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共12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487962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共12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共12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共12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专项练习(共12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句子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悲愤、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2.有人认为“闻到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诗人为什

2、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二)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请说说其妙在何处。4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句中最能看出来?(三)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B.诗中“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虚实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及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C.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D.诗歌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

4、想内容没有直接联系。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四)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整篇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意境。B.前三句写景,为后文作铺垫。C.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甚是感人。D.手法上对比映照,化动为静,缠绵悱恻。2.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被后人誉为“ ”,曲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5、表明了 之情。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五)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甲】天净沙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诗曲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物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C.两篇作品中作者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动静结合,借景抒

6、情,后者则是描写、议论兼抒情。2.分析【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和【乙】中的“晴空一鹤”这一意象有何不同。3.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何不同?(六)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

7、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2.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深微复杂,请谈谈你的理解。(七)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夜上受降城闻苗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B.前两句描写的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明亮和干净,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自然环境的美好。C.诗中的“回乐烽”是一处烽火台的名字,“芦管”是一种吹奏乐器,“征人”指的是戍边将士。D.本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

8、与音乐美熔于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八)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有点累赘。B.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家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C.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D.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

9、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家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家人。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九)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结合全诗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中“风吹雨”的作用。(十)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10、,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峨眉山月”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B.四句出现了五个地名,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有实用的,也有虚用。C.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D.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十一)阅读谭嗣同潼关一诗,完成下列题目。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1.诗歌描绘了北方怎

11、样的景象?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十二)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完成下列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1、这首诗写了_ 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 _、 _ 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答案】1.D2.“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之间友谊的深厚。3.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的悲愁无可排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只好把满腔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

12、远隔千里的朋友。【解析】1.后两句主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2.答案要体现两个方面的意思,“闻”是什么意思,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诗人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友人的动态,另外要答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3.要点出诗歌所用的手法,可以参照一般诗句赏析的答法,但是在答题过程中要把“为什么”解释的更加详细一些。(二)【答案】1.D2.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3.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既描写了海日初升的美景,又点明了时令特点,并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最终取代旧事物,也表现了时光易逝,让游子

13、顿生思乡之情。4.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中最能看出。【解析】1.A正确,“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B正确,“朝平两岸阔”,写得恢弘阔大,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正确,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一个“生”与“入”是有拟人手法。D错误,这两句紧承前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2.答题时要看别人怎么问的,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来答题。客路点明文中的“次”,写了诗人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客路与行舟,青山与绿水,外与前。3.要

14、指出手法,“生”与“入”是拟人,然后要简单描述诗歌的意思,最后的情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4.问题指向非常的明确,诗歌情感要答准。(三)【答案】1.B2.示例:一阵秋风飘吹来,林木簌簌作响,海面上涌起了巨大的波涛,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3.从“若”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更能表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以及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解析】1.B项的“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全是写实景,动静结合。并不是B选项中说的虚实结合。诗中虚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本题属于开放题,大家只要能给把这个场面描述出

15、来就可以了,但是一定不能过于简单。3.别人问的“若”字为什么用的好,一定要围绕着“若”来说,“若”字很明显的体现了这是诗人想象的一个内容,想象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想象?作者这么想象,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四)【答案】1.D2.秋思之祖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羁旅思乡3.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4.描写出一派宁静、安适的乡居景象,引发游子的思乡情绪,与游子漂泊天涯的处境形成反差,强化了情感的抒发。【解析】1.本题考查对元曲的赏析,注意通读全曲,理解诗意,体会元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句子体会小令的表现手法。天净

16、沙秋思手法上对比映照,动静结合,缠绵悱恻,并不是化动为静,所以选D。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整体把握.这首小令很短,描绘出一幅凄涼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思乡的情怀.体现词作主旨的显然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

17、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3.全诗翻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4.要突出一个对比,小桥流水人家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可是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在外漂泊的游子更加的凄苦,思乡之前更加浓烈。(五)【答案】1.C2.【甲】“枯藤、老树、看鸦”写出了秋天的萧瑟肃杀之气。【乙】“晴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有力,用这一意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3.马

18、致远天净沙秋思是悲秋,表达了凄凉、思乡、感伤的心境。刘禹锡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写作特色的理解判断,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判断。第一首诗是借景抒情,借秋景抒发羁旅之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抒情形式。第二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所以C选项说都是采用直抒胸臆的说法是不准确的。2.中国诗歌里常常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的后面常常是作者的情感,可以先表面,然后再深层意义的谈。3.此题考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对比,作答时要结合两首诗加以理解.秋词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豪迈乐观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则借景抒情,

19、借秋日凄凉、萧索之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六【答案】1.C2.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概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解析】1.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怀,但作者抒情时,却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用双关的手法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颠沛流离之感,所以C选项表达不准确。2.“落花时节”一语三关,不仅有自己身世的一个飘零之感,还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以往盛世的一个怀念,感慨。(七)【答案】1.B2.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解析】1.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征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寂。所以并不是自然环境的美好,这一表述有问题。2.

20、诗中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八)【答案】1.A2.这两句是虚写,想象与亲人欢聚,西窗之下共剪蜡烛,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重逢情景。“何当”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解析】1.A选项“觉得有点累赘”错误;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2.要指出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通过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来缓解眼前的痛苦。(九)【答案】1.C2.“风吹雨”照应了诗题;“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自然现象,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

21、”;诗人用“风吹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解析】1.“夜阑卧听风吹雨”是写实,故该项错误。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晩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十)【答案】1.A2.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构成一种清明秀美的意境。【解析】1.“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错误,这是作者乘船顺流而下看到的景象。2.高俊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山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文中写行船之快是用地名的转变来体现的,很有特色(十一)1、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2、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十二)1、重阳节 “九日” “登高”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