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讲解.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93376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X 页数:230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讲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讲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习题要点讲解.pptx(2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光谱分析法导论(p36)1.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X射线的波数(cm-1);(2)670.7nm锂线的频率(Hz);(3)3300cm-1波数的波长(nm);(4)Na 5889.95(书中写的是6889.95)相应的能量(eV).解:(1)cm-1 (2)Hz (3)nm (4)eV第1页/共230页22写出下列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范围(eV):(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0.110 nm)(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10780 nm)(3)分子的电子跃迁;(1.250.06 )(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251.25 )(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25025 )主要根据p12表2-1的

2、数据解:(1)eV (2)1.6 eV (3)1.020.7 eV (4)1.0 eV (5)eV答案不一致的原因是原题没有给出波长范围!解题思路是:E=hv第2页/共230页33比较光栅和棱镜分光的优缺点 解:(1)光栅光谱是均匀排列的,而棱镜光谱为非均匀光谱;(2)光谱排列顺序不同,光栅光谱是由紫到红,棱镜光谱是由红到紫;(3)光栅光谱有谱级的重叠现象,而棱镜光谱却没有;(4)光栅光谱适用范围大,几个nm100m,棱镜光谱适用范围小,120nm60m第3页/共230页44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1.7000,求光在此玻璃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解:cm/s第4页/共230页55为什么进行定量分析和定

3、性分析时常常需要用不同的解:因为在定量分析中谱线已定,在干扰谱线不进入色谱仪的情况下,增大狭缝的宽度可增加进入检测器的光通量,有可能增加信噪比,使定量分析更为准确;而在进行定性分析时要减小狭缝的宽度,目的是要避免光谱的重叠,使定性分析准确。缝宽度?第5页/共230页66.在使用光栅进行分光时,当入射光为60角时为了能在10的反射角观测到=500nm的一级衍射谱线,每厘米应有多少条刻线?解:由光栅公式得:d(sin+sin)=n n=1(这里n=k)481nm 20793第6页/共230页77.在400-800nm范围内棱镜单色器,为什么用玻璃材料比用 石英为好?解:因为在此波长范围内玻璃棱镜比

4、石英棱镜的色散率大,可以将可见光很好的色散开来。8.若光谱工作范围为200400nm,应选用什么材料制作棱镜和透镜,为什么?解:选用石英制作棱镜和透镜。因为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玻璃强烈地吸收紫外光。第7页/共230页89若用60度的石英棱镜、60度的玻璃棱镜和2000条 的光栅,分辨460.20和460.30nm处的两条锂发射线,试计算它们的大小。已知石英和玻璃在该光区的色散分别为 和 mm.解:对于石英棱镜:对于光栅:对于玻璃棱镜:第8页/共230页910.有一块72.0条/mm和5.00mm长的红外光栅。试计算此光栅的一级分辨本领。如果要将两条中心在1000cm-1的谱线分开,

5、它们应该相距多远?解:由上式得:11.若光栅刻痕为1200条/mm,当入射光垂直照射时,求3000波长光的一级衍射角。解:由光栅方程:,当 ,n=1时,=0.36,第9页/共230页10有某红外光栅(72条/mm),当入射角为50,反射角为 20时,其一级和二级光谱的波长为多少?12解:由题意可知,d m/条,50,20 一级光谱:n1,由公式213可得:d(sin+sin)n (sin50 sin20)解得:11.54 m15.4m 二级光谱:n2,同理解得 27.7m第10页/共230页11若光栅宽度为50mm刻痕数为1200条/mm,此光栅的理论分辨率应为多少?13.解:由题意可知,N

6、50mm1200条/mm 60000条,n1 由式220得,R nN 16000060000上述光栅能否将铌3094.18与铝3092.71分开?为什么?14.解:3094.183092.171.47,=3093.45 上题中,R 60000,则在 时能分辨开的最小距离为:0.05 1.47 0.05,可以分开.第11页/共230页12试计算刻痕数为1250条/mm,焦距为1.6m光栅的一级和二级光谱的倒线色散率.15.解:由题意可知,d m,F1.6m 由式216得,D=倒线色散率为:=,单位为/mm 一级光谱倒线色散率为:5/mm 二级光谱倒线色散率为:2.5/mm第12页/共230页13

