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099356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一).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目目 录录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1第二章 诗经.1第三章 先秦散文.2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3第五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4第六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4第七章 两汉辞赋.5第八章 两汉诗歌.6第九章 建安诗歌.6第十章 正始诗歌.7第十一章 两晋诗歌.7第十二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7第十三章 南北朝诗歌.8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8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9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十六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9第十七章 盛唐的诗人们.10第十八章 李白.10第十九章 杜甫.10第二十章 大历诗坛.11第二十一章 中唐诗歌.11第二十二章 李商

2、隐与晚唐诗歌.11第二十三章 唐代散文.12第二十四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2第二十五章 唐五代词.1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章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上古传说文学节知识点名称神话释义第 二 节上古神话传说主观题(简答题)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1)神话比传说产生得早。(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社会历史化。(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神异色彩,非理性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1)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生存主题。(2)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3、(3)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4)神话是集体创作的,集体创作的,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变化并成型。第二章第二章 诗经诗经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简答题)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依据音乐的音乐的不同分类。2、含义:(1)“风”“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2)“雅”“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3)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4)“颂”“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名词解释)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共305305

4、 篇。篇。分为风、雅、颂风、雅、颂三类。(简答题)诗经从内容上主要可分为哪几类诗歌?(1)婚恋诗。婚恋诗。(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人生感慨的诗。(3)政治讽喻诗。讽喻诗。(4)史诗史诗及其他。(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诗经婚恋诗基本内容1.诗经有一部分作品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如郑风 溱洧和陈风和陈风 月出月出等。2.诗经也表现了恋爱的曲折和苦恼,恋爱的曲折和苦恼,如郑风郑风 将仲子将仲子、鄘风鄘风 柏舟柏舟等。3.写夫妇间深挚情爱的作品,如齐风齐风 鸡鸣鸡鸣、郑风郑风 风雨风雨。4.诗经还有几篇“弃妇诗”“弃妇诗”,如邶风的日月邶风的日月、终风终风、谷风

5、谷风,卫风卫风 氓氓等,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名词解释)赋比兴(1)赋: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2)比:比:以彼物比此物也。(3)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答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四言诗的典范。(4)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简答题)简述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是:(1)结构形式重章复沓。重章复沓。(2)基本句式为四言。四言。(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4)词汇丰富,

6、大量运用联绵词联绵词和迭字。迭字。(论述题)试述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1)重章复沓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基本章法结构。(2)所谓重章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 改变或替换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古代神话绪论诗经风、雅、颂含义诗经诗经分类第 一 节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赋比兴诗经的文学成就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重章复沓第二节诗经的文学成就1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唱复唱。重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3)诗经的语言表现很有特色。一是质朴畅达质朴

7、畅达。二是词汇丰富。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第三章第三章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节绪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知识点名称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尚书春秋第一节左传、战国左传的策等历叙事艺术史散文主观题(简答题)春秋战国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何在?(1)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进步,制度的改革。进步,制度的改革。(2)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王权式微,诸侯争霸。(3)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私学兴起。(4)史官撰作史著,提供政治借鉴。(名词解释)尚书(1)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第一部散文集;(2)是以记言记言为主体的古史;(3

8、)尚书有今、古文之别。今、古文之别。(名词解释)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记事简括,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思想主张。(论述题)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左传的叙事艺术。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二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采用全知叙事视角。(1)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 史料的取舍、叙述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例如宣公二年的郑败宋师获华元。(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视角,即站在亲历事件的角度来叙述事件,这样既可以保证历史事件叙述

9、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从而增加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避免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如晋楚城濮之战。(论述题)试述左传的写人艺术。(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性格鲜明。(2)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4)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写出性格的发展。写出性格的发展。(名词解释)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第一部国别史。主要记载周、鲁等诸侯国的史实,以记言为主。以记言为主。其整体风貌是质朴平实。质朴平实。名词解释:论语论语是以记

10、录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典籍,通过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展示孔子的思想。(简答题)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1)具有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2)能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3)能摹绘人物,形貌毕肖(4)引誓设喻,善用寓言(名词解释)墨子墨子名翟,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显学”。墨子一书保存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基本思想。(简答题)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1)富于雄辩色彩。富于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左传的写人

