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859575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北京人民教育,2016.(3)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版.北京.教育科学.2014.参考书:L黄济、劳凯声、檀传宝 主编.小学教育学.版北京人民教育.2007.2 .黄济、王策三 主编.现代教育论.版.北京人民教育.2012.3 .彭蜀晋、林长春 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版.北京高等教育.2005.重要文献:(1)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一一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人民.2014.(2) .在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人民.2010.(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编.中国现代教

2、育文选.人民教育.1998.(4)任钟印 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2001.课程网络资源:(1)中国社会科学网教育学原理:edu. cssn. cn/jyx/jyx_jyxyl/(2)中国大学 M00C教育学:ttps: icoursel63. org/course/AYNU-1002126007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121129024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Principle of Pedagogy课程类别: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课学分:3.0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学前教育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与开展心理学、学前儿童

3、保育学教学环境:多媒体开课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二、课程简介L课程任务与目的教育学原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教育现象、 问题和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 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主义学说、重要讲话等内容贯彻课程思政教育。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本课程对接的岗位能力附属于“毕业要求2、3、4、6”,对接的指标点为“2.1、2.2、3.2、4.2、 6.2”。岗位能力包括:(1)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

4、较强的依法执教意识。(2)具备较高的教师素养、掌握教育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3) 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开展动态;初步掌握教育反思和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技能, 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三、课程教学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2 具有立德树人的教 育情怀和幼儿为本的 教育理念,热爱学前教 育事业,关心保护幼 儿。指标点2.1认同幼儿教师工作的意义和 专业性,具有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具有积 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1.培养立德树人的教育情 怀,认同教师工作意义和专 业性,热爱教育事业。指标点2.2具有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和 一定的科学人文修养,了解幼儿教育的历 史、

5、现状和开展趋势,具有人文底蕴和科 学精神,认同素质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 教育质量观;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 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幼儿健康成 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2. 了解教育及教育学的本 质、历史、现状和开展趋势; 树立正确教师观,认同素质 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 质量观。3.具有较高的教育科 学理论素养,掌握开展 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知 识和技能。指标点3.2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 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那么,掌握幼儿园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 教育的学科特点与基本知识;掌握幼儿园 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注重知识的 联系和整合。3 .掌握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内 容,了解

6、学校教育制度;初 步掌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 过程和方法。4.具备较高的教师素 养、的艺术素养、良好 的信息素养,具有较强 的教学能力,能够开展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指标点4.2能够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 南,根据幼儿身心开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运用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科学规划一日 生活、科学创设环境、合理组织活动。具 有观察幼儿、与幼儿谈话并能记录与分析 的能力;具有幼儿园活动评价能力。4.了解学生身心开展特点, 树立正确学生观,掌握班级 管理的原理及基本方法。6.掌握与社区、家长 沟通合作的与途径,初 步具有综合利用各种 资源全面育人的能力。指标点6. 2掌

7、握形成教育合力的与途径, 能够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种资 源全面育人。5.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 教育之间相互、相互制约的 关系,理解利用社会资源育 人的重要性。四、教学课时安排主题教学内容总学学时完成课程时讲课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主题1教育学及其开展6600目标2主题2教育及其本质6600目标2主题3教育与社会开展6600目标5主题4教育与人的开展6600目标4主题5教育目的4400目标3主题6人的全面开展教育8800目标3主题7学校教育制度4400目标3主题8教师与学生6600目标1、目标4主题9课程与教学概述2200目标3合计484800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主题1教育学及其开展1 .

8、教学内容节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开展节教育学在中国的开展2 .教学教育学产生及开展历程3 .教学难点教育学各个开展阶段的教育思想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教育学内涵,了解其开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教育思想;了解中国化主 义教育理论的开展历史。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以人们对教育学的习俗性认识为引入,引发学生对教育学本质内涵的思考;以讲授 法为主,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教育学的内涵;介绍教育学开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总结 各个历史阶段教育思想的特点;讲授中国化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开展过程,理解在教育理论研究中 坚持主义

9、基本原那么的重要性。主题2教育及其本质1 .教学内容节教育的概念节教育的要素与功能节教育的起源节教育的开展2 .教学掌握教育的历史开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素3 .教学难点理解主义劳动起源说的内涵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掌握教育的历史开展脉络,理解主义劳动起源说的内涵;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素与形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教育内涵的思考与辩论;讲授教育的产生与开展历程,引导 学生辨析各种教育起源学说,领会劳动起源说的客观性;由“教育”的词源切入,结合学生的讨论 辨析教育的本质;以案例法阐述教育的基本要

