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交往空间_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研究_许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06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交往空间_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研究_许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15交往空间_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研究_许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交往空间_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研究_许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交往空间_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研究_许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 外部交往空间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产物,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徽州的建 筑群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新旧聚居环境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尤其在中国当 前快速迈向城市的过程中更为明显。规划和建筑的设计只平庸的抄袭现代流行时尚,没有 地域性文化挖掘和吸取。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聚落空间整体特色应得到 得到及时继承与发展。 然而,从现状来看,目前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尤其是聚落外部交 往空间,这一 “ 人性化 ” 的空间研究还欠缺。突出表现在空间形态、组织研究较多,而 对于外部空间与行为活动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对徽州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归纳

2、、总结,重 点对典型空间类型与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从中提取传统村落空间与行为活动的关系,归纳 出决定着空间使用的元素。藉此确立本文对徽州传统聚落外部交往空间研究以及现代规划 与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徽州传统村镇聚落及其研究进行梳理与概括。第二章是对调 研的聚落进行总结。第三章探讨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空间的组织。第四章阐述外部空间与行 为的关系以及心理分析。第五章分析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类型以及与行为活动的 分析,并进 行归纳总结。第六章是徽州传统聚落交往空间的保护的问题,以及外部交往空间研究对的 当代设计与规划的意义。 全文约 5万字,图 252幅 关键词:徽州聚落空间交往行为活动

3、Abstract Outside association spac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e, was and is widely applied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and at the pres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izhous architecture community.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new and

4、 old settlement surroundings is sharpening nowadays,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fast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simply copies the prevailing modern fads without exploration and absorp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greatly affect the overa

5、ll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and should be inherited in time and developed.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that there are not sufficient researches on Huizhou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especially on the outside association space which is the personalization space of the

6、 settlemen t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form and organization of space, but much fewer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outside space and humans behavior.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in Huizhou, space type and peoples behavior

7、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and peoples behavior is extracted, and elements that decide the use of space are concluded in the paper, so as to establish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n the research of Huizhou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and m

8、oder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aper comprises six chapters. Chapter 1: review and summarization of researches on Huizhou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Chapter 2: conclusion of the settlements that are investigated; Chapter 3: discussion on the space organization of Huizhou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Cha

9、pter 4: elaborat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outside space an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analysis;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analysis on the types of outside space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humans behavior; Chapter 6: on the protection of outside space of Huizhous traditional sett

10、leme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outside space for moder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whole paper comprises 50,000 Chinese characters and 252 pictures. Keywords: Huizhou, settlement, space, association, humans behavior 目 录 第一章徽州传统村镇聚落及其研究 . 1 1.1徽州传统聚落的概况 . 1 1.1.1聚落的概念与特征 . . 1 1. 1. 2

11、徽州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 . 1 1. 1. 3徽州村镇聚落的自然条件与选址 . . 2 1.1.4徽州村镇聚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1.2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4 1. 2. 1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研究的历史 . 4 1. 2. 2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研究的现状 . 5 第二章徽州传统村镇聚落调研 . 7 2. 1 細 . 7 2. 1. 1村落概述 . . 7 2. 1. 2村落空间概述 . . 8 2. 1.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8 2.2渔梁 . 8 2. 2. 1村落概述 . . 5 2. 2. 2村落空间概述 . . 10 2. 2.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12、 . 10 2.3 就 . 12 2. 3. 1村落概述 . . 12 2. 3. 2村落空间概述 . . 13 2.3.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13 2.4 臓 . 14 2. 4. 1村落概述 . . 14 2. 4. 2村落空间概述 . . 15 2.4.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75 2. 5 西递 . 15 2. 5. 1村落概述 . . 15 2. 5. 2村落空间概述 . . 16 2. 5.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16 2.6 捕 . 16 2. 6. 1村落概述 . . 16 2. 6. 2村落空间概述 . . 17 2.6.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77

13、2. 7 18 I 2. 7. 1村落概述 . . 18 2. 7. 2村落空间概述 . . 18 2. 7.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19 2.8 嘛 .19 2. 8. 1村落概述 . . 19 2. 8. 2村落空间概述 . . 20 2.8.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20 2.9 雛 .20 2. 9. 1村落概述 . . 20 2. 9. 2村落空间概述 . . 21 2. 9. 3村落整体空间分析 . . 21 2. 10 . 22 2. 10. 1村落概述 . . 22 2. 10. 2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 . 22 2. 10. 3村落典型空间分析 . . 22 第三章徽

