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125212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4课课从从“师夷长技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世纪40年代)年代)1、含义、含义向西方学习先进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来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朝的封建统治。魏源的魏源的“师夷长师夷长技以制夷技以制夷”的思的思想反映了其核心想反映了其核心和目的。和目的。2、背景、背景A 晚清封建社会晚期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危机四伏B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侵略扩张C 中国惨败中国惨败惊醒志士惊醒志士3、代表、代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林则徐魏魏 源源(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抵抗

2、派)各国律例四洲志。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着人们的思想启迪着人们的思想4、评价、评价:进步性:进步性:(1)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体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体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和效仿。的肯定和效仿。(2)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封闭,揭开了向西方)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封闭,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学习的序幕。(3)“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

3、夷”的思想为后来洋务派思想的形成以及洋务的思想为后来洋务派思想的形成以及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性:局限性:(1)新思想的代表都是封建上层,在目的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新思想的代表都是封建上层,在目的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2)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器物(坚船利炮)层面上。器物(坚船利炮)层面上。(3)在社会效果上,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强大思潮,更没有进行一定)在社会效果上,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强大思潮,更没有进行一定规模的政治实践。规模的政治实践。二、二、“中体西用中体西用”(19世纪世纪6090年代)年代)1

4、、含义、含义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内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外患)2、背景、背景3、代表、代表曾国藩曾国藩李鸿章李鸿章左宗棠左宗棠(地主阶级洋务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内洋务运动的内容容(前期)以(前期)以“自强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后期)以“求富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制度。年代开始)开创

5、近代教育制度。结局结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洋务运动4、实践、实践5、评价、评价积极性:积极性:(1)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击的主张,冲击了传统的保守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了传统的保守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将林则徐、魏源的)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进行洋的思想付诸实践,进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局限性:局限性:”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思

6、想无法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洋务运思想无法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洋务运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以失败结束。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以失败结束。 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王韬代表:王韬 郑观应郑观应 薛福成等薛福成等 主张: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主张: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文化上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文化上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 三、维新变法思想三、维新变法思想康梁维新思想是在早期维新思康梁维新思想是在

7、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核心主张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致,核心主张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致,即在即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文化上兴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文化上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但与早期维新思想相学知识。但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更为系统化。其创立者主要比更为系统化。其创立者主要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1、康梁维新思想的含义、康梁维新思想的含义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世纪90年代初)年代初)2、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8、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甲午战争的失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重,一方面甲午战争的失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重,一方面也证明了也证明了“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洋务运动的失败;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世纪末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壮大;西学的不断传入;西学的不断传入;3、康梁维新思想的人物及主张、康梁维新思想的人物及主张(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康康 有为(有为(18581927)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主张:在新中将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古文经说成是伪经,从根本上支援了封建者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孔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从

9、而借助经学外衣,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作用: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为”。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代表作:代表作:变法通议变法通议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指出想,指出“法者天下之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理”。严复(严复(18541921)主张:封建主张:封建君主皆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民的公仆。

10、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5、维新思想的实践: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戊戌变法4、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原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为减少阻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程度不原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为减少阻力

1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程度不高,力量弱小。高,力量弱小。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积极性: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积极性: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6、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一思想无法在中国实现。协性,这一思想无法在中国实现。 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地主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器

12、物学习器物学习制度模仿制度模仿小结:小结:鸦片战争中萌发的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的核心和实质是是A、振兴清王朝、振兴清王朝 B、“自强自强”、“求富求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C中国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中国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是外国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西方资本主义思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A、 B、 C、 D、A对洋务派

13、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主张的正确理解是的正确理解是A、以、以“自强自强”和和“求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度 D、用、用“中学中学”来对抗来对抗“西学西学”的传播的传播C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挽救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挽救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是A、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对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维护 B、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C、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D、树起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树起了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