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8798597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第 1页,共 5页【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 6 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 培优测试时间:时间:90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班级班级_姓名姓名_得分得分_一、填空题一、填空题(共共 8 8 分分)1(5 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春节从 l yu()的初旬就开始了,家家熬制腊八粥,泡色如翡翠的蒜瓣。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 z bn()儿,这是用花生、榛子、栗子等掺和成的。除夕夜家家放 bin po(),好不热闹,还要 tng xio()不zh yn()地守岁。2(3 分)照样子,写词语。(1)例:各种各样(各各式词语)_、_、_(2)例:糊糊涂涂(AABB 式词语)_、_、_二、判断

2、题二、判断题(共共 1 12 2 分分)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错的打“”。3(2 分)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4(2 分)“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读出八儿是真的饿坏了。()5(2 分)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6(2 分)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7(2 分)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三、选择题三、选择题(共共 2424 分分)8(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初旬(xn)唾沫(tu

3、)脱缰(jing)荔枝肉(li)B榛子(chn)筷子(kui)敦实(dn)菱角米(ln)C娴熟(xin)嘟囔(nang)演绎(y)青面獠牙(lio)D蜜饯(jin)机杼(sh)吞噬(sh)万象更新(gng)9(3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试卷第 2页,共 5页A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不屈不饶 奋发图强B披荆斩棘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前扑后继C举世闻名 破烂不堪 小心翼翼 安然无恙D不容争辨 低头折节 风欺雪压 倾盆大雨10(3 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苍山翠竹,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

4、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静心深赏,回味其中。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BCD11(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花了 10 分钟的时间才完成试卷的第一题,真是小题大做。B这计划虽好,但一下子难以实现,只能是明日黄花。C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D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12(3 分)下列句子中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候,能把耐寒的

5、寒鸦儿冻死。B寒食节的习俗禁烟火,吃冷食。C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是藏文化的“活化石”。D 腊八粥 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等粥”部分写得简略,“喝粥”部分写得详细。13(3 分)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B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C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D课堂上娟子总是瞪着杏核般的眼睛看着讲台上的老师。(6 分)品读句子,完成练习。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恐怕试卷第 3页,共 5页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14(3 分)下

6、列词语中的“儿”的读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零七八碎儿B杂拌儿C幸运儿D玩意儿15(3 分)下列对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说法不恰当的是()A朴素自然B普通随意C给人亲切感D俗白清浅四、语言表达四、语言表达(共共 8 8 分分)16(4 分)按要求改写句子。(1)锅中的粥,冒着热气。(改为拟人句)_(2)难道八儿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_(4)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_17(4 分)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1)_不是_,而是_(2)除了_,没有_。五、诗词曲鉴赏五、诗词曲鉴赏(共

7、共 1 10 0 分分)(10 分)古诗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18(3 分)补全古诗。19(2 分)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试卷第 4页,共 5页(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20(2 分)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21(3 分)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_六、现代文阅读六、现代文阅读(共共 1 13 3 分分)民俗中最亮的灯盏(节选)记忆里,这一

8、天总会在父母的交谈中早早醒来。在苦涩和坚韧中又将度过一年,父母预谋着在这样的日于里,让新年与旧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预谋的幸福从一点点的准备开始。先得叫上裁缝为全家每人做一套新衣。瘸着一条腿的乡村裁缝在这个时候成了家家追捧的明星,道路虽不平坦,可是他们矜持地提着尺子,快乐地吹着口哨,大人们为了孩子争先恐后地将“机头”抢到家,孩子们争着往他碗里夹肉,为的是让自己的新衣先做,或者在新衣显眼的地方多缝个口袋。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这样的事,母亲们愿意在孩子们睡熟后进行。可是厨房的门关不住香气,孩子们偷偷地起床,眼前的景象新鲜、刺激,丸子在油锅里空翻、潜泳,瓜子在锅铲下争少得很凶,胖胖的蚕豆露出牙齿憨厚

9、一笑。母亲们手中的铲子或勺子轻快又谨慎,稍有迟疑,这些小家伙们便会焦头烂额,不复可爱,雪白的冻米被糖召集起来,团结到一起,然后在母条们的刀下翻飞如雪片。制作豆腐的过程像一场祭祀,因为豆腐的好坏预兆来年的吉凶。掐算好黄道吉日,孩子们要用草纸擦嘴忌口。锅中被加热的豆浆如雪浪翻滚,点卤是最重要的工序。过与不及,都会让入缸的豆腐脑儿稀如寡水,恰到好处的点卤能让豆腐脑儿插住筷子。父亲是个读书人,点墨还行,点卤却很糟糕,每次他像拿毛笔一样拿住筷子准备投入缸中时,全家人的心收紧如拳头。零星的鞭炮,挥舞的灯笼,大红大绿的新衣,还有像气球一样飘浮的心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正如我们的青春,一页页被翻

10、过去。只在春节这个时候,所有沉淀在昔日的记忆和对新年的向往,一起来到心间,让我们在等待中充满憧憬。试卷第 5页,共 5页22(2 分)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1)争先恐后:_(2)焦头烂额:_23(2 分)“民俗中最亮的灯盏”指的是“我”记忆中的()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春节24(3 分)体会短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完成练习。(1)文中记述的民俗有很多,其中详写的有()(多选)A请裁缝做新衣B炸丸子、炒果子、切米糖C放鞭炮,舞龙灯D制作豆腐(2)短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的好处是_25(3 分)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当作人来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事物在锅中的情形,生动地

11、表达了孩子们的心情。用“”在文中再画出一个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26(3 分)“美好的事物,离当下的生活越走越远。”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以及对传统民俗的_之情。七、书面表达七、书面表达(共共 2525 分分)27(25 分)题目:家乡的节同学们,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个美好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中那富有家乡特征的习俗,以及欢乐的气氛一定让你难以忘怀吧!那就请你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字数 400 字左右。6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腊月杂拌鞭炮通宵眨眼2(1)各形各色各行各业各家各户(2)整整齐齐安安静静来来往往345678C9C10C11C12D13B14C15B16(1)

12、锅中的粥,有气无力地冒着热气。(2)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4)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17(1)这件事王明做的杨林做的(2)妈妈以外人带伞18朝露待日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9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回头西归呢?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2(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文中指,大人们为了孩子争抢着把“机头”抢到家。(2)形容十分狼狈窘迫。文中指,翻炒的大米被炒糊的样子。23D24(1)ABD(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表达清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5丸子、瓜子、蚕豆喜悦雪白的冻米被糖召集起来,团结到一起,然后在母亲们的刀下翻飞如雪片。26怀念留恋2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