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67716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1 第三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围绕人生和奋斗这个主题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个不屈的灵魂,奏响了一首首生命的乐章,点亮了一盏盏人生的航灯。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学会本单元2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逆”、“毅”、“撰”、“膜”、“礁”等组成的词语。(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比喻句及名言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悟伟人成功经历对我们的启示,拓展延伸阅读,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申诉;完成“家乡的一种美味”习作。 三 单元设计意图 一、逆境成才 小草和大树教学谈小草和大树乍一看题目,以为是一篇寓言,仔细再看,发现尽管体裁不是寓言但是同样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逆境可以成才”。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论点,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答案很简单,课文的第一小节直接告诉我们,夏洛蒂就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夏洛蒂何许人也?她是一个女人,但

3、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在她之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妇女(甚至是全部妇女)毫无地位可言,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是彻彻底底的男人附庸。在她之后,女权运动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拉开了争取男女平等战役的序幕。夏洛蒂的自传体代表作简爱是全世界妇女的必读之作,被誉为“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何谓逆境?词典中的解释为“坎坷不顺的境遇。”为什么逆境能够成才呢?作者以夏洛蒂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论点。引导学生去看主人公都有哪些“坎坷不顺”以及是如何应对的。从而真正认识逆境,感同身受。明白“逆境可以成才”的道理。 二、强烈的对比 非凡的人生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谈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人公是史蒂芬霍

4、金。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通过阅读能够找到这样一些词汇:宇宙之王,科学巨人,物理天才,生活的强者,非凡的科学家。这些都可以说明霍金的身份,但同时他还是一位终身禁锢在轮椅上的霍金,身体彻底变形的残疾人。身体的残疾和事业的伟大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轮椅上的霍金”。文章一共12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霍金经历的残酷命运以及顽强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这一段的叙述虽然较长,但是有一条十分清晰的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最后一部分,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霍金带给我们的巨大影响。第八自然段用了一个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

5、的大脑还能思维;”这是第一层意思。霍金拥有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他没有去愤世嫉俗,面对苦难他报以“恬静的微笑”。能活着,就好。(2)“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这是第二层意思。告诉我们理想、亲情、友爱是人生存必需的精神力量,他超越了物质的层面让人生更幸福。能幸福的活着,更好。(3)“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第三层意思。“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

6、,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知道活着的意义,真好。 三、好书伴我成长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谈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就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女士为大家做的一篇阅读推荐。当然,男孩子必读,并不表示女孩子不要读。只不过男女有别,这本书对于男生的性格养成帮助更大罢了。这篇读书推荐出自杨老师的日记体小说男生日记,文中提到的“缅儿”正是男生日记的主人公吴缅。这篇读书推荐分为三个部分: 1、这本书的来历;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阅读这本书的感想。一般的读书推荐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明白这本书为什么是男生必读的书。第一部分,书的来历。首先揭示书名鲁滨逊漂

7、流记,接着紧抓一个“旧”字,从“很久很旧”“封面已看不清颜色”“粘补过”等词语感悟书已经度过很多的春秋了。然后过渡到题词,毛笔和钢笔是爷爷和爸爸分别使用的书写工具,看似平常其实这里蕴含着一段书写工具的变迁史。钢笔的出现是书写工具进入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次重大革命。(尤其是中国)第二部分,书的内容。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这是一本面向儿童的小说,所以杨老师没有讲得过于深奥。作为老师了解一下是需要的。第三部分,读后感。这应该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作者的感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鲁滨逊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冒险的精神

8、。第二是对主人公形象的“素描”和“提炼”,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愿望。 最后,作者的结尾也很耐人寻味,他准备把书往下一代继续传递。我们可以想一想,这里传递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这一本“破旧”的书吗?不,这里传递的是精神,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要像鲁滨逊一样敢于冒险、勇于开拓?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练习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语文与生活,能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通过第二部分诵读与语感,明白“从岩缝中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

