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_李政.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8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_李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_李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_李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_李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24卷第 6期 2008年 11月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Vol.24,No.6 Nov. 2008 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 李政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摘要 本文用 2001年至 2008年第 2季度实际汇率、两国需求等因素的数据对中 H两国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进行 了实证分析。研宄结果显示 :实际汇率是影响中国对 H本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对贸易逆差的调节作用很 小,真正影响中 H双边贸易收支的因素是 H本的国内需求。 关键词 中 H双

2、边贸易;贸易逆差 ;实际汇率 ;实际收入 中图分类号 F75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88(2008)06-0020-04 收稿日期 2008-11-05 基金项目 广东商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 07YJRC11) 作者简介 李政( 1973-),男,广东 普宁人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上。研宄方向:金融理论。 、弓 I目 中日邦交正常化 36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已由单纯货物贸易往来发展为货物与服务贸易、相互 投资、技术合作并举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了互惠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中日贸易自 1995年 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从

3、 1995年的 574.7亿美元增长到了 2007年的 2360.2亿美元,增长了 3.11倍,年均增长 25.9%。 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陷入了低谷,但经济贸易往来却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展速度更为惊人,据日方统计,中国己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则为中国第三 大 贸易伙伴。分别从出口和进口来看,中国入世对双方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不平衡,相对来说,进口的增长 快于出口,使得中国对日本的逆差由入世前的 45.34亿美元扩大至 2007年的 239.29亿美元, 2002年至 2008 年 6月中日贸易逆差累计达 1322.73亿美元,日本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逆差来源地之一

4、。 2005年 7月 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 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截至 2007年 6月 25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日元累计升 值 16个百分点,此后人民币对日元逐渐贬值。 根据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如果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本币升值有 可能加剧本国的贸易收支逆差状况 ;反过来,若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那么本币升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不大。 研宄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国内一些学者对于中日贸易收支与汇率关系的问题作了一些研宄。沈国兵 (2004)

5、研宄了中日贸易收支 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关系,发现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1叶永刚 (2006) 的研 宄显示,长期内中日贸易收支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均衡稳定的长期关系。 2王中华 (2007)认为 长期来看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收支具有主导作用。 3由于指标选择、计量模型的差异,导致对汇率和中日贸易 收支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因此,在目前我国对外出口下滑的情形下,从实际汇率角度研宄近些 年来中日双边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显得格外重要。 二、实证分析 (一 )计量模型 Rose (1991)4在一个两国贸易模型中提出: Dm=Dm(YD,Pmg)yDZ=DZ(

6、YfV,PZg) (1) 20 &=&(八 8)和 (2) 从 ,、 D;:分别表示本国和国夕卜的进口需求 ,&、 S分别表示本国和国夕卜的出口供给, ZD、 KW分别表示本国和 国外的实际收入,八 ,s表示以本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进口品与本国产品的相对价格,表示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国 外进口品与国外产品的相对价格。八 s表示以国内货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品与本国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即 PIfF(/VP), P;:s表示以外国货币衡量的外国出口品与外国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则: Pms=Ex(P: /P)=(ExP7P)x(P: /P)=RERxP: s (3) 其中 ,P表示本国国内产品价格 ,P表示外国产

7、品价格 ;五表示名义汇率 ,表示实际汇率。当国内和国 外市场达到均衡时,有: 和 DhiSi (4) 则国内的贸易收支为: TB=PJgD: ,-RERxP: gDm (5) Rose (1991)使用以上方程解出以实际汇率、本国实际收入 YD及外国实际收入 YW表示的贸易收支: TB=TBRER,YD,YW) 对每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形式,就得到以下简化的方程: LnTBt)=a +aiLnYDl)+a2LnYWt)+aiLnRERt)+et) (6) 根据传统的贸易收支理论,预期国内实际收入上升会增加进口需求,从而与贸易差额具反向关系(即 , 0)。汇率上升代 表本币贬值、下降代表升值,如果满

