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解读方剂学解读 (24).doc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9099062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解读方剂学解读 (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方剂学解读方剂学解读 (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解读方剂学解读 (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解读方剂学解读 (24).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泄泻 同学,今天我们来学习泄泻的同症异治的鉴别。我们方剂学解读当中有哪几首方能治疗泄泻呢?第一参苓白术散,第二健脾丸,第三理中丸,第四半夏泻心汤。怎样鉴别?首先我们看看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的泄泻,是因为脾胃气虚的基础上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下注出现泄泻,这样的泄泻叫做脾虚湿停的泄泻,应该用参苓白术散来治疗。那健脾丸的泄泻又有什么特点呢?健脾丸治疗的泄泻是脾虚食停的泄泻,饮食的食。它表现为什么?它表现为泄泻的基础上啊伴有食少难消,食少难消,脘腹胀满,这就是健脾丸的泄泻,所以这两首方我们一字之差,一字之差,一个是补益,一个是消法,一个是补法,一个消法,要注意。因为健脾丸是有虚有实,消补兼施。什么虚?

2、脾胃虚,用的四君子汤。什么实?食积内停,食少难消。而参苓白术散呢,完全是脾胃气虚的基础上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在下清气在下,则生飧泻这么一个病理机制,虚则补之,治病求本,理中丸呢?理中丸的泄泻是伴有呕吐,它主要是中焦虚寒导致了气机升降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阴不降则呕,清阳不升则泻。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什么表现?除了上吐下泻之外,还应该有四肢的不温。因为中焦虚寒,脉沉迟,这样的情况我们才能用理中丸,并且病程稍微长一点。那半夏泻心汤我们又该怎样来辨别使用呢?半夏泻心汤是寒热互结于心下,导致了上面有寒,胃寒气逆,下面有热,肠热下注,下痢。所以它是因为有中虚,有寒热互结而导致的这样的现象。在张仲景原文

3、里面它怎么讲的?是因为病人啊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本来邪在少阳,你误下,不就伤了中,伤中就中虚。伤中,大苦大寒的大黄芒硝会伤胃,胃寒则气逆,引邪入里,少阳半里之热,肠热下痢。所以主要症状寒热互结于心下的痞,上面吐,呕,下面泻痢,所以半夏泻心汤的泄泻,它伴有痞和呕,痞和呕,它的舌苔什么情况,它的舌苔是苔腻微黄,黄-热,腻为寒湿,为寒湿。所以这个痞、呕、利跟理中丸的呕和利是有区别的,理中丸的呕利是中焦虚寒,必须伴有四肢不温,脉沉迟,这是需要我们鉴别的地方。这四首方所治疗的泄泻,我再重复一遍。如果是脾虚湿停泄泻用参苓白术散;脾虚食停泄泻用健脾丸;中焦虚寒升降失职的吐泻,伴有四肢不温,脉沉迟,理中丸;如果寒热互结于心下的痞满,伴有胃寒的呕吐,肠热的下痢,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泄泻的同症异治的鉴别,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