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512048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与朱元思书教案(9篇)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存文言学问,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力量,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育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量,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4、激发学生喜爱祖国传统文化、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育安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留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漂浮(dng)急湍(tun)轩(xun)邈 泠泠(lng)经纶(ln)横柯(k)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学生朗读课文。 (1)留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

3、有时间去品尝文中的意境。 (2)留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留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留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浮,任意东西。”固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三、学生自读课文,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争论沟通,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察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争论解决或请教师答复。 4、教师指导学生积存词语,理

4、解文句。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 教学步骤 一、理清文章构造: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其次段先写“异水“局部,再写“奇山”局部。 二、简析: (一)第一段写自己巡游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逝,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画出宽阔的空间境地。“从流漂浮,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乘船随着江流飘漂浮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说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

5、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构造上细举目张,脉络清楚。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乘舟顺流而下,尽兴欣赏的情形。 (二)其次段接下来应当围绕“奇山异水”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 1、哪里语句写“异水”;哪里语句写“奇山”呢? 明确: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 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2、先读“异水“局部。 (1)怎样写“异水”,写了哪几方面? 明确:写水,突出“异”。写水色、水清、水急。 (2)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明确: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3)“甚箭”,“若奔”,分别

6、是什么意思? 明确:“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4)“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夸大和比方。 (5)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终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终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终一句是动态描写。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奇妙。 3、分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究竟。“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晰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

7、了水之急。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特别形象。 学生齐读其次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4、再写“奇山”局部。 (1)怎样写“奇山”? 启发: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悄悄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化静为动。 (2)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听觉;泉水、鸟、蝉、猿,四种。 引导:通过听觉来写的。有的泠泠作响水声,有的嘤嘤成韵鸟鸣声,有的千转不穷蝉叫,有的百叫无绝猿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别吵闹、特别嘈杂的景象。对吧?大家再认真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分析:这里外表上吵闹、嘈杂,实

8、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特别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全部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特别干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 师:这里的声音,都是宁静的,“干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外表的繁杂来写单纯。 (3)表现怎样的思想? 明确:表达对大自然的憧憬之情、赞美之情。 小结: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青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9、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很多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衬托山之奇,勾画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动听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安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能理解吗? 点拨:鸢,一种凶狠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特别高的鸢,比方为了功名利禄而竭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静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

10、流连忘返。这是的感慨。 小结:具有高飞冲天雄心的人,观察这样的顶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迷人的力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叉拦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欣赏之情。 (5)是南朝的闻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讨论。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受了焚书免官的惩办。正由于有这样的遭受和经受,面对这样的美景,自然产生对

11、大自然的留恋、憧憬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司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假如见到这样的美景,肯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沉醉在这富春江的奇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明确:写山水之美 (6)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风光的奇异、独绝。文末点题。 (7)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留下这两句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连续前进,江面上又消失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住了。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2

12、 【教学目标】 1、学习积存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尝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力量。 3、培育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量。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存文言词汇,体会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育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量。 【课前预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娴熟背诵。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现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展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展记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13、。文章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 一、恰当导入 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著名的胜景之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出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现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风光。现在,让我们跟随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 课题:与朱元思

14、书吴均 目标:学习积存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尝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力量。 培育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量。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根底上,仔细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 甚箭 轩邈 泠泠 千转 直视无碍 千百成峰 鸢飞唳天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2、教师导读: 阅读文言文要把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方法适当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熟读全文,把握大意,识记词语,揣摩句意。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难句标出,精读分析。 感情朗读,弄懂其义,省略补出,圈点画批。 (对以上方法稍加解释指导,引导学生在诵读

15、直至背诵时,绽开联想与想像。) 三、合作学习 1、学生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然后,绽开小组竞赛;竞读后每组参加朗读评价,教师参加学习过程。 2、学生同位合作看解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相互帮忙,理清句子大意。 3、学生直译后,各组进展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随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四、研读赏析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帮忙归结: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 2、本文是按怎样的挨次写景的? 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说明乘船出游的句子。 学生就以上问题进展争论,争论后教师帮忙明确: 1、要求学生学会复述文章内容,进一步熟识课文,特殊是二、三段:水之

