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沪教.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52290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八则沪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八则沪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八则沪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八则沪教.ppt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25页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第2页/共25页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第3页/共25页“四书”是哪四部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4页/共25页学习目标:4、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3、掌握“而”“之”字的用法。1、了解孔子及论语。第5页/共25页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而:2、乎:3、朋:表示承接关系,然后、并且。时,经常。习,复习。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说,yu,通“悦”,喜悦。志同道合的人。乐,高兴。4、知:了解(自己)。5、愠:恼怒。怨恨。6、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一种乐趣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学习的方法、兴趣、态度。第6页/共25页1、知:3、知:2、之:代词,指所要学的东西。读zh,通“智”,聪明,有智慧。(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读zh

3、,知道,懂得。4、是: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聪明。这里阐述了学习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第7页/共25页 (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好:Ho,爱好,喜好。(对于知识)了解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以学习知识为乐的人。2、乐:L,以为乐。这也是学习态度问题。第8页/共25页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三: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2、焉:兼词,的人。3、师:值得取法、学习的人。4、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

4、注意改正。5、其:其中,他们。这里说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6、善:优点。第9页/共25页 (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温:温习,复习。4、矣: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了”。可以凭借(这)成为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这是讲学习方法问题。3、可以(之)为:2、故:旧的知识。新:新的体会和发现。第10页/共25页(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3、凋:1、岁:年。2、然:这样。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这一则讲的是为学为人的道理,用松柏不畏严寒,比喻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怕逆境。第11页/共25页1

5、、无:(七)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那么。2、则:不要只追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这里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欲速则不达”充满辩证的火花。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任何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做法都只能适得其反。W,通“勿”,不要。3、欲:想要。第12页/共25页(八)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益:好处。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更好。1、吾:我。2、尝:曾经。3、食:吃饭。4、寝:睡觉。这里讲的是教的方法,阐述“思”与“学”的

6、关系。第13页/共25页第14页/共25页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第15页/共25页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时习之第16页/共25页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第17页/共25页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欲速则不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亦乐乎第18页/共25页 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宰相)赵普第19页/共25页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1学而时习之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练

7、习之,指学到的东西。第一个之,指代事物,第二个之,句末语气词。之,代词,它。之,代词,代他的优点。第20页/共25页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论语()愠()亦()知()好()乐()不亦说乎()矣()lnynwngdizhziyuhu第21页/共25页2解释句中加线的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温故而知新。故:学而不思则罔。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是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厌:同“悦”,愉快。旧知识。迷惑而无所得。因此。满足。第22页/共25页3判断下列句中“而”的用法。A顺接连词B转折连词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厌ABBA第23页/共25页4填空。八则是记录和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5八则的中心可归纳为如下三方面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下面这些话各属于哪类?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孔子 他的弟子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