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_村落与_省略_组织_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_刘志扬(1).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50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_村落与_省略_组织_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_刘志扬(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_村落与_省略_组织_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_刘志扬(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_村落与_省略_组织_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_刘志扬(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_村落与_省略_组织_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_刘志扬(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中的家庭、村落 与基层政权组织 - 以拉萨市娘热乡为中心的考察 刘志扬 摘要 1文文从西藏拉萨市郊区一个乡村社区中乡村政权组织运行机制,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家庭、乡村 基层组织职能的演变,以及村落认同等方而,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探讨了西藏农村社会组织的组成方式, 进而说明了西藏乡村政治结构下和家庭、村落、国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1西藏;乡村政治结构;村落;家庭;基层政权 中图分类号: 1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4 3926 (2006)09-0018 08 作者简介:刘志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广东广州 510275 家庭、乡村政权组织构成了西藏乡村

2、社会组 织的基本形式。家庭是西藏乡村社会最重要的社 会组织和生产、消费单位;乡、村二级基层组织是 国家与农户、农民的中介权力组织。国家通过其 设置的乡村政权机构将其意志传达到基层,从而 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并实施控制。作为国家政权 的在基层的代表,乡村党政组织拥有公共权力,并 决定了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1959年西藏民主 改革之后的政权组织是内地的 “ 复制 ”和翻版,因 此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村一样,其社会权力结构 之 间的关系表现为 “ 国家 ” 一 “ 基层社区 ”一 “ 民 众 ” 三者之间的关系。乡镇一级组织是国家与村 落的中介,村级组织又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 介。m本文将以西藏拉萨市

3、娘热乡为例,从一个微 观的角度西藏农村中国家、村落和家庭之间的互 动关系。 娘热乡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城乡结合带的拉萨 河下游宽谷盆地,海拔 3750米,距拉萨市中心 9 公里,全乡总面积 95. 2平方公里。娘热乡下辖吉 苏、仁青菜、加尔喜(半农半牧村) 3个村民委员 会, 7个村民小组。截至 2003年底,全乡总人口 2125人, 553户。耕地面积 4150亩,人均占 有土 地 2亩 。 本文关注的是以下几项枏互关联的因素:西 藏乡村政权组织结构的组成方式和运行机制;国 家政策引导下家庭、乡村基层组织职能的演变 ;处 于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之 中的西藏农村社区,国家力量、意

4、志和话语如何通 过正式制度下的基层党政组织传达到社会组织的 最基层、最小的单位 个人和家庭;国家政策的 运作和变更如何影响到农民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从而折射出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家庭与村 落、家庭村落与国家各种关系的更迭、变更。 一、乡村政权组织与家庭职能的变迁 传统的西藏社会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 制社会,以封建庄园制经济为其社会的经济基础, 绝大多数的土地和人口都被纳入庄园制度之中运 作。庄园内的土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领主的自 营地 ; 另一 部 分 是 “ 差地 ” 是 被 束 缚 在土地上的农奴向领主租借的土地,也是农奴生 活的基本来源。旧西藏社会可分为泾渭分明的两 大阶层 :租

5、种土地并承担各种赋税差役的农奴阶 层和拥有土地庄园的贵族和僧侣阶层。西藏地方 噶厦政府 ( bka shag)不直接向庄园派出管理机 构和官员,封建庄园主接受噶厦政府封赏的土地 的同时,也被授予了处理地方事务 的基本权利,他 们和其代理人 ( Phyamdd)负责向农奴征收赋 税、支派劳役,对庄园进行日常管理。领主对庄园 内的农奴行使税收和司法权力,农奴必须缴纳以 钱物或劳役等形式的差税。一个庄园内的农奴还 要为领主无偿充当仆役,为领主修建房屋。领主 甚至还可以把他们像物品一样出租给商人。庄园 主在其庄园内的权限范围中,有权对他属下的农 奴进行监禁、带戒具、鞭挞等惩罚行为。农奴的婚 姻也要受到

6、领主的干涉。121只有发生大的纷争时 并报案时,政府的官员 ( gzhum zhabs)才会插手 调解和裁决;当然,如果地方没 有缴纳足够的税收 或隐瞒土地的数量、等级时,政府也要进行必要的 干预。如藏历铁虎年(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 年 i西藏地方政府对西藏卫、藏、塔工、绒等地区 部分宗谿土地的差赋进行清查,以增加财政收入, 解决差赋负担不平衡的问题。 131因此,旧西藏政府 的直接权力和派出机构止于宗(相当于现在的县) 一级,并没有延伸到乡村。封建庄园制经济使得 西藏地方政府没有必要设立和维持一套庞大而精 密的政府机构。据美国人类学家戈尔斯坦的研 宄,西藏地方政府理论上确定的僧俗官员总数