9、么挺拔、那么结实”,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记得上学期语文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有这样一个内容: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生: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难怪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练习3(板书),先来聊一聊关于修改文章的话题

10、,好吗?过渡: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黄晓明同学和他爸爸的一段对话。1)自读、指名分角色读。2)爸爸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交流:揭示了一种修改草稿的方法,即“放开声音去读你的草稿,草稿经你这么一读,好多毛病就能发现了”。(大致说出即可)4)齐读爸爸的话。过渡:爸爸是这么说的,那么这种方法有没有依据呢?下面,我们请几位大文学家来告诉我们答案。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2)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2、小结。

11、交流。 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散文。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指名读,齐读 3、感悟 4、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散文。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个别读 齐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引导学生感知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与谦虚的美德。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

12、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练习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在“学会申诉”的口语交际中,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从而学会申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重点与难点:通

13、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指名背诵从岩缝中长出的小草 指名背诵 积累阅读感悟。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 2)引导学生读贴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学生练习描红。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教师范写。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学生读两句话 学生说

14、出书写个格式 练习写 展示、评价 再次描红临写。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三、教学第四题 1、审题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3、练习 4、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教师点评 审题、谈话交流。 读口语交流的要求。 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学生分组练习说。 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

15、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从而学会申诉。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3、交代清楚自己喜欢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16、情。(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重点与难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交代清楚自己喜欢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美食,了解做法、品尝滋味、收集有关与美食故事和趣闻。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中国美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它与世界各国烹饪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美食 学生谈自己吃过的美食。 知道中华美食很多,有目的的选择美食。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讨论:听了他

17、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评,他介绍得怎么样? 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评一评。 能有条理地介绍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三、欣赏佳作,学习写法。 1、模拟在吃这一美味的场景。 介绍做法。 2、口头练习说 3、小结。 这么好吃的美味真让人垂涎欲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习作,读了他的文章,你有怎样的感觉? 指名朗读佳作鸭血粉丝汤 小作者从几个方面写了这一美味的? 这道菜不错!我也想 做一做可以吗? 3、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欣赏佳作,仔细品味。 讨论品析 (味、色、香、形) 欣赏佳作,明确写作方法。 四、集体写作 指导方法。 指名说一说读了这篇习作后的感受

18、? 教师小结:那么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介绍的美味。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板书:味、色、香、形)还可以适当地介绍它的做法或吃法。还有美味的做法。 还有吃法呢! 突出重点。 说一说读了这篇习作后的感受? 集体写作 明确要求后,能耐按要求习作。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学生读习作,评议。 学生修改 交流习作,听取意见,修改习作。 六、佳作欣赏 教师指导。 读佳作。 欣赏佳作,并知道好在哪里。 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19、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 6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

20、则。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是,里有()个。(3)3个是(),是4个()。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

21、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 个,是3 个,合起来也就是。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

22、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第107 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

23、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 题。 其中()一= -()=,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 题。提问

24、: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 += -= 2 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3 在里填入“ ”、“ ”或“= ”。 -=- + + - (四)思维训练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 -=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

25、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 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材第107 页的内容及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一8 题。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6、法则是什么?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l)请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要求用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自己将所提问题及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 (2)老师提问: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方法一:+= += 方法二:+=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出示问题: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7、 板书:1-请学生试着计算。老师提问:“1 ”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为什么?请学生将计算过程板演出来:1-=-= 提问:如果将换成,请你算出结果。学生计算:1-= 提问:是多少?你能解释吗? 小结: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完成教材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6 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 题。 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

28、种方法解答。6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 题。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 (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化成分母是2 的假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

29、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

30、施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 =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

31、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老师: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32、题。(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先通

33、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和-。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34、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2 想一想,

35、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36、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

37、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38、。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

39、)。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板书设计:

40、 课后反思: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 16-4+21 24-(18+3)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1、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 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一 方法二: 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单元小结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秦海啸 本单元是“大自然的启示”专题,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我想学生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但学生的关注很可能会停留在表面,所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