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_林赞根.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097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_林赞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_林赞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_林赞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_林赞根.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Tourists Travelling to South Korea 学科专业:旅游管理 研究生:林赞根 指导教师:赵黎明教授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二零一零年五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 津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

2、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 权 天津 大 学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中文摘要 在当今旅游业被公认为朝阳工业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旅游课题具有十分必要 的意义。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 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在 经

3、济、文化等方面广泛合作,两国的旅游业也乘势蓬勃发展。本文探讨中国游客 赴韩国旅游这一课题,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中韩两国的交往以及旅游的发展 进行了概述,同时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进行了文献综述,旨在说明探讨中国游 客赴韩 国旅游的积极意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韩国的地理、气候、社会文化、饮 食文化、韩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韩国立体的交通设施情况和接待 能力,使赴韩国旅游的游客全面了解韩国旅游概况。文章着力分析中国游客赴韩 国旅游的状况,包含中国游客群体现况、访韩中国游客的态度和中国游客的旅游 满足,期间运用大量的数据以及图例加以分析论证中国游客赴

4、韩国旅游的态势。 文章进一步探讨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产品分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韩国针对中国 游客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路线安排和旅游费用等。针对吸引中国游客,文章对 韩国政府以及民 间旅游业如何制定相应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对中国 游客赴韩国旅游进行总结,并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虽然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 关的建议。然而,韩国政府以及民间旅游组织如何快速地适应市场竞争、制定营 销策略并建立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旅游战略将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游客,韩国,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满足,旅游产品 ABSTRACT Today as tou

5、rism industry is recognized as a sunrise industry, the research and study on tourism become essential. South Korea and China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 clos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particularly since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199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6、 economy and culture, tourism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the momentum of boo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opic on Chinese Tourists treavelling to South Korea. Firs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

7、orea. Second, the article introduces South Korean geography, climate, social culture, food culture, South Korean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and situation of South Koreas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 facilities, to make Tourists g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Korean tou

8、rism profile. Third, the paper devotes to analyzing situations of Chinese Tourists travelling to South Korea, which contains the status of Chinese Tourists groups,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Tourists travel to South Korea and tourism satification of Chinese Tourists, through using large amounts of data

9、 and legends. Fouth, the article further explains products analysis of Chinese Tourists to South Korea travel,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s, tourism arrangements and tourism costs and other tourism routes. Fifth, the topic on how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industry to d

10、evelop policies to attract Chinese Tourists that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prospects of Chinese Tourists travelling to South Korea. Although Chinese Tourists travelling to South Korean tourism gains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nd rele

11、vant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However, how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tourism organizations will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quickly, establish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strategies will be a new topic. Keywords: China, Tourist, South Korea,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

12、, Tourism satisfaction, Tourism product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4 1. 3结构路线及研究内容 . 5 1. 3. 1结构路线 . 5 1. 3. 2研究内容 . 5 第二章韩国文化与旅游资源分析 . 7 2. 1韩国文化 . 7 2. 1. 1地理与气候 . 7 2. 1. 2社会文化 . 9 2. 1. 3饮食文化 . 10 2. 2旅游资源分析 . 12 2. 2. 1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 12 2.2.2韩国自然旅游资源 . 14 2.2.3韩国人文旅游资源 . 18 第三章韩

13、国旅游服务设施 . 22 3. 1韩国旅游交通工具 . 22 3. 1. 1 航空 . 22 3. 1. 2海运与港湾设施 . 25 3. 1. 3铁路与地铁 . 26 3. 1. 4道路与汽车 . 30 3. 2酒店设施与接待能力 . 32 3. 2. 1旅游宾馆 (酒店 /饭店) . 33 3. 2. 2家族宾馆 . 36 3. 2. 3韩国传统宾馆 . 38 3. 2. 4水上旅游宾馆 . 38 3. 2. 5休养公寓 . 38 3. 2. 6传统韩屋 . 38 3.2.7国民休闲宿营场 . 39 第四章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 . 40 4. 1访韩中国游客群体现况 . 40 4. 1.

