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9551485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中学教育中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 景九:李涛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题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一般是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句子的大意。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如何进行文言文阅读呢?方法有以下几点:一、清除障碍,理解文意 首先是整体阅读。先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

2、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再是善于借助,揣摩文意。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借助于括号内注释,考生理解文意就容易多了。理解文意还可以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内容概括类的选择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种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这种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三是重读课文。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考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如果碰到比

3、较难的语段,还要反复通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调用各种手段,前后推导,走完解读过程。二、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是文言文必考题,要答好这类题必须依靠平日的积累。这几年文言文试题多考查典范的实词的解释,遇到这些实词,考生应首先回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有没有这个词语,如果有,它的意思放在此处能不能讲得通,如果课内没有,而且难以判断意义,就应该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运用字形分析法或对该词所在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从判断该词词性的角度来推断出它的准确意义。有些实词词意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如“因卒然而就”一句

4、中的“卒”字,我们已学过它的两种义项,“卒用其人”(赵普)中译为“终于”,“月余亦卒”人琴俱亡中译为“死”,但用在此句中都讲不通,显然也不是名词“士兵”,而且“卒”字和“然”字连用,那我们就要考虑它是不是和“猝”通假,是“猝然”的意思,把这个意思放进句中恰好讲得通,那我们就可以确定此处“卒”“猝”通假。有时,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这就需要我们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比如说“之”字,初中阶段常见的义项有“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人或事物”、“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去”、“调节音节的作用”,课外文言文中遇到“之”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针对以上几种用法逐一对照

5、,找到合适的义项。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三、整体感知,揣摩品味 文言类考题的重头戏就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性试题了,这类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用原文语句填空,如 2006 年福州市中考题有“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

6、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这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我们做到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找准主要信息就可以了。二是理解识记作者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观点。如 2004 河北省中考题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类题需要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

7、代,重点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三是探索与创新类的题目。近几年不少地区的考题中考到“读了上文,你有什么启示或看法”这类的题,如 2004 年陕西省、重庆市、成都市,2006 年的甘肃省、吉林省、南宁市等。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做到思路开阔,积极探究,善于分析,避免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现成的观点;还要善于联系实际,紧

8、跟时代,避免孤立地看问题,把时代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我们的阅读和理解之中。但是要注意做到恰当准确,避免牵强附会,脱离原文的所谓创新观点是不足取的。看下面一题:“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此类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或家庭、社会实际写出答案,可选第一句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2004 年黄冈市中考题中,爱莲说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

9、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些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此类题目的设置,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人物所思,想人物所想,与作者产生真实的共鸣。再把自己的真切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又是体验的深化,是“语言思维语言”的归纳、分析与提炼过程。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紧扣文章主题,防止偏离话题,努力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四、形成能力,迁移课外 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已经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努力通过回忆和再现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绝大部分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再者平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浅显文言文

10、的阅读,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能力。(诸城市龙源学校 刘新芸)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一般是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句子的大意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了解课文的主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再是善于借助揣摩文解文意还可以迅速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内容概括类的选择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种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

11、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这种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种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考生要在语文考试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对教材中的文言课文认真阅读,争取做到“逐字逐句”会翻译;积累文言的常用实词、虚词;准确把握词类的活用;善于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下面就给大家一种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把握大意,由后做起,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解释,注意迁移。若有不会,随它而去。第一句是说在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要对全文的内容大体上有所了解掌握,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文章。答题时由最后一道题答起。高考文言

12、考题的最后一道题是结合文意进行判断,此题有助于考生理解文意。第二句是说在做句子翻译题时,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直、准、补。“直”是说在翻译句子时尽量要“直译”;“准”是说对重点的词语翻译要“准确”;“补”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简练,有很多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例如:“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此句应译为“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这首先是直译,重点考察的词语是“垂”“荣名”“下”“而”括号里的内容为补充的。第三句是说课外文言文的加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比较判断,来自于平时对课文中的实

13、、虚词的积累。所以,对课文中的词语、虚词的积累尤为重要。做此题时,要注意把课内的所学灵活运用到课外。第四句“若有不会”是指文中不会或不明大意翻译不准的地方,而考题中也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不用去管它。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总结、运用方法、技巧,考试必将取得好的成绩!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一般是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句子的大意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了解课文的主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再是善于借助揣摩文解文意还可以迅速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内容概括类的选择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种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这种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