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一_中学教育-中考.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4888507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一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阅读一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一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一_中学教育-中考.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文言文阅读(1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年秋,大赦,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

2、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dj,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代所嫌。太常广汉镡承、光禄勋河东裴俊等,年资皆在光后,而登据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竭欢,既不得妄有所施为,且智调藏于胸怀,权略应时而发,此之有无,焉可豫设也?”光解正慎宜,不为放谈,乃

3、日:“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然语有次。今天下未定,智意为先,智意虽有自然,然亦可力强致也。此储君读书,宁当效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当务其急者。”正深谓光言为然。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余卒。三国志孟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主践阼 即位 B祎但顾谢踧踖而已 感谢 C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 宽恕 D焉可豫设也?通“预”,预先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盂光“直言无所回避”特点的一项是(3 分)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 老夫耄朽,不达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

4、于明德哉!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然语有次。光解正慎宜,不为放谈 A B C D 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孟光博识多知,对历史非常了解,尤其专心于三史。在对待“春秋三传”上,喜好公羊春秋而对左氏春秋却颇多讥讽。B延熙九年的秋天,颁布大赦令,孟光却认为:大赦天下,好比半边枯萎的物体,不是盛明之世所应该运用的。C孟光“好直言,无所回避”,所以一些执政大臣,像费祎、郤正等人,心里都不高兴,以致他的官位还不如一些年轻人高。D盂光认为太子应该学习智谋,智谋才是太子最需要的东西。而侍候双亲虔诚恭敬,接待百官显示出仁慈宽厚等,

5、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品质。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3 分)(2)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3 分)(3)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代所嫌。(4 分)二、文言文阅读(19 分)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

6、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今日:“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

7、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主事,护皆与祥参谋。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

8、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注尚:指娶公主为妻。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詧(ch):人

9、名。絺绤(chx):葛布的统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 分)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命所在收葬之 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

10、学习典籍。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三、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

11、之从容,人莫能测。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大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竞,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

12、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乎?”太后曰:“我若疑卿,安肯以书示汝?”屋质对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太后乃遣屋质授书于帝。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

13、不逊。屋质谏曰:“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帝曰“彼众乌合,安能敌我?”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矣。以此计之,惟和为善。”帝然之。始相见,怨言交让,殊无和意。太后谓屋质曰:“汝当为我画之。”屋质进曰;“太后若能释怨,臣乃敢进说。”太后曰:“汝第言之。”太后复谓屋质曰:“议既定,神器竞谁归?”屋质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人,复何疑?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乃许立永康。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耶律石刺潜告屋质,屋质遽引入见,白其事。刘哥等不服,事遂寝。未几,刘哥

14、邀驾现樗蒲,捧觞上寿,袖刃而进。帝觉,命执之,亲诘其事。刘哥自誓,帝复不问。屋质奏曰:“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不可辄恕。”帝曰:“卿为朕鞫之。”屋质率剑士往讯之,天德等伏罪,诛天德,杖翰,迁刘哥。保宁五年五月薨,年五十七。帝痛悼,辍朝三日。(选自辽史?列传第七,有删改)注 1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樗蒲:赌博的一种活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始相见,怨言交让 让:责备 B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 夺:强取 C太后曰“汝第言之。”第:只管 D.刘哥等不服,事遂寝 寝:停止 10下列句子中,都能反映耶律屋质“善筹”的一组是(3 分)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 太

15、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臣愿竭死力 屋质率剑士往讯之 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

16、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A太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诸大臣让世宗继承王位的主张,派皇子李胡起兵,骨肉相残的局面险些发生。B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秉持“惟和为善”的观点,先说服太后接受了和议,后说服世宗放弃了坚持敌对的想法。C和解开始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通过耶律屋质的调解,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同意立永康王。D.刘哥和他的弟弟勾结耶律天德叛乱,后来因为耶律石刺将计划暗中告诉了耶律屋质,叛乱才没有能发生。12把

1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3 分)(2)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3 分)(3)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4 分)四、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

18、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

19、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不从浩言。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初,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每奇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伤恨,复以少女继婚。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

20、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选自魏书有删节)【注】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可简穷下之户

21、,诸州就谷 简:挑选 B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 年:收成 C出仓谷以禀之 禀:供给 D自宰司之被戮辱 戮:处死 1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 越国以鄙远 B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今国家迁都于邺 其制稍异于前 D浩怒,取而焚之 吾尝跂而望矣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崔浩年少时就非常喜爱文学,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无不涉猎,自认为当时的人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太祖也因为他字写得好,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B崔浩因为精通易经和五行学说,被太宗委以重任,加官进爵。在

