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1282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2021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维度1善归纳基础回扣组成细胞的元素将下列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别填入图示对应位置(数字代号)磷脂tRNA胰岛素肌糖原糖蛋白ADP脂肪抗体胆固醇【提示】abcdefg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生物第一部分专题讲练突破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完成四大有机物之间的关系糖类脂质N、PDNA逆转录转录RNA蛋白质翻译N【提示】abcdef ghi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填出“A”所对应的内容):腺苷;: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

2、嘌呤3若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 则核酸多肽淀粉三种物质中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填符合要求的数字符号)。4下列实例体现某种物质的何种功能(1)在某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及少量能量。这里的水存在形式为自由水;体现的功能为: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2)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一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发生反应。体现了蛋白质(抗体)具有免疫功能。(3)玉米叶肉细胞内缺镁时,老叶的边缘或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低血糖症状有头晕、乏力、恶心、四肢酸软无力、肌肉颤抖等症状。说明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细胞中重要化

3、合物的鉴定与检测将下列需鉴定的物质、试剂(或染液)、颜色反应的数字符号填入表中对应位置。淀粉酶果糖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蓝色碘液橘黄色脂肪紫色斐林试剂绿色鉴定物质试剂(或染液)颜色反应DNA双缩脲试剂砖红色淀粉RNA红色苏丹染液维度2巧深化疑难突破三大类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1.比较蛋白质核酸糖类元素组成C、H、O、N,有的含S、P等C、H、O、N、PC、H、O组成单位氨基酸(约20种)核苷酸单糖聚合方式脱水缩合,产物中均有水的生成化学通式CRH2NHCOOH(CH2O)形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叶绿体(淀粉)肝脏、肌肉(糖原)结构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

4、列顺序千变万化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核苷酸数量多核苷酸排列顺序多样单糖数目不同糖链的分支不同主要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肌蛋白催化作用:酶调节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载体免疫:抗体信息传递作用:糖蛋白、激素(或递质)、受体等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能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遗传信息的变异:提供进化的原材料有些RNA(酶)可起催化作用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糖原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五碳糖是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等2.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3细胞中的能源物质(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注意:不是细胞中所有糖类都

5、作为能源物质,如纤维素;糖也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还有其他物质,如蛋白质)。(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3)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4)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太阳能糖类等能源物质ATP中的化学能生命活动【拓展延伸】酶、激素、抗体、载体蛋白、维生素等与蛋白质的概念图维生素均为有机物,有些种类是脂溶性的,如维生素A、维生素D;部分动物激素是蛋白质,还有部分属于脂质,如性激素;绝大多数种类的酶属于蛋白质,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抗体、载体则全部属于蛋白质。它们的关系可用如下概念图表示:1(2013日照高三一模)下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

6、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解析】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A错;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答案】D细胞中的无机物1.有关水的整合分析2无机盐的功能(1)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如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现象。(2)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红细胞在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中会失水皱缩,失去运输氧的功能。(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如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

7、4)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5)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Fe等分别是构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的成分。2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由无机盐维持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功能。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脂肪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K属于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在维持细胞内液正常的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答案】D(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

8、)1(2013海南高考T23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提示】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2(2013海南高考T1C)脱氧核糖中含有磷元素。()【提示】脱氧核糖属于单糖,组成元素为C、H、O。3(2013江苏高考T1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4(2013重庆高考T1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提示】DNA分子中有T无U,而RNA分子中有U无T。5(2013广东高考T1D)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分解。()【提示】胰岛素能抑制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6(2011山东高考T5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提示】凡

9、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典例】(2013泉州一中高三质检)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研析】此题考查物质的鉴定及考生对表格中蕴含的知识信息的解读能力。具体解答过程如下:审题信息1:分析表格给出的实验结果,注意“”表示显色,“” 表示显色更深;“” 表示不显色信息2:甲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产生显色反应,不与碘液和斐林试剂产生显色反应信息3:乙与碘液产生更深的显色反应,不与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产生显色反应信息4:甲和乙的混合液与双缩脲试剂、碘液和斐林

