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4.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49837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4.pdf(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1)第一个数为1 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试

2、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解:它们属于R10(0.50,2.00),公 比 是1.25。三.1、孔 的 基 本 尺 寸D=50mm,最 大 极 限 尺 寸D.=50.087mm,最小极限尺寸以50.025mm,求孔的上偏差E S,下 偏 差E I及公差TD,并画出公差带图。解:根据公式可得孔的上偏差 ES=D,nax-D=50.087-50=+0.087 m m孔的下偏差 EI=Drain-D=50.025-50=+0.025 m m孔的公差 TD=|D,ax -Drain|=0.062 IM l+0.087+0.025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帆51r”,轴径为。15黑:,试分

3、别计算其极限尺 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解:极限尺寸:孑L:Draax=4)15.027轴:dm ax=(t)14.984极限偏差:孔:ES=+0.027轴:es=-0.016 尺 寸 公 差:孔:Tn=|ES-EI|=dm in=4 14.966EI=0ei=-0.034I (+0.027)-01=0.027轴:T d=I e s-e i I=|(-0.0 1 6 )-(-0.0 3 4 )1=0.0 1 8极限间隙:Xm=E S-e i =(+0.0 2 7 )-(-0.0 3 4 )=+0.0 6 1Xr

4、 a i n=E I -e s=0 -(-0.0 1 6)=+0.0 1 6平均间隙X;(XM+XQ=+O385(5)配合公差:Tr=TB+Td=0.0 2 7+0.0 1 8=0.0 4 5(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丁 +0.0 6 1_L +0.0 1 60-3、设某配合的孔径为根5 _0.0 3 4 ,轴径为巾4 5 _o.o 2 5 ,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解:极限尺寸:孔:D m a x=6 4 5.0 0 5 以 力4 4.9 6 6轴:dr a a x=c|)4

5、5 dm i n=c|)4 4.9 7 5(2)极限偏差:孔:E S=+O.0 0 5 E I=-O.0 3 4轴:e s=0 e i=-0.0 2 5尺寸公差:孔:Tn=|E S-E I|=|(+0.0 0 5 )-(-0.0 3 4 )1=0.0 3 9轴:T d=|e s-e i|=|0 -(-0.0 2 5 )1=0.0 2 5(4)极限间隙:Xm a x=E S-e i =(+0.0 0 5 )-(-0.0 2 4 )=+0.0 2 9Ym i n=E I -e s=-0.0 3 4 -0=-0.0 3 4配合公差:Tf=T +Td=0.0 3 9+0.0 2 5=0.0 6 4(6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它们属于过度配合如图所示。+0.0050-045一 孔轴-0.025X+0.030+0-_ L -0.034Y4、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J)3 0 m m,最 大 间 隙 Xm a x=+2 3 不m,最 大 过 盈 Y m a x=T 0 um,孔 的 尺 寸 公 差 T i)=2 0 n m,轴的上偏差e 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解:已知 Y m a x=E I-e s=T 0 R mTD=ES-EI=20 M mXm a x=E S-e i=+2 3 g m得:EI=Ymax+es=-l 0+0=-l0 g mES=TR+E

7、I=20+(-10)=+10 M mei=ES-Xmax=+10-(+23)=-13 g m+30 mmx+23+0-,-10Y5、已知某零件的基本尺寸为。50 mm,试 用 计算法确定IT7和 IT8的标准公差值,并按优先数系插入法求IT7.5、IT8.5 及 IT7.25、IT8.2 5 级公差值。解:因。50mm在 30 5 0 的 尺 寸 段 内,则 计 算 直 径D=J3OX5O 38.73由 式 3-16得标准公差因子:i=0.45VF+0.001D=0.45瓯 万+0.001 x 38.37=1.56 um由表 3-1 得 IT7=16i;IT 8=25i,则IT7=16i=16

