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2386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教学实践的化学课堂提问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陈学锋(浙江省长兴中学 湖州长兴 313100)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现有研究表明,提问结构是一个关键的变量。通过对 12堂课的实录进行了话语分析,发现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分步引导是其中一项关键的教学技巧,这样的提问结构可以减少认知障碍,迅速得到答案,但对学生自身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则是不利的。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问结构,即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初始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以此深入挖掘学生的原始理解,并使学生对自己的回答及思考方式产生反思性的认识。关键词:课堂提问 提问结构 现状及对策课堂提问常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2、过程,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功。在现实的高中化学课堂中,课堂提问的结构是否呈现出一些有规律性的类型?是否需要加以改进?又将如何改进?本文主要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一、课堂提问与课堂提问结构课堂提问是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并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回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理解,即学生知道什么,他们是怎样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思考的。我们对学生如何理解事物的过程了解得越深入,便越有能力促进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他们更深入、更有目的地理解课程内容。现有的研究表明,课堂提问结构可以为人们了解有效提问的组成提供一个更加精确的视角。课堂提问结构是指在课堂中围绕某一初始问题展开的整个提问

3、过程的结构特征,即初始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回答以及反馈等要素之间的结构特征。二、课堂提问结构的现状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开放性初始问题的提问结构,即针对某一主题的初始提问是开放性的。围绕某一主题的初始提问进行的整个提问过程,便构成了我们的分析单位。本文总结的提问结构类型,便是从这些原始资料中一步步提取出来的。表 1 呈现了所有开放性初始问题的提问结构进行的类型。下文将对每一类提问结构进行详细阐述。提问结构类型序号提问结构的行为描述学生针对初始问题进行回答,教师步步引导学生并没有呈现初始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初始问题前,教师已将初始问题转化成了思维含量更低的铺垫性问题,步步引导学生给出初始问题的完整答案后

4、,教师仍然分小步骤提问,以强调关键信息学生回答初始问题前,教师已经进行了较充分的讲解,然后小步骤提问引导给予学生时间思考,但没有表达机会,教师直接呈现答案学生呈现了答案,教师对学生答题思路进行追问表 1 开放性初始问题的提问结构类型归类1.提问结构类型在第一类提问结构中,当教师呈现初始的开放性问题后,很少听到学生对问题的完整表述,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常步步引导。这一类提问结构占了针对开放性问题的所有提问结构的 54%。例如下面是学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一个开放性问题提问过程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27-28 页“交流与讨论”中的内容,归纳: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有哪几个阶段?代表人

5、物和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生:阅读教材内容,汇报上述论述题。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师:在了解了原子模型结构的演变过程后,大家有什么启迪呢?生:自由回答。师:从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以从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电子为起点的,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等等,所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每一次演变,都是从科学家实验开始的,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而科学结论也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托的。相对来说,在这一类提问结构类型中,这是个比较优秀的例子。教师的引导非常清楚规范,而且在引导过程中不断地有意识地规范

6、语言的表达。2.提问结构类型第二类针对开放性问题的提问结构中,虽然教师呈现了一个初始的开放性问题,但是学生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个初始问题回答,教师把这个初始问题转化成了一个相关的更少认知障碍的问题,一步步地进行引导。这一类提问结构占了针对开放性问题的所有提问结构的 28%。这一类提问结构和第一种类型非常相似,教师步步引导是主基调,区别在于学生最初的回答离开了经过思考的初始问题,而是经过教师转化了的问题。例如下面是学习“乙酸的性质”的一个提问的教学片段: 师:从乙酸名称上来看,应该是具有酸性的,请大家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证明乙酸具有酸性?请大家分组讨论,讨论时间 5 分钟。生:分组讨

7、论并回答。3.提问结构类型第三类提问结构,学生针对初始问题的回答非常准确,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后,仍然会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追问,以强调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比如下面是学习“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一个提问的教学片断: 师:怎样才能使香蕉、芒果、猕猴桃等水果早一点成熟呢?生:可以用乙烯催熟。师:你能写出乙烷分子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吗?比乙烷少两个 H 原子的物质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怎样写?两种分子组成和结构有何不同?你认为“烯”的含义是什么?判断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甲烯”存在吗?为什么?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 4.提问结构类型第四类提问结构,在学生回答初始问题前,教师已经进行了较充分的讲解,然后小步