11、艺术国语论语第二节庄子、战国策孟子的文学特色等诸子散文墨子孟子文章的特点2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2)善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善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韩非子寓言的特点是什么?其与庄子寓言有何不同?(1)韩非寓言的一贯特征是,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思想。(2)这些寓言,都通俗浅白浅白,形象可感。先讲一个(或不止一个)故事,之后摆出寓意,比较明切。(3)但是由于韩非寓言大多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尽管有的也是虚构),表现手法又比较单调。较之庄子寓言的想象富奇、飞动飘逸,显得沉闷而缺

12、少姿彩。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1)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2)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由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3)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以下几点最具文学色彩:异彩纷呈的故事;奇幻谲诡的想象;空灵飘忽的文风;谐趣和讥刺横生;精湛传神的文笔。第四章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屈原和楚辞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论述题)试述楚辞的渊源及其文体特点。(1)楚辞的产生与楚歌、楚声有直接联系。直接联系。(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巫歌”关系紧密。(3)楚辞充

13、满楚地风物描写。风物描写。(4)楚辞也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5)从诗风言,楚辞想象富奇,铺排夸饰。想象富奇,铺排夸饰。(6)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增长,句式长短不拘,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拘,参差错落。(7)从语言说,楚辞多使用楚地方言。楚辞多使用楚地方言。名词解释:离骚(1)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2)表现诗人追求理想的品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3)情感浓烈,想象奇幻。(简答题)简述古今学者对离骚题旨的解释。(1)司马迁说“离骚”就是“离忧”“离忧”,班固说为“遭忧”,班固说为“遭忧”,王逸说为“离愁,王逸说为“离愁”。(2)游国恩说“离骚”是楚地古曲

14、(劳商),也可能“牢骚”的意义。(简答题)简述离骚的艺术特点。(1)浓烈的激情激情和奇幻的想象。想象。(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3)比兴手法比兴手法的拓展。(4)在结构上,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前实后虚,前实后虚,使艺术境界层进层新,思想感情得到尽情挥洒;(5)形式语言特色:句式长短不拘,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开始长篇巨制。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简答题)简述九歌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规讽之意。(2)神灵的人格化。人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名词解释:天问(1)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15、,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2)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3)体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名词解释)宋玉韩非子寓言和庄子寓言的区别第一节屈原和楚辞楚辞的渊源及文体特点离骚离骚题旨的解释第二节轹古切今,惊采绝艳的离骚离骚的艺术特点第三节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艺术特色天问第 四 节宋玉3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宋玉(1)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楚辞作家。(2)其作品传闻不一,收录不同。(3)可信的只有九辩九辩一篇。第五章第五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知识点名称李斯创作主观题(简答题)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

16、及其特点。(1)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势宏大。(简答题)简述晁错政论散文的特点。(1)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2)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排比铺叙,驰骋纵横。简述西汉初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色。(1)在汉初众多政论散文家中,贾谊和晁错贾谊和晁错最具代表性。(2)其文章切近现实,长于分析和对策,情感浓郁,纵横驰骋,成为“大汉鸿文”的标志。(简答题)简述晁错散文论贵粟疏的主要写作特点。主要写作特点是:大量运用对比、铺陈的手法对比、铺陈的手法,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更鲜

17、明的体现,如古今对比、农商对比、法令与实际的对比,农商对比、法令与实际的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说重农贵粟的重要意义。文章以事实为根据,准确地剖析时弊,通过对常理、人情的细致分析提炼结论,体现了晁错散散文切实中肯,擅长分析的特点。文切实中肯,擅长分析的特点。(简答题)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寓含劝诫训教之意;(2)以简短笔墨,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精神;(3)逸闻琐事有独立性,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产生了影响。有独立性,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产生了影响。(简答题)简述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1、东汉后期散

18、文创作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2、其文章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切中时弊;富于激情和文采。鲜明倾向,切中时弊;富于激情和文采。第六章第六章 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主观题(简答题)简述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1)以个性化语言和对比衬托的方法,以个性化语言和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描写特定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中去塑造。、(3)注意细节和心理描写(简答题)简述史记人物传记使用对比衬托方法塑造人物的特点。(1)善于描写同类情境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不同言行。(2)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性格对比。(3)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比衬。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

