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265258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复习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理解辨析诗歌内容 理解辨析诗歌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辨析诗歌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关注诗歌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曲的内容。关注诗歌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曲的内容。比如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咏怀诗多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比如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咏怀诗多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志;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贤,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诗或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2)(2)紧抓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就是诗歌内容的紧抓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高度概括,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题目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答谢诗。白居易在宴席上作从题目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答谢诗。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答。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

3、神。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3)(3)联系诗歌背景。有些诗歌,仅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联系诗歌背景。有些诗歌,仅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在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在理解杜甫春望中的理解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这两句诗时,就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诗时,就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山河依旧但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焚掠一空,满目凄凉,山河依旧但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亲人之间音讯隔绝,久

4、盼音信城荒凉。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亲人之间音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所以诗人发出了不至,所以诗人发出了“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的沉痛感慨,表达了的沉痛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战时人们处境的困难。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战时人们处境的困难。(4)(4)理解诗歌意象。诗歌中所写之理解诗歌意象。诗歌中所写之“景景”、所咏之、所咏之“物物”为为客观之客观之“象象”;借景所抒之;借景所抒之“情情”、借物所言之、借物所言之“志志”为主观为主观之之“意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杨柳常表示离别,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杨柳常

5、表示离别,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等,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等,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诗人的感情。(5)(5)理解诗歌主旨。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深入理解诗歌主旨。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深入理解诗句间的关系,切不可孤立地去理解。除此以外,还要多理解诗句间的关系,切不可孤立地去理解。除此以外,还要多留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诗句,尤其是结尾的诗句,它往往揭留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诗句,尤其是结尾的诗句,它往往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体味诗人情感志

6、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题目。仔细体会题目的含义,因为题目有时就是解答问题的钥匙。(2)看作者。“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中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作者本身暗含的信息是不可忽视的,对理解整首诗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鉴赏时一定要把握好。体味诗人情感志趣(3)(3)看内容。注意诗中所写的意象,根据意象的修饰看内容。注意诗中所写的意象,根据意象的修饰语展开想象,展现诗的意境,获得整体感受。语展开想象,展现诗的意境,获得整体感受。(4)(4)看注释。注释是对一首诗的补充说明,或交代背看注释。注释是对一首诗的补充说明,或交代背景,或解释词语、典故,总之,只要出现,必有用处。景,或解释词语、典故,总之,只

7、要出现,必有用处。(5)(5)看关键词句。抓能够体现作者感情倾向的关键词看关键词句。抓能够体现作者感情倾向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从而把握作者的心境或感情。或关键句,从而把握作者的心境或感情。诗歌常见的情感分类:诗歌常见的情感分类:诗歌情感分类诗歌情感分类具体表达的情感具体表达的情感思乡怀人思乡怀人游子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游子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闺怨闺怨)忧国伤时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抒发山河沦丧的悲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抒发山河沦丧的悲痛;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的离乱;痛;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的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

8、盛今衰人生志向人生志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送别感怀送别感怀依依不舍;坦陈心志;勉励劝慰;寄托人生感慨于依依不舍;坦陈心志;勉励劝慰;寄托人生感慨于依依送别之中依依送别之中人生感受人生感受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变【易错易混小贴士】【易错易混小贴士】体味诗人情感志趣解答误区体味诗人情感志趣解答误区仅停留在诗歌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仅停留在诗歌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诗歌

9、中蕴含的情感;只罗列术语,没有作具体分析。只罗列术语,没有作具体分析。品析炼字品析炼字 解答品析炼字类试题的一般思路:解答品析炼字类试题的一般思路:(1 1)释含义:把要品析的字放在句中,结合语境理释含义:把要品析的字放在句中,结合语境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字不离句字不离句)(2)(2)明手法:有运用手法的指出手法明手法:有运用手法的指出手法(修辞手法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并且分析这种手法带来的效果。效果一般,并且分析这种手法带来的效果。效果一般有:传神、细腻、生动形象、精练、准确、突出等。有:传神、细腻、生动形象、精练、准确、突出等。(3)(3)描景象:展开联

10、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景象。(4)(4)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答题模式:字在该句中的意思是字在该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它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为实),写出了,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词性词性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举例举例动词动词使意象化静使意象化静

11、为动,赋予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画面动态感,使意象特点使意象特点更加鲜明。更加鲜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卷卷”和和“折折”分别从正面和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飞飞”字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动态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动态画面。画面。词性词性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举例举例形容词形容词绘景摹状,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临其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

