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8798584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C培优测试卷试题及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 6 年级下册第 1 单元C 培优测试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共共 1010 分分)1(本题 1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掺和(cn)正月(zhng)翡翠(fi)吐口唾沫(tu)B筷子(kui)吞咽(y)黄焖鸡(mn)青面獠牙(lio)C汤匙(ch)乌鸦(y)朴素(p)吞噬一切(sh)D缰绳(jing)小贩(fn)轻盈(yn)山西陈醋(ch)2(本题 1 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鞭炮 沸腾 通霄 万象更新B彼此 肥腻 燃放 万不得以C惊异 肿胀 染缸 悬灯结彩D解释 浪漫 耐何 截然不同3(本题 1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

2、恰当的一项是()A一名合格的学生在上课时不能随心所欲,应该遵守课堂纪律。B他的为人很好,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值得交朋友。C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也是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D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的希望。4(本题 1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大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B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知道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C小明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北京的春节习俗。D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5(本题 1 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清明节。B七夕节的别称有女

3、儿节、乞巧节。与七夕节有关的诗句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C中秋节当天,人们可以登高,喝雄黄酒。D端午节人们可以赛龙舟,饮菊花酒。6(本题 1 分)下列关于课文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序,详细介绍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几天的习俗,突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B 腊八粥一文以八儿在腊八这天等妈妈熬腊八粥的事,其中等粥是详写,喝粥是略写。C 藏戏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藏戏的形成,略写了面具。D 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思乡之情。7(本题 1 分)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比喻)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

4、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夸张)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反问)D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排比)8(本题 1 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个词语不同的一项是()A运动会百米赛跑时,小明跑得可真快,转眼就到达了终点。B冬季易发流感,请同学们做好预防措施,呼吸之间都有可能会传染。C这种新兴的事物只是昙花一现,时间会将它淘汰。D这学期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转瞬之间就要毕业了。9(本题 1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鲜红的对联映衬着大红灯笼,处处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B他站在讲台上,装腔作势地

5、学老师讲课,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C这个收纳盒不大,正好用来装这些零七八碎儿。D这伙凶残的歹徒已经身陷绝境,他们别无他求,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10(本题 1 分)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形容饱满)B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C迢迢牵牛星(遥远)D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二、填空题二、填空题(共共 2222 分分)11(本题 8 分)课文内容我知道。(1)北京的春节 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了一句俗语是“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_”“_”“_”和“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2)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的烘

6、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12(本题 14 分)句子积累。(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_,_”就表明了这一点。(2)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写两人虽然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的诗句是:“_,_”(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的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我还知道这样类似的诗句有“_,_”。(4)小明马上要上初中了,他想用长歌行中诗句“_,_”当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长大了后悔。我还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有“_,_”。(5)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首古诗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我还知道关于传统节日的其

7、它诗句“_,_”。三、语言表达三、语言表达(共共 9 9 分分)13(本题 3 分)句子大练兵。(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缩句)_(2)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_(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_14(本题 3 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改成反问句)_(2)锅中的粥,有气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仿写拟人句)_(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我发现句中加点的词语_。写一

8、个具有这种用词特点的句子:_15(本题 3 分)语言实践。中国的习俗丰富多彩,而且各种习俗都有不同的寓意。例如: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在屋里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来和大家说一说吧!_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共共 2929 分分)(本题 8 分)阅读理解。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9、16(1 分)文段第 1 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 关系。17(3 分)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A视觉 B听觉 C嗅觉(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3)鞭炮声日夜不绝。()18(2 分)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用加点词仿写一个句子_用加点词仿写:_19(2 分)写出选文中除夕的习俗。_(本题 8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魂精卫填海,何等的();愚公移山,何等的();后羿射日,何等的();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

10、,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那“王师北定中原日,”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

11、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20(1 分)在第节的括号里填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21(1 分)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在短文第节的()里。执着勇敢坚毅睿智22(2 分)为短文第节画横线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3(2 分)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

12、人和爱国名诗?(本文内容除外)(1)爱国名人:_(2)爱国名诗:_24(2 分)读了这篇短文,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说些什么?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来表达你阅读后的心声。_(本题 5 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明清之后儿童的颈子上多了饰品长命锁。其实,它是由古人佩戴的“长命缕”习俗演变而来。在讨论端午节习俗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有佩戴长命缕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荆楚时记 风俗通 岁时广记等古籍记载,自汉代起,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详。(材料二)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小锁挂在孩子脖子上,为的是百家福

13、寿锁栓他的生命。(材料三)在黑龙江地区,小孩出生后,产家要向街坊要来七色彩线和七枚大钱,把大钱用七根一股的彩线并穿成连环形,一端饰以流苏,挂在婴儿项上,叫做“长命锁”。25(3 分)佩戴长命锁的习俗最早产生于(),由古人在()节佩戴()的习俗演变而来。26(2 分)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这个风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企盼。_(本题 8 分)课外阅读。故乡的元宵汪曾祺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

14、。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天快过去了。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

15、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

16、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有删改)27(2 分)读短文,完成填空。(1)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_。(2)“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28(2 分)短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_29(2 分)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_30(2 分)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

17、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_五、书面表达五、书面表达(共共 3030 分分)31(本题 30 分)习作。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不少于 450 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C3B4D5B6C7B8B9D10A1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花生仁儿脱下了红色的外衣。世界上没有几个

18、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14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小溪蹦着跳着,唱着歌曲冲进了河流妈妈的怀抱。意思相近暴躁会使人丧失温和,急躁会使人远离冷静,浮躁会使人告别淡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充满快乐。15在瓷器上绘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过年燃放爆竹,寓意除旧迎新。过年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16总分17CAB18人们对吃团圆饭和祭祖的重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除非这件事是对的,否则的话,你父母必定不会让你做。19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20陆游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21执着 坚毅 勇敢 睿智22“”:“,!”23屈原、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4中国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而那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和不可磨灭的中国魂,让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25汉代端午长命缕26表达了人们期盼孩子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27不热闹承上启下28说明了故乡的元宵是不热闹的。29写了摆赌摊、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去庙里烧香、赏灯、看围屏这些活动,其中赏灯写得最详细。30包含了作者对年的留恋,对年过去的惋惜。3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