10、素与形态。主题3教育与社会开展1 .教学内容节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节教育的社会功能节当代社会开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2 .教学理解教育开展与社会开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的关系3 .教学难点教育对文化开展的作用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教育开展与社会开展之间相互、相互制约的关系;能够从民族振兴 高度理解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以世界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人均教育费数据额为例,引发学生对教育与社 会开展关系的思考;使用案例法结合讨论法阐述社会对教育开展的影响,提出问题,组织学生

11、进行 小组讨论与汇报,教师总结以明确教育对社会开展的功能;结合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的内容,阐述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主题4教育与人的开展1 .教学内容节人的身心开展特点节人的身心开展的影响因素节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开展中的作用2 .教学人的身心开展的影响因素3 .教学难点教育个体个性化开展的含义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人的身心开展的含义,掌握其影响因素;理解教育个体开展的功能;理 解教育个人开展的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以“狼孩”为例,引出“人的开展的影响因素”的问题;结合案例阐述人的身心发 展的含义,通过学生的讨论

12、,总结人的开展的影响因素;利用日常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人的开展影响 因素之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阐述教育个体开展的功能;提问“什么样的教育是的教育? ”,由学生的讨论引出教育个人开展条件的问题。主题5教育目的1 .教学内容节教育目的概述节 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节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节我国的教育目的节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2 .教学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的含义,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及历史沿革3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一主义人的全面开展学说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的含义;理解主义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掌握我国教育目 的的内容及其历史沿革教学方

13、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引出主题教育目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理论,总结教育目的的含义;以案 例法讲授主义人的全面开展学说,在此基础上引出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问题,结合十九大报告 有关教育方针的论述讨论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主题6人的全面开展教育1 .教学内容节德育节智育节体育节美育节劳动技术教育2 .教学理解五育的意义,掌握五育的目标及内容3 .教学难点理解五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相互制约的关系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五育的意义,掌握五育的目标及内容;理解五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相 互制约的关系,能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授法

14、、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以案例法、讨论法、讲授法讲授各育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十 九大报告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相关内容讲解各育的目标和内容,在此 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价值澄清,明确并深刻领会五育之间的关系。主题7学校教育制度1 .教学内容节教育制度的概念节学校教育制度节我国的学制节现代教育制度2 .教学掌握学校形成和开展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典型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3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典型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掌握学校形成和开展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和世界国家学校教育制

15、度的特点, 辨析单轨制、双轨制和分支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和开展的总体方向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以案例引入,引出主题;明确学校的含义,分中外两条历史脉络讲述学校的开展过 程,以讨论法明确学校的基本职能;讲授我国和世界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辨析单轨 制、双轨制和分支制的区别和联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相关内容为 基础,使用案例法阐述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与开展。主题8教师与学生1 .教学内容节教师节学生节师生关系2 .教学教师职业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学生观3 .教学难点教师职业与教师角色4 .教学方案设计(

16、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理解教师职业特点,领会教师角色特征;掌握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其建立方 法;掌握初步的班级管理知识;理解学生开展特点,涵养适宜学生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通过提问,引出主题;以案例法讲授理解教师职业特点及教师角色特征,讨论良好 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其建立方法;以案例法讨论班主任角色及班级管理问题;以案例法阐述学生 开展 特点,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涵养适宜学生观。主题9课程与教学概述1 .教学内容节课程概述节教学概述2 .教学课程的概念及类型,教学的内涵及作用3 .教学难点课程的概念4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

17、理解课程的概念及其类型划分;理解教学的内涵、作用及任务;理解课程与 教学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以课程的词源为导入,引出课程定义的三种观点,以案例法讲授课程的类型;以案 例法引发学生对与教学内涵的思考,引出国外及我国学者对于教学的不同界定,结合讨论法说明教 学的作用和任务;以案例法结合讨论法说明课程与教学的辩证关系。六、学生成绩评定根据本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学生对教育学原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考核采用笔试 的形式,结合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学生成绩评定样表考核平时成绩期中 考试期末考试出勤作业课堂表现阶段测验辩论工程小文章其他VV成绩比 例%510580七、教材、参考书目、重要文献以及课程网络资源建议教材:(1)教育学原理编写组 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版.北京.高等教育,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