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593974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J∕T 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J∕T 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J∕T 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T 15-204-2020 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DBJ/T15-204-2020备案号J15443-2020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预览版)2020-12-02发布2021-02-01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DBJ/T15-204-20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443-2020批准部

2、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21年2月1日w.k七七库提供下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粤建公告202081号经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现批准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5-204-2020。本标准自2021年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公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12月2日库七七提供下载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做好2018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粤建科函20182954号)

3、的要求,由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共分6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分类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检验与验收、附录。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833号,邮编:510440,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广东省混凝土外加剂协会华南理工大学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

4、建筑材料研究院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广州市东浦混凝土有限公司广州市国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金合成建材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六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迈地砼外加剂有限公司广东柯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东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徐海军钟开红韦江雄张志军温永向杨正梅祝雯黄俊辉丁建国李桂青陈伟国袁俏梁成文王春雨何炳泉肖为容邵强洪海禄孙申美张金龙陈胜利李顺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玲麦堪成李建新李扬陈伟高芳胜胡国栋II库七七提供下载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分类及技术要求.44.1分类.44.2技术要求.45质量控制.65.1

5、品种选择.65.2应用质量控制.65.3贮存质量控制.76检验与验收.86.1检验.86.2验收.86.3复验.9附录A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测试方法(折射仪法).10附录B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测试方法(真空法).11附录C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12本规程用词说明.13引用标准名录.14附:条文说明15III库七七提供下载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34ClassificationandTechnicalRequirements.44.1Classification.44.2TechnicalRequiremen

6、ts.45QualityControl.65.1VarietySelection.65.2QualityControlforApplication.65.3QualityControlforStorage.76InspectionandAcceptance.86.1Inspection.86.2AcceptanceandDecisionRules.86.3Reinspection.9AppendixARapidTestMethodforSolidContentof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10AppendixBStandardTestMeth

7、odforSolidContentof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11AppendixCTestMethodforCompatiblityof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1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13ListofQuotedStandards.14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5IV库七七提供下载1总则1.0.1为规范广东省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8、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广东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公路、水运等工程中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检验与验收。1.0.3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库七七提供下载2术语2.0.1聚羧酸减水剂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由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其他单体共聚物为主体,具有减水功能的外加剂。2.0.2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highrangewater-reducingadmixture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减水

9、率不小于14%的聚羧酸减水剂。2.0.3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olycarboxylatehighperformancewater-reducingadmixture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相比,在减水、保坍、增强、抗收缩等方面具有优良性能、且减水率不小于25%的聚羧酸减水剂。2.0.4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slump-retainingtypepolycarboxyl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一次性添加后,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保持能力的聚羧酸减水剂。2.0.5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ultraharden-acceleratingtypepolycarboxyl

10、atewater-reducingadmixture具有缩短凝结时间、显著提高早期强度等功能的聚羧酸减水剂。2.0.6相容性compatibility聚羧酸减水剂与胶凝材料、骨料、拌合用水、其他外加剂相匹配时,拌合物的流动性及其经时变化的变化程度,或通过调整聚羧酸减水剂达到相同效果时聚羧酸减水剂组分及用量的变化程度。2.0.7稳定性stability同一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企业,同型号产品连续多个批次性能保持稳定的能力。2库七七提供下载3基本规定3.0.1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应遵循节约能源、资源,环境友好的原则。3.0.2聚羧酸减水剂的选用,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结合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作用选择,并应

11、经过试验验证。3.0.3聚羧酸减水剂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进行相容性试验。当混凝土其他原材料或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相容性验证。3.0.4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3.0.5聚羧酸减水剂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序号项目控制指标试验方法1含固量*/%S25%时,应控制在0.95S1.05S;S25%时,应控制在0.90S1.10S折射仪法按本规程附录A,真空法按本规程附录B。2含水率/%W5%时,应控制在0.90W1.10W;W5%时,应控制在0.80W1.20W本规程附录B33密度/(g/cm)D1.1时,应控制在D0.03;D1.