8、骤提问引导。下面是这类提问结构的典型例子:师:请观察 He、Ne、Ar 这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大家发现这三种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电子层最外层都填满了电子。师:像 He、Ne、Ar 这样的元素,它们本身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而其它多数原子并没有达到稳定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当这些原子碰撞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多媒体演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生:镁和氧碰撞过程中,镁原子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失去后达到了 2、8 的稳定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反的,氧原子则是得到了这两个电子但结果同样是达到了 2、8 这样的稳定结构,最终生成了氧化镁。师:活泼金属(如钠、镁、铝等)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与活泼

9、非金属反应时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氧、氟、氯等活泼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易得到电子。但无论是活泼金属失电子,还是活泼非金属得电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请问是什么? 生: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师:它们都趋向于达到最外层 8 电子结构,就像 Ne、Ar 等惰性元素一样的稳定结构,而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根据这一规律,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书本 30 页上的“问题解决”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生:Na2O、MgCl2 师:从刚才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元素的化合价和得失电子数目一样;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失电子数相等;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得电子数之和为 8

10、。5.提问结构类型第五类提问结构中,教师虽然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但并没有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而是直接呈现了问题的答案。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师:我们知道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比方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呢?多媒体演示:展示教材 27 页图 121“物质的构成”图片。师:从图中,我们看到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结合而成的,所以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又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历了 2500 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11、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原子,才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什么人类早期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如此艰难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6.提问结构类型第六类提问结构,学生呈现了答案,教师对学生答题思路进行了追问。这种结构不仅呈现了学生的答案,并且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对渗透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利的,遗憾的是,这类提问结构出现较少。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师: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而除氢原子外,所有的原子都是有多个电子的,那么这些多个的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在原子核周围的呢? 生: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

12、的。师:对于多电子原子,可以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规律?既然是分层排布的,那每一层的电子数有什么规律吗?生:自主发言回答。师:原子的核外电子都是在最内层最多只排了 2 个电子,而第二层最多排了 8 个电子,第三层最多也只排了 8 个电子。所以,每一层的电子排布数也是有规律的,不是任意排布的。那么,这个规律到底是什么呢? 三、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结构现状的反思及改进策略(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结构现状的反思首先,现有的课堂提问结构很少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通过课堂提问结构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提问结构的现状有一个主色调:教师层层铺垫。教师铺垫的方式

13、主要有直接讲解和分步引导。表 1 的前四类提问结构,都涉及教师的步步引导,占了所有提问结构的 90%左右。这种整个提问过程以小步骤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在针对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很少能够呈现完整的答案。其次,现有的提问结构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根据对所有课堂实录的分析,我们发现,针对学生思考过程的提问结构仅出现了 1 次。学生一般的回答常常只是给出题目所需要的答案,很少在给出答案的过程中进行论证,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思考过程的追问显得更加必要,但这种追问类型在本次研究中非常少见。事实上,教师的步步引导取代了学生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必然会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式,但由于学生在回答时几乎每一步

14、都处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使其没有机会呈现自身的思考过程。这种步步引导方式的普遍存在以及习惯性的使用,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似乎也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学生每一点回答都似乎在等待教师的确认。此外,教师引导的思路客观上也是对学生如何进行问题思考的引导,而对于学生的原始理解方式则常常忽视。(二)课堂提问结构的改进策略现有的课堂中普遍使用层层铺垫式的课堂提问结构。这种提问结构在帮助学生聚焦关键信息,减少学生认知障碍,规范语言表达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很“实用”的一项提问技术。但另一方面,这种提问技术对于学生针对答案进行论证和完整表达观点的能力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如何进行改进呢?在文献研

15、究的基础上,我们借鉴 Dantonio 等人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新的提问结构类型,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示例如下:教学背景: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立即有大量气泡放出,经“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是氧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师:酚酞试液为何变红呢? 生:有氢氧化钠生成,溶液呈碱性。师:(就在这时,烧杯中的红色消失了)变红的溶液为什么又会褪去呢?生: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师:过氧化钠为什么具有漂白性?生:过氧化钠与次氯酸类似有强氧化性。师: 但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应该是 NaOH 溶液,怎么可能存在过氧化钠呢?生:,可能是过氧化氢吧!师:能用实

16、验证明是过氧化氢吗?过氧化氢又是从哪里来?师:资料显示 NaOH 溶液也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你知道为什么吗?这种新提问结构的设计,除了精心设计初始问题外,还设计了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扩大学生参与面和重新聚焦初始提问的追问。简单地讲,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初始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这样的追问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原始理解,并使学生对自己的回答,甚至是对自己的思考方式产生反思性的认识。参考文献:1.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2.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3.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4.洪松舟,卢正芝提问: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J 中国教育学刊,2008, (2):3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