8、 x 1.56=24.96 p m,修约为 2 5.m;IT8=25i=25 x 1.56=39 小IT7.5=IT7 x q 10=IT7 x 1.25=20i=20 x 1.56=31.2 g m,修约为 31 g mI T 8.5=I T 8 x 1.2 5=3 1.2 5 i=4 8.7 5 p m,修约为 4 9.mI T 7.2 5=I T 7 x q 2 0=1 6 i x 1.1 2=2 7.9 5 5 修约为 2 8.mI T 8.2 5=I T 8 xq 2 0=2 5 i x 1.1 2=4 3.6 8 g m,4多约为 4 4 g m6、已知两根轴,其 中6=4)5 m

9、 m,其 公 差 值T”=5 p m,d2=1 8 0 m m,其 公 差 值T d 2=2 5 M mo试比较以上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解:对 于 轴1,。5 m m属 于 大 于3 6 1 1 1 n l尺 寸 段,故D,=V3X6 4.2 4 m m=0.4 5西 +().0 0 1 D,=0.4 5 4 2 4 +0.0 0 1 x 4.2 4 0.7 3 加a,=-=6.8 2 71%0.7 3根 据a.=7查 表3-1得 轴1属 于I T 5级。对 于 轴2,4)1 8 0 m m,属 于 大 于1 2 0 1 8 0 n l m尺 寸 段,故。2=V 1 2 0 x 1 8 0

10、x 1 4 6.9 7 m mi2=0.4 5 V 1 4 6.9 7 +0.0 0 1 x 1 4 6.9 7 2.5 2刖=弘=2_ =9.9 2 1 0i22.5 2根 据a=1 0查 表3-1得 轴2属 于I T 6级。轴2比 轴1的公差等级低,因 而 轴2比 轴1容易加工。7、试用标准公差、基本偏差数值表查出下列公差带的上、下偏差数值,并写出在零件图中,采用极限偏差的标注形式。轴:4 3 2 d 8,6 7 0 h l l,力2 8 k 7,(|)8 0 p 6,力1 2 0 V 7。孔:力4 0 c8,6 3 0 0 M 6,。3 0 J S 6,巾6 J 6,力3 5 P 8解:

11、(1 )轴。3 2 d 8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s=-8 0 R m,I T 8=3 9 g m则 e i=e s-I T 8=-8 0-3 9=-1 1 9 M m。3 2 d 8=娟2 _;:愕 6 7 O h l 1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s=O,I T 1 1=1 9 O M m则 e i=e s-I T l l =0-1 9 0=-1 9 0 M m。7 O h 1 l =0 7 0 1 o.i 9 o。2 8 k 7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i=+2,I T 7=2 1 g m则 e s=e i +I T 7=+2+2 1=+2 3|n mzAG Q+00236 2 8 k

12、7=028+O.O O2由8 0 P 6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i=+3 2,I T 6=1 9 g m则 e s=e i+I T 6=+3 2+1 9=+5 1 g m4)8 0 P 6=8。器 盥力1 2 0 V 7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i=+1 7 2,I T 7=3 5 n m则 e s=e i +I T 7=+1 7 2+3 5=+2 0 7 g m4)1 2 0 V 7=。1 2 0:瑞(2)孔:4 4 0 c8 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I=+1 2 0.m,I T 8=3 9.m则 E S=E I+I T 8=+1 2 0+3 9=+1 5 9 p m4)4 0 c8=渥

13、。温力3 0 0 M 6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S=-9 r*I T 6=3 2 g m则 E I=E S-I T 6=-9-3 2=-4 1 g m。3 0 0 M 6=娟0 -:雷 4 3 0 J S 6 查表得:偏差 E S=-E I=(I T 6-1 )/2=(1 3-1 )/2=+6 g m7 Q+O.OOO6力 30JS6=OU_O.OOO6力6 J 6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S=+5 .m,I T 6=8 g m则 E I=E S-I T 6=+5-8=-3 n m,一+0.005。6 J 6 =06-0.003力3 5 P 8查表得:基 本 偏 差E S=-2 6 R m,

14、I T 6=3 9 g m则 E I=E S-I T 6=-2 6-3 9=-6 5 p m()3 5 P 8=娟5卷 黑8、试通过查表确定以下孔、轴的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代号,并写出其公差带代号。(1)轴M O湍(2)轴如2 0器(3)孔植5般(4)孔。2 4 0滥解:(1)轴。4 0湍力4 0属 于 30-4 0 31 1的尺寸段,基 本 偏 差e i=+0.0 1 7查表得基本偏差代码为nI T=e s-si=+0.0 33-(+0.0 1 7)=0.0 1 6mm查表得公差等级为7级轴。4 0:僚 的公差带代号(|)4 0 n6(2)轴机20豁4)1 20属 于 1 0 0 1 20 m