22、是否迁都一事上,他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提出合理建议,深得太宗信任。C崔浩坚决反对太宗趁刘裕之死攻打洛阳,因为刘裕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同时崔浩引经据典,指出此时出兵实为不义之举,但是终未能说服太宗。D崔浩深得岳母赏识,但他不能知恩图报,妻子喜欢解释佛典,他就将佛典烧毁丢于厕所之中,结果囚禁后遭人溺尿。文中流露的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是不可取的。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

23、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1)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3 分)(2)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3 分)(3)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4 分

24、)参考答案:1B(谢:道歉)2C(是孟光直言带来的后果,不是直言 是说郤正谨慎不乱说话)3C(说郤正不高兴与原文意思相悖。)4(1)刘备(先主)平定益州后,任命他为议郎,(他)和许慈等人一起掌管法令礼俗。(“拜”“掌”各 1 分,语意流畅 1 分)(2)衰败困厄到极点,一定是万不得已,(只有)这样才可以暂且用一下罢了。(“穷极”“权”各 1 分,语意流畅 1 分)(3)所以执掌政事的重臣心里都很不高兴,(他的)爵位得不到升迁;每当直言极谏时无所顾忌,被当时的人所忌恨。(补充“他的”爵位 1 分;“嫌”1 分,语意流畅 2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朝太尉孟郁的同族。汉灵

25、帝末年官为讲部吏。汉献帝迁都长安,他便逃到蜀,刘焉父子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他博识多知,对历史非常了解,无书不读。尤其专心于三史。特别善长于汉朝的典章制度。喜欢公羊春秋而非难左传。每次与来敏争论此二传的深微大义,孟光常常大声吵嚷。刘备平定益州后,任命他为议郎,和许慈等人一起掌管法令礼俗。刘禅即位,孟光做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升为大司农。延熙九年的秋天,颁布大赦令,孟光当着众人的面责问大将军费祎说:“大赦天下,好比半边枯萎的物体,不是盛明之世所应该运用的。衰败困厄到极点,一定是万不得已,这样之后才可以暂且用一下罢了。现在皇上仁爱贤明,百官都很称职,有什么即将来临的危险和困厄的处境,非要多次施

26、予特殊的恩惠,给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呢?何况现在强盗猖狂,却宽恕那些有罪的人,这样上冒犯天时,下违反人心。我已老朽,不了解治国的根本,我以为这种方法不能维持长久。难道你这位处在宰相高位的人,期望这样来显示仁德吗!”费祎只是毕恭毕敬道歉而已。孟光的指摘时弊往往都是这样一针见血。所以执掌政事的重臣很不喜欢他,(他的)爵位得不到升迁;每当直言极谏时无所顾忌,被当时的人所忌恨。太常广汉人镡承、光禄勋河东人裴俊等,年岁资历都在光之后,却登上高位,官位在孟光的前面,其原因就在孟光的直言。后辈文士秘书郎郤正多次咨询孟光,孟光问郤正太子学什么、读什么、性情怎样、喜欢什么;郤正回答说:“侍候双亲很虔诚恭敬,早晚都不

27、马虎,有古代世子的风范;接待百官,一举一动显示出仁慈宽厚。”孟光说:“像你所说的(太子的好处),是普通家庭都具备的;我现在要问的是他的权变谋略、智慧和气度如何。”郤正说:“做世子的原则,在于继承君父的志向,使双亲欢乐,不能妄为。况且聪明和气度藏在胸中,权变智谋到一定时候才能发挥出来。这些东西的有无能事先估料到吗?”孟光明白郤正说话慎重,不随便乱讲,便说:“我好直话直说,无所回避,常评说利弊,被人们所怨恨;我知道您不太喜欢听我的话,然而我的话有道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智谋是最需要的东西,智谋虽然来自天赋,但也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因此世子读书,岂能像我们努力去增加知识以备咨询,像博士那样研究讲习

28、策问以求爵位呢?应该学习最需要的东西。”郤正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后来孟光因事而被免了官,去世时年已九十多岁 5、B“款”的本义“诚心、真诚、诚恳”义。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

29、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6、B其中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句式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评,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是说他“清素”的性格。7、A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8、(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关键字:“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

30、心。(关键字:“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关键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参考译文】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其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后来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贺兰祥十一岁就死了父亲,在服丧期间举止都符合礼仪。他在舅舅家里长大,特别被太祖钟爱。虽然在军队里,但常多方请儒士,教他读诗书经传。太祖刚进关的时候,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们到身

