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4张PPT).ppt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5262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4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4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4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4张PPT).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sophists)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他们自称为智者,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研究主题:人和人类社会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的话:,“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同样地,一

2、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的本身无所谓好坏。”,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客观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评价:,普罗泰戈拉悖论,普罗泰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

3、迟不替人打官司。普罗泰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1、普罗泰戈拉最后能否拿到学费?2、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处理呢?,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当时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二、“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

4、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的话:“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苏格拉底认为人为什么会作恶呢?,苏格拉底承认我们会做坏事,但是他不认为人们是明知故犯,他说,当人们做坏事时,他们总是以为这些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好事。例如小偷或许知道偷窃本身是错的,但是依然行窃,希望以此获得幸福,其实是混淆了幸福的真正基础。过错是无知的产物,是人们在做错事的时候指望他会产生其产生不了的结果。摘自(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西方哲学史,克雷洛夫寓言:隐士与熊的故事,熊是隐士的好

5、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于是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都要危险。,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所以,人如果没有知识,就无法去道德。认识你自己吧,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如果苏格拉底读了这则寓言,他会总结出什么寓意来呢?,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西塞罗,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

6、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对话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感觉即知识美德即知识,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神人的关注什么样的人(真善美),思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思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PK,前551

7、-前479年,前469-前399年,2020/6/2,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子路问君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曰:“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够了吗?”)曰:“修己以安人。”(“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曰:“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够了吗?”)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尧舜其犹病诸?”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吧?”)论语宪问,对话,对话二:,肯定人的价值,重视道德的作用,前46

8、9前399,前551前479,Plato前427前347年,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曾从事政治活动,失败后回雅典,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其主要思想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1、柏拉图(Plato):,观点:理念论(真实的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感觉*“柏拉图式的行为”:追求纯精神的行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

9、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道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

10、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打扮哭成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柏拉图的故事,(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后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观点、地位(1)真理高于一切(2)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评价:对西方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把希腊哲学爱智慧和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2020/6/2,小结,一、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二、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