15、m的 尺 寸 段,基 本 偏 差e s=-0.0 36mm查表得基本偏差代码为fIT=es-si=-O.036-(-0.123)=0.089mm查表得公差等级为9 级轴机20盘 的公差带代号0 i20f9(3)孑/5黑由 IT=ES-EI=-0.030-(-0.060)=0.030mm 查表得公差等 级 为 7 级力6 5 属 于 5(T65mm的尺寸段,基 本 偏 差 ES=-0.030mm,=11 M mES=ES(表)+ES 表 产 ES=-().030-0.011=-0.041mm查表得基本偏差代码为R孔帧5:黑:的公差带代号4 6 5 R 7(4)孔巾240:湍由 IT=ES-EI=

16、+0.285-(+0.170)=0.115mm 查表得公差等级 为 9 级4)124属 于 225-250mm的 尺 寸 段,基 本 偏 差 EI=+0.17 0mm,查表得基本偏差代码为D孔 0240:落 的公差带代号e 240D9TT/T/+0.016 X TTQ/+0.039 X(5 5 0 )(b 5 0 )9、已知 力(:器),e7(二爆)。试 不 用 查 表 法 确 定 IT5、IT6、IT7,IT8的标准公差值和它们的配合公差,并求出力50e5、力50E8的极限偏差。解:由 r 5 极限偏 差值可得:IT5=es-ei=+0.045-(+0.034)=0.011mm=11 g m

17、由 H6 极限偏差值可得 IT6=ES-EI=+0.016-0=+0.016mm=16 Mm由 e7 极限偏 差 值可得 IT7=es-e i=-0.05 0-(-0.075)=0.025mm=25 n m由 H8 极限偏差值可得 IT8=ES-EI=+0.039-0=0.039mm=39 M m(1)对 于。50e5,基本偏差代码为e 则 基 本 偏 差 es=-O.05 0mmei=es-IT5=-0.050-0.01 1=-0.061mm6 50 e 5=姬O:(2)对 于。50E8基本偏差为下偏差,用通用规则计算计算基本偏差E I=-e s=-(-0.0 5 0 )=+0.0 5 0

18、mmE S=E I +I T 8=+0.0 5 0+0.0 39=+0.0 89 mm力80 E 5=。5 0能 黑小3()坦1 0、已知6 30 N 7 G黑)和力30 t6(滥:)。试不用查表法计算 n6与T7树)正的极限偏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解:由 N 7 极 限 偏 差 值 可 得 I T 7=E S-E I=-0.0 0 7-(-0.0 28)=0.0 21 mm由 t6 极 限 偏 差 值 可 得 I T 6=e s-e i=+0.0 5 4-(+0.0 4 1 )=0.0 1 3mm/1、4 3O(1)n 6对于基准孔4 30 H7,E I =0,E S=E I +I T 7

19、=+0.0 21 mm对于 n 6,由 4)30 N 7(二喘)可以得 E S=-0.0 0 7mmE S=-e i+e i=-E S+A=-(-0.0 0 7)+(0.0 21-0.0 1 3)=+0.0 1 5 mme s=e i +I T 6=+0.0 1 5+0.0 1 3=+0.0 28mm噂 产H67(+000+,.000.20582 1)1+(4-+(030H 7第 十 题(1)0 3方公差带图对于基准轴 430h6 es=O ei=es-IT6=0-0.013=-0.013mm对 于 孔 T7基本偏差 ES=-ei+A=-(+0.041)+(0.021-0.01 3)=-O.0