19、剪裁和安排。(1)精心选择和安排人物的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人物生平际遇和思想性格。(2)运用互见法,本人传记表现其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其他事件和性格特点放入其他传记。(简答题)简述史记人物塑造中心理描写的特点。史记中人物心理表现方式:以他人语言以他人语言揭示人物心理、由作者在叙述与描写中直接点拨人物心理、点拨人物心理、通过人物独白写心理进而揭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性格。(简答题)简述汉书人物传记的文学特色。节第一 节秦代散 文和李斯晁错政论散文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特色第 二 节贾谊、晁错与 西汉初期散文论贵粟疏第三 节董仲舒 刘向与西 汉中后期散文第 四 节东汉 散文的演

20、变节第一 节司马迁 及其史记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东汉后期散文知识点名称史记史记对比衬托方法精巧的剪裁和安排史记的心理描写汉书第 二 节史 记人物 传记的文 学成就第 三 节4 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班 固和汉书(1)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神貌。性格、神貌。(2)通过人物的所处环境、语言、行止等,细腻地揭示人物的的 微妙心理、微妙心理、曲折复杂的心态。东汉时期除汉书以外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东汉时期除汉书以外的历史散文,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名。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在写作上有一些共

21、同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吴越春秋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各篇相对独立;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吴越春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赵晔的吴越春秋记录基本史实而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前后连贯成篇,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吴越春秋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

22、,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以及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创作历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以及传奇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七章第七章 两汉辞赋两汉辞赋主观题第 四 节东汉 其他历史散文 吴 越 春秋节第 一 节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知识点名称(简答题)简述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枚乘 七发(1)铺叙描摹,夸饰渲染。(2)少抒情。(3)遣词造语走向繁难和华丽。繁难和华丽。(4)以主客问答形式以主客问答形式结构全篇。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司马相如大赋简述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赋的创作特点。(1)抒情言志,情感浓郁。(2

23、)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简答题)简述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1)以铺叙摹绘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排夸饰,文辞富丽。(2)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天子游猎赋,极度发展了大赋的表现方式.(3)具备了汉大赋这一文体的鲜明特色,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长足发展。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1)将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抒写悲郁孤愤之情;(2)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创作手法是抒情述志抒情述志。(简答题)简述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扬雄大赋的创作特色。)(1)拓展汉大赋的题材领域。(2)进一步加强大赋“劝百讽一”“劝百讽一”的“劝”“劝”的色彩。(3

24、)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摹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简答题)简述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创作特点。(1)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2)丧失了真情实感.(3)空间的极度排比。(4)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5)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论述题)王褒的洞箫赋在咏物赋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贡献?(1)以咏物自况,以咏物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对洞箫的描述之中,和一般的象喻关系浅露直接的咏物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2)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显得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全文写音乐的先河。第 二 节司 马 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

25、勃兴长门赋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第三节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洞箫赋5 5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 四 节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节二京赋(简答题)简述张衡二京赋的创作特色及其贡献。二京赋是张衡张衡著名的大赋作品,它的谋篇立意,大抵模仿班固模仿班固两都赋两都赋;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铺陈胪列,细致描绘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更加不厌其烦,成为汉代京都京都赋的极致赋的极致。张衡的二京赋,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汉代大赋的绝响。第八章第八章 两汉诗歌两汉诗歌主观题(简答题)简述五言诗起源的历程。(1)先秦民歌中有一些五言的片段。(2)西汉的乐府和歌谣中具有更多的五言成分。(3)

26、到东汉初期文人的诗歌中,就产生了成型的五言诗。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是五言诗正式产生的标志;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渐趋成熟。(简答题)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1)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具体表现为思乡怀人和闺思愁怨。思乡怀人和闺思愁怨。(2)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感受,对人生的某些思考思考。(简答题)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1、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2、浅近自然、不假雕饰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3、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简答题)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有情节