16、清亮(“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进一步领会文中的美景,同时可以参照课文后的补白。引导学生用重复性和改造性复述两种方法,对课文进展重点赏析。 2、本文根据先总后分的挨次进展写作,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 3、总结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说明乘船出游的句子:“从流漂浮,任意东西”。 五、体验 1、反应稳固: 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背诵,可运用“联想记忆”法和“画面记忆”法进展背诵。(先讲方法,后背诵。) 2、探究想像: 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发出了“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思索一下,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争论后可达成共

17、识: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也表现了鄙弃名利的思想。这种寄情山水的写法在本册的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中可以再次学到。 六、拓展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 2、查询搜集有关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人文背景的资料或有关诗文。 3、假设你是一位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请你以“我说漂亮富春江”为题,写一篇讲解词。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德育点:通过理解和分析,观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感受江山的奇美,领悟倾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育喜爱祖国的感情。 学问点: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根本内容并把握常用的文言词汇;积存描绘山水

18、的词语。 力量点:体会本文骈散结合、先总后分、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等特点;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通过诵读训练,体会精致清爽的语言,进一步培育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骈散结合、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等特点;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在朗读的根底上,领悟内容,把握特点。 【教学难点】 帮忙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预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预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得意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闻名的景观? (

19、学生争论答复)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观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富春江的风光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闻名的文学家吴均在巡游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行考。 1、板书文题、。解题:“与”:赐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闲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

20、水景物的妙品。 2、简介。吴均,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首领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二、导读解析 1、读课文,正音正字。 把握以下词语: 行旅 桐庐 悠闲 领会 鸢飞戾天 经纶 亟思 遁世 缥碧 轩邈 泠泠 窥谷忘反 见日 2、再读课文,依据自读提示,把握学习重点;在此根底上按以下步骤详细学习课文。 3、学习第1段。 读课文及解释,明确各句意思,请一生翻译本段。 教师范读后讲解: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

21、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漂浮:乘着船随着江流飘飘荡漾。这句是表达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分析各句: 第1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 第2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漂浮,任意东西满意而畅怀; 第3句: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这局部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思索: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究竟“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亮(“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

22、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4、学习第2段。 这局部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精确、娴熟朗读全文,根本到达熟读成诵。 2、借助页下解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3、品尝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精确朗读的根底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审美力量。 3、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抒发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各位同学,语文学习如同欢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和

23、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问和感悟。今日,就让我们背起才智的行囊,连续我们的欢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请大家先看一幅古代的山水画卷: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这就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所画的富春山居图卷,图中所画的就是古往今来令很多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为之倾倒的漂亮的富春江!今日,我们就到这漂亮的富春江来游山玩水! 2、在正式开头这趟欢乐之旅之前,我先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下面就让我们紧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会漂亮的富春江山水风光。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请学生给以下字词注音: 缥(pio)湍(tun)轩邈(xun

24、mio)泠(lng) 嘤(yng)转(zhun)鸢(yun)戾(l)窥(ku) 教师请一位同学试着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尤其留意听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是否正确。 学生评价,教师归纳,明确朗读本文需要留意的地方: a.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b.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c.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尝文中的意境。 d.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美、无比憧憬之情。 2、学生认真听录音示范朗读,尤其留意体会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以进一步

25、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3、学生依据刚刚归纳出的朗读留意点以及录音示范朗读齐读课文,努力读出最正确效果。 (三)对比解释,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并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画出疑难词句。 2、前后四人一小组争论沟通,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察酌情指导。 3、用实物投影沟通练习二的词语解释,请两个学生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评议。 4、各小组提出本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班级共同争论解决。 (四)反复吟诵,赏析其“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尝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揣摩语言,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宠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6、,留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争论、明确: 本文的语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本文的语言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过失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生自由选句品尝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赐予表扬)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大)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方、夸大) 负势竞上,相互轩邈。(拟人)