7、为 350人,在 1913年至 1951年官员人数最多时也只 有 400 500人,他们管理着 100多万的居民。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娘热 ( Nyi年藏 语意思为松赞干布时期的大臣娘氏家族的庄 园 151浴地行政上属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下的雪勒 空 ( zh l- las- khung 有 7 个谿卡 ( gzhi8- k,a庄 园 i即现在的 7个自然村(吉苏、仁青菜、林卡、巴 如、格如、加尔喜、巴尔库 i 7个谿卡中有分属色拉 寺 ( se m)杰扎仓 ( Bye gwk tshang)的洛桑康 村 ( nor bzang- Khang mtshan 其它 3 个属布 达拉宫 (

8、me一 pt m一 la)的朗杰扎仓 ( Nan agjwitshang)。 色拉寺和朗杰扎仓在各自 的谿卡中都派有常驻的管理人员,如色拉寺的派 驻管理机构为 “ 色拉吉苏 ” ( se sPyl甲当 地人的叫法 i共有固定编制的人员 4名,每三年 一轮换。 “ 色拉吉苏 ” 负责管理庄园内的各种事 物。 1959年的民主改革后,娘热隶属北城区委下 设的沙河办事处。 1961年 4月 23日,中共拉萨市 城关区委正式成立,娘热属巴尔库办事处 ( 即以前 的沙河办事处 ) 管辖;在这一段时期里,以家庭为 基本经济单位的格局没有改变,人民政府没收了 参加叛乱的贵族和寺院的土地、牲畜、农具和房 屋,

9、并将没收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了昔日的 农奴。 1959年 7月 5日,山南地区乃东县凯松谿 卡成立了西藏第一个乡农民协会。7月 19日,乃 东县成立了西藏第一个乡农民协会。 7月22 日, 161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了西藏地区各 县、区、乡农民协会组织章程。章程规定: “ 农 (牧)民协会是协助政府贯彻执行政策法令和实行 民主改 革的合法执行机关。在民主改革未完成 前,乡、厌农(牧)民协会代行乡、厌政权,使民主改 革完成,乡、区政权健全后,代行政权任务即告结 束 ” 。 1960年娘热各谿卡遵照章程,建立了农 民自己选举出来的农民协会 “ 琼却 ” ( qQen 对村庄进行日常的管理。至

10、此,娘热谷地开 始纳入到国家的直接视野之中。 1965年 7月,拉萨市在达孜县和堆龙德庆县 试办邦堆人民公社和东嘎人民公社,开始在拉萨 农牧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提出的口号是 “ 书 记动手,全党办社 ” m。在国家对西藏实行社会主 义改造的浪潮推动下, 1966年 9月,娘热成立人民 公社,定名为“ 前进公社 ”, 同时各村也改名为 “ 生 产队 ” ( 这一名称的藏语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1968年 1969年底又陆续成立了公社临时权力 机构 革命委员会,娘热乡革委会隶属巴尔库 办事处; 1976年 8月,经中共拉萨市委批准,撤销 城关区委和城关区革委会下设的政工组,办事组 和生产指挥组

11、,恢复建立区委员工作机构,娘热乡 属红卫办事处党委(即巴尔库办事处)。这一时 期,西藏农村家庭生产功能呈现出弱化的形态,农 村基层行政组织 生产队取代了家庭部分职能 的情况,格勒博士在西藏家庭四十 年变迀 P书 的 “ 绪论 ” 中对此有一段概括性很强、颇为精彩的 论述:“( 在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 无论是 公社,还是生产队,不仅仅是超越家庭、家族和部 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行政组织。生产队实际上 成为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中间组织,其功能不仅仅 是生产资料从家庭所有变成集体所有,而且生产 经营中的劳动组织和分工也从家庭范围扩大到生 产队。产品和资源的分配也以队为单位进行。在 这种情况下,家