7、光学原子光谱法基础(p49)1下述那种跃迁不能产生,为什么?(1);(2);(3)(4).解:(1)(),,(2)(),,(3)(),,(4)(),,第13页/共230页142解释下列名词:(1)激发电位:原子的外层电子由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时 所需要的能量;电离电位: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低能量.(2)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离子线:离子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3)共振线:电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谱线;共振电位:原子的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到最低能量激发态时所需的最低激发电位.(4)谱线的自吸: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

8、射,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第14页/共230页153解释下列名词:(1)多普勒变宽:由于辐射原子处于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因此,辐射原子可以看成运动着的波源,这一不规则的热运动与观测器两者间形成相对位移运动,使谱线变宽,即多普勒变宽.(2)自然变宽:在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谱线具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自然变宽.(3)压力变宽:凡是非同类微粒(电子、离子、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或同种微粒相互碰撞所引起的谱线变宽统称为压力变宽.(4)自吸变宽:谱线自吸引起的变宽成为自吸变宽。第15页/共230页164简述常用原子化器的类型和特点答:类型:火焰原子化器,电热原子化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流等离子体,微波感

9、生等离子体,辉光放电,电弧,电火花,。特点:前两种用于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后面的几种方法主要用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还可用于原子质谱法。这几种原子化器的原子化温度都较高。第16页/共230页175简述氢化物发生法原理。它能分析那些元素?答:氢化物发生法是将试样转变成气体后进入原子化器的一种方法。将待测物转变成挥发性氢化物,目前普遍应用的是硼氢化钠(钾)-酸还原体系,典型反应如下:反应生成的砷化氢被惰性气体带入放在管式炉或火焰中已加热到几百度的一根二氧化硅的管子中,进行原子化,通过吸收或发射光谱测定浓度。分析的元素:含砷、锑、锡、硒和铋的试样。第17页/共230页186当用热火

10、焰发射产生589.0nm和589.6nm的钠线时,在溶液 中含有KCl,两线的强度比较不存在是要大,为什么?答:K的存在抑制了Na的电离,消除了电离干扰,从而使Na的7在1800天然气火焰中,获得的Cs(852nm)原子线的强度要比在2700氢氧火焰获得的强度低,为什么?答:天然气火焰中,背景很大。发射谱线强度大。第18页/共230页198在高温光源中,钠原子发射一平均波长为1139nm的双线,它是由4s3p跃迁产生的,试计算4s激发态原子数与3s基态原子数的比。(1)乙炔氧焰,温度3000;(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温度9000。解:(1)由:,参照p39-图31,P=2J+1前式中EJ应

11、该是4s 3p跃迁和3p 3s跃迁的能量之和。所以 所以:(2)同样,当温度为9000时,第19页/共230页209U的质量浓度范围500-2000g/mL,发现在351.5nm处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在低浓度时除非在式样中加入大约2000m/mL碱金属盐,否则浓度与吸光度呈非线性关系,为什么?答:光谱缓冲剂,消除基体效应。第20页/共230页2110试比较用下列原子化器时,Na+和Mg+在3p激发态粒子数目与基态粒子数目的比例。注意本题没有给波长!(1)天然气空气焰,温度2100K;(2)氢氧焰,温度2900K;(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温度6000K。解:Na+:Mg+:(2)Na:M

12、g:(3)Na:Mg:书10-11书10-9第21页/共230页2211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火焰温度的变化比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谱法更为敏感?解:原子发射光谱需要的火焰温度是600010000,它是基于要将原子原子化后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发射的谱线。而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火焰温度为20003000,它是要测量原子在基态时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的谱线的强度;所以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火焰温度的变化比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谱法更为敏感。第22页/共230页2312计算Cu 3273.96 和Na 5895.92 的激发电位.解:eV eV第23页/共230页24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法(p6

13、6)1.解释下列术语:(1)光谱干扰:由灯线不纯或原子化器中的背景吸收、散射所产生的干扰。(2)物理干扰:指试样粘度等物理性能影响原子化效率、从而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3)释放剂:它可优先与干扰物质形成更稳定的或更难挥发的化合物,从而使待测物从干扰物质中释放出来。(4)保护剂:它能与待测物形成稳定、易挥发、易于原子化的组分,从而防止干扰发生。第24页/共230页252.原子吸收光度计的单色器倒线色散率为16/mm,欲测定Si2516.1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和Si2519.2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应采取减小狭缝宽度的方法来消除.可用光谱通带公式计算:W()=D(/mm