20、33mmEI=ES-IT7=-0.033-0.021=-0.054mm喏 尸-0.033 11 /-0.054/人 6(,63於a-(11、已知基孔制配合 45 t6中,孔和轴的公差分别为25 R m 和 16M m,轴的基本偏差为+54 口 m,试不用查表法确定配合性质不变T7的 同 名 基 轴 制 配 合 证 的 极 限 偏 差,并画出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解:由已知得 IT7=25 M m,IT6=16 p m对于 t6 ei=+54-m 则 es=ei-IT6=+54-16=38 p m对于基准孔 H7 EI=0 ES=EI+IT7=0+25=25 g m对于基准轴 h6 es=0,

21、ei=es-IT6=0-16=-16 M m对 于 孔 T 7 通 过 同 名 的 t 计算基本偏差ES=-ei+=-54+(25-16)=-45 p mE I=E S-I T 7=-4 5-25=-70|L i mT7 乂/八-0.0701045 士 4 57775-所 以 h6=-0.016/rmin=ES-ei=-45-(-0.016)=-0.029ymax=E I-es=-0.070-0=-0.070X0-丁-0.029_-0.070Y1 2、设 孔、轴基本尺寸和使用要求如下:(1)D(d)=4)35 mm,Xma x=+1 2 0 m,Xr a i n=+5 0 M m;(2)D(d

22、)=6 4 0 mm,Yma x=-80 J L I m,Y mi n=-35 口 m;(3)D(d)=6 60 mm,Xma x=+5 0 J L I m,Y ma x=-32.m;试确定各组的配合制、公差等级及其配合,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解:(1)D(d)=(J)35 mm,Xr a a x=+1 2 0 n m,Xr a i n=+5 0 M 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 T,=|XmJ-Xmi n|=|(+1 20)-(+5 0)1=70 Mm由标准公差数值表的I T 7=25 M m,I T 8=39 p 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为:TD=I T 8=39 g m,Td=I T 7=2

23、5 g m0确定孔、轴公差带因采用基孔制,故孔为基准孔,其公差带代号为435 H8,E I =0,E S=+39|L i mo又因采用基孔制间隙配合,所以轴的基本偏差应从a h中选取,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选出轴的基本偏差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Xma x=E S-e i Xma xX mi n E I e S Xmi n e s-e i=Td=I T 7式中 X mM 允许的最小间隙;X ma x 一允许的最大间隙o解 上 面 三 式 得es的要求为e s E S+I T 7-Xma s将已知E I、E S、I T 7、XM、区 的数值分别代人上式得e s 39 +2 5-1 2 0=-5 6 g

24、m即-5 6 e s -5 0 M m按基本尺寸(J)3 5和-5 6 es-5 0gm的要求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 代 号 为e ,故 公 差 带 的 代 号 为。35 e 7,其e s=-5 0 M m,e i=e s-Td=-75 M mo确定配合代号为44 0 H8/e 7 435 H8/e 7的孔、轴尺寸公差带图。3 5 H 8/e 7的配合为常用配合。(2)D(d)=6 4 0 mm,Yr a a x=-8 0 g m,Y mi n=-35|n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 Tf =|Yr a i n -Yma s|=|(-35)-(-80)1=4 5 由标准公差数值表的I T 7=25

25、 M m,I T 6=1 6 g 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为:Tn=I T 7=25|H m,Td=I T 6=1 6 i n mo确定孔、轴公差带选用 基 孔 制,故 孔 为 基 准 孔,其 公 差 带 代 号 为。40H7,EI=0,ES=+25 R m。又因采用基孔制过盈配合,所以轴的基本偏差应从pz c中选取,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选出轴的基本偏差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Ymin=ES-ei Y m axes-ei=Td=IT6式中 Yai一允许的最小过盈;Ymax一允许的最大过盈。解 上 面 三 式 得e i的要求为+6 0 e i +6 6 g m按基本尺寸。40和+6 0 e i+6 6

26、g m的要求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 代 号 为u,故 公 差 带 的 代 号 为。40u6,其ei=+60 M m ,es=ei+Td=+60+16=76 n mo确定配合代号为4 40H7/u64 40H7/u6的孔、轴尺寸公差带图040力40H 7/u6的配合为优先配合。(3)D (d)=4)60 m m,Xmax=+5 0 g m,Ymax=-32 M 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Tr=I Xmax-Ymax|=|(+50)-(-32)1=82 gm由标准公差数值表的IT7=30 M m,IT8=46 M m确定孔、轴标准公差等级为:Tn=IT8=46 M m,Td=IT7=30 g m0确

