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2960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第1讲 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讲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一、逐项排除法逐项排除法是解答生物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排除与题干不相符、存在知识性错误的选项,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运用此法解答时,排除与题干信息不符的选项,因为题干(信息背景)和选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解题的关键就是在题干和选项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逻辑关系,不符合这种逻辑关系的即可排除;有的选项本身叙述就有知识性错误,根据掌握的知识即可排除;对于组合选择题题干中的叙述,每判断一个叙述就要了解这个叙述在选项中的情况,这样可以

2、尽快地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生理过程A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D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仅在线粒体中进行【解析】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淘汰B项;为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和H提供能量,淘汰C项;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3、中);过程中产生的H是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的,淘汰D项。【答案】A1(2013北京高考)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解析】根据对教材实验原理的识记和理解,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A项,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菌)中;B项,DNA的粗提取是根据DNA与蛋白质等杂质在氯化钠溶液和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

4、的;C项,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且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不同;D项,利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DNA数量之所以呈指数扩增,是因为上一轮的产物给下一轮反应提供了模板。【答案】C二、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就是对比分析题干信息之间(概念、结构、原理等)的关系、题干信息与选项之间的关系、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出“相互排斥”与“不相排斥”的关系,从中找出答案。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和的实现

5、一般都要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C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D图中筛选过程一般不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解析】题干中提到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应把三种育种方法的途径和特点进行对比,然后逐项判断。图中途径是杂交育种,该育种过程中自F2代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连续自交,淘汰不符合要求植株,提高纯合体比例;图中途径是花药离体培养,图中途径是基因工程育种,两种育种方法都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图示中筛选就是人工选择过程,会使抗病基因频率增大。【答案】D第1讲5种选择题的解题技法生物第二部分专项能力提升2.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

6、功能的是()【解析】AD分别是tRNA、吞噬细胞、细胞膜和抗体。A和D是两种物质,B和C是两种结构。A中的tRNA只运输AUG决定的氨基酸(甲硫氨酸),而不运输其他氨基酸,所以其功能具有特异性;而抗体与tRNA的功能有类似之处,也只针对一种物质特定的抗原,所以,物质A和物质D一样都具有特异性。C表示的是细胞膜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膜在物质运输方面,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只运输符合细胞需要的物质,这种物质虽然不是一种,但也体现了特异性这一特点。而B可以吞噬“所有”的抗原,没有特异性。【答案】B三、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具有打破常规思维顺序的特点,从选项给出的结论,逆向分析推理产生该结论所需要的条件,

7、然后根据是否与题干相符,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某哺乳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B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D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解析】一对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分离,就会导致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这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再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的配子。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但不会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只能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另外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均正常

8、。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只能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答案】A3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机体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如图表示干扰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干扰素中的糖基团与蛋白质分子在c处合成B干扰素中的蛋白质分子由游离态的a合成C神经递质排出细胞的方式与干扰素相同D干扰素进入d并被分泌到细胞外,需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解析】干扰素中的糖基团在b内质网中合成;分泌蛋白由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神经递质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与干扰素相同;干扰素进入d以及被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膜融合完成的,共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C四、信息转化法选择题的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

9、样,如文字、表格、坐标和图解等,各种形式之间有时可以相互转化,一种信息转化成另一种信息以后,往往有助于题目的解答。生物选择题有文字、图像、表格、坐标图、网络图等各种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相互转化使复杂的不便理解的转化为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形式,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常见的信息转化法有图与文字之间的转化、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转化。(2013临沂高三模拟)将按照图1方式取得的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0、图1实验材料(切段)截取示意图图2用不同浓度的A溶液处理切段的结果A1 mg/L的A溶液为促进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B避光培养可以增加切段中生长素浓度C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D浓度为0.1 mg/L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复实验查找原因【解析】根据图形分析,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的浓度为1 mg/L;细胞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振荡增加了溶氧量,使切段与溶液能更充分均匀接触;要保持切段的活性,必须提供现成的有机物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所以生长素类似物就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先放置在水中一段时间使切段中原有的激素减少或消失,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图中可知开始时溶液中切段的长度

11、为7.0,在少于适宜浓度的溶液中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超过适宜浓度后,随着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来越小甚至抑制其伸长;对实验数据偏差过大的一般就如实填写,然后再重复该组实验使得到的数据更可靠。【答案】D4眼可视物、舌可尝鲜、鼻可嗅味,是因为这些感官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着一类特殊蛋白质,统称G蛋白耦联受体(GPCR)。美国科学家莱夫科维茨和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GPCR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评委会现场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所展示的图片之一,据此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主要是指激素和神经递质BGPCR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信息分子与GPCR的结合不具有特异

12、性DGPCR可将胞外信息传递给G蛋白【解析】信息分子主要是指激素和神经递质,还包括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GPCR是感官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由题意,GPCR是与G蛋白耦联的一类特殊受体,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贯穿脂双层的跨膜蛋白,其膜外部分接受信息后,可将信息通过膜内部分传给与之耦联的G蛋白,进而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不同的信息分子与不同的GPCR结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感觉、视觉、味觉等不同信号,故信息分子与GPCR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答案】C五、综合分析法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寻求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从相互联

13、系的角度去分析题目信息,得出正确答案。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甲乙ApHa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C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解析】pHa时,酶的活动性下降,e点不移动,d点右移;pHc时,酶无活性,但是H2O2也会分解e点不为0;H2O2量增加,e点上移,d点右移。【答案】C5(2013安庆高三二模)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

14、,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解析】从图中曲线分析可知,物质P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影响抑制率,因此A、B明显不正确。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使癌细胞进入自动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正确。本实验只是设置了药物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 g/L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佳浓度,D不正确。【答案】C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