14、 1访韩中国游客现况 . 40 4. 1. 2访韩中国游客性别与年龄情况 . 41 4. 1.3访韩中国游客旅游目的 . 43 4. 1. 4中国游客的访韩次数 . 45 4. 1. 5访韩中国游客旅游形态 . 46 4. 2访韩中国游客的态度与经验 . 47 4. 2. 1访韩中国游客的出发点 . 47 4. 2. 2访韩中国游客旅游产品购买渠道 . 48 4. 3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的满足力 . 49 4. 3. 1旅游满足的概念 . 50 4. 3. 2访韩中国游客旅游满足情况 . 51 第五章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产品分析 . 53 5. 1访韩中国游客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 53 5. 1.

15、 1韩国旅游地区的认知度与好感度 . 53 5. 1. 2访韩中国游客喜欢的旅游活动 . 53 5. 1. 3中国游客在韩旅游居留时间 . 54 5. 2访韩中国游客的旅游产品现况 . 55 5. 2. 1韩国国内主要旅行社的旅游产品 . 55 5. 2. 2访韩中国游客旅游产品 . 56 5. 2. 3韩国城市旅游巴士路线现况 . 60 5. 2. 4访韩中国游客旅游信息渠道 . 61 5. 3访韩中国游客旅游产品的价格与旅游费用 . 67 5. 3. 1访韩中国游客预计旅游产品的价格 . 67 5. 3. 2访韩中国游客旅游费用 . 70 第六章吸引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策略 . 72 6.

16、1吸引访韩中国游客的战略 . 72 6. 1. 1改善签证 (VISA)发给业务 . 72 6. 1.2改善 CIQ的制度方案 . 75 6. 1.3访韩中国游客营销战略 . 75 6.2中韩两国交流现况 . 80 6. 2. 1中韩旅游交流现况 . 81 6. 2. 2中韩文化交流 . 83 第七章结束语 . 85 参考文献 . 87 1; if . 90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旅游是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进而促进和平的重要纽带。旅游有 可以促进和平的重要作用,已被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认可。 1989年,世界旅游组 织侧马尼拉大会声明指出 “ 世界旅游能够成为

17、世界和平的动力 ” 。现代旅游业的 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也将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1 虽然现代旅游业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其发展历史并 不长。旅游成为一种社会行业,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产业,则是从英国的托马 斯 库克开始的。1841年 7月 5日,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 菜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的人数有 570人之多,全程往返 24英里。 1845年,他开办了旅行代理业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1855年,他组 织了由伦敦前往巴黎的第一次跨国旅游,全程采用了一次性包价。这是世界上出 国包价旅游的开端。但是,在此之后的近百年间

18、,旅游业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二 战以后,特别是在近三十年里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 经济的大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了贫困状态,加上带薪假日制度的实行,使 得旅游的条件开始具备。交通、住宿条件的改善,缩短了时空距离,旅游的舒适 性増加了。为加强经济联系,更多的人需要到各地寻求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市 场,开辟新的贸易渠道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国际旅游业平均以每年 10%左右的 速度迅速发展。进人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基数増大世界旅游业的増长百分率开始 减缓。但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以 10%左右的速度发展。到 1992年, 全世界旅游收人第一次超过了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

19、上第一大产业。据 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 ( WTTC)统计,世界旅游业 2005年全球旅游业的收入 60210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 10%,从业人员达 2.21亿。仅以中国为例, 2009 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 2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 1.2万亿元。世界旅游 和旅行理事会预计到 2015年世界旅游业的收入将増至 107000亿美元,从业人数 将扩大至 2. 7亿 2。 即便如此,旅游业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投有挖掘出来。目前,即使在西方发达 国家中,出国旅游的人数在全国 人口中的比重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例如在出境 1 第一章绪论 旅游较为流行的英国,每年出国游的人次仅接近总人口的 40%

20、,美国只占 23 %, 日本只占 13%,至于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就更小了。旅游发展的趋势表明: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余暇时间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 他各种社会因素的有利进展,今后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会不断増加,从而也就决定 了旅游业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才把旅游业叫做 “ 朝阳 工业, 3。 旅游发展速度之快,旅游消费数额之大,旅游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之广泛,旅 游业前景之光明,使得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支持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如亚 洲地区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及台湾、香港,旅游业的年收人已达 120亿一 130亿美元,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旅游国家和地区