27、定孔、轴公差带选用 基 孔 制,故 孔 为 基 准 孔,其 公 差 带 代 号 为4 60H8,EI=O,ES=+46 M mo又因采用基孔制过度配合,所以轴的基本偏差应从j sn中选取,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选出轴的基本偏差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Xm ax=ES-ei XmaxY m a x =E I _6 SY m axes-ei=Td=IT7解 上 面 三 式 得ES的要求为即-4 4 e i+2 g m按基本尺寸6 60和-4 e i +2 n m的要求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代 号 为k,故 公 差 带 的 代 号 为4 60k7,其ei=+2 口 m ,es=ei+Td=+2+30=+32

28、 g mo确定配合代号为力60H8/k7。60H8/k7的孔、轴尺寸公差带图+(+(060。60H8/k7的配合为常用配合。枫0一 产)13、设 某 一 孔、轴配合为 f7(二 黑)。但孔加工后的实际尺寸为0 40.045mm。若允许修改轴的上、下偏差以满足原设计要求,试问此时轴的上、下偏差应取何值?采取这种措施后,零件是否仍然具有互换性?TJ Q/+0.039(j)40H8(0,)解:由 f7(滥)得*廿+89 u m,Xfflin=+25 M m;当孔实际尺寸为4 40.045mm,修改轴的上、下偏差以满足原设计要 求,此时轴的上、下偏差应满足下列条件:Xm ax=+45-ei=+89Xm

29、in=+45-es=+25即 es=+20 M mei=-44 H m零件不具导互换性.14、如 图3-54所示为蜗轮零件。蜗轮的轮缘由青铜制成,而轮毂由铸铁制成。为了使轮缘和轮毂结合成一体,在设计上可以有两种结合形式,图3-54(a)为螺钉紧固,图3-54(b)为无紧固件。若蜗轮工作时承受负荷不大,且有一定的对中性要求,试按类比法 确 定4)9 0mm和。12 0mm处的配合。图3-54蜗轮结构图解:对于加螺钉紧固的配合,选用过渡配合,由于有对中性要求用H7/m6(或H7/n6);对于无紧固件的选用过盈配合H7/p6(或H7/r6)01 5,图3-55所示为一机床传动装配图的一部分,齿轮与轴

30、由键联 结,轴承内外圈与轴和机座的配合分别采用巾50k6,图中的尺 寸 和4 110J7,图中的尺寸。试确定齿轮与轴,图中的尺寸、挡环与轴,图中的尺寸、端盖与机座,图中的尺寸的配合。图3-55机床传动装配图解:齿轮与轴的配合采用6 50H7/m6,它能精密定心,而且抗振性好;挡环与轴的配合采用力50D11/k 6,由于无定心要求,采用间隙配合;由于轴承外圈与机座的配合力110J7,孔的用J 7,轴 选 用f 9,即轴承外圈与机座的配合为4 110J7/f9o16、被检验零件尺寸为轴(|)60f9E,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解:解(1)由极限与配合标准中查得力60f9=前04黑,画

31、出尺寸公差带图。+0(/)60mm8.71(459.96 26mm8.7 T“59.903,加 公差带图(2)由 表3-1 7中查得安全裕度A=7.4 M m,因为此工件尺寸遵守包容要求,应 按 照 方 法1的原则确定验收极限,则上验收极限=4 60-0.030-0.0074=4)59.9626 m m下 验 收 极 限60-0.104+0.0074=4)59.9034 m m(3)由 表3-17中按优先选用I挡的原则查得计量器具测量不确定 度 允 许 值5=6.7 口 m。由 表3-1 8查 得 分 度 值 为0.01 mm的外径千分尺,在尺寸范围大于20100 mm内,不确定度数值为0.0

32、05 m m,因0.005 Ui=0.0067,故可满足使用要求。17、被检验零件为孔。100H9E,工艺能力指数为CP=1.3,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18、某轴的尺寸要求为4 50h8,因用试切法加工的,其尺寸分布偏向于最大极限尺寸,试确定验收极限。若选用H挡测量不确定度允许 值 为U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19、某内尺寸为120mli1,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其加工精度GB/T1804f。试确定其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20、已知某孔的尺寸要求。30M8,画出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图,计算量规的尺寸和极限偏差,并确定磨损极限尺寸。21、计算检验轴618P7用的工作量规及其校对