12、庭的传统功能除了养育孩子和养 老防老等之外所剩无几 ” 。 181总之,在公社、生产队 二级管理体制下,生产队既是行政组织,也是基本 的生产组织单位,由干部安排生产,统一出工,评 工记分。家庭只承担少量的生产、生活及养老育 幼的功能,传统的家庭、社区原有的功能遭到强制 性的冲击和改变。 1978年,根据全国五届人大通过的 “ 宪法 ” 规 定,红卫办事处党委更名为娘热乡人民政府,人民 公社时期的生产队改为 7个行政村 13。从 1980年 开始,拉萨市在全市推行农牧区生产责任制的农 村改革。到年底,全市 286个公社大部分都实行 了责任制。 1982年拉萨市开始推广 “ 双包到户 ”, 198

13、4 年娘热乡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娘热乡,家庭恢复了 原有的经济和牛产组织的核心功能,成为村落社 会、经济活动的基本主题。与此同时,村落并没有 将人民公社时期所有的集体资产全部均分给各个 农户家庭,保留了 一部分的耕地、房屋、采石场以 及拖拉机、脱粒机等农机器械,因此保持了集体的 部分经济实力,成为村落中另一个经济活动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与村落建立起新的相互依存 关系。村落以新的形式履行经济、行政、社会生活 等方面功能。 改革开放以后,娘热乡农民开西藏农村风气 之先, 不再仅仅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向了多种 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外出务工等从事建筑、交通

14、运输、餐饮服务、旅游、商业等第二、三产业的人数 不断增多。从而导致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家庭分工 模式发生了转变。家庭中的丈夫和成年的子女从 事非农产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妻子负担家务和家 庭责任田成为一种普遍的家庭分工模式。随着农 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村民职业分化,外出务 工带来的就业范围的广域化,乡村基层政权组织 与农户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村民对乡 村组织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乡 村二级组织对家庭的实际控制 大大减弱,更多的 是扮演着一种向村民传达国家政策、稳定社会局 势,上传下达的国家代言人的角色。 2002年,出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办事效率、 减少行政经费等因素考虑,城关区

15、人民政府将娘 热乡的吉苏、仁青菜、林卡、巴如、格如、加尔喜、巴 尔库7个行政村合并为仁钦菜、吉苏、加尔西 3个 行政村,以前的 7个行政村变更为自然村。笔者 调查期间,由于合并刚刚开始, 3个行政村尚未有 效地对其下属的自然村实行整合,村级财政仍然 放在 7个自然村中。 二、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机构与职能 (一)国家权力的代表 :乡级党政组织 娘热乡乡 级组织的常设机构由乡党委和乡人 民政府组成,团支部、妇联等群众组织隶属党委系 统。乡党委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其主要职责是:贯 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研究决定乡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经济与社会发 展规划 ;做好党务工作。乡党委书

16、记是娘热乡的 最高党政领导,在大事上具有最终的决策权。乡 人民政府是全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 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主要职责是:执行乡 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人民政府的决定, 组织本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在实际工作中,乡党委和政府之间 的职责没 有明确的界限,相互交叉重叠。乡长在处理行政 方面的重大问题时,通常都要向乡党委书记请示 并共同商议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乡长在党内 的职务是乡党委副书记,因此对党务方面的工作 也有发言权。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行政级别是正科 级,其副职是副科级。 乡党委和政府千部的工资和行政费用由城关 区财政局发放。由于国家免除了西藏农牧民

17、的各 项税费,乡政府没有征收任务,机构和人员编制也 比内地乡镇组织少了很多。笔者在 2003年调查 时党政组织总编制12人,其中乡政府共有 1个主 管全面工作的乡长。 3个副乡长(其中包括一个从 城关区农业局到娘热乡挂职的科技副乡长 ) 分管 计划生育、文书、文教卫生、乡镇企业、农业、科技 等项工作。 7名办事员,其中 5人属于国家公务员 序列 ( 包括财务室的 1名会计、 1名出纳、 2名办事 员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i还有 3个办事员都是部 队退伍军人,现在还未纳入国家正式编制,属以工 代干人员。办事员没有固定的部门和职责,一般 都是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临时调派。乡政府另外 雇有 4名临时工,

18、其中驾驶员 2名,炊事员 1名,更 夫 1名。 乡人民代表大会定期举行,选举主席团主持 会议 ,会后的职权由乡人民政府代行。根据西藏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95年 9月 28日颁布的西 藏自治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修正) ,乡 人民代表大会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在本行政区域 内,保证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区地方性 法规、行政规章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选举乡长、副乡长 等十二条。乡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一个常设机构, 没有日常性的工作,只是在每年的年底召开一次 代表大会,听取乡人大每年政府的工作总结汇报。 其最重要的职能和作用表现在三年一次的乡镇换 届选举

