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李泉.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335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7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李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李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李泉.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姓名:李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张澜 201001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人数也不断上升,党和国家一 直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 “ 奖、贷、勤、补、减 ” 为主体的多 元化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这些都切实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然而除了对贫困生 进行经济资助以外,我们更多的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成 长。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 不良心理体验,严重的会发展为心理疾病不能自拔

2、,因此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 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维护高校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 文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部分贫困生为研究样本,通过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和 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全面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文总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立足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形势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 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 二章是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贫困生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 分析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 第三章是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首先运用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贫困

3、生进行测查,调查对象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近两年的新生心理普查档 案中随机抽取,分析了贫困生 SCL-90各因子情况,并对不同群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 行比较分析;其次对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分析贫困生的困惑程度及压力来源和挫折 应对方式;最后根据以上调查总结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四章是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 个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首先总结出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 康水平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相结 合、助学与育人相结合。最后联系实际,从国家、社会、

4、学校、家庭、贫困生个人五个 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研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universities, enrollment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number of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rise continually, our country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ssue of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the universities

5、have been gradually set up a wide range of policy on imbursing poor students, whose principal part is t4prize, loan, diligence, and make up, minus,5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poor students. However, in addition to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poor students, we should be more conc

6、erned about the mental health of poor students, concerned abou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cause of famil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poor students endure tremendous economic pressure, they prone to produce low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advers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even t

7、o develop serious mental illness so that un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so concerning about the mental health of poor students plays a major role on promoting poor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helping poor stud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maintain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

8、s. In this article, we choose part poor students 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as the sample, make a survey through the SCL-90 tabulation 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alyze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of health comprehensively.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9、chapters: Chapter I is the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explai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oint ou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II analyze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

10、s status, using self -made questionnaire to survey the basic infoim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analyze their study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and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Chapter III is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firstly use the SCL -90 tabulation to make a tes

11、t on the poor students, the object are extracted from the freshmen, psychological files 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analyze the poor students various factors on SCL -poor students5 mental health; Secondly, analyze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alyze the obfuscation and pressure of the po

12、or students and their sources of stress coping styl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nquiries sum up the po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V is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alyze respectively from four aspects: the social, school, family and indivi

13、dual. Chapter V is th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firstly sum up three basic principles: material support combine with the spiritual support, the implicit support combine with the dominant support, assisting poor students combine with educating. Finally, rela

14、tion to practice, from five aspects 一 the state, society, schools, families, poor students themselves,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oor students5 level of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Universities; Poor Students; Psychology; Investigation 第 1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20世纪 90年代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 20

15、08年全国各类高等 教育在学人数达到 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23.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其中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 607.7万人,是 1998年的 6倍;在校生达到 2021万人,是 1998年的 4.5倍,是 1949年的 172倍。与此同时高校 贫困生的人数也迅速增加,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 407.71万 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20.39%;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 147.9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7.4%,可见高校贫困生已占在校生相当大的比例,贫困生已成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1997年以来高校收费制

16、度实行全面改革,逐渐增加了个人缴费的比例,上大学不再 是免费的午餐,形成了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这样家庭经济困 难的学生就可能面临上学难的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就逐渐凸现出来。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和 助学政策 ,从 2000年到 2009年高校贫困生问题连续被确定为教育部工作要点内容之一, 并且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与此同时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 系列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自身也积极采取措施, 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初步建立起一种以 “ 奖、贷、助

17、、 补、减、免 ” 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然而,仅仅对贫困大学生施以物质帮助还远远不 够,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对健康的定义是: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 良好,身体健康是首要目标,还包括精神 和社会层面的良好状态,所以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指身体、心理达到完美状态, 因此在关注高校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21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 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 制度冲击太大,一些旧的体制正在解体或成为改革对象,而新的体

18、制又尚未建立起来, 社会处于失范状态,社会成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困难,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 理问题逐渐增多。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思想滋生,社会上各种思想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 引导。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阶段,这是一个相当 艰巨、充满危机的时期,大学阶段的学生要面临在人格上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在 心理和经济上逐步走向独立成熟等许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 这种社会角色的急剧变换,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调,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那些心理承 受力低,耐挫折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

19、,他们更容易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 和安全感的缺乏,从而导致心理失调。如发生在云南大学的轰动全国的 “ 马加爵杀 人事件 ” 、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等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校贫困生由 于自身条件的匮乏,他们在经济上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与非贫困生 相比,高校贫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敏感等不良心理体验, 2009年 11月 26日上 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家境贫寒带母求学,因其母亲住宿问题求助学校未果 而自缢身亡,可以看出某些贫困生的心理是脆弱的。 当前贫困生已经成为高校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未

20、来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社会 转型期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 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便显得尤为紧迫。 1.2研究意义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己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还关系到 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目 标的实现,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对国家和社会而言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有 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

21、 交织在一起,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对社会的影响也很大,研究高校贫困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教委、 财政部提出了 “ 保证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 的高校资助宗旨,这有利于实现教 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此外这关系 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其次,对高校而言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有利于构 建和谐校园,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近几年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其中不乏有大学生自杀 及杀人案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很大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危