33、量规的工作尺寸及极限偏差,画出量规公差带图。scrscrscr四1、说 明 图4-158所示零件中底面a、端 面b、孔表面c和孔的轴线d分别是什么要素(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关联要素、轮廓要素、中心要素)?图4-1 5 8几何要素的判别解:被 测 要素基 准 要素单 一 要素关 联 要素轮 廓 要素中心要素底 面av7XX端 面bXXX孔表面CXXX轴线dXX2、根据图4-159中曲轴的形位公差标注,用填表4-28的形式说明图中各项形位公差的含义。各项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可以画在表的外面。0.01表4-28曲轴形位公差含义的填写公差框格三0.025Z70.025。|。制|II0.002

34、A-B40.025C-D00.006特征项目被测要素公差值基准公差带符号名称有无基准要素形状大小基准如何对称度键 槽对 称面0.025有Cdl轴线两平平面靛对 称于 基准圆跳动圆锥面0.025有A-B同心圆锥i环半径差同轴夕圆曲轴0.0无同轴 半径柱度1圆柱 差/平曲轴0.0有A-B圆柱 直径平行行轴线02度圆中心0.0有C-D圆环 半径同心跳孔连25差动线乡圆右端0.0无同轴 半径柱轴06圆柱 差度3、试对图4-160所示轴套上的标注的形位公差作出解释,并按表4-29规定的栏目填写。图4-160轴套的形位公差标注(略)表4-2 9轴套的形位公差内容的填写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公差特征项目名称被测要

35、素基准要素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公差带相对于基准的方位关系同轴度C 3 9 的轴心线C 3 5 的轴心线圆柱面C0.025与基准同轴夕圆柱度C 3 9 的轴无同轴圆柱面0.015与基准无关垂直度两端面0 35的轴心线两平行平面0.05与基准垂直4、在不改变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前提下,改正图4-161中的形位公差标注错误(按改正后的答案重新画图,重新标注)。图 4-161形位公差标注错误(略)答:5、试 指 出 图 4-162(a),(b),(c),(d)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并加 以 改 正(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不允许变更,正确的形位公差标注不要修 改,重新画图,重 新 标 注)。图4-162错 误

36、的 形 位 公 差 标 注(略)答:/4 2夕650心 _l-s-l 0.05 AB切 0.00$/|4-8 I 力。.叫/勿|叁 _ _ _ _ _ _ _ _3一由L 0.0 5 IC 1夕。3讨例|L|0.蔡闷6、图4-1 6 3中的垂直度公差各遵守什么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它们各遵守什么边界?试分别说明它们的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的合格条件。设加工后测得零件的实际尺寸为61 9.9 8 5 m m,轴线对基准A的垂直度误差值为e0.0 6 n l m,试分别判断按图样图(a)、图(b)、图(e)的标注,该零件是否合格?图4-1 6 3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解:(a)遵守独立原则;合格条件是

37、。1 9.9 7 9 W4“a20/4 0 0.0 5。当叁=即9.9 8 5,九=四.0 6时,由于九=洲0 6 四.0 5,所以该零件不合格;(b)遵守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 1 9.9 7 9 2 0 或4+/了丝0 +曲.0 JL洲.0 5 +(0 2 0-d“);加 9.9 7 9 da 溟0当d.=。1 9.9 8 5,九=四.06时,由 于 例9.9 7 9 W44020且九=。0.0 6 四.0 5 +(。2 0 -利9.9 8 5)=网0 7 5,所以该零件合格。(c)遵守最小实体原则;遵守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帆 9.9 7 9 da。2 0