14、)S(mm)这里,分析线与干扰线的波长差便是所需通带。3.硒的共振线在196.0nm,今欲测定人发中硒时,应选用何种火焰,并说明其理由.解:采用氢气空气火焰.因为常用的空气乙炔火焰对190nm的光有吸收.第25页/共230页264分析矿石中的锆应采用何种火焰,并说明理由。解:因为锆易形成难电离的氧化物,所以应使用富燃火焰。5怎样使空心阴极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果不处于最佳状态时,对分析工作有什么影响?解:预热足够时间,使灯电流稳定。如不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光源不稳定有波动,基线飘移,测量不准确,分析结果重复性不好。6火焰的高度和气体的比例对被测元素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解:火焰在不同的高度有

15、四个区域,不同高度原子化效率不同。第26页/共230页277如何用氙灯法校正背景,此法尚存在什么问题?解:氙灯产生的连续光谱通过火焰时,只产生背景吸收,而空心阴极灯的光束通过火焰时,得到的吸收包括了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因此将此两值相减,即可扣除背景,但扣除不干净。8简述以塞曼效应为基础扣除背景的原理。解:塞曼效应扣背景的原理是根据原子谱线的磁分裂效应。可加磁场于光源,也可加磁场于吸收池。PII与蒸气中吸收线不但波长而且偏振方向一致,所以原子蒸气吸收 PII,PII也产生背景吸收。P与线偏振方向不同,与-、+偏振方向一致,但变了,所以既不被吸收,也不被与-、+吸收,只有一点背景吸收。第27页/共

16、230页28所以,阔背景与偏振无关,只有背景吸收,故PII测光,P为参比。当P和P随偏振器的旋转交替通过原子蒸气时,在某一时刻通过原子化器的P被吸收线及背景吸收,测得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另一时刻P通过原子化器时,此时只测得背景吸收,因此用P作试样光束,P作参比光束即可进行背景校正。9何为双线法校正背景?解:该法在测量共振线吸收值的同时,测量共振线邻近的非吸收线的吸收值,然后从共振线的吸收值中扣除。参=分析 10nm内第28页/共230页2910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如何消除?解:(1)待测元素与共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原子化效率的降低的效应,称为化学干扰。(2)消除化

17、学干扰的方法有:化学分离;使用高温火焰;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使用基体改进剂等。第29页/共230页3011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再加入钠盐至800g/mL,试解释此操作的理由,并说明标准溶液应如何配制?解:本操作的目的消除物理干扰、和电离干扰.配制标准溶液应注意:所配制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在吸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的范围内;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都应用现同的试剂处理;取溶液要用移液管,配制要用容量瓶.(1)(2)(3)第30页/共230页3112试解释图43中3种不同吸收图形成的原因。请你也举出3种具有类似吸收图形的元素。解:图43是3种元素的吸收值沿火焰高度的分布曲线。镁的最大

18、吸收值大约在火焰的中部。开始吸收值沿火焰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长时间停留在热的火焰中,产生了大量的镁原子。然而当接近第二反应区时,镁的氧化物明显的开始形成。由于它不吸收所选用波长的辐射,以至镁的吸收值很快下降。与镁的情况不同,银不易氧化,它沿火焰高度的增加,吸收值也随着增加。相反,铬因易形成非常稳定的氧化物,当开始接近燃烧器的顶端时,吸收值不断下降。显然,从一开始铬的氧化物就占了主导地位。举例:(Mo,Ca,Pt)(Fe.Al,Au)第31页/共230页3213为什么电热原子化比火焰原子化更灵敏?解:样品在原子化器中停留时间较长。14为什么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需调制光源?解:调制光源的目的是将

19、光源发射的共振线与火焰发射的干扰辐射区别开来。15为什么有机溶剂可增强原子吸收的信号?解:改变表面张力,提高雾化效率,减小物理干扰 第32页/共230页3316用下列操作测定某试样水溶液中的钴:取五份10.0ml的未知液分别放入五个50.0ml容量瓶中,再加入不同量的12.2g/ml钴标准溶液于各容量瓶中最后稀释至刻度。请由下列数据,计算试样中钴的质量浓度:解:可用作图法求解。(1)以 Cs为横坐标,以光度作为纵坐标,作图。外推法求Cx。但要扣除背景。第33页/共230页34 第34页/共230页35答案与书不符!第35页/共230页36原子发射光谱法(p80)1.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

