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含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556001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高考语文专项理解性默写天天练(十)第 100 题(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_,_”。(2)毕业在即,我们要珍惜生命中这美好的相遇,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如李商隐在锦瑟中那 样慨叹“_ ,_”。(3)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 ,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4)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如归有光“ _”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 。(5)“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

2、期待或抱负,如“_,_”。【答案 100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3)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松菊犹存(5)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补)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尘满面 鬓如霜 /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杜甫赠卫八处士)第 99 题(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2)蜀相中一句“_”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_”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3)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了一条对抗泰国的妙计是“_,_”此举能让对方寝食难安。(4)曹

3、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5)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请写出含有“长安”二字的诗句,如“_,_”。【答案 99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5)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第 98 题(1)诗经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生动有趣的细节,即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

4、子十分焦急。(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_”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3)屈原在离骚中通过“_,_”两句直接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肯定。(4)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_,_ ”。(5)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如唐诗宋词中“_,_”。【答案 98 】(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2)女娲炼石补天处 江娥啼竹素女愁(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

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第 97 题(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既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又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篇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_,_”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从反面设喻,阐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的两句是“ _,_ ”。(5) 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抒情迂回婉转:诗人本想“_”,举起杯来却如鲠在喉,欲

6、歌不能;感慨人心终非草木,悲愤几欲喷薄而出,却终“_”。【答案 97 】(1)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5) 酌酒以自宽 吞声踯躅不敢言第 96 题(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 ,_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2)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认为总是有坚固的城墙,没有好的将领依然无法保卫家国的两句是:“ _ ,_ ?”(3)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 _,_ 。”(4)韩愈在师说中指

7、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_ ”, 而韩愈所谈论的老师是“_ ”。(5)以典入诗词,别有意趣。正如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化用陆机诗句劝慰自己不应感叹被京城风气所染的句子“ _”,亦如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化用岑参诗句展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的 “_ ”。【答案 96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2)自古一贤能制难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3)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素衣莫起风尘叹 东风夜放花千树第 95 题(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 _”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_”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

8、袭时的来势汹汹。(2)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 , _”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3)“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杜甫客至中,“_ ”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则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4)礼运中明确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_ ,_ ”。(5)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的句子是“_ ,_ ”。【答案 95 】(1)校尉羽书飞瀚海 胡骑凭陵杂风雨((2)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3)蓬门今始为君开 门虽设而常关(4)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5)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

9、盈暗香去第 94 题(0929)(1)小明背诗只顾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诗句内涵。这种“丢了西瓜拣芝麻”的行为是很不明智的。用韩愈师说中的名句来说,可谓“ 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惊喜发现“_,_”。(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 _,_ ”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5)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句“ _”彰显田园之乐,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一语“_”尽抒沉醉之意。【

10、答案 94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3)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4)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5)登东皋以舒啸 扣舷独啸第 93 题(1)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 _,_。”(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太阳出来前作者从闪电香榭俯瞰,众山如骰子的句子是:“ _,_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_,_ ”的“用人纳谏”策略,这后来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4)苏幕遮燎沈香中的“ _,_ ”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5)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你和同学们一起来

11、到风景名胜区洞庭湖。面对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你不禁吟咏起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古诗句,如“ _,_ ”。【答案 93 】(1)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山也(3)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4)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5)示例: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第 92 题(1)李密陈情表中,“_,_”两句写前后两位地方行政长官都推荐李密为人才。(2)苏轼赤壁赋中,运用比喻手法写小船在江面自由漂荡的两句是“_,_”。

12、(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面对司马光的质疑诘难,强调自己遵从皇上的旨意“_,_”,这不是侵犯官权。(4)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_,_”两句,以梦境作为结尾,似幻似真,画面感强,引人遐想。(5)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剧观沧海中,为了表现曹操的雄才伟略,可以引用前人描述曹操的诗文,如“_,_”【答案 92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4)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5)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 功名盖世知谁是 气力回天到此休 /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第 91 题(1)李白的蜀道难中_

13、, _”两句,借描写行人置身蜀道的感受从侧面衬托 其高与险。(2)石钟山记中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_ , _,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3)望海潮中“_ , _”一句,彰显了作者拜谒的写作目的,也体现了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4)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善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_”描写了庭院台阶的景象,文末用“_”描绘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5)“露”虽小,但在古典诗歌中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蕴的意象,其积淀着诗人的丰富情感,如李凭箜篌引有“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有”_”。【答案 91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2)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3)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4)而庭阶寂寂 今已亭亭如盖矣(5) 芙蓉泣露香兰笑 (露脚斜飞湿寒兔) 金风玉露一相逢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