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短)_中学教育-中考.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4902357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1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短)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短)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短)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短)_中学教育-中考.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课外文言文 (一)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才。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亦稍知医药 (2)或指所在 (3)比相见,喘息良久 (4)似乎可虑 2翻译下列句子。(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

2、兄否?”(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3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4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节选自说苑)1解释下

3、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一国吏民皆来贺 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 位已高而意益下 2翻译下列句子。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3.孙叔敖采纳了老者哪三条谏言?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4.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三)推 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作第“敲”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

4、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节选自诗话总龟)注:贾岛,唐朝诗人。京师,京城。韩退之权京兆尹:韩愈,字退之,唐朝大文学家;权,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神游象外,神,精神;游,离开;象,眼前事物。精神已离开眼前事物之外。辔,缰绳,此指代马。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停顿两处)俄 为 左 右 拥 至 伊 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炼之未定 (2)观者讶之 (3)岛具对所得诗句 (4)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3翻译下列句子.(1)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2)尚为手势未已。4推敲疑问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推敲”一词后用来比喻斟酌字词,反复琢磨,你还知道

5、其他与此相似的故事吗?(四)教 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节选自颜氏家训)注:大司马:总管军队的大官。王大司马:指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湓城:今江西九江。衅鼓:古代的钟鼓,启用之前要用动物牛羊的体液,如血之类去涂抹。谓之“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

6、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1)性甚严正 (2)年逾四十 (3)少不如意 (4)揜藏文饰 2翻译下列句子。(1)少不如意

7、,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_ _ 3文中叙述了哪两则教子的故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不少于两则)(五)一钱落职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寺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 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后某以上舍生入誊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巡捕入禀,

8、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请即解组去,毋使一路哭也!”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节选自谐铎)注: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谒逸:在吏部等候选派。刺:名片。上台:上司。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弹章:弹劲的奏章。舛:音chuan,差错。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适堕一钱于地 (2)俟其去而俯拾焉 (3)十谒不得一见 (4)急欲面陈 2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

9、择的义项是(只填序号)。()践 jian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一坛。”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ou)之子,笾豆有。”jian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古代汉语词典)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

10、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3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尚 未 履 任 何 得 有 赃 款 必 有 舛 误。4翻译下列句子。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_ _ 5请简

11、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_ _ (六)吴起论功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节选自

12、史记吴起列传)注: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宾从:服从、归顺。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属:同“嘱”,委托、托付。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敌国不敢谋 百姓不信 方是之时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结合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魏王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时任用田文为相,请结合选文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

14、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七)临江之麋 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

15、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节选自三戒)注: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怛(d):恐吓。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良:的确。俯仰:周旋,应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畋得麋麑 (2)自是日抱就犬 (3)习示之 (4)走欲与为戏 2翻译下列语句。(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八)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16、?”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节选自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注:揉:使东西弯曲。犀革:皮革。括:箭的末端。镞:箭头,这里名词用为动词,指装上箭头。再拜:拜了两拜。再,两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汝何好乐 岂可及乎 通于犀革 镞而砺之 2与“徒谓以子之所能”中的“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免冠徒跣 B老大徒伤悲 C 家徒四壁 D徒步则汗出浃背 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

17、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3与“其入不益深乎”中的“益”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香远益清 B不治将益深 C 精益求精 D延年

18、益寿 4翻译下列句子。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5 读过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又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地谈谈。(九)巧破盗案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选自聊斋于成龙)注:按:巡视,巡行

19、。窬:y,洞,窟窿。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适巨绅家将嫁女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3.翻译下列句子。(1)夜被穿窬席卷而去。(2)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4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5请概括文中于成龙的主要特点。(十)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

20、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

21、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节选自 战国策)注: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因:依靠。就舍:回到馆舍。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三日乃得见乎王 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愿闻其说 今令臣食玉炊桂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22、而不染(爱莲说)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4翻译下列句子。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十一)王冕苦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

23、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或牵牛来责蹊田者。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久之,母思还故里 C.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以为且噬己也 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

24、冕踏了他们的田地。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25、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4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_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_ 5从这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 6.用一个含有“牛”字的成语来形容王冕好学。(十二)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

26、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节选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翻译下列句子。(1)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2)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3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十三)齐宣王为大室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

27、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注: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具:备办。香居:齐国大夫。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

