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407467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实录教学设想我选的是统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这一单元中,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在景物描写上都非常的出色,不同角度,多种色彩,多样的修辞等给了我们很好的景物描写的启示。同时在写作练习中发现学生在进行景物描写时,选择的方式比较的单一,主要是直观的写看到的,画面感也很单调,不能够全面立体的展现景物,所以我想从交际情境作文的角度,重点通过多感官的升格作文训练来进行指导。考虑到我们以往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单向的写作形式,本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一个交际语境写作的能力,所以在整个的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我就采用了交际情境创设的方法,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的美景校园的一个

2、推送来贯穿整堂课。学生从第一部分的选景,拍照的角度,从初步感知取景的色彩、角度,到第二部分深入了解景物描写,除了视觉的角度,还可以从其他多种角度来把握,第三部分是从了解到实践需要有操作有支架,通过多感官以及适当加入其他的一些像修辞,特写,可以使景物描写的片段更加的出彩。所以本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去把握景物描写的多种方法重点采用多感官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实录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前阵子,秋意浓浓,张家港教育推出了港城校园秋意正浓公众号,受到了大家的积极点赞。我校的校园宣传也觉得非常好,想要策划一期校园美景公众号!生:我最喜欢

3、的是桂花的图片,我觉得他把秋天代表性的景物拍下来。师:你能具体说说这桂花的取景角度吗?生:我最喜欢的是桂花的图片,我觉得他把秋天代表性的景物拍下来。师:你能具体说说这桂花的取景角度吗?生:我觉得抓住了桂花的细节。我觉得还可以可以拍桂花树不同的状态下的景象,比如被风吹的,还有掉落到地上的。师:很好,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拍,有同学能给我们具体说说拍摄的角度啊?生:仰视,还可以俯视,还可以把它整个拉长一点,比如远景、近景、整体、特写。师:总结的很好。你们小组的意见呢?生:我们觉得枫叶的照片很好,从仰视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枫叶独特的美景。师:同学们找的这两幅图片我也很喜欢。那现在呢同学们在同学们的踊跃参与

4、下,学校宣传组接到了摄影社团的很多的精彩图片,不过啊只有美景还不行,还需要美的文字。因为我们知道公众号的退出要美景加美图加美文,对不对?好,现在小景啊是学校文学社团的成员,那接到学校通知呢,要根据摄影社团的拍摄的图片来为图片配上优美的文字,要有画面感,你能不能帮帮他?师:同学们,请大家拿出导学案,请大家小组讨论,推出一份你们觉得写的最有画面感的作品,点评一下这一个景物描写好在哪儿呢?时间3分钟。学生小组讨论。第一组学生推荐朗读:学生作品一:师:好,现在同组同学来点评一下,你们为什么会推荐这一张出来?生:我觉得文中运用了比喻,更加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特点。生:我觉得用了古诗词,非常好。师:我们来看

5、下这一句,我循着香味走去,谁能来说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写到了桂花的香味。师:你觉得这个香味写的怎么样?生:我觉得还可以具体描述一下,是什么样的香味,可以更具体。师:说的非常好!这里有香味、有看到的景色的描绘,还加入了修辞,古诗词,景色描写比较到位,所以你们小组推选出了这一份。那还有小组要来展示一下吗?第二组学生推荐朗读:生:我们觉得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色彩非常丰富,描写非常细致。生:我觉得不仅用到了色彩,还有花香。生:他们都说的差不多了。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什么小游戏呢?现在请把你写作的这一个片段,所有你看到的用铅笔全部都划掉,你看看你还剩什么?来试试读一读。师:这一段文字还剩下什

6、么?生:还删除花香,一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生:我的还剩下:吹着吹着,吹出了阵阵暗香,清新淡雅。生:我的还有风携着几缕若有若无的清香,深吸一口气,顿时神清气爽。生:我的没有什么了。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都是习惯描写看到的景象,有一点点香味的描写。师:那比较一下,划掉看见的景物描写后没有文字的,以及那些还有描述文字的,你们有什么结论?生:感觉除了视觉,还可以有其他的感觉角度,这样可以更加丰富。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想全方位、立体的描写景物,除了我们眼前所见,视觉,我们还可以嗅觉,还可以哪些呢?生:听觉、味觉、触觉。师:总结的非常到位。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角度,再加上适当的修辞,不同的