20、用哈德曼光阑?解:哈特曼光阑是在相当于狭缝高度的垂直距离、横向排列有多孔的一块板,摄谱时移动它的位置,可使铁光谱和不同试样的光谱分段摄在同一条谱线的位置上,而不致改变相对位置,便于查译。第36页/共230页372选择分析线应根据什么原则?下表中列出铅的某些分析线,若测定水中痕量铅应选用那条谱线,当试样中含量为0.1%时,是否仍选用此线,说明其理由。铅线波长/激发电位/eV2833.07I 4.372802.00I 5.742873.32I 5.632663.17I 5.972393.79I 6.50解:选共振线,即 E4.37eV;当试样中含量为0.1%时,不选用该谱线,这样是为了避免自吸。第

21、37页/共230页383.说明缓冲剂在矿石定量分析所起的作用?解:稳定弧焰温度、稀释试样。矿石中待测元素含量少,基体效应大,缓冲剂能同时加到试样与标样中,使他们有相同的基体,减小基体效应。4.采用K 4047.20 作分析线时,受Fe 4045.82 和弱氰带的干扰,可用何种物质消除此干扰?解:(1)分馏效应,因钾和铁的熔点不同。(2)抑制剂,抑制铁的蒸发。(3)缓冲剂,固定炉温。第38页/共230页395.当试样量很少而又必须进行多元素测定时,应选用下列那种方法:a)顺式扫描式光电直读;b)原子吸收光谱法;c)摄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d)多道光电直读光谱法。解:c)。第39页/共230页406

22、.分析下列试样应选用什么光源:(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合金中的铜(%);(3)钢中的锰(0.00.%);(4)污水中的Cr、Mn、Cu、Fe、V、Ti等(ppm%)。解:(1)直流电弧;(2)电火花;(3)交流电弧;(4)ICP光源。第40页/共230页417.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什么类型的光谱仪:(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2)高纯Y2O3中的稀土杂质元素;(3)卤水中的微量铷、铯。解:(1)中(大)型摄谱仪,直流电弧;(2)大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大型摄谱仪;(3)火焰光度法(滤光片)。第41页/共230页428欲测定下述物质,应选用哪一种原子光谱法?并说明理由。(1)血清中锌和镉(Z

23、n 2g/mL,Cd 0.003g/mL);原子吸收(2)鱼肉中汞的测定(xg/mL);冷原子化法(3)水中砷的测定(0.xg/mL);原子吸收(氢化法)(4)矿石中La、Ce、Pr和Sm的测定(0.00 x%-0.x%);发射光谱(等离子体)(5)废水中Fe、Mn、Al、Ni、Co和Cr的测定(10-6-10-3)解:本题本来只考虑AES,但样品的特殊条件,还要考虑AAS。原因: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温度下蒸、激发、挥发。发射光谱(荧光)第42页/共230页439简述背景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解:(1)分子的辐射:在光源中未解离的分子所发射的带光谱会造成背景。如为了避免CN带的影响,可不用碳电极

24、、或惰性气氛;(2)炽热的电极头和试样熔珠产生的热辐射,在可见和红外光区形成很宽的连续背景。消除:可用中间光阑挡住连续背景。(3)离子的复合。第43页/共230页4410什么是内标?为什么要采用内标分析?解:内标法是在试样中加入一种已知的定量物质,通过测量谱线相对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此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放电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因为尽管光源变化对分析线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但对分析线和内标线的影响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对其相对强度的影响不大。第44页/共230页4511为什么以火焰、电弧、和ICP作为激发光源的发射光谱法比火焰原子吸收法更适宜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解:(1)在一个AES激发条件

25、下,可以同时获得多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2)可以同时记录几十种元素的光谱,这对试样少而元素种类多的试样显得尤为重要。第45页/共230页4612为什么在空气中使用电弧和电火花源测定卤素和气体是困难的?如果要求使用发射光谱法测定卤素、永久性气体和稀有气体,试提出一种或两种可采用的方法。解:C,P,S,X激发电位很高。有两个困难:1,气体难以引入;2,很大。所以用液体法引入,用ICP。13用火花源分析一未知轻金属合金试样。在映谱仪上与标准铁光谱比较,得到下列波长(/nm)。查CRC化学和物理手册中波长表,指出该未知合金中存在哪几种元素?它的基体元素是什么?解:存在Mg,Zn,Cu,Th,Zr,Mn