27、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对比课文,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其次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 a.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索: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 提示:文中写“异水”的局部,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方夸大的手法,勾画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丽之美,突出地表现

28、了一个“异”字。 b.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索: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 提示:文中写“奇山”局部,首先从外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勉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摆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音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安静的山谷,变成一个喧闹、和谐、欢快、详和的世界山包涵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终从明暗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奇妙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3、悉心体会,感受作品的情趣美 本

29、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 a.学生反复品尝课文,思索: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憧憬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在描绘“奇山异水”的风光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b.我们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感受因人而异,富春山水能使政治上失意的吴均产生退隐之心,但更应当使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产生积极进取之

30、心。 (五)归纳、完毕 今日的旅行肯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这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美景,又结交了这位喜爱自然、厌弃尘俗的朋友吴均。 读他的与朱元思书,犹如读一首好诗,由于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爽淡雅的诗情;读他的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好画,由于它有特色鲜亮的景物,更有明朗潇洒的画意。 请学生在理清文章整体布局,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的根底上,依据文章内容想象富春江的美景,稍作预备后齐声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精确背诵并默写课文。 2、运用从第一单元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

31、 篇5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育安康的审美情趣; 2、培育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力量,特殊是培育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量,并把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根底上,领悟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觉,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肯定会惊喜地发觉,有一条秀

32、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很多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漂亮传奇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观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观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认真听,并在书上登记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留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比课本解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争论。 留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

33、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相互轩藐;=,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挡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错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构造 朗读:采纳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风光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

34、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风光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争论:是怎样一步步呈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答复根底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争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答复,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所选之景、

35、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以侧面衬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倾慕美妙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共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同意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勉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

36、想心情。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以下画面,发挥想象,再现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说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风光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犹如和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宽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阔大的胸襟以及沉着出游的舒服心情。 (生)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由于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爽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由于它既有特色鲜亮的景物,更有明朗潇洒的画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37、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绽开生发和描摹,构造上纲举目张,脉络清楚。在挨次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绽开,符合从流漂浮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晰。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局部,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局部,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多媒体) 1、请观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

38、富春江确实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6 一、简析教材: 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相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爽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诵背全文,积存把握重点文言实虚词。通译全文,把握主旨,领悟文中表现的自然之美及寄情山水的情趣。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美,领悟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对景物进展细致描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美文美读,培育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量和审美鉴赏

39、力量,深刻 领悟追求自由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争论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教学,增加课堂时效。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释全文,把握重点字词解释。 2、反复诵读,背默全文。 教学重难点:把握重点字词,疏通全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好多同学都写过信,或给亲朋好友或给同学,我想同学们写信的内容大都是日常生活的表达。今日,我们来学习南朝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他写给友人的这封书信与一般书信不同,他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的表

40、达,而是一篇由倩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观赏这篇美文。 二、研读课文 1、诵读课文,订正字音。(教师黑板板书生字词) (1) 学生自读:圈诞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解释标注解决。 重点生字词: 猛浪若奔(bn) 干转(zhun)不穷 轩邈(xun)(mio) 泠泠(lng)(lng) 缥(pio)碧 鸢(yun)飞戾(l)天 横柯(k)上蔽 有时见(xin)目 窥(ku)谷忘反 (2) 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停顿、语调。(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学习,以便读准字音,熟识课文内容) (3) 学生竞读,教师点拨。 朗读留意:第一,留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尝文中

41、的意境。 其次,留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第三,留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切实把握文言根本学问,夯实文言根底。 2.反复朗读,品尝意境。 3.品尝写景的 妙语佳句,把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 1. 导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专心灵观看体会自然万物之美,给予 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同学们,名闻天下的富春江,风光雄奇秀丽。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旅程中的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 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 2. 出示学标 (1)、积存文言词汇,参照解释,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品尝意境。 (3)、品尝写景的妙语佳句,把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3. 介绍文体 骈文,又称“骈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讲求 辞藻、声律、对偶。南朝时在我国文坛上盛行。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精彩的写景小品文。 4. 了解 吴均,字叔庠,浙江吴兴故鄣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出身贫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