38、或 0 1 9.9 7 9 da。2 0J f1 四.0 5 +(/-帆 9.9 7 9)J (1“_ 久 2 帆 9.9 7 9 -洲.0 5(d)也守最大实体可逆原则,遵守或大实体实效边界,合格条件是r 19.9 7 9 da 2 0+曲.0 5 或 da+f 1 0 2 0 +洲.0 51 71 0.0 5 +(z J 2 0-jJ -1 9.9 7 9 Ja (4 2 0 +0.0 5 一(e)遵守最大实体原则;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或最大实体边界),合格条件是0 1 9.9 7 9 2 0 或1-2 0 +洲 J .一 九20-4 1 ;加9.9 7 9 乙 4 0 2 0当 心=0

39、 1 9.9 8 5/=0 0.0 6 时,由于 0 1 9.9 7 9 4 4“2 0 且九=四.0 6 。2 0 -例9.9 8 5)=四.0 2 5,所以该零件不合格。7、按 图4-1 6 4中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试填写下表(重新制表填写)。图4-1 6 4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标注表4-30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内容填空 m m零最大实可能补边界名对某一实际件最大实最小实体状态偿的最称及边尺寸形位误序体尺寸体尺寸时的形大形位界尺寸差的合格范号位公差公差值围注:表中2是指基准孔的实际尺寸。值aC I OC9.9 9 1C Oe0.0 0 9aM=e i of 4C 1 0-dabC1

40、1.9 8 4C1 1.9 7 3e0.0 0 6eo.ond y v=(C1 1.9 9f t+dM-d acC2 4.9 6 5C2 4.9 8 6C O.1c0.0 3 9d w v=C2 4.8 6 5/r +(Du-Dt f)+(Du-18)dC5 0.0 0 9C5 0.0 4 8coe0.0 3 9d.M=d M V=c5 0.0 0 9f D-e5 0.0 0 98、图 4-1 6 5 所示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零件图上:(1)圆锥截面圆度公差为6 级(注意此为形位公差等级);(2)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7级(L=5 0 m m),并且只允许向材料外凸起

41、;(3 )圆锥面对孔。8 0 H 7 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 2 m m;(4)O 8 0 H 7 孔表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 0 5 m m;(5 )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 0 4 m m;(6)48 0 H 7 遵守单一要素的包容要求;(7 )其余形位公差按G B/T 1 1 8 4 中的K 级要求。图 4-1 6 5 轴承内圈(略)答:本关附评后拨到加w9、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6的图样中(重新画图,标注)(1)2 x d 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02mm;(2)0 D孔轴线在X(长度)方向上对2 x d 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42、(3)。D孔轴线在Y (宽度)方向上对2 x d 公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3mmo图 4-16 6支 承 座(略)答:10、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7的图样中(重新画图,标注)(1 )法兰盘端面A对。1 8 H 8孔的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 1 5 m m;(2 )。3 5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 x(|)8 H 8孔对。1 8 H 8孔 的 轴 线(第一基 准)和法兰盘端面A (第二基准)的位置度公差为40.0 5 m m;(3)4 x 48 H 8孔组中,有一个孔的轴线与力4 H 8孔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它的偏离量不得大于土 1 0 u m。图4-1 6 7法 兰 盘(略)

43、1 1、用水平仪测量一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共测量五个节距,六个测点,测量数据如下(单位为格):0,+1,+4.5,+2.5,-0.5,-1。已知水平仪的分度值为0.0 2 m m/m,节距长度为2 0 0 m m。试分别用最小条件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计算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任选用作图法或坐标变换法解题。解:作图法首先,按测点的序号将相对示值、累积值(测量坐标值)列于表中,再按表中的累积值画出在测量坐标系中的误差曲线。如图所示。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测点序号i012345相对示值(格数)0+1+4.5+2.5-0.5-1累积值(格数)0+1+5.5+8+7.5+6.51)两端点连线法在中,连接误差曲线的首

44、尾两点成一连线,这个连线就是评定基准。平行于这个评定基准,作两条直线(理想要素)包容被测误差曲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直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 就是直线度误差值。如图中虚线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f=4.4格。现需要将水平仪的格子数换算成毫米或者微米。由于分度值是0.02mm/m,即 每1000mm上的一格代表0.02mm,而水平仪的桥距为200mm,所以水平仪上的一格代表0.02 x 200/1000=0.004mm,或者是4 M mo因此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应该是:f _=4.4 x 4=17.6 M m2)最小条件法按最小条件法的定义,要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高一低或者是两低一高的三个点

