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8235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三局部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02.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阅读技巧(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规范(或常用结构)了解文言文整体阅读的基本规律,把握基本的做题思路。(一)了解文类特征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体量很大,纪事本末体、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等都是以写人 叙事为主,另外还包括行状、碑志和古代寓言、小说等体裁。一、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规范(或常用结构).纪事本末体类纪事本末体,是指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表达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特点: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表达,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 记事,便于阅读。类别

2、:一是“一书备诸事之本末”,二是“一书具一事之本末”。=料臣论治结果结果结果事件11事件2,事件3、.人物传记类简单介绍人物基本信息(姓名、字号、 籍沙人朝代、祀上的情况等)人物生K履历和主要事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写起,围绕官职变 正介绍其相应的功业犷迹)3.议论说理类J 时人或作者对人物的W价,包括人物的、 功缄、性格、人品等J结尾)开篇作者往往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主体列举诸多事例来论述,文中大多有议论的语句结尾出现作者议论的语句,再次明确观点交代人物或,住件的结后(其中涉及人物 死后的影响)4.写景游记类d开篇 k一介绍浏览之地的位置,描写其总体概貌c主体入一详细表达浏览

3、过程,直接或间接写景匚(结尾卜、抒情、议论,或写作者浏览之后的感想等5.人物叙事类其他文体:墓志铭、神道碑、墓表局部要 点开篇记录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基本内容主体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一生做出的巨大贡献,受到的表彰等结尾表达对死者的农悼与对死者亲朋的抚慰,寄托农思,传达对死者的追慕之情掌握纪事本末体文本阅读技巧(二)掌握纪事本末体文本阅读技巧一 以事件为中心读文的总体思路根据纪事本末体文本特点,读文方法总结如下:第一步:统览全文,找出事件,初步划分层次。第二步:联系文言文第3题,重读文本,了解每个事件的大意。第三步:精读文本,联系人物观点及事件结果,归纳概括每个事件的主旨要义。二 粗读全

4、文,做好阅读标注关注“三标志”与“一评价”写人叙事类文言文,阅读时可以按事件分层,“时、地、人”是事件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人”有一点发生变化,事件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人”不同,事件一般也 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件划分层次。另外,这类文章,有的有评价性文字,这些文字往往是写作意图的表达, 也是主要的关注点。1 .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时间,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年号+初,如:开元初。年号+具体年份,如:武德九年。年号+末,如:建安末。皇帝十年号+干支,如: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2 .地点要特别

5、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 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地方长官。3 .人物主要注意什么人,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要特别注意 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这类文本中,因为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 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与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4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他(她)与直接相处之人及对其有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 景有关系,比方受祖父、父亲的影响等。4.评价评价性的文字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

6、穿插在全文中。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 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三巧借题中相关信息,助力答题答题“3步骤”第一步:巧借概括分析题,以“题”悟意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 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一下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 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 解答概括分析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但我们姑且把它当

7、作正确项。第二步:借助主观题设问提示疏通关键点,初步解答文言文主观题文言文主观题的设置并非针对整篇文章,而是抓住文章富有内涵的关键局部来设题,这可以从主观题的 设问题干看出来,如2021年新高考I卷中的“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这道主观题的设问题干,就可以快速确定提出问题的 区间,借助题干提示来理解关键语句的大意。在思考该问题时,需要针对语境前后勾连,借此疏通文章关键点, 这样就为解答文言文主观题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第三步: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梳理内容,以“文”会意1 .纪事本末体文言文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就具体事件

8、君臣展开讨论,因此,圈点勾画关键信息一一事件、 人物和观点等词语,从整体上梳理事件梗概。2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行文多以时间为顺序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圈点勾画关 键信息一一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从整体上梳理人物经历及事件梗概。3 .议论说理类文言文要抓住议论的中心,寻找文章观点。要重视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文中议论的语句, 并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4 .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一般按照写景的顺序或作者的游踪来构思,因此,圈点勾画游览的地点、写景的语 句、游览后的心得和感想。5 .文言书信类文章,阅读时要抓住以下三点,完成对信息的提取。抓题目,明确人物关系。通过书信的题目或文后注释了解

9、这封信是谁写的,是写给谁的,对象的不同 决定着书信写法、语气的不同。(2)抓开篇,了解书信写作背景。书信往往有一定的写作背景,能够对背景有所了解,无疑是找到了一把 解读的钥匙。(3)抓文段中心句(书信中或抒情或议论的关键语句),理解书信情理。【点拨】关注粗读时标注的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1)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表达线索,考生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2)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琵 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 “五年、而皇

10、帝的即 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耍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说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所变化。(3)表示时间变动的词语。文中表示时间变动的词语,如“数日”“累年” “既而”“曩”“向”“旋”等。 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阅读示范/ 。纪事本末体(2021 新高考n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 睿以为军瞪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遂使戎狄乘

11、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 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康,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 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 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 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J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 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 农桑,抚

12、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 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 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己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 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假设丧父母, 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 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

13、一项(3分)()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

14、民,文中指后者。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队,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D.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 假设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 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催促农桑,安抚接 纳新

15、来归附的人,不管贵贱都加以礼遇。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 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4分)译文: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4分)译文:5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课堂练习(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那么食之,寒者那么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 大也。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日: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16、吴起对日:在德不在 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假设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曰:善。*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日:将奈其士众何? 太公对日: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 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 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日:为之奈何? 邵公对日:有罪 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王日: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 周公日使各居其宅田 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日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 于寿宫,睹常年

17、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 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日: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 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 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 /君子者以其仁而

18、有德也/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 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 /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 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2.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饥者那么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

19、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D. 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对吴起说,险固的河山是魏国之玉。吴起以三苗氏、夏桀虽有河山之固却因不修 德而亡为例,指出德政才是国之宝。B.太公建议把殷商的士众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要剩。邵公那么建议有罪的诛杀,无罪的人让他们活下去。武 王不同意太公和邵公的建议。C.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老人背着柴并面有饥色,就下令让官吏供养老人。晏子那么指出,喜爱有才德的人, 同情没能力的人,是守国的根本。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

20、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 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2022年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表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 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日:“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 ”禹曰:“吴汉可。禹 数与语,其人勇鸯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

21、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 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 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 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 常在左右,上未安,那么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槊其弓戟,阅其兵马, 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假设一敌国矣。”封汉广平 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缺

22、乏,何多买田宅乎军遂尽以分与 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 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 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 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 阳人/渐亲之/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

23、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 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 阳人/渐亲之/6.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4、(3分)()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当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 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7 .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 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 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 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缺乏,何多买田宅乎!”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 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1 了解文类特征,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3 文言文断句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3 文言文断句技巧(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2 掌握纪传类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3 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3 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8 文言文翻译“两原则六字诀”(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8 文言文翻译“两原则六字诀”(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8 文言文翻译“两原则六字诀”(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8 文言文翻译“两原则六字诀”(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5 从三个方面决胜文言文主观简答题(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5 从三个方面决胜文言文主观简答题(学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05 从三个方面决胜文言文主观简答题(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05 从三个方面决胜文言文主观简答题(教案)-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docx
  •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概括分析概述题对点训练1-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概括分析概述题对点训练1-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