26、,Ca,Si,Al。一种Mg合金。第46页/共230页4714用直流电弧为激发光源,加入稀释剂定量分析白云石试样中的Si和Na的含量。所用标准含约50种元素,每一种都有一给定的浓度范围,将其与高纯光谱碳混合。选择硅288.16nm和330.23nm线,在黑度计上测如下数据:画出校正曲线,计算出白云石试样中Si和Na。解:含Si 0.13%;含Na 1.4%。第47页/共230页48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p132)1.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 和 跃迁类型?解:可根据它们各自跃迁后所得的谱带强弱来区别:若为 ,则为强吸收带,一般 ,若为 ,则为弱吸收带,一般 a b。分子的共轭程度越高,则吸收的

27、光波的波长越长。第50页/共230页514.某化合物的 305nm,其 307nm,试问,该吸收是由 还是 跃迁引起?解:由题意知,当溶剂的极性增加时,吸收发生红移。所以该吸收是由 跃迁引起的。5.某化合物在乙醇中 287nm,其在二氧六环中 295nm,试问,引起该吸收的跃迁为何种类型?解:极性:乙醇 二氧六环;它们均含有n 电子。而随着极性的增加,的吸收是发生紫移的。为 跃迁。第51页/共230页526.已知某化合物分子内含四个碳原子、一个溴原子和一个双键,无210nm以上的特征紫外光谱数据,写出其结果。解:7.()基化氧有两种异构形式存在:一个在235nm处有最大吸收,为12000 ;另

28、一个在220nm以外无高强吸收。鉴别各属于哪一个异构体。解:由()可知,此种情况为一共轭分子,即产生了 ,而无 跃迁一个明显的特征为 很大,可确定()为 235nm,12000 。第52页/共230页538.在下列信息的基础上,说明各属于那种异构体: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m(),而 异构体在296nm处有一吸收带()。这两种结构是:解:()存在共轭双键,从而使整个分子的共轭程度提高,会向长波方向移动,为,()为 。第53页/共230页549.如何用紫外光谱判断下列异构体:第54页/共230页55解:通过计算 的方法来区别:(a)母体:214;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0;两个烷基取代:5x2 25

29、4nm (b)母体:214;一个取代烷基:5 219nm (c)母体:253;三个取代烷基:5x3 268nm (d)母体:253;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0;三个取代烷基:5x3 298nm :d c a b第55页/共230页5610.下面两个化合物能否用紫外光谱区别?解:(a)母体:253 (b)母体:253 增加两个共轭双键:30 x2 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0 三个环外双键:5x3 一个环外双键:5 五个烷基取代:5x5 三个烷基取代:5x3 353nm 303nm 可以用紫外光谱加以区别。第56页/共230页57.11.计算下述化合物的 。(实测值248nm)解:母体:215,烷氧基:3

30、5,两个烷基取代基:122,羰基上连有OR基:-22,252nm第57页/共230页5812.根据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推定某一化合物的结构可能为(a)或(b)。其uv光谱为 284(=9700 ),试问结构为何?解:(a)母体:215 (b)母体:215 OH:35 OH:35 CH3;12 两个烷基:12x2 OR:30 羰基上连有OR基:22 a、位于同一五元环:13 a、位于同一五元环:13 279nm 239nm 该化合物为(a)第58页/共230页5913.计算下述化合物的 。解:(a)母体:215 (b)母体:215 同环二烯:39 环外双键:5 增加一个共轭双键:30 增加一个共

31、轭双键:30 烷基:18 烷基:18 两个 烷基:18x2 烷基:18 338nm 286nm第59页/共230页6014.试指出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定性的参数。解:定性参数有:吸收光谱曲线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及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及相应的 。其中,最大吸收波长 和相应的 为定性的主要参数。15.试指出n(n1)阶导数光谱曲线与零阶导数光谱曲线的关系。解:n阶导数光谱曲线是由零阶导数光谱曲线进行n阶求导得到的,与零阶导数光谱曲线相比,它的分辨率提高。第60页/共230页6116.molL-1的K2Cr2O7溶液在450nm和530nm处的吸光度A分别为0.200和0.050。molL-1的KMnO