10、试剂都产生显色反应破题思考1: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的显色反应;碘液与淀粉产生蓝色的显色反应;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沸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的显色反应思考2:甲溶液中含有蛋白质,乙溶液中含有淀粉,混合液中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都有思考3:甲、乙混合后产生了还原性糖,说明淀粉分解产生了还原性糖,进一步说明甲溶液中的蛋白质是淀粉酶答题对于三类物质的鉴定试剂及颜色变化识记不清造成误选【答案】D【方法总结】第一步:确定试题类型,即确定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推断,还是物质鉴定。第二步:根据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如果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则根据四大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特点来判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11、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再根据糖类与脂肪的区别进一步确定物质的类别;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最可能是蛋白质;含有C、H、O、N、P五种元素的最可能是核酸。如果是物质推断题,则根据图解的整体关系及提示信息判断具体类别。如果是综合图解题,则要根据提示信息判断具体有机物的名称:首先,观察图形中的元素差别,确定有机物类别;其次,抓住图中关键词,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结构物质”联想到蛋白质,“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再次,抓住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关系。如果是物质鉴定题,则根据不同物质使用不同的试剂,产生不同反应(或颜色)的原理来进行判断或鉴定。第三步:

12、确定具体物质后,从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搜索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逐一突破题设问题。常考实验有机物的检测与鉴定【考情分析】近三年高考中,对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及核酸检测的相关考查尤为突出,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形式常有以下两种: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检测物质的性质及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二是以实验分析题的形式考查物质检测的基本程序及实验过程中的相关变量分析等。如2013广东高考T1、江苏高考T21、山东高考T4;2012广东高考T3、江苏高考T19;2011重庆高考T30()等。【真题例证】(2012江苏高考)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编号化合物实验检测组成单

13、位主要功能检测试剂颜色反应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脂肪酸储存能量糖原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提供能量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氨基酸承担生命活动核酸甲基绿染液绿色核苷酸携带遗传信息A.BCD【解析】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糖原为多糖,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不发生颜色反应;核酸包括DNA和RNA,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答案】C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颜色原理红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染液红色RNA吡罗红溶液红色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黄脂肪(油脂)苏丹染液橘黄色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绿DNA甲基绿溶液绿色线

14、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灰绿色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蓝淀粉碘液蓝色紫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考点频度3年10考考查特点9选择题1非选择题(2013重庆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解析】熟记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水分子中

15、氢原子与氧原子数目之比为21,且有机物中也都含有氢原子,因此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A项正确;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A、G、C,但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二者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多糖可与脂质或者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C项错误;脂质中的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N并非是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元素,D项错误。【答案】A角度备考看点细胞中有机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1.各种化合物的必含元素与特征元素。2.分析元素、核酸的单体、氨基酸、DNA、RNA、蛋白质、染色体和核糖体关系。3.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应用等与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生命

16、活动调节的综合考查1.细胞代谢与蛋白质(酶)。2.遗传变异与蛋白质的合成。3.生命活动调节与蛋白质(激素等)1(201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或一个羧基 B纤维素是组成噬菌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质量相同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D细胞核内的RNA含尿嘧啶,核糖体中的DNA含胸腺嘧啶【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也无细胞壁;核糖体有蛋白质和RNA组成,无DNA。【答案】C组成细胞的有机物鉴定考点频度3年8考考查特点6选择题2非选择题(2013青岛高三

17、一模)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所用的化学物质相同,使用原理不同,实验结果相似B提取人体成熟红细胞的膜蛋白,加入苏丹染液可呈现橘黄色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只能由细胞外进入细胞液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途径【解析】配制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所用的化学物质相同,但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使用原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实验结果不同;苏丹染液是检测脂肪的试剂,与膜蛋白混合不会呈现橘黄色;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可以出入细胞,只是单位时间内由细胞外进入细胞液的水分子个数多于由细胞液到细胞外的;用同位素(如15N)标记法可以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

18、运输途径。【答案】D角度备考看点有机物检测的原理和方法1.材料试剂的选择。2.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3.变量分析。4.原理及实验设计。5.教材基础实验的综合考查物质检测的实验探究设计1.实验步骤的一般设计思路。2.探究实验的预测及结果分析等2现有四种样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三氯乙酸(一种蛋白质变性剂)和碘液正确鉴定出这四种样品,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样品号1234第一步加三氯乙酸无变化浑浊无变化浑浊第二步加碘液不变蓝不变蓝变蓝不变蓝第三步取2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变蓝;取4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不变蓝根据上

19、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1水、2淀粉酶、3淀粉、4蛋白质B1淀粉、2蛋白质、3淀粉酶、4水C1水、2蛋白质、3淀粉、4淀粉酶D1蛋白质、2淀粉酶、3淀粉、4水【解析】样品1不与三氯乙酸反应也不与碘液反应,说明既不是蛋白质,也不是淀粉,应是水;样品2与三氯乙酸反应,不与碘液反应,说明是蛋白质或淀粉酶溶液,样品3与碘液反应,为淀粉,样品4也属于蛋白质或淀粉酶溶液,而样品2不能水解淀粉,说明不是淀粉酶,则样品4为淀粉酶。【答案】C(对应学生用书第153页)一、选择题1(2013莱芜四中高三4月月考)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

