的流向,笔者有以下建议: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贫困农户的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参与到当地企业的运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动作为贫困农户的代表发挥主动性,积极承担农户的各种风险。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农民在扶贫中的主动性,形成了脱贫的内生动力。这一模式形成了政府、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社会多中心治理的思想。大力扶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讲的合作社是指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

11、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由于这一类合作社是由最基本的农户组成,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有当地政府的介入与帮助,扶持的重点应该是生产经营管理技能的培训、小生产单位的联合、产品市场的培育等,解决的是“小生产如何去适应大市场”的问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农业方面的发展更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为当前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保障的相应基础设施,比如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等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建设是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配套服务与支持

12、的项目建设,比如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农产品贮藏系统的建设、农业科技生产体系的建设等等,这部分设施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贫困农户的培训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的生产实用技能的培训,二是农户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前者可以通过当地一些农业大学、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后者要经常用一些先进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教育,要及时地将最新的农业信息传达到他们身边。产业扶贫切忌产业扶贫切忌“翻烧饼翻烧饼”某地属于没有工厂、没有企业、没有矿藏的“三无”贫困县。为了脱贫攻坚,前两年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政策扶持之下,一批养猪、养鸡、养鸭大户迅速成长起

13、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推进,当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为迎接环保督查,当地不得不忍痛割爱,实行关停“一刀切”:凡养猪规模达到三头以上者一律出售。大规模集中出售,导致猪贩子大幅度压价,为帮助养猪户止损,政府对每头猪实行 7080 元的财政补贴,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于增收无补,养猪户仍然怨声载道。产业扶贫要稳扎稳打,切忌“翻烧饼”。谋划和推进产业扶贫,一定要通盘考虑,不可盲目,要钻得深,研究透,不可浅尝辄止,更不可半途而废,为了局部利益,一个小小的失策,都可能满盘皆输,付出沉重的代价。首先,产业扶贫要算好经济账。产业扶贫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贫困户打造一

14、些财源广进的渠道。作为一个“三无”贫困县,发展养殖业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事实表明,脱贫攻坚的方向也是正确的,因为,这的确为贫困户增收了。但,如果因为没有处理好污染问题,就简单粗暴地一关了之,前期投入的损失如何承担?如此处理,不是让这些养殖户“血本无归”吗?这是一本再明白不过的经济账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政策朝令夕改何异?还如何取信于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所以,产业扶贫眼光要高瞻远瞩,既因地制宜,又百家争鸣,广开言路,谋定而后动,以增收为老百姓吃下定心丸,保持增收初心不变。其次,产业扶贫要算好生态账。发展养殖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样的产业扶贫才是健康态。站在养殖户的角度,污水、粪便的处理,

15、可能是小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比化工厂的污染小多了。但,站在环保的角度,任何污染都是大事,绝不可小视。治污需要八方联合作战,一个地方的污染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必然会影响周边及其他地区。如何引导养殖户健康养殖?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强规范监管,更需要政府带头出面疏导,比如帮助养殖户建立化粪池,对粪便、污水进行多级处理;用粪便做养料,附带发展种植业等,从而让恶性排污变成良性利用。因为养殖污染就卖猪杀鸡,不过是因噎废食,大大挫伤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当前,脱贫攻坚与环境污染两个问题交织在我们的工作中,都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难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要烧左边眉毛,就连眼睛都不睁了吧?产业扶贫与环境治理并不矛盾,更应该是协调共赢的。这需要地方政府部门把握好尺度,这个尺度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两手抓、两手硬。针对类似为了迎接环境督查而关停养殖这样的现象,笔者以为,最简单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集中民意,与养殖户一起研究,寻找出一条既养殖又环保的路子。相信这样的路是有的,关键看地方政府愿不愿意去走,有没有耐心去尝试。文/长安濮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