19、中。 娘 热乡还设有城关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如乡 合作医疗卫生院、信用社、农机站等,以及属于城 关区教育局直接管辖的娘热小学。 G )国家与村民之间的中介 :行政村级组织 村一级的组织是西藏农村关键环节的基层组 织,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重要中介。村级组织和 村级干部的工作对于我们了解农村中农户与政府 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了解西藏农村社会、经济和人 民生活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娘热乡下辖的 3个 行政村都有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的 支部书记由乡党委直接任命,其中 2个村的党支 部书记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另一个也是乡政府 的聘 用干部。村委会正副主任(村民们习惯称之 为 “ 村长 ” )、会计、出

20、纳、妇女主任等由乡党政组织 指定候选人,再由村民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 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后重新选举。村委会成员 不是国家公务员,工资福利等也不包括在国家财 政或乡财政的范围内。村党支部的职责类似于乡 党委的派出机构,是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根 据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1993年 12月 26日颁 布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试行)办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 民自我管理、自 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 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当 地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 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开展工 作。 下面以加尔西村为例对村

21、级组织的构成进行 说明: 加尔西村由二村、三村、巴尔库村和八组(色 拉寺俗民組成。总人口 673人, 213户,耕地面积 943亩。村党支部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 员 3名成员;村民委员会由 1名村长、 1名副村长、 1名妇女主任(女)、 1名治保主任、 2名委员组成, 村委会成员共计 6人。村党支部中除书记外,其 余 2名委员都是兼职的村委会成员。 党支部书记多吉布, 45岁,二村人,小学文化 程度。 1992年至 2002年在乡政府从事文书工作, 2002年5月担任加尔西村党支部书记,属于国家 公务员编制。将村党支部书记列入公务员系列在 全国都是不多见的,这应当是国家为了加强党在 西

22、藏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而采取的举措。多吉布 每月在乡政府领取由城关区财政发放的工资 800 元,他是加尔西村唯 - 个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村 级干部。除了工资以外,多吉布在临街处还拥有 近 10间出租房,每月可收取房租 2000余元。 村长多吉, 61岁,二村人,民主改 革前在色拉 寺做过几年的僧人,因此藏文基础比较好。多吉 村长同时也兼任二村村长,因为加尔西村委会是 2002年合并了二个村、二个组后组成的,尚没有建 立独立的财务体系,村委会也没有多少的具体工 作,多吉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二村的工作 上。 48岁的洛桑次仁是副主任,同时也是巴尔库 组组长,并兼仟村党支部中的组织委员。 妇女主任欧

23、珠旺姆 32岁;治保主任巴桑旺堆 40岁,洛桑旺堆同时也是二村副村长 ;村民委员会 另外 2个委员是 8组 48岁的组长索朗旺堆,以及 45岁的阿旺( 兼八组的会计)。阿旺并不是由村 民选举 产生的,他是村干部中唯一的一名非党员 干部。 村干部按照个人职务的不同,每个月由城关 区财政发给 120 140元的职务补贴。在乡里开 一次会由乡政府补贴 20元, 2002年从元月到 10 月村干部共去乡里参加会议 39次,平均每月近 4 次,每星期 1次。如治保主任巴桑旺堆 2002年领 取各种形式的补贴 2800元,平均每月 230余元。 如果说乡以及乡以上的政府管理机构代表了 国家利益,是国家力量

24、和权威的象征,那么,村级 基层组织则扮演的是国家与村民之间的缓冲角 色,村委会中的成员趙里不把村党支部书记包括 在内谏自农民,而且他们本身在身份上也是农 民,不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处于体制的边缘,具 有边缘人的特征:他们由村民选出,代表着农民; 同时又与乡一级政府存在上下级关系,接受乡政 府的直接领导,并领取乡政府发放的职务补贴,也 部分享受着体制内的好处 ( 如宅基地的申报和对 最后审批产生的作用)。 2 4年,国家拨专款对拉萨市所有村民委员 会办公地点进行了重建,并配置了相应的办公设 备,每个村民委员会的建设费用为 70万元。其目 的在于提升村民委员会的权威性,加强党和国家 对西藏基层组织