45、。在图中的误差曲线上,可以找到两低一高三点,连接这两个低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过高点作包容误差曲线的另一条直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虚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4.3格就是直线度误差值。同理这个误差值是水平仪的格子数,要换算为微米:f-=4.3 x 4=1 7.2 M m(2 )坐标变换法1)最小条件法:首先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个最低点,一 个 是 1点,另一个是5 点,高点是3 点,所以对这两个最低点来说,它们的坐标值应该相等,于是有下列等式:11l+p=+6.5+5 p 解方程求出 p=-T=-l.3 7 5其次,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表中为坐标变换的

46、全过程。测点序号i012345相对示值(格数)0+1+4.5+2.5-0.5-1累积值(格数)0+1+5.5+8+7.5+6.5转换坐标0+1+P+5.5+2P+8+3 p+7.5+4P6.5+5P0-0.37 5+2.7 5+3.8 75+2-0.3 75f=+3.8 7 5-(-0.3 7 5 )=4.2 5 格数换算为微米:f-=4.2 5 x 4=1 7 g m2)两点法:另 0 点坐标与5 点0=6.5+5 p 解方程求出p=-1.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坐标相等3士出其它点的坐标值测点序号i012345相对示值(格数)0+1+4.5+2.5-0.5-1累积值(格数)0+1+5

47、.5+8+7.5+6.5f=+4.1-(-0.3)=4.4 格数换算为微米:f-=4.4 x 4=1 7.6 M m转换坐标0+1+P+5.5+2P+8+3 p+7.5+4P6.5+5P0-0.3+2.9+4.1+2.301 2、用水平仪测量某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依次测得各点的相对读数 值 为(已 专 专 换 为 H m):+6,+6,0,-1.5,-1.5,+3,+3,+9 (注意起点的值应该为0,即第一点的读数+6 是相对于起点0 取得的)。试在坐标纸上按最小条件法和两端点连线法分别求出该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值。解:1.作图法首先,按测点的序号将相对示值、累积值(测量坐标值)列于表中,再

48、按表中的累积值画出在测量坐标系中的误差曲线。如图所示。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测点序号i012345678相对示值0+6+60-1.5-1.5+3+3+9累积值0+6+1 2+1 2+1 0.5+9+1 2+1 5+2 41 ).两端点连线法连接误差曲线的首尾两点成一连线,这个连线就是评定基准。平行于这个评定基准,作两条直线(理想要素)包容被测误差曲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直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广就是直线度误差值。从图中可以看出,f=1 2 M mo2 ).最小条件法按最小条件法的定义,要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高一低或者是两低一高的三个点。在图中的误差曲线上,可以找到两高一低三点,连接这两个高点

49、作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过低点作包容误差曲线的另一条直线。平行于纵坐标轴在图上测量这两条线的距离即纵坐标值f=9.5.M m就是直线度误差值。2.坐标变换法1 )最小条件法:首先在误差曲线上找到两个最低点,一 个 是0点,另一个是5点,高点是8点,所以对这两个最高点来说,它们的坐标值应该相等,于是有下列等式:90=+9+5 p 解方程求出 p=-5=-l.8其次,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表中为坐标变换的全过程。测点序号i012345678相对示值0+6+60-1.5-1.5+3+3+9累积值0+6+1 2+1 2+1 0.5+9+1 2+1 5+2 4转换坐标0+6

50、+P1 2+2 p+1 2+3 p+1 0.5+4 p+9+5 p+1 2+6 p+1 5+7 p+24+8 p0+4.2+8.4+6.6+3.30+1.2+2.4+9.6f=9.6-0=9.6 M m2)两点法:令0点坐标与8点坐标相等0=2 4+8 p 解方程求出p=-3将所有的坐标值作相应的变换,求出其它点的坐标值测点序号i012345678相对示值0+6+60-1.5-1.5+3+3+9累积值0+6+1 2+1 2+1 0.5+9+1 2+1 5+2 4转换坐标0+6+1 2+1 2+1 0.5+9+1 2+1 5+2 4f=+6-(-6)=1 2 g mP2 p3 p+4 p+5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