20、盛的生命活动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解析】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高,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低,因此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植物体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高,则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强。镁离子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导致叶片发黄。生理盐水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答案】A2(2013滨州高三一模)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

21、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该蛋白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指导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核苷酸对数为3mB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C该蛋白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D该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解析】该蛋白共由m个氨基酸,而编码氨基酸的mRNA上的对应碱基至少为3m,则基因中对应核苷酸对数至少也为3m;该糖蛋白有多个识别位点,说明其有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该糖蛋白的加工和修饰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层粘连蛋白可保持细胞间粘连,而癌细胞无接触性抑制的特点,由此推断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不活跃。【答案】B3(2013吉林

22、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计温度梯度,而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的温度为5065,无法达到预期设置的温度梯度范围的实验探究。【答案】C4(2013潍坊一模)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核糖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和核酸共同的化学元素是C、H、O、ND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解析】淀粉、糖

23、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后则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答案】C5(201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解析】解答本题要从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分析。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属于脂质,A项错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项错误;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项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以及免疫调节中一些免疫细胞识别抗原有

24、关,D项错误。【答案】C6(2013揭阳一中、潮州一中联考)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有()甲流病毒由于无细胞核,所以不含核酸乳酸菌内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为2、8、5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调节、供能等作用ABC D【解析】甲流病毒无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为RNA,乳酸菌为细胞生物,既有DNA,也含有RNA,核苷酸为8种,碱基为A、T、U、G、C。核酸的单体为核苷酸,彻底水解后产物无核苷酸,核酸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少量的RNA也是酶,起催化作用。核酸无调节、供能等作用。【答案】C7(2013温州中学高三期中)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

25、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1 Bq1Cp1 Dp1【解析】假如氨基酸的个数为X,则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中的肽键含氧原子为X1,加上游离的羧基中含有的2个氧原子,共含X12X1个,即X1p,因此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p1。【答案】C8(2013肇庆高三模拟)下面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无机盐是一些复杂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0.9%的生理盐水,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渗透压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

26、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解析】脂肪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合成时不需磷酸盐作原料。【答案】A9(2013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美国科学家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4年诺贝尔奖。多年后罗伯特和布莱恩,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B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C此多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DG蛋白是在细胞溶胶中游离

27、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析】该条多肽链除了一端含有一游离的氨基,另一端含游离的羧基外,在R基团里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等,由此判断B项说法错误。【答案】B10(2013上海高考)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时,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13278 B13286C13294 D15500【解析】124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的质量为(1241)182214,形成二硫键脱去的氢的质量为818,由此可计算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251242214813278。【答案】A11(2013盐城中学三模)下列关

28、于人体内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糖就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B肝糖原在肝脏中分解可转变成葡萄糖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可使细胞中的ADP含量增加D葡萄糖在红细胞内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3H6O3【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个协助扩散的过程,不需消耗能量,不会使细胞中的ADP含量增加。【答案】C12(2013北京门头沟区高三统考)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编码氨基酸时考虑终止密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

29、离的核糖体上合成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解析】此毒素由33个氨基酸组成,编码氨基酸的mRNA上的碱基至少有993个(1个终止密码),则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含1022204个碱基;此毒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因此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有关。【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3西安交大附中高三二模)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_;_。(2)图中过程为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种不同的物质。过程所需原料是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

30、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个。(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有关。(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的合成。(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机制。(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解析】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两种: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和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图可知,图中过程分别为转录和翻译,已知mRNA1片段中有3

31、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G和U共18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C和UAT,故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30个;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胞吞和胞吐,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LDL无法行使其运输作用,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答案】(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转录6氨基酸30(3)蛋白质胞吞流动性(4)LDL受体(5)内质网反馈(6)增多14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

32、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用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碘液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B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原理:_。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

33、脲试剂B液,量筒。方法步骤: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制备组织样液。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摇匀。观察_预期结果:_【解析】(1)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染液用于检测脂肪,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含淀粉较多,乙种子中含脂肪较多,丙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故A选项错误。在脂肪的鉴定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2)检测蛋白质应选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有关,蛋白质含量越高,紫色反应越深。【答案】(1)A(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研磨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