8、足 Marshall-LemetKML)条件,则贬值会改善贸易收支,升值则恶化贸易收 支。所以 ,预期双边实际汇率与贸易差额有正向关系(即 t3 0)。 我们使用以下方程表示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收支关系: LnTBJt)=p0+piLnYCt)+p1LnYJt)+piLnRERt)+et) (7) (二 ) 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中日两国 2001年第 1季度至 2008年第 2季度的季度数据 ,样本期涵盖了 2005年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改革前 4年和后 3年。其中 ,TBJ代表中日贸易差额 ,该值表示为中国对日本出口除以中国从日 本进口之比 (1),数据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公布的历年中国进出口的

9、国别月度数据整理得出。 YC表示样本 期内中国的实际收入 ,YJ表示样本期内日本的实际收入,均以 2000年为基期经过价格指数调整的国内生产 总值数据。中国 GDP的季度数据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快报 200709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 日本 GDP的季度数据直接来源于日本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以 2000年为基期的季度数据 ) 。 RER表示中 日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以双边名义汇率与中日价格指数之比的乘积来计算,计算公式是其 中表示名义汇率 ,严和尸分别表示日本和中国的价格指数。人民币对日元的名义汇率来源于国家外管理 局的官方网站,根据日均汇率加权得出季度平均汇率,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

10、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 CPI月度数据换算成以 2000年同期为基期整理得出,日本 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根据日本统计局公布的月度 CH数据整理得出。e为误差项。 为了避免中国、日本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节波动对实证的影响,本文用 X-11方法对其作出季节调整 调整后的数据用 YCSA和 YJSA表示。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数据进行了自然对 数变换,相应的变为 1、 : 8八、 18八、 11,分别表示中日贸易收支、中国实际收入、日本实际收入、实 际汇率的对数值。 (三 ) 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问题,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对于滞后期的选取 ,我们

11、根 据AIC和 SC最小来确定。利用 EViews3.0计量经济软件分析,结果如表 1所示。 从表 1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日贸易收支之间的所有变量在水平值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序列 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而上述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拒绝原假设,也即 1(1)数列。因此我们下面进行协 整检验。 以比值形式表示中日贸易差额便于取自然对数,避免差额绝对值为负的情况。另外,经过转化以后,变量的估计系数可 以解释为弹性系数。 21 表 1 变量 LYCSA、 LYJSA、 LTBJ、 LRER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类型 ADF检验值 结论 LYCSA (c,t,l) -2.1698 不平稳

12、 ALYCSA (c,t,l) -4.6777* 平稳 LYJSA (c.0,1) -1.6183 不平稳 ALYJSA (c,0,2) -3.1858* 平稳 LTBJ (c.0,1) -1.9706 不平稳 ALTBJ (c.0,1) -5.0798* 平稳 LRER (c.0,1) -1.0836 不平稳 ALRER (c.0,1) -4.0327* 平稳 注 :*、 *分别表示在 5%和 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四 )协整检验与长期均衡关系 协整关系反映了研宄的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 JJ的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考 察中日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及实际收入的长期关系

13、。考虑到 2005年 7月 21日我国调整了人民币汇率的形 成机制而产生的结构性变化,在进行协整检验时 ,本文增加了虚拟变量 Z(2005年第 3季度之前为 0,2005年 第 3季度 (含 )之后为 1),结果如表 2。 表 2 变量 LTBJ、 LYCSA、 LYJSA、 LRER和 Z的协整检验结果 特征值 迹统计量 5%临界值 1%临界值 零假设 0.846582 92.79814 87.31 96.58 None * 0.503158 44.05884 62.99 70.05 At most 1 0.373714 25.87230 42.44 48.45 At most 2 0.28

