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49026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学难抵洋枪炮经学难抵洋枪炮 结合单元知识介绍,说出结合单元知识介绍,说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及相关历史事件?段及相关历史事件?器物器物制度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抵抗派: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林则徐、魏源洋务派(洋务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地主地主阶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革命派(辛亥革命)资产资产阶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民主、科学单单元元线线索索不不断断探探求求强强

2、国国之之路路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 第第1414课课 从从“师夷长技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到维新变法20102010年考纲要求:年考纲要求:1 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鸦片战争后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2 2、洋务运动的、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 3、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4 4、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 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

3、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动了1010多万军队,先后有多万军队,先后有1 1名总督、名总督、2 2名提督、名提督、7 7名总兵以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

4、,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子在比较中思考。”高翔高翔近代的初曙近代的初曙思考:下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下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所以限也。”“中国中心论中国中心论”

5、说明了传统的华夷观开始改变,说明了传统的华夷观开始改变,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和世界。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从从1840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年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为何要寻先进的中国人为何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向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一、开眼看世界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1 1、背景、背景 a 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 b、欧美

6、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危机加深。c c、鸦片战争使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民族危机民族危机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2 2、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林则徐、魏源 A A、主张:、主张:B B、实践:、实践:1 1、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2 2、各国律例、各国律例3 3、四洲志、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

7、统的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人(1 1)林则徐)林则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制夷林则徐林则徐C C、地位:、地位:魏魏 源源A.A.编写著作:编写著作:B.B.主张:主张: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引导人们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对当时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有重要启迪作用作用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序序C.C.意义

8、: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材料1 1:“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器良技熟,胆壮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林则徐林则徐 材料材料2 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战舰,二,二火器火器,三,三养养兵练兵兵练兵之法。之法。”魏源魏源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的

9、目的何在?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的目的何在?从从“师夷师夷”的内容和的内容和“救亡救亡”途径上看,林则途径上看,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开开眼看世界眼看世界”)有何积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停留停留在技术(在技术(器物器物)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A.A.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

10、国的牢笼,重新认识世界,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探索救国之路改变中国的传统观念,启迪人们的改变中国的传统观念,启迪人们的思想。思想。B.B.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 1下列对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中的其中的“技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A.B B C C D Dn n D2 2在在“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海

11、国问题上,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在图志与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在于于A A是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是否抵御外来侵略C C是否与外国正常交往是否与外国正常交往 D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 D3.3.3.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二十七郡,公二十七

12、郡,公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A A A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13、、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 B B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C C C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 D D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英

14、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C C二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回顾必修二相关内容回顾必修二相关内容:1 1、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背景2 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3 3、洋务运动旗号(思想主张)洋务运动旗号(思想主张)4 4、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近代工业、海防、培养人才)(近代工业、海防、培养人才)4 4、洋务运动的结果、洋务运动的结果5 5、对洋务运动评价、对洋务运动评价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奕訢、

15、曾国藩、李鸿章、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左宗棠、张之洞左宗棠、张之洞左宗棠、张之洞19C60S-90S19C60S-90S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

16、败运动失败运动失败运动失败4 4、洋务运动内容、洋务运动内容:1 1)前期)前期,以以“自强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2 2)后期)后期,以以“求富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3 3)7070年代中期开始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4 4)6060年代开始年代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选派留学生。5 5、对洋务运动评价、对洋务运动评价a.a.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b.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c.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一

17、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济侵略 d.d.一定程度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瓦解一定程度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瓦解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种思想的、这种思想的实质实质及及目的何在?目的何在?阅读教材并思考:阅读教材并思考:a a、中学为体、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立国之本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立国之本b b、西学为用、西学为用-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来巩固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来巩固 封建统治封建统治 实质: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科

18、学技术目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制度,巩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制度,巩 固封建统治固封建统治3 3、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活动有哪些?、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活动有哪些?1 1)创办近代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2 2)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3 3)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意义意义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有: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中学为