27、,有人物形象。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简答题)简述汉乐府诗语言及形式的艺术特色。(1)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2)形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言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简述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1)讽刺达官贵人。(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3)歌唱爱情婚姻。(4)婚恋诗反映相关的社会问题。(5)倾诉生活艰难困顿。(6)漂泊流荡。(7)表达人生哲理。第九章第九章 建安诗歌建安诗歌主观题(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28、”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以悲凉为美;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色彩;形式上辞采华美但又不假雕饰。(简答题)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曹操诗歌宏伟的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经验和启示。知识点名称第一节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五言诗起源第 二 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汉乐府民歌第三节两汉乐府民歌汉乐府诗语言及形式的艺术特色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节建安风骨形成的原

29、因第 一 节首开风气的曹操知识点名称建安风骨曹操诗歌6 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节其他建安诗人蔡琰五言悲愤诗(简答题)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艺术特点。(1)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的基础创作的 长篇叙事诗,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的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2)能够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良好的作用。(3)全诗叙述与抒情融为一体,字字血泪,真实生动,深切地反映了汉末动乱年代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有史诗般的效果。史诗般的效果。名词解释:建安七子(1)指建安时期七位文学创作成就卓著的文人。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30、刘桢。(2)建安七子的作品往往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3)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第十章第十章 正始诗歌正始诗歌主观题建安七子节第二节阮籍和嵇康知识点名称(简答题)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 咏怀(1)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2)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3)融哲理、情思、意象为一炉。(4)阮籍的咏怀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嵇康诗歌(简答题)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了的人生理想境界。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峻切之语。能脱开诗经诗经,再四言诗中另辟蹊径。第十一

31、章第十一章 两晋诗歌两晋诗歌第 二 节嵇康节知识点名称太康诗风太康诗歌内容形式特点左思风力主观题(简答题)简述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征。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则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缛旨星稠,繁文绮合”。(1)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2)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以陆机陆机为代表。(简答题)简述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1)“缛旨星稠,繁文绮合”。(2)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3)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4)描写更加细腻。名词解释:“左思风力”(1)西晋左思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建安风骨,被钟嵘诗品誉为“左思风力”。(2)左思的诗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32、。(名词解释)玄言诗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自魏正始时代,东晋中期是其成熟和高潮期,成熟和高潮期,东晋末式微;内容以谈论老庄玄理为重,抽象玄虚,淡乎寡味;东晋玄言诗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简答题)简述郭璞游仙诗的内容。(1)“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将对现实的失望不满用隐逸或游仙的方式表达出来。(2)承继传统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服食采药为主旨。名词解释:游仙诗(1)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2)游仙诗的内容:求仙长生之意,愤世嫉俗之言。(3)郭璞的游仙诗成就最高。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主观题(简答

33、题)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太康诗风的总体倾向第二节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玄言诗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郭璞游仙诗游仙诗节第 二 节知识点名称田园诗7 7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陶渊 明的诗歌成就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陶渊明诗歌特色第 三 节陶渊 明的散文 和辞赋节(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朴茂生气。(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简答题)简述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形成原因:(1)在于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2)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简答题)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34、(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贡献。)(1)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2)创作了冲淡之美。冲淡之美。(3)诗歌创作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多样性。(名词解释)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散文,通过纪实手法描写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知识点名称谢灵运山水诗特色主观题(简答题)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1)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一首诗中往往是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山水诗的结构模式。一首诗中往往是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2)景物与情思相交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

35、造之端倪。(3)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简述鲍照诗歌语言特点。(1)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2)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3)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名词解释)永明体(1)永明体是南朝齐永明末由沈约、谢朓南朝齐永明末由沈约、谢朓等人倡导的一种新体诗。(2)它是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3)永明体的特点在于它对诗歌声律有严格要求,讲求四声的配合。四声的配合。(名词解释)宫体诗宫体诗以写闺阁情怀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发端于齐梁之际,齐梁之际,到简文帝萧纲时达到全盛。尚娱乐、重写实、是文学觉醒过程中一种极端的表现。名词