7、角度,那么景物描写就会更加立体形象了。师:经过文学社老师的指导,小景对景物描写画面感有了更多的感触,觉得自己原来的景物描写不够出色,想要重新修改,你可以帮帮他吗?写作片段:伴随着放学铃声,我漫步在校园中,晚霞在蔚蓝的天空中翻涌,形成一片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突然间发现,已经许久没有认真观赏过校园的美景了。一旁的桂花树已经按捺不住,枝头探出几抹嫩黄来,但清新的空气中已经弥漫着带有秋意的芳香,沁人心脾,难以忘怀。再瞧这一树香柚,果实已经硕大无比,仿佛是一个个丰满的小娃娃摇摇欲坠, 令人垂涎欲滴,就连矮小的一叶红也不禁挺直身板向上生长,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秋日的魅力与生机。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下。你觉

8、得这段景物描写成功的地方,或者值得改进的地方。生:我觉得他写的那个开头就是逻辑和后面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的,写的有点多。师:你的意思是我们重点描写的是景物,所以可以集中有限的笔墨来描写景物,其余的可以删除。这个提议可以。生:我觉得比喻用的很好,把香柚比作一个个丰满的小娃娃,很形象。师: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对于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法?生:我觉得不好,把娃娃吊在书上,这个比喻不行。师:老师也有同感,我们比喻的时候要抓住特征,还要合乎逻辑。生:我觉得描写桂花的句子写的很好,尤其是按捺不住,探出几抹嫩黄来,我觉得十分的生动形象。师:我同意你的看法,这句时这段景物描写的精华之处。现在我们根据刚刚的一些建议,

9、来修改这段文字,目的让这段景物描写立体丰富起来。学生自己修改。小组讨论推荐展示作品。修改作品展示:学生作品一:学生作品二:学生作品三:PPT出示师:经过修改,小景的描写被选入了学校的公众号,大家都非常高兴, 接下来请同学们踊跃投稿,为学校的公众号宣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接下来请同学们准备,采用口述的形式。学生准备:生:我不禁停下了脚步,霎时一股又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走近一看,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一阵风吹来,细细的桂花飘洒满地。生:金黄的桂花缀在翠绿的枝叶上。颜色搭配的十分美。桂花只有一粒米那么大,有四片花瓣儿,在树上藏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地上掉的也随处可见。我走近,

10、捡起一朵,放在手心,软软的,凑近一嗅,一阵香味沁人心脾。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让景物生动立体的方法,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多多联系,孰能生巧。校园美景的公众号一经推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也吸引了张家港市日报记者的注意,他们想要策划一期我的眼里只有你我与校园一景的系列报道,学校广发征稿通知,课后,请同学们请完成相关的文章,积极投稿!下课!课后反思本次学习描写景物交际情境作文的灵感来自张家港教育的公众号,秋季美景,在荣维东先生的交际语境写作一书中,提到了我国的写作课程需要基于生活交际取向进行变革,向真实或模拟真实交际语境的写作全面回归。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真实生活,在真实世界里写作,像作家那

11、样去写作,在做中学让写作回归到真实或拟真的表达和交流中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生活事件,一次次地换发学生的交际冲动和表达欲望。只有具有生活和生命体验的写作,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出囚笼与泥潭,也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这也给了在交际情境作文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感悟。在本次交际情境写作设计中,围绕公众号的推送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为公众号拍摄一组照片,从色彩、构图的角度来初步感受景物。第二,为图片配上文字,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感知从色彩到感官,到角度等多方位的感知。在设计中,我就采用了去除视觉的方法,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多角度,多感官描写景物的妙处。第三,通过集体修改一个片段,来进一步

12、加深多感官写作的方法,最后是学生根据方法来自己修改作品。通过这次交际情境课堂的实践,我对交际情境写作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古语有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度让我们觉得作文能力是天生的,不可教的,但是通过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了解景物描写的写作目的,掌握写作五感支架,了解写作技巧,再融入情感,那么文章也就自然而然生成了。同时在这次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受到的启示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好多方案的准备。这节课我一共上了三次,三次课堂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学生学情的不同,呈现的课堂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这次课堂给我的启示就是要做好多方案的准备工作。在翻看2021.10的语文教学通讯时,看到了封面人物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的田玲老师,她在语文路上,且行且思中讲到这样一句话,“那个夜晚,我只睡了两个小时,把之前按照新课整理的思路,一篇一篇推翻,依据学期教学重点重新设计了二十多个教学简案。”看到这,我就知道我努力的方向应该往哪里走了。与其站在语文的山下徘徊羡慕,不如迈开步伐尝试去攀爬。彳亍前行,前方的语文之景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