32、4溶液在450nm处无吸收,在530nm处吸光度为0.420。今测得某K2Cr2O7和KMnO4的混合液在450nm和530nm处吸光度分别为0.380和0.710。试计算该混合液中K2Cr2O7和KMnO4浓度。假设吸收池长为10mm。解:由题得:第61页/共230页62联立,代入数据,得 Ccr1.9 10-3mol/L,CMn 1.46 10-4mol/L。第62页/共230页6317.已知亚异丙基丙酮在各种溶剂中实现跃迁的紫外光谱特征如下:溶剂 环己烷 乙醇 甲醇 水 335 nm 320 nm 312 nm 300 nm 25 63 63 112假定这些光谱的移动系全部由与溶剂分子生

33、成氢键所产生,试计算在各种极性溶剂中氢键的强度(kJmol-1)。解:跃迁能量:根据 在环己烷中:在乙醇中:第63页/共230页64 则乙醇中氢键强度:同理,甲醇中:水中:kJ/molkJ/molkJ/mol第64页/共230页6518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0O,经IR光谱测定 ,及 。uv测定 257nm,试推断其结构。解:根据不饱和度计算公式:n2,此分子中应含两个 先将分子设为一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215nm 实测得 257nm,有可能另一个 与 、上的双键共轭,若增加一共轭双键 30 推至此时,2572153012nm,则有可能在 位上有一烷基,从而推出 ,验证后符合题意。第65

34、页/共230页66红外吸收光谱法(p170)1.试说明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解:(1)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2)振动过程中偶极距的变化。2.已知HCl在红外光谱中吸收频率为2993cm1,试求出HCl键的键力常数。解:(1)(2)(1)、(2)联立解之:5.1N/cm第66页/共230页673.HF中键的键力常数约为9N/cm,(a)计算HF的振动吸收峰频率,(b)计算DF的振动峰吸收频率。解:(a)同第2题,代入数据,cm-1 (b)与(a)同理,4.分别在95 乙醇和正己烷中测定2戊酮的红外吸收光谱,试预计 吸收带在那一种溶剂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为什么?解:在乙醇中频率较低。2戊酮中

35、的C=O可作为质子接受体,乙醇可向之提供质子形成氢键,使“O”上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第67页/共230页685分子在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的改变才有红外吸收。有红外吸收的称为红外活性;相反称为非红外活性。指出下列振动是否有红外活性。解:题意不清,应该具体到C=C键!只有(b);对C-H键而言,(a)(b)(e)(f)第68页/共230页696.CS2是线性分子,试画出它的基本振动类型,并指出哪些振动是红外活性的.解:(1)(2)(3)(4)有红外活性的:(2)、(3)、(4)。第69页/共230页707.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有下面的红外吸收带:3020,2900,

36、1690和1620cm1;在紫外区,它的吸收在227nm(),试提出一个结构,并且说明它是否是唯一可能的结构。解:不饱和度:在1690cm-1有吸收 有“C=O”存在;在3020cm-1、2900cm-1处有吸收 存在不饱和C-H和饱和CH;由紫外光谱知,104,说明有双键与 形成共轭,又 227nm,得 位上有一取代基 可能的结构为:(不一致、不唯一,还可能 取代)。第70页/共230页718.羰基化合物,,,中,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是什么化合物?解:9.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影响,在酸、醛、酯、酰卤和酰胺类化合物中,出现C=O伸缩振动频率的大小顺序应是怎样?解:酰卤 酸 酯 醛 酰胺。第71

37、页/共230页7210.有一种晶体物质,据信不是羟乙基代氨腈()就是亚胺恶唑烷():在3330cm1(3.0m)和1600cm-1(6.25m)处有锐陡带,但在2300cm-1(4.35m)或3600cm1(2.78m)处没有吸收带。问上列两种结构中的哪一种和此红外数据吻合?解:在3300cm-1有吸收 有N-H存在 在1600cm-1有吸收 有C=N、N-H、C=O存在 在2300cm-1无吸收 没有CN存在 在3600cm-1无吸收 没有O-H存在 由上可 结构()第72页/共230页7311.从以下红外数据来鉴定特定的二甲苯:化合物A:吸收带在767和692cm1处;化合物B:吸收带在7

38、92cm-1处;化合物C:吸收带在742cm1处。解:A:间二甲苯 B:对二甲苯 C:邻二甲苯第73页/共230页7412.一种溴甲苯,C7H7Br,在801cm-1处有一个单吸收带,它的正确结构是什么?解:在801cm-1处有单吸收峰,即苯环上的对位取代 第74页/共230页7513.一种氯苯在900cm-1和690cm1间无吸收带,它的可能结构是什么?解:在900cm-1和690cm1间无吸收 苯环上无“H”六氯苯14.下面两个化合物的光谱有何不同?解:3500、3030、900650cm-1有吸收峰;在16701630cm-1有吸收峰(C=O)。第75页/共230页7615.下列基团的