36、解释:吴均体(1)梁陈时期吴均等人的诗歌。(2)文体清拔有古气,创作受古诗那种直抒胸臆、写景只写轮廓而非具体描写方式的影响。(简答题)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1)庾信诗风体现了南方清绮诗风南方清绮诗风与北方贞刚诗风北方贞刚诗风的融合;(2)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自然工巧;(3)后期诗歌格调苍劲诗歌格调苍劲,技巧精工,集南北诗歌之大成。“徐庾体”:(1)指南北朝诗人徐陵与庾信的诗。(2)诗风绮艳。(简答题)简述木兰诗的艺术特点。(1)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语言浅畅明快;语言浅畅明快;(2)顶真修辞运用巧妙;运用巧妙;(3)比喻恰切生动;恰切生动;(4)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

37、性格;对话表现人物性格;(5)风格刚健清新。刚健清新。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主观题桃花源记第一 节元嘉诗坛鲍照诗歌语言特点第 二 节永明诗永明体第三 节梁陈诗 歌的多元 化发展宫体诗梁陈诗歌的三种类型第四 节北朝诗 歌及庾信庾信诗歌第五 节南北朝乐府木兰诗节知识点名称8 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 节建安时期建安辞赋洛神赋(简答题)简述建安辞赋的艺术特点。(1)抒情性强;抒情性强;(2)讲求辞藻和形式工齐之美;工齐之美;(3)韵律和谐。韵律和谐。名词解释:洛神赋(1)洛神赋是曹植的赋作。(2)洛神赋叙写眷恋之情,辞采绚烂清泠而又臻于极致。(3)这篇赋里所创造

38、的许多美丽的意象,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简答题)简说骈文的特征。(1)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有明显区别。(2)骈文的主要特征,是讲求对偶、用典、声律和辞藻。对偶、用典、声律和辞藻。(名词解释)水经注(1)作者是北魏郦道元;北魏郦道元;(2)属于地理著作也是山水散文;山水散文;(3)记叙真实语言准确。(简答题)简述庾信赋的特点。(1)庾信在南朝的赋作都是绮丽柔靡之作。(2)入北以后,庾信的赋作一改旧辙,虽精工不减,格调却苍凉悠远。(3)入北后创作出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抒情咏史,情深辞工,用典密而切,音韵谐而畅。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39、和辞赋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 四 节南朝时期骈文特征水经注第五 节北朝时期庾信赋特点节第一 节小说创 作的繁荣知识点名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主观题(简答题)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1)受到汉末至六朝品评人物的影响。人物的影响。(2)士族子弟有意学习名士言谈举止。学习名士言谈举止。(3)文人学士以熟悉故事以熟悉故事为学问。(名词解释)志怪小说志怪小说起于魏晋,魏晋,是杂谈神仙鬼怪的小说。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鲜明的爱憎、美丽的情怀、浪漫的幻想,充满奇异色彩。干宝搜神记干宝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简答题)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点。(1)语言精炼、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雅典

40、的词句,又有生动的口语。(2)善于将语言写得逼近人物身份,而又富于哲理性,哲理性,而且往往用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肖像和精神面貌。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主观题(名词解释)上官体(1)贞观诗人上官仪,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2)上官体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名词解释)初唐四杰(1)初唐四杰指初唐四位诗人王勃、卢照邻、杨炯

41、、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2)诗歌重视抒情,开始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但没有完全摆脱宫廷诗风的影响。(名词解释)“文章四友”文章四友指诗人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他们的诗作以五律居多。第 二 节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第三 节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节知识点名称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上官体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第 三 节杜审言宋之问沈佺9 9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吴中四士陈子昂诗歌(名词解释)吴中四士(1)“吴中四士是初、盛唐之交的四位诗人。(2)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简答题)简述陈子昂诗歌的特点。(1)诗风特点复归风雅,这集中

42、体现在他的 38 首感遇诗中。(2)其中许多都与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盛唐的诗人们盛唐的诗人们节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第 二 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 二 节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节知识点名称孟浩然山水诗主观题(简答题)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1)自然平淡。自然平淡。(2)不求工而自工。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王翰与王昌龄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1)诗体多为七言绝句。(2)多写军旅苦辛,诗风苍凉悲壮。(3)讲究立意构思,豪爽俊丽,绪密思清。(4)语言含蓄雄放,意境高远深沉。(论述题)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