12、河落日圆”(使至塞使至塞上上)。“大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无边;“孤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直”字表现出孤烟之高;字表现出孤烟之高;“长长”字从视字从视觉上表现出黄河的杳无尽头;写落日又觉上表现出黄河的杳无尽头;写落日又加上加上“圆圆”字,给人亲切而又苍茫的感字,给人亲切而又苍茫的感觉。一觉。一“直直”一一“长长”又一又一“圆圆”,似,似几何图形般展现在天地间,既大气浩瀚几何图形般展现在天地间,既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词性表达效果举例数词往往是“一字之奇”,或使全诗生姿添色

13、,或使诗意隽永含蓄,或使诗句灵韵顿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句中“十五”“八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老兵从军之久,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续表续表词性词性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举例举例叠词叠词增强语言的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通韵律感,通过单字的重过单字的重复强调,表复强调,表达强烈的情达强烈的情感。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鹉洲”(黄鹤楼黄鹤楼)。句中的。句中的“历历历历”“”“萋萋萋萋”用叠字之法,生用叠字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动传神地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草木极其茂

14、盛的状貌。续表续表词性词性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举例举例色彩词色彩词增强诗句的增强诗句的色彩感和画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面感,渲染气氛。气氛。“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燕脂燕脂”“”“夜夜紫紫”在此处暗指战场血迹。诗人对双在此处暗指战场血迹。诗人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极富表现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胭脂般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

15、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续表续表词性词性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举例举例活用活用的词的词增强诗词的增强诗词的表现力、感表现力、感染力。染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句中。句中“绿绿”字的运字的运用,被誉为讲究炼字的典范。用,被誉为讲究炼字的典范。“绿绿”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化不易传达的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化不易传达的听觉、感觉为视觉,给人以色彩感和听觉、感觉为视觉,给人以色彩感和动态感,既让人感受到春风的到来,动态感,既让人感受到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欣欣向又表现出

16、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荣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易错易混小贴士】【易错易混小贴士】品析炼字解答误区品析炼字解答误区 单纯地就字论字,脱离诗歌本身,单纯地就字论字,脱离诗歌本身,仅局限于简单地解释字词含义;仅局限于简单地解释字词含义;缺少对该字艺术效果的阐述,遗缺少对该字艺术效果的阐述,遗漏要点。漏要点。(1)(1)找意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具体意象和画面的词语或句子。找意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具体意象和画面的词语或句子。如天净沙如天净沙秋思中构成画面的词语秋思中构成画面的词语“枯藤枯藤”“”“老树老树”“”“昏昏鸦鸦”“”“小桥小桥”“”“流水流水”“”“人家人家”“

17、”“古道古道”“”“瘦马瘦马”等。等。(2)(2)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意象的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意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两句,两句,“杨花、子规杨花、子规”点明了时节,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点明了时节,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的气氛。描绘诗歌画面描绘诗歌画面 (3)(3)明情感。理解诗歌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明情感。理解诗歌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

18、情。如春望中用如春望中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借景抒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4 4)绘画面。发挥想象,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和画面,用绘画面。发挥想象,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和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如钱塘湖春行中,描绘如钱塘湖春行中,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啄春泥”的画面: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的画面: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

19、往向阳的枝头飞去。谁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去。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诗人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诗人描绘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表达了对西湖早春描绘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表达了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美景的赞美之情。答题模式: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的情感(心情、心境心情、心境)。诗句赏析诗句赏析 (1)(1)从语言角度赏析。从语言角度赏析。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语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往往是意

20、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读时要仔细琢磨品味;言往往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读时要仔细琢磨品味;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味,赏析时要反复诵读,咀嚼品味,体会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味,赏析时要反复诵读,咀嚼品味,体会其妙处。其妙处。结合具体诗句,品析其炼字的技巧。结合具体诗句,品析其炼字的技巧。结合具体诗结合具体诗歌,整体把握其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包括:平歌,整体把握其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包括:平淡、简洁、明快、绚丽、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等。淡、简洁、明快、绚丽、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等。(2)(2)从表达技巧上切入。对诗句的赏析,离不从表达技巧上切入。对诗句的赏析,离不开诗歌的表达技

21、巧,所谓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开诗歌的表达技巧,所谓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造形象、创设意境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抒情方式等。(3)(3)从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角度把握。从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角度把握。鉴赏诗句,要力求把握该诗的主旨。要准确把握主鉴赏诗句,要力求把握该诗的主旨。要准确把握主旨,往往要结合诗歌的标题、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经旨,往往要结合诗歌的标题、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等来考虑。鉴赏诗句,要通过对其意象的揣摩,历等来考虑。鉴赏诗句,要通过对其意象的揣摩,对其语言的咀嚼品味,对其表达技巧的琢磨等,领对其语言的咀嚼品味