21、 4。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 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游 方式的选择上,一些国家采取以 “ 新 ” 、 “ 异 ” 取胜的战略,除一些传统旅游项目 外,文化旅游、商务旅 游、生态旅游和网络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其新颖、别致、 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吸引游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 受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如何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旅游者、増加本国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 会,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旅游组织法或旅游基本法、 直接投资或减税、

22、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定休假制度、实行 “ 低门槛 ” 入境和 “ 低 门槛 ” 收费政策等,以保证和支持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世界看好中国,中国也看好世界。自 1978年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收人增加了 6倍多。世界旅游组织进行专题研究后得 出的结论是:到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到 2020年中国 也将成为世界十大客源输出国之一,前往海外的中国游客至 2020年预计将会达 到 1亿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在中国游客以全球最快速度成长的当前,世界各国 为争取中国游客纷纷提出免签证和量身定做的旅游项目、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新 设直航或低价航线 5。

23、 中国作为韩国的邻国,同时也是韩国重要的旅客输入国,韩国必定会重视吸 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韩国境内旅游,制 定争取中国游客访韩的旅游战略, 树立韩国旅游形象,増加韩国的旅游收入。 从地缘关系上说,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有着共同的儒家文化传统,韩 国与中国在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使得韩国文化相较于欧美 文化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从历史发展来看,韩国历史上与中国一直保持着较 友善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明清时期,朝鲜与中国的交往非常密切,大大加强了双 2 第一章绪论 方的认同感。 1988年韩国首尔奥运会之后,中国的朝鲜族以探亲的方式到韩国探亲旅游, 以后发展到 因公务伴随旅游、商

24、务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韩国与中国 1992年建 立外交关系后,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两国之间的 旅游合作关系越加密切,韩中游客往来的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中韩建交后不 久,韩国旅游发展局于 199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地设立办事处。 为了増进中韩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旅游者往来, 1998年 5月中国政府将韩 国作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也做了有利于中国公 民赴韩旅游的入境政策。例如,韩国政府于 1998年 4月制定了中国公民免签证 到济州岛 旅游的政策, 1998年 6月韩国法务部进一步简便了中国旅游团的入境 手续。 2009年韩国

25、法务部为鼓励中国游客到韩国观光旅游简化了中国游客的个 人旅游签证申请材料,中国游客个人旅游签证的申请由原来的七种材料缩减为了 现在的两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韩流的涌入,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的人数呈现急剧 増长的趋势。 2007年到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达到 130万人次, 2008年达到 150万人次, 2009年达到 170万人次。研究发现,中国游客旅韩人数増加的同时 中国游客也成为在韩国百货商场出手最大方的顾客 6。 2009年中国权威旅游商务网站 “ 携程旅行网 ” 公布了 2009年度 “ 十一 ” 黄 金周十大最受欢迎的境内旅游目的地以及十大最受欢迎境外目的地。韩国成为 2009

26、年国庆黄金周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国家。 中国国家旅游局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于 2010年 3月 3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了中韩旅游交流与合作事务级协商会议,此次会议将极大促进中韩两国旅游的深 入交流 7。 虽然中韩两国旅游合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游客赴韩旅游人数激増,消费 量日益上升,然而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深入开拓。 2010年 2月,韩联社报 道受韩流的利好影响,前来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逐渐増加,但是他们对韩国游的 满意度却相对地很低。韩国京畿开发院发表的京畿道对中国游客的旅游战略报 告说,在与香港、澳门、新加坡等 10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中,中国游客对韩 国的评价(满意度)排名第 9。 综上

27、所述,有必要对中韩旅游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促进中国游客赴韩国 旅游。然而韩中旅游合作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在韩国国内及国外对于韩中旅游的 相关研究并不多。近几年,虽然对于韩中旅游的研究逐渐増多,但是对于中国游 客赴韩旅游的系统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拟选中国游客赴韩国 旅游研究这一课题 具有现实性与创新性,也必将促进中国游客更加了解韩国,同时也将为中韩旅游 3 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第一章绪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韩国国内,朴气弘、金大观和金熙诛 8 (1999)研究了韩中日联系旅游事 业的推进方案,他们对于韩中两国旅游事业的合作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方 案。金哲源 9 (2002)探讨了韩国

