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含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114942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22)1、(1) 苏轼赤壁赋中以“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2) 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如曹操短歌行中就有:“_,_。”(3) 韩愈师说中以“_,_”两句,写出士大夫面对有一技之长者的傲慢心态,随后又表达了对二者智慧上差异的意外之情。(4) 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一句以星宿名对应地面区域的方式介绍了洪州的位置,李白蜀道难的两句诗“_,_”也提及了与蜀秦两地对应的星宿并侧面表现蜀山之高。(5)色彩对人类有一种心理层面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非常个性化的,

2、与观者本人的经历、环境、文化密切相关。比如“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有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请你写出“青”呈现为“蓝色”或“黑色”的诗句“_,_”。【答案 】(1) 酶酒临江 横槊赋诗(2)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4)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2、(1) 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抒情之作,它的开端就很奇特。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交代自己奇特的出生之日的诗句是:“ _,_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后以反问

3、的语气和比较的方式,充分肯定公西华有着很强的治理才能的两句是“_,_”。(3)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陶渊明归心似箭的两句是:“_,_。”(4)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胜利闭幕。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_”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5)二十四节气反映气温、物候等变化,能帮助人们认知时节规律,指导农事,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古诗词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有很多,请写出含有不同节气的两句诗词:“_ ”“_”。【答案 】(1)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2)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3)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4) 钱塘自古繁华

4、重湖叠巘清嘉(5)清明时节雨纷纷 / 邯郸驿里逢冬至 / 白露为霜 /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一雷惊蛰始/ 雪入春分省见稀3、(1) 诗经静女中“_,_”两句写不是茅草自身美,而是因爱人送的才美,这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2) 报任安书(节选)中,指出古往今来富贵之人湮灭在人世间的人不计其数的句子是:“_,_”。(3) 留白是一种中国书画艺术,后来运用到音乐、诗歌中,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的“_,_”就是留白艺术。(4) “扁舟”意象在古诗文中已成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如苏轼的“ _”中的“扁舟” 是自由之舟,张若虚的“ _”中的“扁舟”是思念之舟。(5)“江”与“月”的交融,往往

5、会产生奇妙的诗意,如琵琶行中的“_ ”,又如登快阁中的“ _”。【答案 】(1) 匪汝之为美 美人之贻(2)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3)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4) 驾一叶之扁舟 谁家今夜扁舟子(5)唯见江心秋月白 澄江一道月分明4、(1) 将进酒中的“ _ ,_ ”两句是诗人酒后狂言,也是真言,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愤激,藐视富贵利禄和怀才不遇。(2) 杜甫蜀相中的“_,_”两句,诗人借对祠堂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诗人归家后登高临水,以不同方式抒发情怀的两句是“_,_”。(4)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唐太宗虚心采纳臣子意见、端正自身以贬斥奸邪

6、的句子是:_,_。”(5)“橹”在古代有很多含义。如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指船桨,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指大盾牌,文中相应的语句是_,_”。【答案 】(1)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2)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3)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4)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5)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5、(1)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但结构相同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诗经秦风无衣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二章结句“_ ”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_ ”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2) 杜牧

7、的阿房宫赋中用来形容焚烧椒兰和宫车经过情形的语句分别是“_ ”和“ _ ”。(3)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 _ ,_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4) 诗人苇岸曾说“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登泰山记中,姚鼐曾用“_ ,_ ”细致描绘了“英雄诞生”最初的瑰丽画面。(5)小刚来到莲湖公园散步,看见湖中荷花绽放,婀娜多姿,荷叶田田,一望无际,不禁想起古人的咏荷名句“ _ ,_ ”。【答案】(1)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2) 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3)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4)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5)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出淤泥而不染

8、濯清涟而不妖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6、(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曾点并没有直接陈述自己的志向,而是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节,一群读书人,穿着春衫,“ _ , _”,一路歌咏,开心回家的愿景。(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卒章显志,告诫唐朝统治者的经典名句是“_ , _”。(3) 在将进酒中,李白以曹植为例,表面上在谈喝酒,实际上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_,_”。(4)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 ,_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5)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

9、: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_ ,_ ”。【答案 】(1) 浴乎沂 风乎舞雩(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4)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5)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7、(1) 在过秦论中,贾谊写秦始皇继承并发展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_,_”。(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一句用星宿给月亮定位。(3) 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

10、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4)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据说是从归去来兮辞的“ _,_ ”这两句中得到启发,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傲然自得的精神追求。(5)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摒弃赂秦政策,重视谋臣,礼遇奇才,齐心协力对付秦国,就会出现“_”的结果。同时,针对六国势大却反被灭亡的历史悲剧,发出了“_”的呼吁。【答案 】(1)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2) 扪参历井仰胁息 徘徊于斗牛之间(3)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4)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8、(1) 石钟山记中,苏轼从静态的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

11、厉的石钟山夜景“_,_”,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只怕会有“_ 的结局。(3) 荀子劝学中“ _,_ ”两句,与王之涣登鹤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4) 音乐是有力量的。在赤壁赋中,“_,_”两句足以体现箫声的凄切、婉转。(5) 杭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柳永望海潮中“_,_”具体写出杭州市场之繁荣、百姓之殷富。【答案 】(1)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2)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3)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 舞幽壑之潜蛟 泣

12、孤舟之嫠妇(5)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9、(1)在屈原列传中,“_”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_”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2)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诗词中常以“明月”寄相思,在这方面春江花月夜中的“_,_”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后又包含一丝旷达情怀的两句是“_,_”。(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理想是用三年

13、时间把一个受外国军队侵略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治理得:“_,_”。【答案 】(1)蝉蜕于浊秽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4)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5)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10、(1) 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_”指出推行新法的依据,用“ _”点明实行新法的根本目的。(2) 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影图: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照在半墙之上,“_,_”,可爱极了。(3) 陶渊明以“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农村的情景,与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所写的情景非常相似。(4) 李密在陈情表中从外亲和经济两个角度进行自我表达“_,_”,希望通过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5) “龙”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如“ _ , _ ”。【答案 】(1)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2)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3)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