14、州传统村镇聚落空间 .23 3. 1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空间的研究 .23 3. 2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空间的组织 .23 3. 2.1空间的要素 . . 23 3. 2. 2空间的形态 . . 23 3. 2. 3空间的结构 . . 24 第四章外部空间与行为、心理分析 .28 4. 1外部空间物质形态特征 .28 4. 1. 1界面分类 . . 28 4. 1. 2侧界面 . . 28 4. 1. 3底界面 . . 29 4. 2空间的作用与使用方式 .29 4. 2. 1空间的暗示作用 . . 29 4. 2. 2空间引导与交往活动 . . 29 4.3外部空间行为活动构成 . 29 4. 3.

15、1活动的类型 . . 29 4.3.2不同类型的活动与空间 . . 30 4.3.3不同时段的活动与空间 . . 31 4.4外部空间与人的心理感受 . 32 第五章 交往空间分析 .33 II 5. 1交往与空间 . 33 5. 1. 1人际交往简介 . . 33 5. 1. 2人际关系的分类 : . 33 5.2居住环境与人的交往 . 34 5.3空间类型与行为活动 . 34 5.3. 1广场(坦)空间与行为活动 . . 35 5.3. 2水口空间与行为活动 . . 42 5. 3. 3水塘空间与行为活动 . . 48 5. 3. 4街巷(节点 ) 空间与行为活动 . . 49 5. 3.

16、 5桥(桥头 ) 空间与行为活动 . . 58 5. 3. 6水埠空间与行为活动 . . 61 5. 3. 7井台空间与行为活动 . . 62 第六章徽州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交往空间研究在当代规划设计的意义 . 64 6. 1徽州传统村镇聚落的保护 . 65 6. 2交往空间研究在当代规划设计的意义 . 65 6. 2.1在人居环境中的指导意义 . . 66 6. 2. 2亲水空间的运用 . . 61 6. 2. 3街廊、过街楼、钟楼、拱门一构成传统聚落交往的中介空间要素 . 67 参考文献: . 68 III 古徽州地理位置 Location of HuiZhou -2EEl r棚 AM 8:3

17、0 10 4 6 0 AM 10: 00 9 0 9 0 AM 11: 30 15 1 14 0 PM 1:30 8 2 6 0 PM 3: 30 10 2 8 0 合计 52 9 43 0 百分比 ( ) 17.3 82.7 0 图 4-3 2003年 12月 9日 -15日西递村追慕堂广场 各时间段平均活动人数统计表 图片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P219 31 总人数 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 追慕堂前的空间在从早晨至晚上的各个时段中有不同的活动发生。早上是村民在早市 上的“ 聚会 ” 。白天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在这里做买卖、聊天、观看来自四方的游客。 4.3.4不同

18、人群的活动与空间 m 总人数 少年 (儿市 :) #年 中年 老年 追慕堂前 12 0 3 8 1 大路街 ( 追根堂段) 11 0 8 2 敬爱堂前 8 0 3 4 村落人口 7 0 4 0 3 旷古宅前 12 0 6 2 4 六房厅弄 7 0 3 0 横路街转折处 3 0 2 1 0 i 可园前 12 1 6 3 2 直街广场 8 1 4 2 1 村委会前 10 2 5 2 i S5号门府 3 0 1 1 1 村委会后 7 0 2 2 3 W云轩旁 5 0 2 3 0 合计 105 A 49 34 18 n分比( ) 3.8 46.7 32. 4 17, 1 图 4-4 2003年 12月

19、 9曰 -15_日西递村各主要空间中不同年龄段平均活动人数统计表 I:图片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不同的空间对不同的人群的吸引力不同,游客、村民、儿童、老人对空间有各自不同 的要求,他们在村落中选择各自适宜的场所活动。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他们是特殊的群体, 对于空间有特殊的要求。儿童的活动要有足够的空间,并有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这些空 间应当是安全的。众多的活动为街道空间带来安全性,正如简 雅各布斯所说: “ 城市互 相关联的人行道用途,这为它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驻足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构成了城市人 行道上安全监视系统 ” 。31 4.4外部空间与人的心理感受 人与周围的空间环境有着相

20、互影响、动态发展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聚落空间是人们 根据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及现实的生活需要而建造出来的,它体现了人的行为活动要求和 心理需要,与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着内在而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聚落空间 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无时无刻不施加着影响,通过人的知觉过程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 心理模式,进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同时,人们也由于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对空间加 以改造,以适应目前的生活与生活交往。人创造空间,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基本需求,与人 的行为活动密切联系着。 沙里宁说: “ 给我看你的城市,我便能说出你的人民在精神上追求什么。 ” 32聚落在成 长的生长、变迁过程中,烙上了太多人