31、边来。贺兰祥十七岁时,出仕担任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量有勇气志在立功。不就提拔补任为都督,常在军中。他曾参与平定侯莫陈锐。又曾迎请魏孝武帝。根据前后的功劳,朝廷封他为抚夷县伯。随后又随军攻打潼关,俘获东魏将领薛长儒。又攻回洛城,攻克下来。回来以后,官拜左右直长,提升爵位为公。大统十四年,朝廷授任他为都督、荆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博陵郡公。在这之前,贺兰祥曾经兼任过荆州事务,虽然不满一个月,但很有德政。到这次重新前往就任,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很安心。因此汉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几千人背着婴儿前来安居。远近的蛮夷,没有不诚心归附的。贺兰祥顺应时机安抚招纳,全都得到他们的欢心。当时

32、正值盛夏发生了旱灾,贺兰祥就亲自巡视境内,检察政事的得失。他看见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对守令说:“这难道是仁德之人治理国家的效果吗?”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收殓尸骨重新埋葬,结果当天就下了及时雨。这一年大丰收。州郡境内原先有很多古墓,当时的百姓有自行挖掘的习惯,到这时终于停止了。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亲戚,但他的品性清廉。荆州南接襄阳,西通岷蜀,出产的物品,很多是珍贵奇异的东西。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公私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很钦佩他的节俭,就用竹屏风葛布之类以及以经史典籍赠送给他。贺兰祥难以违背对方的好意,就收下来交付给有关部门。太祖后来听说了这件事,

33、就把这些物品一并赏赐给他。大统十六年,拜仁为大将军。太祖因为泾水渭水灌溉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提升为柱国,又升任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贺兰祥与晋公护师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密切,统军治国的大事,晋公护都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贺兰祥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又乘胜攻取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城,把那些地方改为洮州。安抚西边国土的白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朝廷进封他为国公。保定二年贺兰祥去

34、世,中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景。答案:9(3 分)B(夺:强行改变。如李密陈情表中“舅夺母志”,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3 分)B(写其外表、才识、人品。是在表示效死的决心。是行动,不属于“谋划”)11(3 分)C(“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在文中无依据)12(10 分)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

35、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1)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评分建议:果:果真,真的。(1 分)夷:残杀,消灭。(1 分)次:临时驻扎。(1 分)(2)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极尽忠心,可以吗?评分建议:见疑:怀疑我。(1 分)虽:即使。(1 分

36、)得乎:可以吗。(1 分)(3)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评分建议:书:信。(1 分)艾:停止,完结。(1 分)释:消除。(1 分)安:使安定。(1 分)文言文阅读技巧:附文言文参考译文:耶律屋质,字敌辇。仪态简约沉静,有才识,重承诺。遇到突发的事件,能从容镇定处理,人们不能窥测他的才识。会同年间,太宗驾崩,众大臣拥立世宗,太后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派皇子李胡带领军队攻打他们,在泰德泉遭遇安端、刘哥等抵御,失败回去。李胡把世宗的大臣和家属全部抓起来,对守卫的人说:“我作战不能取胜,就先杀死这些人!”人们对他说:“

37、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当时耶律屋质跟随太后,世宗认为他善于筹划,想暗中让他办事,就找了件事写信,来试探太后。太后收到信,把信拿给耶律屋质看,耶律屋质看完信,说道:“太后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我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效命。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尽忠心,可以吗?”太后说:“我如果怀疑你,怎么肯把信给你看呢?”耶律屋质回答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神器没有转给其他家族,有什么不可呢?太后应该考虑长远的计策,和永康王和议。”太后于是让耶律屋质写信给皇帝。皇帝让宣徽使耶律海思回信,信中有很多不恭敬的言辞。耶律屋质进谏说:“信中表达的意思像

38、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设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皇帝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与我匹敌呢?”耶律屋质说:“即使战不过你,对待兄弟怎么样啊?况且还不知道谁胜利?即使说你侥幸胜利,被李胡抓住的众大臣的家属就没有活着的人了。根据这个谋划这件事,只有和议是最好的。”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开始相见,双方充满怨言,相互责备,没有一点和议的心意。太后对耶律屋质说:“你应当替我谋划这件事。”耶律屋质进谏说:“太后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我才敢进献谋略。”太后说:“你只管说。”太后又对律屋质说:“和议已经确定,神器最终归谁啊?”耶律屋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

39、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质说:“太后

40、如果把神器交给永康王,顺应天意,符合人心,又有什么怀疑的啊?众人一致,都希望立永康王,是不可强行改变的啊。”于是同意立永康王为皇帝。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因谋反被关进监狱,刘哥和他的弟弟刘盆都勾结耶律天德等人作乱。耶律石剌暗中报告给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立即带着耶律石刺入朝觐见皇帝,禀告那件事。刘哥等人不服,于是停止处理这件事。不久,刘哥邀请皇帝观看赌博,捧酒杯祝皇帝长寿,在袖里藏着刀子进献。皇帝发现,下令抓住他,亲自审问那件事。刘哥自己发誓,皇帝又不追究了。耶律屋质上奏说:“应当让刘哥跟耶律石剌当面对质,不能就这样饶恕了他。”皇帝说:“你替我审问他。”耶律屋质率剑士前往审讯刘哥,耶律天德等人服