39、出现在什么位置?解:29602870 cm-1 :30403010 cm-1 :3300 cm-1 :2720 cm-1第76页/共230页7716.下面两个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 吸收带出现在较高频率?为什么?解:(a)中 较高。在(b)中N上有孤对电子,(b)的共轭体系较(a)好,而共轭使 往低波数方向移动。第77页/共230页7817.图1013示出了不同条件下,丁二烯(1,3)均聚的红外光谱图,试指出它们的键结构.图 1013 聚丁二烯1,3的红外光谱第78页/共230页79解:A、B中3000cm-1以上无吸收峰 无C-H存在 在29003000cm-1有吸收峰 有饱和C-H存在 A

40、中在750cm-1左右有吸收峰 顺式 B中在970cm-1左右有吸收峰 反式 C中在3000cm-1以上吸收峰 有存在主要看1600左右的C=C,对称性越差越强!第79页/共230页8018.顺式环戊二醇1,2的CCl4稀溶液,在3620cm1及3455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为什么?即(1)、(2)为一类,(3)为一类。解:是因环戊烷上的“H”被分为两类,如图:分子内氢键第80页/共230页8119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5N,红外光谱如图1014所示,试推断其结构.图1014化合物C4H5N的红外光谱图 第81页/共230页82解:不饱和度:14 3 在2260cm-1有吸收 有CH 在1

41、647cm-1有吸收 有CC 在990、935cm-1有吸收 由上可知,第82页/共230页8320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4O3,红外光谱如图1015所示,试推断其结构.图1015化合物C8H14O3的红外光谱图 第83页/共230页84解:不饱和度:18 2 在1740cm-1、1810cm-1有吸收 有结构 在1465cm-1有吸收 有 在1370cm-1有吸收 有 由上可知,化合物的结构为 。第84页/共230页85核磁共振波谱法1.指出下列原子核中,哪些核没有自旋角动量?Li,He,C,F,P,O,H,N解:He,C,O 2某核的自旋量子数为5/2,试指出该核在磁场中有多少种磁能级

42、?并指出每种磁能级的磁量子数?解:磁能级数=2I+1=6,磁量子数=第85页/共230页863在磁场强度为2.4T中,核(a)1H、(b)13C、(c)19F、(d)31P的吸收频率为多少?解:,对于1H它的=2.7927,F=2.6273,C=0.7021,P=1.1305。所以,带入数值得:(a)1.010 8Hz (b)(c)(d)第86页/共230页87根据NMR共振条件:E=h=2H0对1H来说,当H0=1.41T时:E=22.79295.0510271.41=39.71027J共振=6107 s-1=60MHzOr根据:r=2.677108T1S1再:=60MHz提示:第87页/共

43、230页884.若将13C核放入温度为25磁场强度为2.4T的磁场中,试计算高能态核和低能态核的比。解:,由上题可知在2.4T的磁场中C的吸收频率为9.6107HZ代入前式得 后,代入第一式得5计算19F和31P核在5.0T的磁场中的共振频率。解:,由3题知F和P的值代入得,第88页/共230页896电磁波频率不变,要使共振发生,氟和氢核哪一个将需要更大的外磁场?为什么?解:氢核与氟核的I均为1/2,对于I1/2的不同核来说,若固定照射频率,大的核,共振时所需的磁场强度小.H 0,H Br Cl 的诱导效应强 Cl使得Na上的 电子云密度降低 降低 H降低 降低()第90页/共230页919.

44、预计氨(NH3)中质子峰的裂分数及强度比.解:NH3的结构为:,其中每个质子的化学环境相同,均受到邻近两个“H”的作用,而分裂数n1 三重峰,且 1:2:1另一种解释:14N7的I=1,所以将H裂分为三重峰!10.指出下面化合物各亚甲基化学位移值的大小顺序.解:a b c d e第91页/共230页9211.根据NMR波谱中的什么特征,可以鉴定下面两种异构体I和II?解:利用J值大小.CH3均为双重峰,但()中CH3上的“H”与CH上的“H”是3J偶合,而()中为4J偶合,3J 4J第92页/共230页9312.菲爱斯特酸(ficsts acid)钠盐的D2O溶液的NMR波谱中发现有两个相等强