25、的领导。 G )文化与经济的共同体:村民小组(自然 村) 娘热谷地从旧西藏至今,都是以现在的自然 村为基本的地缘单位。娘热谷地的自然村是在一 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内自然发生的,由村民自 己组成的聚落,具有文化共同体的特征,也是村民 个人和家庭之间生活相互辅助和社会保障的基本 单位。 2002年城关区人民政府把娘热乡原来的 7 个行政村合并为 3个行政村,以前的行政村降格 为自然村(村民小组)。但是由于合并时间不长, 笔者调查期间观察到,行政村并未形成有效的整 合和运作,实际发挥行政村一级作用的还是在自 然村层面。行政村村委会的干 部同时兼任自然村 的村民小组长(会说汉语的当地群众对村民小组 长

26、仍然以 “ 村长 ” 相称 X他们主要工作对象和场所 也主要是在自然村一级。以下是仁钦菜村民委员 会第二村民小组 ( 即二村 X吉苏村民委员会第四 村民小组( I卩四村粗织的构成和集体财务收支情 况。 二村村干部共有 3名,村长为仁钦菜行政村 的村长多吉兼任, 40岁的仁钦菜村治保主任巴桑 旺堆担任副村长兼会计、出纳,妇女主任是 38岁 的曲珍。 四村干部 3名, 42岁的村长丹顿也是吉苏村 民委员会的会计,另外还有 1名副村长 ( 兼出纳 员第 1名妇女主任。 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独立的村委会名下的耕 地、房屋、采石场、农机具等集体财产和独立的财 务收支。如四村村集体财产有: 1栋作为村委会办

27、 公场所的二层楼房, 1个采石场, 1个预制场, 1台 手扶拖拉机, 2台播种机, 2台脱粒机。采石场和 预制场都承包给了内地来的汉族老板,村民小组 每年分别收取租金 8000元和 5000元。村集体所 有的播种机和脱粒机等农机具免费提供给村民使 用,只收取每小时 7元的电费。手扶拖拉机主要 用来运输村民集体购买的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 和修路、修筑水渠等使用的建筑材 料。据四村村 长丹顿介绍,村集体的收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 面的开支: ( 1船待费 :接待下乡检查工作的区、乡 领导和工作组 ;招待供电局、电信局等单位的干部 和工人,联络感情,以保证村里正常供电和通信线 路的畅通。 ( 2)3名

28、干部的误工补贴,千部在村民 小组的办公场所开会、做帐等都可得到每个工作 日 20元的补贴。 ( 3海年数次请兽医为农户饲养 的牲畜治病和打预防针。 ( 4)为每个村民缴纳每 年 2元的合作医疗费。( 5)修补水渠、道路等公共 设施的开支。 ( 6海年二次的村民聚会的开支 ,一 次是望果节,另一次是秋收之后的全村聚 会。 三、村落的认同 :土地、家与聚落 村落是一个文化与经济生活的统一体。村与 村之间尽管土地相连,有时两个村庄之间甚至村 民的房屋也连在一起。对初次到来的外地人来 说,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和界线。但是,村与 村之间的差异和分界对村民来说却是相当清楚, 绝不会混淆。村民们会明确地说

29、出哪块地属于哪 个村庄,两个村之间的边界的标志和划分依据是 什么。他们对与自己一个村落的每一个家庭的情 况了如指掌,但却对相邻村落村民的家庭情况通 常知之甚少,或根本就是一无所知;除非这家与自 己有比较密切的亲属关系或是朋友。这一点也是 笔者在与不同村落村民交谈和参与观察过程中的 一个明显的感受。 关于村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定义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他认为, “ 村落是一些住户比较集中 地住在有一定界限的地理区域中;这些居住者表 现出坚固的内聚的相互作用;具有不仅基于血缘 纽带的共同成员感、共同隶属感。在这样的农村 里,农民们的居住区域是有明显的界限的,也是他 们熟悉的。大多数村民的互动是和同

30、村的其他居 民发生的。居民们共同地认为自己是这个村子里 的成员,别的社区的人按他们所在村庄的地位来 对待他们 ” 。9在村落生活中,村民之间形成了共 同的文化信仰,形成了超越个别利益、在生命意义 上的认同。英克尔斯对村落定义比较确切地反映 了村落的实质和基本的特征。笔者在田野调查过 程中,经常见到和听到这样的情形:在对外交往 中,如果是向娘热乡以外的人介绍自己,往往会以 乡为单位 ;在本乡之内向外人进行自我介绍,人们 习惯用所在的自然村介绍自己,如 “ 我是 如卡堂 布 的 ( mkaiangbp沿用人民公社时期的叫法,即 第一生产队) ” ,或 “ 我是 如卡尼拔 的( mkanjb, a

