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67059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曲径通幽处,诗歌情趣深吃透考题二四个对话做备考明白人1一、(202()新高考卷I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觇首春气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 把:握,执。觇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 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

2、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解析:选B。”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 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 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帆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峨眉山位于蜀地,幌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以两山相距 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二、(2020山东、海南新高考模拟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元兵俘至合沙,诗野仲子陈文龙闽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

3、竖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哀天地知。【注】 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 品格。B.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 的表彰。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 之志。D.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 的抒情色彩。解析:选B。”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错,诗人是在表述自己为国 而死正是时候,表达了为国而死的信念和决心。4 .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

4、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工答:答案:这一联的含意是:宁肯被敌人杀掉以血衅鼓,也不会屈服;上下 句形成了转折关系,有力地表明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决心;“须信”“未闻”两 个词语不仅起到关联的作用,且对仗工稳,音节铿锵,强化了作者凛然殉国的豪 情。三、(2020高考全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奉和爱美 抱疾杜门见寄次的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咒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 袭美: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 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啜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

5、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 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解析:选A。“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诗歌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 次韵”中,“奉和”是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见寄”是“寄给我”,“次韵”是 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因

6、此可以推知此诗是皮日休患病居 家时给作者陆龟蒙写了一首诗,陆龟蒙因而所写的酬和之作。两人以诗会友,没 有“不通音讯二6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解析:题目间的是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歌内容,然 后通过诗句去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倾向。从诗歌内容来看,这是作者写给友 人皮日休的和诗,而皮日休正患病在家,因此诗歌应蕴含对友人的宽慰。从首联 来看,对于不能和友人相会,作者是遗憾的;从诗歌尾联中“但医” “不怕”来 看,作者期盼友人病愈,并且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泗、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 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

7、好生活的展望。四、(2020高考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瓢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 鹦IH: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己夫。”.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

8、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解析:选B。“无法避免”说法绝对。7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 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五、(2020高考全国卷IID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笋陆游藜蹙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藜蕾:藜和蕾。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 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解析:选C。“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错误,诗人认为苦笋长 成后就具备了如魏征一样的美好品质,应该静待其成长,告诫孩子们不要在苦笋 娇嫩时就过多拔出来。9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题干要求找出苦笋和魏征的相似之处,即要求对其 形象进行具体分析。魏征是

10、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以“犯颜直谏”著称,放在 藜餐盘中的苦笋并不适口,而魏征常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言行犹如苦笋并不适口的 滋味。从“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来看,苦笋具有“耿介”“苦节” 的特点,这与魏征刚直方正的品格相似,应该得到众人的认可。答案: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 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 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I与命题人对话“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诗歌鉴赏的核心素养。它通过对诗歌的语言、形象、 技巧、情感等的赏析,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从而提 升考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审

11、美鉴赏与创造高频考点素养呈现鉴赏诗歌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阅读古代诗歌,感受形象,品 味语言,体验情感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把握作品 内涵和创作意图体会古代诗歌的精神内涵、审 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撰写诗歌评论或赏析短文,提容和作者的观点态高审美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度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部分与之前的高考全国卷相比,考查内容、设问方式基 本保持一致,体现了高考试卷的稳定性与延续性。I与阅卷人对话1 .加强审题的指导和训练,避免答非所问。增强规范答题意识,做到合理 分条、步骤完整、思路清晰、卷面整洁。2 .从题材着手读懂诗歌,明确答题方向。理解时可借鉴选择题,但答题时 不能简单照抄选项。3 .

12、积累诗歌必备知识,并重视对术语的理解,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I与答案对话1 .加强对题干的解读,弄清题干要求,做到问什么答什么。2 .加强答题规范化训练,强化对不同题材的诗歌的解读及术语理解。3 .强调书写,学习规划答案版面。一、考生自查,心中有数以下做法能做到的打不能做到的打X。1 .对于“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一类的题目,我 会下意识地从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2 .对于“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感情”这“三步骤”去 组织答案。()3 .对于“情感题”,我能从选择题和注释中获取启发。()二、名师备考,阅卷大数据集合三年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二轮复习在古代诗歌答题中,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 .客观题不能全面了解选项设误方式,造成解题失误。2 .主观题(1)形象题。不会按照从形象特点到作者情感的思路分析。(2)手法题。对句子的手法理解错误;能够找出手法,但结合诗句分析错误;情感分析不准确或理解错误。(3)语言题。答题角度不准确,不能准确结合内容理解作答。(4)内容和情感题。缺乏知人论世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