45、度的峰,以此为基础,判断下列结构中,哪一个是正确的?解:D2O取代COOH上的“H”后,化合物分子中两个相等强度的峰只能为环碳上的“H”.()第93页/共230页9413.某化合物的NMR波谱内有三个单峰,分别在 7.27,3.07和 1.57处,它的经验式是C10H13Cl,推论该化合物的结构.解:4 有苯环存在;7.27,单峰,环上氢 3.07,单峰 1.57,单峰 CH3,且邻近C无“H”第94页/共230页9514.在一氯乙烷CH3CH2Cl中,每个质子的屏蔽常数值 是否一样?解:不一样.由于诱导效应,CH3上的“H”的 比CH2上“H”的 大.15.三个不同质子A、B和C,其屏蔽常数

46、的次序为 B A C:,问这三个质子在共振时,其所需外磁场排列次序如何?解:HB HA HC第95页/共230页9616.指出下列化合物的自旋体系.解:A2 :AX ::AX2 :AMX :AM2X第96页/共230页9717.解释在下列化合物中,所指出的质子的不同的 值.解:Ha同时受到芳环和羰基的去屏蔽效应,较低场;=7.72=7.40第97页/共230页9818.为什么在通常的有机化合物中不能观察到13C13C之间的自旋裂分?解:本身的丰度很小,且自旋磁矩也很小。19.图1215是乙酸乙酯的NMR谱图,试解释各峰的归属.图1215乙酸乙酯的NMR谱图 解:4.00处的四个峰说明有诱导效应

47、,b,邻近C上应有三个质子 ,1.93的峰应为 a,因受到C=O的影响 1.24的峰为 C第98页/共230页9920图1216示出了分子式为C4H10O的化合物的NMR谱图,试推断其结构.图618 分子式为C4H10O化合物NMR谱图解:0两个峰 只有两种质子 3.5,四重峰 诱导效应强,且与CH3相连 1.2,三重峰 诱导效应弱,且与CH2相连由上可知,a b第99页/共230页100解:4 有苯环存在 7.1,5H 单取代苯环 3.4,2.1,都是单峰 邻近没有质子 2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3N,其NMR谱图如图1217所示,试推断其结构.第100页/共230页10122.某化合

48、物的分子式为C8H10O,其NMR谱图如图1218所示,试推断其结构.图1218 化合物C8H10O的NMR谱图 解:184 有苯环存在加入D2O后,3.6,2.7 仍为三重峰 3.6,“O”的诱导效应 abca b c第101页/共230页102图1219 甲基吡啶三种异构体NMR谱 23.图1219(a)、(b)和(c)是甲基吡啶的三种异构体的NMR谱,试指出相应的异构体.abdc+ec+bedcb第102页/共230页10324液态乙酰丙酮在43的NMR波谱中,有一个在5.62处(积分器上为37单位)的峰、一个在3.66处(19.5单位)的峰,加上其他与本题无关的峰,计算其烯醇成份的百分

49、数.解:a79.137个H算成酮相当于74个H所以:第103页/共230页10425.一个烃试样显示出在1.0至5.5间的NMR谱带,用二苯甲酮作为内标,显示在67间的NMR谱带,0.8023g二苯甲酮和0.305g试样的相对积分值为228和184单元.计算试样中氢的百分含量.解:,M182,其中有10个等同的“H”,氢含量 11.72nR=?AR=228 mR=0.305 mR=?nS=10 AS=184 mS=0.8023 ms=182 第104页/共230页105分子质谱法(p242)1.三癸基苯、苯基基酮、1,2二甲基4苯甲酰萘和2,2萘基苯并噻吩的相当分子质量分别为260.2504,

50、260.2140,260.1201和260.0922,若基于分子离子峰对它们作定量分析,需要多大的分辨率?解:分辨率:R=,降低,所需R增加 ,即为所需分辨率.第105页/共230页1062.试计算M168,分子式为C6H4N2O4(A)和C12 H24(B)两个化合物的 值?解:A :B:3.有一束含有各种不同m/e值的离子在一个具有固定狭缝位置和恒定电位V的质谱仪中产生,磁场H慢慢地增加,首先通过狭缝的是最低还是最高m/e值的离子?为什么?解:由 ,固定 ,V,H慢慢增加时,也在增加,值最低的离子先通过狭缝.第106页/共230页1074.在m/e151处的离子是否与下面化合物结构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