31、即第二生产队) ” 。这种对外关于自己地缘身份的 认定, 强调了村落的内部性,增强了个体作为村落 一分子的 “ 内部人 ” 的归属感。村落如同一个大家 庭,具有村落生活共同性质。村的归属感和村民 之间的互动也明显表现在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这 类活动往往会被看作是全村人共同的喜事或丧 事。婚礼作为一个人生阶段开始和另一个人生阶 段结束的重要仪式活动,在非工业化社会受到高 度的重视。婚礼的主家会邀请全村人参加,受到 邀请的村民也会送上代表吉祥如意的哈达 ( Khk btag嘴卩相应的礼品,祝福新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幸 福美满。如果谁家有亲人去世,同村的人除了会 主动前去吊唁、帮忙办理丧 事外,也十分自觉

32、地停 止了各种诸如唱歌、高声谈笑等举动。 村组织对村民个人提供从经济到政治的多种 保护,同时在行政上行使支配权,村组织不断通过 组织成员参与日常的生产活动、娱乐活动和节日 庆典的公共活动,进一步提示和强化了成员对村 落的认同。 望果节 ( vd skoi)西藏传统的农业节日, 大约在立秋前一周左右,庄稼成熟,即将收割之际 开始。“ 望 ” ( vang)意为 “ 耕地 ” , “ 果 ” ( k i)意为 “ 转 ” ,合在一起就是 “ 转田 ” 的意思。娘热谷地的 人们称之为 “ 确廓 ” ( qcx skQ1i与 “ 望果 ” 的意思 相同。望果节庆祝活动持续二天,以自然村为单 位举行。各

33、村的稈序都基本相同:清晨人们便开 始向村委会聚集,先到者 ( 一般是男人和孩子先 到)在院子里喝茶或青稞酒。到 9 00全村人聚齐 后便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带领下正式开始转 田。每个转田的人都背负着经书。大约在中午时 分转田结束后,又重新回到村委会的院子里,喝 酒、玩骰子、聊天,厨师们开始忙着准备饭菜侮年 轮流从 15家中抽人充当临时厨师 i下午 3: 00左 右开始吃午饭,村干部们陪伴老人们在屋内进餐, 其他村民就都在 院落里吃。第二天不再转田,只 是进行与第一天相同的喝茶、喝青稞酒、聊天、唱 歌、跳舞、玩骰子等娱乐活动,这一天有的村民小 组还要组织村民举行拔河比赛等活动。望果节作 为当地

34、农村最重要的一个农业节日,即使在文化 大革命年代,村民们仍然将这一民间传统节日延 续了下来,没有使之中断。 如果说藏历新年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以亲属间的相互往来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传统节 曰。那么,从望果节的内容和程序看,则具有明显 的地缘性特征。望果节是以村为单位、以村为活 动的空间场域桂 :村的田地、村民小组办公地点 i 以全体村民为活 动主体,共同参与的村级节日仪 式庆典。 村干部组织村民以家为单位,参加修路、防洪 筑堤等村落公共性劳动;以及参加播种、打场等生 产互助劳动也无形中将村民凝聚为一个以村落为 中心的整体。各村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出 工的家庭必须交纳 10元钱的代工费,由

35、村干部雇 人代劳。不过这种情况较少出现,如果没有特别 的意外,每家都会出人参加,因为这种劳动包含着 一种集体观念和村落集体荣誉感。三口之家的一 村的天葬师 ( dongncUan)米玛家月收入在 4000元 以上,是一村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对 10元钱的代 工费可以毫不 在乎地缴纳,但是我每次在修路的 村民中都能见到米玛的妻子。米玛家是这类集体 活动最热心的参加者。作为天葬师,米玛尽管十 分富有,但是他从事的天葬师职业却让他被村民 看低。对天葬师这类职业的人,村民们既看不起, 认为污秽 ;但又不敢得罪他,害怕遭到他的报复, 如在天葬时故意不把得罪他的人或这些人去世亲 属的尸体处理干净。因此,大家