21、的烙记,在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特有的活动方式。 32 第五章交往空间分析 5. 1交往与空间 5. 1. 1人际交往简介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3而且: “ 我们在社会中的关系,早在我们能对起 一定影响以前就多少已经开始确定了。 ”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又在不断地建立和发展新的 人际关系。在社会社会中,人际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地域联系等, 同时也存在者感情上的相互联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体所形成的对其它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的关 系以及相应的相互作用行为。人际关系的质量反应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物质的、精神 的、心理的、信息的需求获得

22、满足的程度。 人际关系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 1)动作成分, 指活动或行动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成果,包括人的作风、 表情、动作、语言等个性的外显的动作; ( 2)感情成分, 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状态及其复杂性、敏感性,以 及对自己和朋友,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感等; ( 3)认识 成分,包括与认识过程相联系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感觉、 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朋友间的相互认 识、相互理解等。 1321 培根说过; “ 人在社会中寻求安慰、发展和保护。 ” 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人际关系是社会与个人相互联系 的纽带与桥梁。 5. 1.2人际关系的分类: 按照人们的需求分类:美国心理学家舒兹认

23、为,个人在不同的交往场合中,常表现 出一种相同的基本人际反应倾向,即人际反应特质。按照人们的社会和心理需求,把人际 关系分为 3类 ( 1)包容需求型,指有相互交往和维持关系的愿望 ( 2)控制需求型,通过 权利与权威,与他人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关系 ( 3)情感需求型,在感情方面与他人建立并 维护良好关系。 按照形成的基础分类: ( 1)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 ( 2)以地缘和机缘为基础, ( 3) 以业缘和趣缘为基础,而形成良好的人缘。 按照相互吸引和对待他人的分类: (1) 相似型吸引,即态度、信念、价值、爱好、工作、地位等的相似型形成的人 际关系间的交往。 (2) 接近型吸引,如在日常生活、

24、工作、学习中经常接触、交往频繁等。 (3) 报偿型吸引,如互助互爱、相互研究、相互帮忙形成的人际关系。 按照交往深度的分类: ( 1)频繁交往型, ( 2)偶然交往型, ( 3)闭锁交往型。 32 在调研和查阅资料中,对于传统聚落中的交往,按照交往深度的分类比较适合,村民 图 5-1空间、心理与行为关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 间解析 P219 33 之间交往频繁,尤其是邻里间的交往。 5. 2居住环境与人的交往 和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人的行为称为居住行为,它不仅是维持生活机能的必需,还担 负者社会赋予的职责。居住行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 基本行为;即生理行为,属第一生活

25、范畴,如进食、睡觉等 (2) 家务行为:以保证基本行为的实施,如做饭、洗涤等,它与经济状况、生活方 式和民俗民风有关。 (3) 文化行为:即精神生活行为。 (4) 社会行为:如邻里交往,里弄会议、外出购物等。 根据马斯诺的五个需求理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一是生理需求如吃喝等,二是安 全需求如居住等,三是社会所属需求如爱情婚姻家庭、工作、交往、社会承认等;四是尊 重需求即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居住环境中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所 属需求如工作、交往等。 徽州传统聚落空间之所以那么具有生命力,是因为外部空间中充满着社会行为、充满 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走在街巷中,你会感触到浓厚的生活

26、气息。 5.3空间类型与行为活动 前面几个章节谈论到徽州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分析,从空间的结构与形态,对空间进 行剖析,从 “ 群 ” 、 “ 序 ” 、 “ 拓扑 ” 三种结构原型依次进分析,其中 “ 群 ” 结构又是后两者 的基础。群结构由等级、并列、链结三种子群及三个方面,而其中与行为活动密切相关的 便是链结子群,其要素主要包含:广场空间、桥头空间、水埠空间和街巷空间,以及井台 空间,还有徽州特色的水口空间,也被归纳到链结子群中。在对各个空间要素分析的基础 上,对村落中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 人与空间的结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空间中 人的活动和意识中的空间。对于空间环境与人的行 为之间的关系