28、在引进中国游客上的错误点,并提取了一些相 关建议。吴益根 1 (2004)探讨了韩国吸引中国游客的战略与方案,他指出准确 定 位目标市场、集成商品开发战略、做好宣传推销活动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将益于 韩国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韩国旅游发展局 11 (2004)年发布营销报告,指出韩 流对周边国家的积极影响与对旅游产业的促进,其中指出了韩流对于中国游客的 吸引与发展策略。成宏 12 (2004)指出韩国可以通过重大赛事等制定适当的旅游 战略,吸引中国游客。 Setingseop Kim和 MjggPsionl13 (2005) 研究了 2002年韩国世界杯后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印象的改变,他们通过对14

29、3 名中国游客进行调查指出中国游客对于韩国旅游持肯定态度。韩国旅游发展局 (2007)调查了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的消费情况及韩国对中国游客的营销策略, 他们统计的权威性数据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朴 英姬和宣善文14 (2008)对韩中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对 韩中两国的旅游现状进行研究的同时对韩中两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乐观的估计, 并及韩国进行了相关的原因研究。 YooKS、 ParkD和 RheeBY15 (2008)研究了韩 国乡村旅游的概况,并针对外国及本国游客对 于乡村旅游进行了动机研究。 在韩国国外, Sallie Yea16 (1999)研究

30、了韩国的文化和政治情况,对于了 解韩国文化和政治有一定的帮助。王继庆 17 (2005)研究了韩国旅游业的政府主 导型发展模式,他指出韩国政府通过实施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和加强国际旅游产品营销等措施提升了韩国文化旅游大国形象,对中国具有 借鉴意义。江林与李祉辉18 (2005)对中国公民赴韩国旅游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 析,他们通过对中国公民赴韩国出境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韩国游市 场存在的问 题,并从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及韩方相关机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建议,对于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韩康一 19 (2005)研究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对于两国

31、经济的影响,他指出加强韩中两国在 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经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能共同加快两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孙洪杰 2 (2006)探讨了韩国游客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及对策,他指出中国的旅游企 业应加大对韩宣传促销力度、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 开发出适合韩国游客的经典旅游产品,这些建议有利于反向研究中国游客 赴韩旅 4 第一章绪论 游的市场分析。沈卫平与侯祥鹏 21 (2006)对韩中旅游业合作与发展前景进行了 研究,他们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中韩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旅游业合 作蓬勃发展。熊元斌与李晟 22 (2007)研究分析了韩流后时代中国潜在游客群体, 通过定量

32、研究指出韩国的影视产业对吸引中国潜在游客的贡献率最大,同时还指 出韩流直接影响着韩国旅游目的地形象。 Ching-Fu Chen和 Song Zan Chiou-Wei23 (2009)研究了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増长的关系,他们指出韩国旅游业的发 展积极地影响着经济发展。 综上文献所述,到目前为止韩国国内外学者对于韩中旅游的研究多从战略对 策、政府作用、市场分析等单一角度阐述如何吸引中国游客,而对于中国游客赴 韩国旅游的系统的研究较少。 1.3结构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结构路线 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研究是基于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以及中韩 旅游现实情况提出的。要解决这个课题,首先应该

33、了解韩国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包括韩国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交通设施等;其次,中国游客赴韩国 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再次,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接着,综 合以上内容提出吸引中国的战略与对策;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同时提 出相关建议。 本文结构路线图见图 1-1。 1.3.2研究内容 本文在韩国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共分为七章来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课题进行探讨, 其中: 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课题研究背景,韩国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 技术路线和章节内 容安排。 第二章:韩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分析。本章介绍韩国