22、,对其表达技巧的琢磨等,领会、感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会、感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艺术手法 诗歌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可分为三大类:诗歌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可分为三大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我们在平常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应熟知各种常用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这样学习中应熟知各种常用艺术手法及其作用,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才能结合具体的诗歌加以分析。在答题的过程中才能结合具体的诗歌加以分析。一、修辞手法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例句技巧赏析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梨花来比喻雪后的美景,将边塞下雪后的奇特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人的

23、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和愁绪。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对“长河落日”,“直”对“圆”,描绘出一幅苍凉雄浑的塞外风光图。修辞手法例句技巧赏析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三千丈”来形容愁苦的长与深重。互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水”“月”“沙”四者,由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月下河边凄冷、迷蒙的画面。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谐音双关。这两句是说,诗人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续表 答题模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分析句子内容,写出表达作用)。二、表现手法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24、例句技巧赏析白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极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了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这两句连用九个名词,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图,淡淡哀愁蕴含在萧瑟苍凉的暮景中。表现手法例句技巧赏析烘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十分清冷,其心境十分寂寞。虚实相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实相生,从而大大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日月星辰好像被大海吞吐,意境深远。续表表现手法例句技巧赏析以小见大东风不与周郎便,

25、铜雀春深锁二乔。由平凡细微的事情(事物)反映大的主题,突出诗歌中心,对读者更有震撼力。以“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会,借史实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续表表现手法例句技巧赏析用典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扩展内容,寄托感情;精练含蓄,富有文采。“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续表 答题模式:使用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具体分析诗句内容,表现了所写事物的哪些特点)。三、抒情方式三、抒情方式抒情方式例句技巧赏析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借助反问语气,不加掩饰地袒露襟怀,表达爱

26、国情怀和以死明志的决心。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词人借塞外的地域特征以及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间接抒发了雁去而人不得归的凄凉感情。托物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借助落花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但是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之情。答题模式:运用了答题模式:运用了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情、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等忧国忧民之情等)。【易错易混小贴士】【易错易混小贴士】艺术手法区分艺术手法区分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易混淆。二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易混淆

27、。二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借景抒情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借景抒情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表现喜、乐、哀、愁等情绪,这种情绪绝不是写来抒发情感,表现喜、乐、哀、愁等情绪,这种情绪绝不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物物”来表明心迹、人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这里的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这里的“物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志志”可以是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可以是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求等。一、一、【20192019江苏淮安

28、】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充成阅读下面诗歌,充成5-65-6题(题(6 6分)。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0192019年全国中考研习例题年全国中考研习例题5.5.本诗首句写本诗首句写“杨花杨花”和和“子规子规”,有哪些作用?(,有哪些作用?(3 3分)分)6.6.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有有“语近情遥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之

29、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你的理解.(3 3分)分)“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的子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

30、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二、【20192019湖南益阳湖南益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10-11题。(共9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0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3分)分)A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遥远的情

31、况和出使的目的。B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蓬”“”“雁雁”自比,含蓄地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孤烟/直,长河直,长河/落日落日/圆。圆。D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D D1111、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大漠长河长河联,联,独绝千古。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32、(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6 6分)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2 2分)分)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独特”之处。(之处。(4 4分)分)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赏析语言:赏析语言:“直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

33、特点;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圆”表现落日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表现手法:寓情于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三、三、【20192019北京】北京】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完成10-1110-11题。题。(共共5 5分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与君离别意,

34、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蜀川”。10.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 共同的境遇共同的境遇“”宽解友人,并以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儿女共沾巾”劝慰劝慰鼓励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的人生态度。(3 (3分分)宦游人;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

35、达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从诗中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遇“宦游人宦游人”;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1.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与明月,随君(一作一作“随风随风”)直到夜郎西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与本诗的“海内存知

36、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发内心情感的。(2(2分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手法,作者借“明月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寄托自己对

37、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题目要求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

38、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明月”,作者寄情于景,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四、【2019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39、,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C6.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3分分)6.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

40、此珍重,在远别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2)(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祝福。(3)(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五、五、【20

41、192019山东泰安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5-1616题。(共题。(共6 6分)分)野望野望王绩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5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D D16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3分)分)A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风气 之先。之先。B B首联的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何枝可依。C C颈联中的颈联中的“返返”与与“归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心的归宿。D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为伍。C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