14、7253 13.70567 25.32 30.45 At most 3 0.17181 4.901339 12.25 16.26 At most 4 注 :*(*)表示在 5%(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从表 3的检验结果表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 ,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表 3标准化协整参数 LTBJ LYCSA LYJSA LRER Z C 1 对数似然率 :209.079 11.715 -37.797 71.393 -230.27 -14.637 -48.501 4.173 -13.725 -782.706 根据表 3标准化的协整参数,我们可以整理出中日贸易收支的协整关系式: L /= -

15、782.706+11.7151YCSA+11.3931 YJSA+U.631RER-4A13Z 在中日贸易中,日本的实际收入对贸易收支的弹性最大,达到 71.393。由于样本期内中国对日本长期处 于贸易逆差状态,因此长期中日本实际收入增加 1个百分点,会改善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 71.393个百分 点。与此同时,中国的实际收入对中日贸易收支的改善为正 (11.705),即中国实际收入增加 1个百分点,中日 贸易逆差会缩小 11.705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改善中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关键是日本经济 的复苏。而中日之间的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弹性则相对日本实际收入要小,但相对中国实际收入要

16、大,长 期中人民币对日元的实际汇率贬值 1个百分点能够改善中日贸易逆差 14.637个百分点。 (五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中日贸易收支 LTBJ与两国的实际收入 (LYCSA、 LYJSA)、 汇率水平 (LRER)以及人 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Z)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本 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这几个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检验结果见表 4。 22 从表 4的检验结果发现,只有 LTBJ和 LYJSA之间有非常显著的 Granger因果关系,也即 LTBJ是 LYJSA 变化的原因,这一结果符合现实情况。入世后中日贸

17、易的发展具有不对称性 ,一 方面,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性 在不断下降 ,2004年日本从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下降为第三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性则在不断上 升 ,从日本角度看,日本对中国出口则呈现大幅上扬趋势,中国己经取代美国成为了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经 济复苏过程中越来越凸现 “ 中国因素 ” 的作用。如果将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从而间接带动日本出 口、以及日本扩大出口波及其他行业复苏等间接效用全部计算在内的话 ,中国对日 本经济复苏的带动作用大 约有 1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因素成为日本经济是否能从长期衰退、低迷转向复苏的决定性力量。 6 表 4关于中 H贸易收支逆差的因果关系分析 N

18、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LYCSA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TBJ 29 0.3814 0.5427 LTBJ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YCSA 0.0868 0.7707 LYJSA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TBJ 29 1.5978 0.2183 LTBJ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YJSA 9.3129 0.0054 LR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TBJ 29 0.4407 0.5131 LTBJ doe

19、s not Granger Cause LRER 0.4201 0.5230 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TBJ 29 0.6111 0.4420 LTBJ does not Granger Cause Z 0.0014 0.9704 三、结论及原因分析 (一 ) 结论 通过以上对中国入世后中日贸易逆差与实际汇率、需求等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日贸 易收支和两国的实际收入及双边实际汇率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日本实际收入对贸易收支的弹性要高于 中国,达到 71.393,双边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弹性相对要小,长期中人民币对日元的实际汇率贬值 1个百 分点只能够改

20、善中日贸易逆差 14.63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 LTBJ和 LYJSA之间有非常显著的 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入世后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对日本经济复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日经 贸关系发展过程中,经济増长、市场需求以及贸易逆差三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动性。 (二) 中日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日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作为亚洲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在产业分工与贸易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双方制成品的贸易 构成来看,双方制成品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比重在入世后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2005年已达 91.69%。 7根据产 业贸易指数的分析,中日两国制造业产业内

21、贸易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两国 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 时存在相当部分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差异,这说明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主 要是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s正是由于这样的贸易结构特征 ,决定了人民币对日元 贬值的情况下并不会改善贸易逆差。 其次,引进外资导致贸易顺差出现转移,中日贸易逆差与日本对华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 80年 代至90年代初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对华投资曾经连续多年增长速度达 50%左右,日本已成为中 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 9,大量用于投资的机械设备从日本进入 我国,导致我国进口速度迅速增长;另一方面, 外商投资企