12、1时,应控制在D0.0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4细度0.3mm筛筛余应小于15%5pH值应在生产厂控制范围内6硫酸钠含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7总碱量/%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8水泥净浆流动度*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95%9胶砂减水率*不小于生产厂控制值的95%10甲醛含量(按折固含量计)(/mg/kg)300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GB31040a含固量与含水率分别针对液体与粉体产品。bS、W和D分别为含固量、含水率和密度的生产厂控制值。当减水率指标满足要求时,含固量允许在控制指标上再放宽“10%”。c含固量、硫酸钠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和胶砂减水率为选择性项目,作为供需双

13、方的质量约定参考。提供w.k库七七下载4分类及技术要求4.1分类4.1.1聚羧酸减水剂按产品形态,可分为液体和粉体两类。4.1.2聚羧酸减水剂按凝结时间,可分为超早强型、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四类。4.1.3聚羧酸减水剂按减水率等综合性能,可分为高性能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4.1.4聚羧酸减水剂按特殊功能,可分为保坍型和超早强型等。4.2技术要求4.2.1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通用性能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外,还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通用性能指标4.2.2聚羧酸减水剂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不应大于0.6%。4.2.3聚羧

14、酸减水剂稳定性应满足同型号聚羧酸减水剂连续3个批次产品,胶砂减水率相对偏差不应大于10%。4.2.4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规定。4项目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保坍型超早强型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保坍型超早强型减水率/%,不小于25252525251414141414泌水率比/%,不大于5060707050909010010050含气量/%,不大于6.06.06.06.03.06.06.06.06.03.0凝结时间之差/min初凝-90+90-90+120+90+90-90+45-90+90-90+120+90+90-90+45终凝坍落度/mm

15、不大于1h经时变化量604080602h经时变化量4060扩展度*/mm不大于1h经时变化量30402h经时变化量6080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d1801702001501401803d1701601801401301507d14515014014014512512512512512528d130140130130130120120120120120收缩率比/%,不大于28d110110110110110135135135135135表4.2.4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注:1.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为强制性指标,其余为推荐性指标。2.凝结时间之差性能指标中的“”号表示提前,“”号表示延缓。3.扩展度

16、1h或2h经时变化量由供需双方协商选择。4.试验方法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进行,试验掺量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推荐检验掺量。5.当有特殊要求时,其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5质量控制5.1品种选择5.1.1应根据混凝土施工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以及设计等要求选用不同品种的聚羧酸减水剂。5.1.2混凝土施工宜优先采用液体聚羧酸减水剂。5.1.3C5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宜选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5.1.4对混凝土有早强要求时,宜选用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或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5.1.5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5.1.6运输距离较长、浇筑施

17、工时间较长、或其它对施工性能要求较高时,宜选用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5.1.7生产预制构件混凝土时,宜选用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5.1.8聚羧酸减水剂不得与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混合或复合使用。5.2应用质量控制5.2.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按本规程附录C进行相容性试验验证:1启用新品种聚羧酸减水剂时;2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3当混凝土配合比发生变化时;4当混凝土原材料变化较大时;5当首次采用回收水生产混凝土或回收水品质、用量发生变化时;6当环境条件变化较大时;7当应用于特殊混凝土时。5.2.2聚羧酸减水剂在进场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其稳定性。5.2.3当混凝

18、土原材料发生较大变化时,生产混凝土前应进行试配,以确定各种原材料的下列因素是否存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1水泥及掺合料中的助磨剂等组分。2砂石骨料中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絮凝剂等组分。3回收水的浆液浓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引气组分等。5.2.4采用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混凝土时,除进行相容性试验外,还应在施工环境条件下采用工程原材料和配合比验证下列指标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1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应验证凝结时间之差。2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应验证坍落度或扩展度经时变化量。63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应验证混凝土含气量、1d和3d抗压强度比。5.2.5聚羧酸减水剂使用前应使用搅拌设备或循环泵进行均化处理

19、。5.2.6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当工作性不能满足出厂要求时,严禁加水调整。应在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由技术负责人确认后,可采用二次掺加适量减水剂的方法调整,符合要求后出厂。其掺量应经试验验证,并应保存记录备查。5.2.7使用过其它类型减水剂的搅拌机、运输罐车、泵车等设备,应清洗干净后再用于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5.2.8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相关规定。5.3贮存质量控制5.3.1聚羧酸减水剂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或者特定场所。其运输和储存宜采用洁净的塑料罐、玻璃钢罐、不锈钢罐或经过防腐处理的铁容器,不