34、的地理、气候、社会文化、 饮食文化、韩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 第三章:韩国旅游服务设施。本章介绍韩国航空、海运、铁路、道路交通系 统和酒店设施与接待能力等。 第四章: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分析。本章介绍访韩中国游客群体现况、访韩 中国游客的态度和经验以及满足力。 5 第一章绪论 第五章: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产品分析。本章介绍访韩中国游客产品开发方 向、路线情况以及价格和旅游费用等。 第六章:吸引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策略。本章介绍吸引中国游客的战略、改 善 CIQ制度方案和营销战略。 第七章:结论。本章对于本文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提出建议。 图 1-1结构路线图 6 第二章韩国文化

35、与旅游资源分析 第二章韩国文化与旅游资源分析 2.1韩国文化 2.1.1地理与气候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大陆连接的由北向南伸展的半岛国家。韩国半岛南 北长约 1000公里,东西最短距离为 216公里,总面积 22万平方公里。韩国半岛 的西北部与中国的东北部接壤,鸭绿江和豆满江是韩国和中国以及俄罗斯的国土 分界线。韩国半岛东北部的东海与日本相望。韩国位于东经 124-132度之间,标 准时间子午线是 135度,比世界标准时间快 9个小时。韩国国土的 70%是山地和 丘陵地带,东北部的地形最为陡峭崎岖,西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是韩国半 岛的谷仓。韩国半岛东部的海岸线较平直且水深,西部海岸线较曲

36、折而水浅,南 部海岸曲折多湾,分布着 3400个大小岛屿。韩国的河川宽广,流速缓慢,呈现 大陆性的特征。重要的河流有汉江 (494公里 )、锦江(401公里 )、洛东江 (525公里 ) 等。 韩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较短,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气候温和宜人;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雪。韩 国各季之间温差 较大,最热的 8月份,平均温度为 19-27 C;最冷的 1月份,平均温度在 -8-6 C; 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在 1000-1700mm之间,平均温度为 6-16 C。 早春时节常常刮 风下雨,大风带来 “ 黄色沙尘 ” ,天气变化有时颇难预测;但到了 4月中旬,

37、天 气转暖,满山遍野开满了争奇斗艳的鲜花。韩国农民每年在这个时候平整秧田、 种植水稻。 6-8月是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 7、 8月是高温潮湿的 酷暑,大部分的韩国人在这一时期至高山或滨海地区避暑度假。秋季空气清新、 天空蔚蓝、景色宜人,乡村都染上了 丰富的斑斓色彩。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在 这一季节中有许多源于古代农事习俗的节日。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气 候,冬季和夏季的温差相当大,越向南走,气候越呈暖和舒适的海洋性气候的特 征。 2.1.1.1 春天 在韩国从 3月份到 5月份是春季。初春时早晚温差比较大,所以应准备长袖 和短袖的毛衣。韩国的春季从 4月开始到 5月末是顶峰期

38、,那时全国的天气变得 风和口丽,各种鲜花缀满枝头,姹紫嫣红,还会举行各种花卉博览会和庆祝活动。 7 第二章韩国文化与旅游资源分析 从季节特征上看,白天可以看到热空气上升和从中国吹来的黄沙现象。需要 特别注意的是与初春的黄沙风结伴的春雨会引发眼病等,所以一定要带伞。 2.1.1.2 夏天 韩国从 6月份到 9月份是湿润和炎热的夏季。夏天平均气温是 22-26 C, 从 气象学角度看并不是很热的天气,但因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上的特征气候就显得 比较潮湿和炎热了。所以在夏季最好穿透气好、容易吸汗的棉 T恤。 从 6月末到 7月中旬韩国就进入了雨季,降雨量是 200-400 _。雨季结束以 后温度上升,最高气温达到 34 C, 有时一天的最低气温也会超过 25 C, 出现了 热带夜现象。因这样的天气的关系,韩国人在 7月末到 8月初会有 3-7天的夏季 休假。 到 8月末这样炎热的天气会逐渐结束,之后会有狂风和暴雨结伴的台风出 现,暴雨结束之后就能感觉到秋天到来了。 2.1.1.3 秋天 从 9月持续到 11月是韩国的秋季,也是韩国最美丽的季节。白天会有暖暖 的阳光照射,到了晚上凉凉的晚风吹来。初秋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时候,跟初春 一样要准备短袖和长袖的衣服。 8月末的暴雨天气一直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