36、平时都不与他家 交往。村里的婚丧嫁娶活动即使邀请了他,主人 家也会特意为他准备一套餐具,待活动结束后要 对天葬师用过的器皿反复清洗,如果认为洗不干 净,就会将这套器皿全部扔掉。村民对米 玛家的 态度,让他和他的家人感到了一种 “ 社会隔离 ” 的 尴尬。因此米玛和他的妻子把村里的集体劳动作 为一种手段,希冀通过在集体劳动中的表现,尽可 能地被集体接纳,成为村落的一分子。 村民小组组织的一些劳动也带有村级互助的 性质,比如每年秋收的打场便属于这一类。春耕 和秋收是农村社会中最为繁忙的季节,为了不耽 误农时,往往需要集中劳动力进行协作劳动。 2003年11月我见到的几次打场的劳动是这样的: 首先,

37、一村罗桑村长将 91户农民按就近的原则分 为二个组,每家出一名劳动力(男女均可)参加。 然后各户进行抽签,抽 到 “ 1” 签者为最先打场的家 庭,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家。打场需要的扎草机 和四轮小拖拉机由村委会免费提供,每小时 6元 的电费由主家负担。打场时,众人按个人的体力 和专长自动分工,妇女主要负责扬青稞,她们把青 稞装入簸箕中,再将簸箕高举过头顶,缓缓倾倒下 来,在秋风的吹拂下,青稞皮随风飘到一旁,青稞 粒和青稞皮便自然分离开来,妇女们把青稞装入 麻袋和编制袋中,再背到主人家中的粮食储藏室。 男人们的工作是负责扎草机的安装和扎草,扎草 机把青稞杆扎成 3厘米左右,扎好的碎草杆被放 置

38、到屋顶货院中,作为牲畜过冬的饲 料。打场结 束后,主人家要招待干活儿的村民吃一餐饭。饭 后,男人们将粗粗的电线仔细地收拾起来,把扎草 机搬上四轮拖拉机,女主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哈达 (kh btags娃在拖拉机手的脖子上,并在拖拉机 头和尾部各挂一条,表本对拖拉机手的感谢。于 是,一家的工作便宣告全部结束,大家又转入到抽 签定好的下一家。这种在共同的互助劳动中培养 起来的共同归属感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强化了人 们对村落的认同感。 村民们的村落认同意识还表现在藏餐馆、甜 茶馆的公共活动场所。娘热乡的各类餐馆、茶馆 聚集在从娘热路最北段的部队医院大门到拉萨市 师范学校的约 1公里长的公路两旁。 6个自然

39、村 都有本村村民在这里开办的藏餐馆。各个餐馆、 茶馆都有自己固定的一批顾客 ,一 般是不同自然 村的人喜欢到本村人开办的餐茶馆喝茶、用餐和 休息、聊天。如常姆觉藏餐馆的经营者是五村 35 岁的尼玛旺堆和他的妻子常姆觉,所以常姆觉藏 餐馆的顾客大都是五村村民。共同的地缘情结将 同村的人们在聚合在一个特定空间,使茶馆这一 场景本身具有了村落公共活动场所的意义。 作为村落成员的村民个体,因为共同居住、共 同的牛产与牛活的联系,以及对一些 共同的问题 采取一致的态度,个人、家庭与村落之间形成了一 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与外村人相对的 “ 村内 人 ”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现阶段的中国村落 既是地缘

40、共同体组织,同时又是具有行政、经济和 日常生活等多元功能的功能组织。 四、政治权力结构中的乡、村、农民三者的互 动关系 1984年以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 施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西藏农村的生产组织 形式和政治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家庭成为村落社 会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村组织不再代行家庭的 这部分职能,只是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存在, 家庭的功能得到强化。家庭对村组织的经济的和 政治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乡政府成为国家行政 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由于村落不在国家行 政体系之内,村落的自主性增加了,乡政府不能再 像改革开放前那样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对村落加 以控制。西藏农村社会中的乡、村、家庭

41、三者之间 的关系呈现出新的互动形式。 在乡与村的互动层面上,乡党委和政府从体 制上加强对村落的控制,通过直接任命和派遣村 党支部书记,并强调 “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 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 1) (26)的地位,突出和 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村委会接 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村委会成员一般都要求在政 治面貌上是中共党员,根据党的组织原则, “ 贯彻 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坚持党和人 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 益 ” 是中国共产党党章概定的每个党员必须履 行的义务 I (P1I), 因此,村委会成员作为党员干部 应该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 此外,乡组织