22、业仍为对日贸易主体。 2007年前 3季度,我国外资企业对日进出口总额 1228.5亿美元,占同期 中日双边贸易总额的 71.4%。其中出口 501.5亿美元,增长 11.2%;进口 726.9亿美元,增长 17.1% 第三,日本的贸易保护增加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的经济持续处于 低迷,使得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断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与欧美频繁使用反倾销相比,日本贸易保 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要以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商品出口。比 如日本不断推出新的卫生标准和检疫 标准,致使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遭遇较大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态。 1

23、 23 (下转第 27页 ) 相反,激励相容竞价上网机制的实施更有利于改革电力系统中各主体的利益关系,提高电力系统运营效率。 因此我国上网电价的改革方向是充分引入竞争 ,从政府定价过渡到市场定价,采用激励相容的电力竞价 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优势。但由于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电力 供求状况存在差异,因此上网电价的改革必须按照既定的目标,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 参考文献 1 于尔煙,韩放,谢开,等 .电力市场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2 宋永华,孙锦鑫 .英国将推出电力市场新模式 J.电网技术, 1999,(8). 3 王秀丽,宋永华,王锡凡 .

24、英国电力市场新模式一结构、成效及问题 J.中国电力 ,2003,( 6). 4 史连军,韩放 .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3). 5 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J/OL.国家电网四 川省电力公司网站, 2005-04-12. 6 田国强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与信息经济学 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C.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7 方勇 .电力市场中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D.上海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4. 8 Robert Wilson, Architecture of Power MarketsfJ. Economet

25、rica, 2002,70:1299-1340. 9 Sharkey WW. Suggestions for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to public utility pricing and cost allocationf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13(l):57-68. 10 Myerson R.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the bargaining problemJ. Econometrica, 1979,47:61-73. 11 Overbye T. Market power ev

26、aluation in power system with congestionC.IEEE PES Winter Meeting. New York: 1999. 12 Hurwicz L. On informational decentralized systems A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1972,297-336. 13 Myerson R. Multistage Games with CommunicationfJ. Econometrica, 1986,54:323-358. 14 Eric Maskin. Nash E

27、quilibrium and Welfare Optimality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9 66:23-38. 责任编辑 :董建军 (上接第 23页 ) 最后,近年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对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量增长很快,高新 技术产品进口的迅速増加也是造成对日逆差的一个原因。在科技兴贸战略的过程中,除了鼓励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改造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除了本国研发外 就是进口,日本是世界上一流的技术大国,因此日本在引进技术和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就成为我国的主要 对象。 综上所述

28、,我们可以看出中日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 11,所以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收 支的调节作用相当有限。双方若能妥善处理诸多政治分歧,将为中日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 环境。 参考文献 1 沈国兵 .中日贸易与人民币汇率 :实证分析 J.国际经贸探索 ,2004, (5):11-16. 2 叶永刚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 J.金融研宄 ,2006,( 4):1-11. 3 王中华 .贸易收支与实际汇率一中美、中日比较研宄 J.经济科学, 2007, (3):88-96. 4 Andrew K. Rose.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s i

29、n a popula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oes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h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ume 30, Issues 3-4, 301-316. 5 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Eviews应用及实例 ML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1. 6 金柏松 .中日经贸谁依赖谁 J.时事报告, 2006,( 3):52-55. 7 杜运苏 .入世后中日制成品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10):47-51. 8 杨伟文,黄圣平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一基于制造 业的实证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 2007,(11):6-7. 9 陈健 .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一寄语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商务部长谈中日经贸关系 J/OL.中新网, 2007-11-29. 10 前 3季度我国对日贸易平稳增长逆差不断扩大 J/OL.中国海关网, 2007-11-29. 11 钟永红 .中日贸易逆差与汇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J.改革与战略, 2008,(6):96-98. 27 责任编辑 :董建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