19、体,西学为用体,西学为用”,是对,是对“师夷长技师夷长技”的思想付的思想付诸实践诸实践无:无:洋务派洋务派“师夷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略;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徐、魏源实践较少4 4、有人说:、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4.4.李鸿章自称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材料是:。A A清朝

20、封建统治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西方先进科技 B B清朝封建统治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C C清朝封建统治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民主共和 D D清朝封建统治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练兵之法5 5、如果用、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来比喻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比喻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柳柳”是指是指 A A封建统治的力量封建统治的力量 B B新的经济因素新的经济因素 C C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 D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A AB B6.“6.“伦敦,伦敦,1212月月2727日讯:从上海

21、发出的消息称,大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则消息出现于则消息出现于A.A.鸦片战争期间鸦片战争期间 B.B.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时期C.C.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 D.D.二次革命时期二次革命时期7.19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 A

22、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B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BC C(1)背景:)背景: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维新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维新思想思想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主张。,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主张。(2 2)代表:)代表: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文化:文化: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23、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三、维新变法思想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康有为“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2 2、宣传维新思想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方式:办万木草堂讲学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3 3、特点:、特点:1 1、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立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来来救国图强救国

24、图强借助于经学外衣,来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借助于经学外衣,来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新变法(传统的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传统的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18731929)材料: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代表作:代表作:变法通议变法通议思想主张: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

25、办学校、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于改变政治制度于改变政治制度于改变政治制度于改变政治制度严复(严复(1854185419211921)封建君主是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大盗窃国”,主张,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的公仆。观今日之世变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若斯之亟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民的公仆民主君仆、主权在民民主君

26、仆、主权在民代代 表表思思 想想 主主 张张康有为康有为梁启超梁启超严严 复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伸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公仆都主张革新变法都主张革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特点: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

27、号、衣服,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原因: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1 1、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

28、)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2 2、促进人民觉醒(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促进人民觉醒(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族精神)3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4.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3 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程中所起的作用?8 8、1919世纪世纪9090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括包括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

29、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A A、B B、C C、D D、A9 91919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最主要原因在于A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 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C 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D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1010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

30、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器物”转向学习转向学习“制度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的决定因素是 A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DB1111康有为借孔子权威宣传变法思想,严复通过介绍康有为借孔子权威宣传变法思想,严复通过介绍“进化论进化论”宣传维新,两人宣传维新,两人A.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 B改革的目的存在差异改革的目的存在差异C C都是要动摇

31、封建信条都是要动摇封建信条 D D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12.12.康有为在儒家经学和孔子的旗号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康有为在儒家经学和孔子的旗号下宣传维新变法主要说明了要说明了A.A.维新运动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维新运动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 B.B.维新派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纲领维新派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纲领C.C.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传统思想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传统思想 D.D.维新派借用传说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维新派借用传说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CD13.191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

32、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14.1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述

33、,最为确切的是()A.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DD15.15.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材料1 1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

34、府,出纳王命。王命。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材料1 1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其理论根据是什么根据是什么?主张:君主立宪;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依据:三权分立学说 材料材料2 2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大借洋款,以举庶政。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材料2 2反映了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怎样反映了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怎样?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材料材料3 3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摘自胡适留学日记

35、摘自胡适留学日记 材料材料3 3的观点是否正确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简述你的理由。不正确。不正确。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实行改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必然实行改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必然失败。失败。根据材料根据材料1 1、2 2、指出维新变法、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运动的根本缺陷。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

36、向中国传播的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历史过程,在历史过程,在历史过程,在184018401840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著有著有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创办江南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制造总局著有著有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1 1 1)概述编号)概述编号)概述编号)概述编号、所代所代所代所代表派别在表派别在表派别在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过程中的过程中的过程中的过程中的主主主主要主张。要主张。要主张。要主张。(2 2 2 2)编号)编号)编号)编号、所代表派所代表派所代表派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动?动?动?(3 3 3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3 3)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目的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目的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学造器物层次的过程。从学造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运动)到仿行制度层次到仿行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层次到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