42、对村民委员会的控制还表现在 对村干部的人事管理方面。 2002年以前在村民选 举中,为了保证乡组织考察和信任的政治思想过 硬,工作能力强的村民 当选村委会干部,乡组织采 取了由乡提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这 样,乡组织实际控制了村委会成员的人事任免,这 实际上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法納有关规定。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002 年 1月 20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 24次会议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村民委 员会选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i按照办 法第一章第四条的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 任和委员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

43、派或者撤换村民 委员会成员,直接由 18岁以上全体村 民无记名投 票选举村干部。办法在西藏全区农牧区实施 后,乡政府不能再指定候选人,于是便采取了在村 民选举出来的干部中,职务的安排由乡里最后定 夺,虽然在笔者调查中每个乡干部都否认有这样 的做法,但是村民们和村干部们都向笔者说明了 这一点。例如在 2003年 3月的仁钦菜村委会换 届选举中,同样是村委会主任的候选人,洛桑次仁 所得票数超过了多吉,但是选举结果上报到乡里 后,乡政府处于各方面的考虑,将多吉定为村委会 主任,得票数最多的洛桑次仁被安排为副职。 因为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同时又在乡党委和 政府中兼有职务,因此他们主要的工作场所在乡 政府

44、。在笔者调查期间,每次在乡政府中都可以 见到仁钦菜、吉苏、加尔西 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在 乡政府办公楼内向乡领导汇报工作、听取乡领导 的指示、参加乡里的各种会议,或者在履行他们乡 办事员的职责。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政治结构中 的角色可以定位为沟通和连接乡与村之间的中 介。乡组织的指示和精神通过村支书传达到村委 会干部,再由村委会干部传达到村民之中。村委 会干部只是在涉及到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议题和工 作安排时才会参加会议的讨论。村党支部书记在 村干部面前表现的是村和乡二 级干部的双重身 份,既是村的第一领导,又是代表乡级党政组织的 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既熟悉乡领导,也熟悉村干 部,但他们中的一部分 (

45、3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 有 2个是拉萨市区居民)对本村的农户并不十分 熟悉了解,因此具体的农户不是他们日常的工作 对象,他们日常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乡村两级组 之间上传下达。 在西藏农村现行的行政体制中,在行政村村 民委员会担当职务的干部,不是国家公务员,工资 福利等也不包括在国家财政或乡镇财政的范围 内。村委会干部来自农民,由村民选举产生,尽管 担任了村级领导职务,但其身份上还是农民 。他 们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所在村的人、事、物各 种情况十分熟悉,便于同村民们直接沟通。支部 书记向他们传达各级领导机构的政策和布置的各 项工作任务,由他们具体执行和落实到农户。当 然,村的行政活动也需要直接借

46、助镇政府的法定 权威,以实现支配的合法性。 乡党政组织还通过乡里村干部发放各种职务 和误工补贴,增加村干部对乡组织的向心力。召 开各种会议是乡村组织机构运作的润滑剂,国家 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乡级会议、村级会议、村民 大会等自上而下逐级传达、落实到家庭和个人。 会议做出的决定才具有正式的、法律的效应 。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级政府的 指示和精神在西藏的乡村是按照:乡级组织 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干部域村民小组 ) 村民这样一个双向的渠道完成的。乡党委领导村 党支部,乡通过党政系统对村落加以管理。 从村与家庭关系的层面上看,实行承包制后, 家庭的经济功能得到恢复,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 经

47、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改变了村与外界的关系,也 改变了家庭与村的关系。如果说,人民公社时期 家庭与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家庭对生产队权利的 敬畏和家庭利益对生产队利益的服 从,那么在家 庭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以后,随着国家对村级经济 直接干预的减少,村落中的个人和家庭有了相对 较多的选择空间,家庭与村的关系己经更多地表 现为双方权利和利益的交换关系。从村方面来 看,代表村的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其中,村委会 是法定的村民实行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在党支 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党支部作为执政党的基 层组织,使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具有双重角色, 肩负多种职能。一方面村党支部要贯彻执行上级 党组织的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党政领导机关交办 的各项工作任务,对下代表执政党和政府行使权 利;另一方面 村党支部要对事关全村的重大公共 事务实施组织领导,为村民谋福利,对上代表农民 利益说话。从而使村党支部成为国家政权与村级 组织的交汇点。村委会成员是农民,由村民中的 党员选举产生,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