22、机造成的,如云南大学的马 加爵就是一个典型。因此重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疏导贫困大学生心理,能 有效防范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进而有 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再次,这项研究对贫困生个人而言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大学生正处于由不 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 期,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引导高校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健康的 心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保证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如 果一个人经常受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那他就不可能正常发挥个人的才 能,也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据调

23、查,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往往其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 较高。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帮助贫困生解决学 习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进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 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精神疾病、身心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 意义,总之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疏导贫困生心理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健全 的人格,争取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九五 ” 规划项目高 等学校教育收费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高 教投资研究和国家 “ 十五 ” 课

24、题中国高校 贫困生问题研究等都是研究贫困生问题的重点课题,目前国内学者对贫困生问题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贫困生的生存现状、资助方式政策以及资助体系的 构建等,这类研究较多侧重经济层面的资助。二是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及思想状况, 这类研究侧重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提出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有关贫困生问题研究的专著有:张耀灿的成才不是梦一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 来一书,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十五 ” 规划重点课 题 “ 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 ” 的最终成果,此书对高校贫困生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并总结了高校贫困 生的成因,还分别就如何优化完善贫困生成才

25、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和学校环 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探讨如何从贫困生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扶助实践,做好贫困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道健康成长、成才。林娜 主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是对广西师范大学 “ 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 ” 经验 和成果的总结,本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状况,并指出现行高校贫 困生资助模式的 局限性,提出资助贫困生要实现从 “ 授人以鱼 ” 到 “ 授人以渔 ” 的转变, 提出构建贫困生能力资助的新模式,试图从心理、思想、文化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贫困 生的综合素质。 有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大多都认

26、为高校贫困生普遍 存在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还总结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一些对策 建议。如逯登宇的硕士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表现为盲目自卑、自我封闭、紧张焦虑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贫困生自身方 面分析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有的论文运 用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如 SCL-90、 16PDF、 大学生人格问卷 ( UPI)等对高校贫困生的 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如刘一荻的硕士论文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 究运用 SCL-90量表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文中比较了贫困生与非贫 困生在 SCL-

27、90量表各因子上的比较及分析,详细论述了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存在 的问题,主要有人际交往闭锁、学习动机上存在功利表现等,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 面分析了影响高校贫困生心 理健康的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谢桂阳、程刚的高校 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一文,运用 16PDF量表分析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 的个性差异,指出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有恒性高,兴奋性、幻想性低; 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方面得分 均高于非贫困生。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上,助学贷款是国外很多 贫困生学费的重要来源,国

28、外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很容易,其贷款形式繁多 ,还具有期 限长、约束力强等特点,而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仍有近 70%的贫困生得不到助学贷 款。何丹、孟祥龙、董伟英的国外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及启示一文指出国外贫困 生资助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西欧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以美国为例,贫困生资助 方式灵活多样,大多以有偿资助为主,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使学生资助制度的实 施更加规范化。国外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资料较缺乏,在薛沛建美国后勤 管理研究一书中讲到,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采取了 一些积极措施,提出在高校中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其宗旨在于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在智力 上

29、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在具体咨询方法上,它通常采用认识教育法、小组法、个别心 理咨询及治疗三种方法。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生自助能力都比较强,很少再 依赖父母,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由勤工俭学获得,无论是富翁的孩子还是穷人的孩子他 们上学的费用都是靠自己打工赚来的,与父母的收入无关,这一点使这些大学生的心理 更加平衡,减少了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发生。 1.3.3现有研究的不足 首先,目前对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多数学者都认为贫困生存在自卑、敏感 等消极的心理 体验,忽视了贫困生自立、自强等积极的心理体验。 其次,对贫困生心理状况的研究,较多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上,重视理论分 析轻视实际的调

30、查分析,缺乏深层次和较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再次,现有研究更多侧重在经济资助层面,忽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的研究,缺少 贫困生资助的长效机制,立足于贫困生发展、成才层面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明显 不够。重在提高贫困生各方面素质的措施较少,即使有提及的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1.4本文创新点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切 身体会就文章论点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创新点有以 下几点: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抽 样调查等多种方法,在问卷设计上采用专业的心理测试量表 ( SCL-90)与自

31、制问卷相结 合的方法,使本文论证更加充分。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敢于大胆突破。本文不仅分析了当前贫困生存在的消极心理, 还分析了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在对策上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方面提出对 策,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体系。学校方面提出 设立虚拟入学绿色通道,运用积极心理学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家庭方面提出积极探索家族式助学基金,并指出提高贫困生 的自助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再次,时代性强,本文紧跟时代特点,分析在社会转型期大背景下贫困生的心理特 点;所用资料时效性强,本文参考的数据资料都来源于近几年的相关文件、政策、资料。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研究法 大量阅读近几年的学术论文及专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对现有的资料进行仔 细的分析、鉴别和筛选,使文章内容更加准确和详实。 1.5.2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专业的心理测试量表一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量表 )与自制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客观的反映贫 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1.5.3比较分析法 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城市籍与农 村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5.4统计分析法 本文运用 SPSS11.5统计软件,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结果 进行专业化处理,力求使文章更全面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