43、边塞诗的特点(名词解释)“高岑”(1)指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2)多写边塞诗,诗写边塞风光及边塞生活,诗风多慷慨悲壮。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李白李白王昌龄边塞边 塞 诗 人(高岑)知识点名称李白歌行体诗歌主观题(简答题)简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1)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笔法多变,任意抒写。笔法多变,任意抒写。(2)激情喷涌,气势奔放,慷慨激昂,豪迈飘逸。(3)语奇意新。语奇意新。李白诗歌将进酒的特点是借古题抒己怀。特点是借古题抒己怀。简述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1)七言绝句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之美,兴到神会,一挥而就,自然天成。(2)五言绝句以

44、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思,自然含蓄。(3)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具有乐府民歌风格。(论述题)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1)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色彩。(2)想象的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3)既有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壮美意象,又有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优美意象。(4)诗歌语言清新明快,不加雕饰,语言色调明丽。语言清新明快,不加雕饰,语言色调明丽。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杜甫杜甫主观题(论述题)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1)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素有“诗史”“诗史”之誉。(2)这首先在于杜

45、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重要历史事件在其诗中均有反映,如忆昔忆昔第一节李白及其各体诗作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第 二 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李白诗歌节第一节杜甫及诗歌的史诗性质知识点名称“诗史”性质10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描述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其不仅可以正史,并且可以补正史之不足。(3)杜诗提供了比历史事件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使人如临其境。(4)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其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从认识历史的期初面貌说,这类诗也具有诗史的意义。如无家别无家别一诗,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令人不忍卒读。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令人不忍卒读。第二节杜诗的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写实手法(

46、简答题)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1)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纪实描写手法。(2)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细微而真实。(3)用纪行方式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名词解释)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其感情基调是悲慨。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其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大历诗坛大历诗坛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简答题)简述大历“十才子”诗的艺术特色。(1)擅长五言律诗,追求格律的工稳,诗歌工整精炼。工整精炼。(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

47、诗见长,刻画精巧细致。刻画精巧细致。(4)追求清雅闲淡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简答题)简述李益诗风的两重性。(1)李益的边塞诗表现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具有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带有盛唐余韵。(2)李益诗具有感伤情调,李益诗具有感伤情调,带有大历时代的特点,为中唐的先声。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中唐诗歌中唐诗歌节知识点名称元和体第 一 节元 白 诗派主观题(名词解释)元和体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次韵相酬”、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二人于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小碎篇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统称“元和体”“元和体”。(论述题)试论白居易不同类型的诗歌的特点。(1)白居易的诗

48、歌类型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2)白居易最看重讽谕诗,是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下创作的,如秦中吟。(3)感伤诗突出表现抒情因素的强化,代表作长恨歌和琵琶行。(4)杂律诗流传较广的是写山水风光和友情的作品,如暮江吟。(5)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小池。(论述题)试论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1)以文为诗。(2)诗风怪奇,狠重奇险,以丑为美。(3)偶有清新自然的诗作。(简答题)简述孟郊诗歌创作的特点。(1)以苦吟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构思奇特超常;注重造语炼字,构思奇特超常;(2)诗多表现凄凉寒苦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

49、着一股寒气;(3)孟诗也有古朴平易的小诗,如游子吟游子吟。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李商隐与晚唐诗歌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沉郁顿挫第 二 节十 历 大才子“十才子”诗的艺术特色第 三 节顾 兄 与李益李益诗风两重性居易不同类型的诗歌的特点第 二 节韩 孟 诗派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孟郊诗歌创作的特点111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李商隐无题(简答题)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1)无题诗多是爱情诗,爱情诗,写情人的约会、相遇与相思。(2)一些无题诗寄寓身世之感。(3)李商隐的无题诗朦胧晦涩,意旨隐秘。诗朦胧晦涩,意旨隐秘。2、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李商隐无题诗

50、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个是他在感情方面的怅惘哀伤;(1)一个是他在感情方面的怅惘哀伤;(2)一个是他在表现方面的迷离恍惚。(2)一个是他在表现方面的迷离恍惚。(论述题)试论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在感情方面的怅惘哀伤,文本中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无题诗意旨的含蓄腺胧,同时为解读作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一个是他在表现方面的迷离恍惚,诗中所用形象常常是现实中没有的,但诗中有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