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三.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3812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三.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1/4 一、名词解释 西昆体: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题材狭隘,主要是咏史、咏物和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形式精美,内容空洞。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独具面目的诗体,因其字诚斋而得名,严羽沧浪诗话中称为“诚斋体”。极具创造性与个性。其风格特征是细腻小巧,富有情趣,生动活泼;想象奇特,立意轻巧;善于调侃戏谑,作品幽默风趣;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山谷体:北宋诗人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自成一体,因此被称为“山谷体”。黄诗中有丰富的人文意象,诗歌创

2、作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章法回旋曲折,善用修辞手法,重视炼字造句,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同时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的缺点。晚年诗作体现出归真返璞的倾向。晚唐体 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二十五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

3、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因南宋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之作者,大多为落第文人,穷愁潦倒,浪迹江湖,但各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分风格并不相同。其中成就较高者有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爱国情操,反映了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的精神。“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辛派词人 以辛词为榜样,有意识地学习苏轼,有共通的爱国主义倾向。“以文为词”的表达方式。议论纵横,豪迈奔放,恣肆粗狂的创作风格。代表人物:张孝祥,刘克庄

4、,刘辰翁,陈亮。“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流行杂剧。代表剧作家为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张国宾、杨显之等。题材较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作品更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在南方戏剧圈中除了演出从北方传入的杂剧剧目外,较多剧作注重表现

5、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如杂剧倩女幽魂,南戏琵琶记等。重视爱情描写和个人情怀的宣泄。话本: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2/4 多。后世统称之为“话本”。传世宋元话本可以分为三类:叙述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等特点。墙头马上:作者白朴,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

6、,是一部具有浓厚戏剧色彩的爱情戏。塑造了敢于把封建道德和伦理人到脑后,坚毅倔强的李千金的形象。情节紧凑生动,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王粲登楼诌梅香 柯丹邱荆钗记 永嘉书会才人编白兔记 施惠拜月亭记 徐姬杀狗记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又称“荆、刘、拜、杀”。元诗四大家:元代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四人。二论述 苏轼对词的题材内容有哪些开拓?().苏轼在词的写作中更富于创造性,以丰硕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词风。苏轼在词中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扩大了词的题材,被后人誉为

7、“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例如江城子抒发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如此郑重地以词悼亡,却由苏轼首创。(2)在境界上提高了词的品性,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塑造了一位雄姿焕发的古代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功业未就的感慨。苏轼还开辟了具有放旷超逸情致的词境,代表作水调歌头,通过奇妙的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信念。(3)苏词还对词的语言加以革新,以清新雄健的语言代替檀口软语,扩大了词汇的来源;苏轼通过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全面革新,以士大夫的健康情趣和丰富阅历对花间樽前之词加以彻底改造,完成了词的文人化过程。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

8、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3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3/4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

9、界。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关汉卿的 窦娥冤 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本反映的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这是一出描写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剧中的窦娥具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如窦娥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一事是自己所为。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2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

10、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 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二.对题材的开拓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

11、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2 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四 雅俗并存:“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

12、的表述风格。如 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革新 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4/4 人生感受。欧阳修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

13、生体验和心态。如在朝中措平山堂中表现出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如 玉楼春 等词作体现出一种与五代词追求语言富丽华美的贵族化倾向相异的审美趣味,而接近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格调清新,具有民歌风味。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简析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崔莺莺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柔端庄,城府极深,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女子 1、崔莺莺是个貌美、聪明智慧的

14、女子。是一个对生活有憧憬的青春烂漫的少女。2、崔莺莺自幼所受的教育与她自身追求之间的矛盾,使她内心斗争反复强烈,所以她城府极深,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在意,惟恐被人识破。崔莺莺很有些假意儿,她出尔反尔,使张生备受折磨。、崔莺莺在科举这一事情上是让步的、妥协的。但她敢于对封建礼教做出反抗,她为爱痴狂,为爱奋不顾身,勇敢多情(埋怨母亲赖婚、托红娘挽留张生、求红娘问病)。红娘:热情而富有个性、人情的独一无二的丫环形象。性格坦率,伶牙俐齿。热心助人,富有正义感,正直无私。(激励张生)见义勇为,缘情反理。(拷红:直言相告,般配崔张好姻缘;晓以恩义,一、提醒夫人白马将军是证人,晓以利害;斥责郑桓。)机智泼辣(闹简、换简、拷红、训小姐、骂张生、骂郑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