20、应采用铁质容器直接储存,并应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名称及有效期等内容。5.3.2聚羧酸减水剂现场贮存不应超过6个月。5.3.3经进场检验合格的不同供方、不同品种的聚羧酸减水剂应分缸存放,并应标识清楚。5.3.4进场聚羧酸减水剂在贮存过程中应采取防高温、防晒、防泄漏、防霉变、防雨、防冻等措施。5.3.5当聚羧酸减水剂外观和匀质性发生异常时,如有沉淀、分层、悬(漂)浮物、异味、变色、发泡等异常现象,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5.3.6粉体聚羧酸减水剂应防止受潮结块,有结块时,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再粉碎至全部通过公称直径为630m方孔筛后方可使用。76检验与验收6

21、.1检验6.1.1聚羧酸减水剂进场检验项目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合同约定,宜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含固量(或含水率)、减水率,早强型、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需测1d抗压强度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还需检验凝结时间差。6.1.2批量掺量不小于1%的同品种聚羧酸减水剂应按每100t为一批,不足100t的也应按一个批量计;掺量小于1%的同品种聚羧酸减水剂应按每50t为一批,不足50t的也应按一个批量计。6.1.3取样1进场检验应在交货现场的运输车中取样,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用于检验,另一份由供需双方签字确认作为封存样,用于复验或有质量争议时仲裁检验。2在使用过程中的其他检验,无法满足在交货现场运

22、输车中取样时,也可由双方约定其他位置取样。取样应充分混匀,作为当次检验用混合样。3每一批取样量不应少于0.2t胶凝材料所需的减水剂用量,所取样品应混合均匀。4取样应在各方见证下进行,且应与出厂检验报告中的产品批次相对应。6.1.4留样1留样密封保存不应少于6个月。2留样环境温度宜为1025。6.2验收6.2.1聚羧酸减水剂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1合格证;2出厂检验报告;3型式检验报告;4其它相关质量证明文件。6.2.2聚羧酸减水剂验收应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1主控项目应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坍落度经时变化量、扩展度经时变化量、抗压强度比和收缩率比。2一般项目应包括:含固

23、量(或含水率)、密度(或细度)、pH值、氯离子含量、硫酸钠含量、总碱量、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减水率和甲醛含量。6.2.3聚羧酸减水剂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判定:1在运输车中取样的聚羧酸减水剂,符合本规程4.2节规定的技术要求时,应判定该批8聚羧酸减水剂为合格品;反之为不合格品。2在其他约定位置取样的聚羧酸减水剂,主控项目符合表4.2.2规定的性能指标时,应判定该批聚羧酸减水剂为合格品,反之为不合格品。6.2.4聚羧酸减水剂进场时,可采用与上批次封存样进行平行对比试验进行验收。6.2.5在规定的存放条件和有效期内,聚羧酸减水剂使用企业经复检发现稳定性不满足本规程第4.2.3条规定或合同约定,且取得减水

24、剂生产厂家的确认时,可予以退货或换货。6.2.6袋装或桶装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净质量和体积误差超过1%时,可要求退货或补足。6.2.7凡出厂资料不全,或产品实物质量与出厂资料不相符时,可予以退货。6.3复验6.3.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复验:1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2工程质量事故鉴定需要时;3有其他特殊要求时。6.3.2若对结果有异议时,可采用封存样或混合样进行复验,有争议时应以封存样为准进行复验。6.3.3复验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6.3.4采用混合样进行复验时,复验项目应为主控项目。采用封存样进行复检时,复验项目应为本规程4.2节要求的全部项目。9附录A聚羧酸减水剂

25、含固量测试方法(折射仪法)A.0.1本方法适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的快速测试。A.0.2试验所用手持折射仪的测量范围为060%,分辨率为0.2%。A.0.3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环境温度宜为203;2测试环境应在光线明亮处;3调整基准和测量溶液应在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A.0.4含固量测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调焦用手平端手持折射仪,对准光线明亮的方向,眼睛贴近目镜,旋转调节手轮,调节焦距,至刻线清晰可见为止。2调零首先掀开盖板,在棱镜表面滴12滴蒸馏水,压上盖板,用螺丝刀旋转调节螺钉,使视野中的明暗交界线与零刻度线重合。3测量掀开盖板,用柔软的绒布,擦净棱镜表面,将12滴被测溶液滴在棱镜表面上,压上盖板,从视野中观察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记录明暗交界线刻度的数值。重复三次,测量值分别记为X1%,X2%和X3%。4结果表示含固量S应按下式计算:3S=1+2+3(A.0.4)式中:S含固量,%;1第1次测量值;2第2次测量值;3第3次测量值。10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