41、罪,杀了耶律天德,对萧翰实施杖刑,流放了刘哥。保宁五年五月耶律屋质去世,年龄五十七岁。皇帝祝痛哀悼,停朝了三天 答案:13、D(D项“戮”解释为“羞辱”。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可知。)14、B(A 项:介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B项:介词,通过。C项:介词,到;介词,和。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15、C(A项“自认为”错,无中生有。B项“加官进爵”是在“委以重任”之前,时序错乱。D项“释典”应指“佛典”,表述为“解释佛典”是曲解词义。)16、(1)如果山东各州发生兵变,敌人的轻锐部队从南向北出击,在我们的家乡炫耀武力 (2)如今百姓糊口已无法到来年的秋天,来年秋天(作物)或许又不

42、成熟,将又拿它怎么办呢?(3)现在我们应当派人前去吊唁祭奠,慰问他那些孤儿寡女,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这些都是展示我们美德的事情啊。【(1)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假令”,如果;“南”,从南向北;“桑梓”,家乡。(各 1 分)(2)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既”,已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如何”,拿怎么办。(各 1 分)(3)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宜”,应该;“存”,慰问;“恤”,同情;判断句式也应注意。(“宜”“存”“恤”判断句式各 1 分)】【参考译文】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从小爱好文学,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太祖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

43、排在自己的身边。太祖晚年用法严峻,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

44、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崔浩就是这样,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太宗初年,被授官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喜欢天文地理及八卦,听说崔浩讲解易经以及洪范五行学说,就对他很好,于是命崔浩观察星相,考查推定疑难异象。神瑞二年,秋天的作物没有成熟,太史令王亮、苏垣通过华阴公主等上言谶书说国家应当定都于邺地,劝太宗迁都。崔浩和特进周澹对太宗说:“如今国家迁都到邺,可以救今年的饥荒,但这不是长久的计策。现在我们处在北方,如果山东各州发生兵变,敌人的轻锐

45、部队从南向北出击,在我们的家乡炫耀武力,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呢?到了春天草木复苏,饮用的乳酪就将要产出,再加上有蔬菜水果,足以接到来年的秋天。如果能够有一半成熟,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太宗十分赞同这种说法。又派中贵人问崔浩和周澹:“如今百姓糊口都无法到来年的秋天,来年秋天(作物)或许又不成熟,将又拿它怎么办呢?”崔浩等人回答说:“可以挑选贫穷的人家,到各州去接受官府救助获得谷物。如果来年秋天没有收成,希望另作打算。只是不可以迁都。”太宗听从了崔浩等人的意见,于是分派百姓到山东三州求食,各州发放粮仓里的谷物来供给他们粮食。来年谷物成长顺利获得了大丰收。刘裕死后,太宗想夺取洛阳。崔浩说:“陛下不因为

46、刘裕突然发迹,接受他的使臣带来的贡品,刘裕也恭敬地侍奉陛下。现在刘裕不幸去世,我们趁人家遭遇丧事而攻打他们,即使得手了也是不好的。春秋上说:晋国的士丐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听说齐侯去世,就班师回国了。君子重视的是,不乘敌国丧乱的机会去进攻,认为恩德足以使孝子心服,道义足以使诸侯感动。现在我们应当派人前去吊唁祭奠,慰问他的那些可怜的儿女,对他们遭遇这样的不幸表示同情,这些都是展示我们的美德的事情啊。”太宗没有听从。世祖即位以后,世祖身边的人都嫉妒崔浩正直,一起排挤诋毁他。真君十一年六月终于诛杀了崔浩。当初,崔浩才二十岁的时候,太原郭逸把女儿嫁给了她。崔浩大器晚成,没有显示出他的才华和风采,所以当时的

47、人并不了解他。可是郭逸的妻子王氏,常常对崔浩的才能感到惊奇,自以为找到了乘龙快婿。不久她的女儿不幸过世了,王氏深深地引为伤痛遗憾,又把她的小女儿嫁给他续弦。崔浩诋毁佛法,而他的妻子郭氏敬信喜好佛典,时不时在家诵读。有一次,崔浩听到后大怒,夺过来烧了,把灰倒在厕所里。等到崔浩被拘禁,把他关在木囚笼里,送到城南,让数十个卫士在他头上撒尿,叫喊声一片,路人都能听到。自古以来,宰相一级的官员被羞辱的情形,没有比得上崔浩的,世人都认为这是报应的证明啊 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

48、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精心整理 欢迎下载 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迭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而已光之指摘痛瘁多如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谘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日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日世子之道在于承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