28、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1 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

29、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A放下,放弃 B消融,融化 C 排解,解除 D 指佛教或僧人 E 喜悦 3 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4 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十四)神宗信王安石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

30、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节选自王安石传)注:指宋神宗 泥古:拘泥于古代 为:治理 竟:最终 卿:你 设施:打算开展 方今:当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若使为政 (2)以卿但知经术 (3)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 (4)帝深纳之 2翻译下列句子。(1)帝不以为然。(2)经术正所以经世务。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王安石和宋神宗的认识。王安石:宋神宗:(十五)孙膑计败庞涓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31、。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

32、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节选自史记孙子吴列传)【注释】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百里而趋利者蹶上

33、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白:使露出白木。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使田忌将而往(率兵)B.士卒亡者过半矣(死亡)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D.乃钻火烛之(照亮)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_ _ (2)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_ _ 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参考答案(一)1(1)稍微 (2)有的人(3)很长时间(4)担忧 2.(1)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

34、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3.望之如偃蹇老儒。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雅步以往。喘息良久。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4.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二)1全 吊唁 使端正 越,更加 2.自己当了大官,而对人傲慢,百姓就会离弃他;职位高,而擅弄职权,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而不满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3.原文回答: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概括回答:位高意下、官大心下、禄厚不取。4.他是一个能虚心求教的人。身居高位而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三)1俄为左右拥至伊前。2.(1)炼:反复思考,推敲(2)对感到惊讶

35、(3)具体详细(4)平民。3.(1)于是在驴上吟诵,伸出手作出推和敲的姿势来。(2)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4.赞扬贾岛做学问精益求精。5.“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也是这样反复斟酌才定下来的。(四)1(1)品性(2)超过(3)稍微(4)掩饰 2(1)(王僧辩)稍微有不合人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辩)能成就功业。(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3叙述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故事,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表现手法,鲜明地说明了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4.孟母三迁;曾子杀彘;伤仲永等。(五)1.(1)落,

36、掉(2)等待,等候,到时候 (3)拜见,求见(4)陈述 2.3.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4.【答案示例】那个人才明白此前(或当年,或早年)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

37、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问自己姓名的人就是潜庵汤公,于是十分羞愧辞官离开了。5.【答案示例】善于以小事观察人(善于以小见大,或见微知著,或窥一斑而知全豹);憎恶贪官;清正、刚直。(六)1.率领 国家 信任 正当,在 2.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3.要点:性情率真 心胸开阔 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善于与同僚沟通 4.要点:取信于民;善于用人。(七)1(1)打猎(2)靠近(3)给看

38、(4)跑 2.(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3.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八)1喜好,爱好 赶上 穿透 磨 2 C(只;仅仅。A赤足步行;B徒然,枉然;D用脚行走)。3 D(增加。ABD义同:更加)。4 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5道理:有才华的人,如果能勤奋好学,就会更加有才干。启示:谦虚好问是有才华的人的基本素质。(九)1.(1)适逢(2)告知 2.C 3.(1)夜晚(嫁妆)被强盗打穿

39、墙壁进去全部偷走了。(2)如果有人出去又进来达到两次以上的就抓住他。4.示例: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5.破案如神,才智过人,机智果断等。(十)1能够,可以 到,到跟前 听 吃 2.B 3.寡 人/闻 先 生/若 闻 古 人。4.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5.示例: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要懂得尊重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十一)1偷偷地 有人 入迷、着迷 同“何”,为什么 2.A 3.A 4.(1)

40、偷偷地进学校去听学生读书。(2)(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让他专读书呢?5.勤奋好学,孝敬父母。6.牛角挂书。(十二)1C 2.(1)你平时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苦于什么原因来做盗贼呢?(2)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3.示例: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十三)1.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2.A 3.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4.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十四)1(1)如果(2)只(3)既然这样,那么(4)采纳 2.(1)皇帝不认为唐介的话是正确的。(2)儒家经学恰好是用来规划处

41、理世务的。3.王安石:自信、胸有成竹、有大谋略的可贵品德。宋神宗:用人不疑,才使王安石有一展抱负的机会。(选文内容略)(十五)1.B(亡:逃亡)2.(1)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2)孙膑估计(或“揣测”“计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该到达马陵。3.(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依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依据: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选自阅微草似乎可虑翻译下列句子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二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