27、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看法 是空间与环境之间的互 动关系。一方面,环境由人 建造,人们依照自己行为活动的要求,对空间的使 用具体化,产生功能、尺度、场所等属性,并随着 时间的更替,不断地进行改造与更新。另一方面, 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影响。 图 5-a 图 5-2 空间和行为间的紧密关联还在于空间中的行为 活动状况是空间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扬 盖尔在 研究空间与人的交往行为时,把户外活动和空间质量的关系 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至少在活动数量、时间和类型三个方 面可以对空间质量作出判断和改进。空间行为的研究存在不 图 5-2图为户外空间质量与户外户外 活动发生的关系 图片来源 交往与空间

28、P15 34 同的流派和方法。总的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自然观察法、测验法 或机动研究。在徽州,研究空间与行为的方法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和图示记录。自然观察 法。即以 “ 局外观察者 ” 的身份,对村落空间村民行为活动进行记录,获取对所调查的 村落中行为活动整体状况的感性认识,为论文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图示记录法。以图表的 方式详细记录场所中的行为,如 “ 平面分析法 ” 一 “ 将实质环境的平面图加以分析,并标 记行为模式之变动情况 ” 。这种方法为分析归纳提供资料。 不同时期、不同动力形成的村落空间,外来着和村民的感受是区别的,在调查空间 与行为时,以现场记录的方式,并对周边

29、环境进行总结归纳。居民对村落空 间的亲近性往 往能从他们的去留中表现出来,客观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在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包括人们是 否愿意在这一空间聚集,有多少人聚集,什么样的人聚集等等,其中影响的因素有:街道 的宽窄、阳光、时间、良好的景观(主要是自然景观)、石凳和铺地五个方面。 各个空 间要素不同,影响空间体验的因素各有侧重。在作空间与行为分析时,研究其主要因素。 5.3. 1广场(坦)空间与行为活动 5. 3. L 1广场(坦)空间分析 广场是聚落居民进行公共性交往活动的中心场所。古 徽州村落公共性的交往主要有商业性广场、生活性广场和 祭祀广场,由此便形成各种交往中心,或称之为广场。其 中生活

30、性广场被当地人称之为 “ 坦 ” ,其内容和功能多样, 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 34 商业性的广场是一种主要用来进行商品交易的集 市性广场,这类广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街 道相结合,在重要街道的交汇点或在主要街道比较宽阔的地旧 5-3 为西递邮局前的广场 段,扩展街道空间,形成广场。沿广场四周布置店铺,人来旧 人往,热热闹闹,与清净的巷道形成较鲜明的对比,特别 是当人们经过极其封闭的、狭长的街巷空间有机地结合, 形成开合有序、富有韵律的村落 内部空间。如宏村邮局前 的广场、月沼西部带状广场。 图 5-3:图 5H 另一种类的商业性广场则位于村落的周边,与主要街 道相连,并与外界便

31、利的交通联系,这种广场往往兼有其 它功能。以宏村、西递为代表。宏村村口又称亭前,此处 原有一座濉阳亭,建于明永乐年间。亭前有枫杨、银杏两棵: 图 5-4 图为西递月沼西侧的广场 古树,两颗树巨大的冠幅,为广场提供绿荫,目前仍是商业 交往场所。两颗古树也是宏村的 “ 风水树 ” ,是村落兴旺发的象征,是村民操办红白喜事 的地方。新人花轿绕杨树一个圈,老人辞世绕银杏树一圈,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老人洪 福高寿 35。古树下的广场也因此成为宏村重要的生活性广场。西递的广场位于村子的西 面,以户文光刺史牌坊为中心,形成现有的商业广场空间。 图 5-5图 5-7 W5-8 35 图 5-7上图为西递总平面

32、图 图片来源 作者根据导游图绘制 图 5-8上图为西递入口广场 图片来源 作者拍摄最下图选自世界文化遗产西 祭祀广场:在徽州,各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 每个家族有宗祠和支祠,形成村落的精神中心。一般祠 堂前都为开阔的场地,与狭窄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 5-9这些广场作为街巷系统的节点,丰富了村落的空 间,成为村落链结子群的一部分。现在空间的功能已经 改变,村民们可以在此集会、贸易、聊天等,有的已经 变成晒谷场如唐模的长春社 图 5-1G、 宏村的社屋等 图 5-U, 农闲时村民们可以在此聊天、晒太阳、打牌等, 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图 5-9图为西递追慕 堂和敬爱堂的图底关系 图片来源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 36 形成娱乐、交往的场所。 图 5-10图为呈坎长春社前的广场 图 5-11图为宏村社屋前的场地 图 5-12南屏杨家染坊前的广场 图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