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8228462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第二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1以下关于浓硫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响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枯燥剂,能够枯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答案】D【点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使蔗糖炭化属于浓硫酸的脱水性,A选项错;浓硫酸能够作枯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吸水性,但是与浓硫酸能起反响的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枯燥,如NH3、H2S、HI等,C选项错;浓硫酸能与铜片反响,但必须在加热时才能够反响,B选项也不正确;常温下浓硫酸能使某些金属钝化如Fe、Al,D选项正确。2假设浓H2SO4不慎溅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

2、应该是()A用NaOH溶液去中和B用纱布擦干后涂油C用布擦干后,用水冲洗,然后涂3%5%的NaHCO3溶液D用大量的水冲洗【答案】C【点拨】由于浓H2SO4具有非常强的脱水性和氧化性,人体中的非常多种有机物易被浓H2SO4氧化和脱水,同时反响是放热的,这确实是浓H2SO4对人体有强烈腐蚀作用的主要缘故。另外,浓H2SO4易溶于水,而且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假设用水冲洗,必定导致皮肤受伤面积扩大,受伤程度增加。NaOH是强碱,同样对皮肤会有非常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先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稀NaHCO3溶液的方法是正确的。3浓硫酸和2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

3、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以下图,分析a、b曲线的变化的缘故是()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答案】B【点拨】此题考察学生对浓、稀硫酸在吸水与其中水分挥发的差异。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吸水与水分的挥发两个过程,只不过在浓H2SO4中以吸收水分为主,溶液质量增加;而2molL1稀H2SO4中以水分挥发为主,质量减小。故此题答案为B。4以下对浓H2SO4的表达正确的选项()A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响,因而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H2SO4B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C浓H2SO4和铜片加热时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D浓H2SO4和亚硫酸反响制取SO

4、2时,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答案】C【点拨】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接触,能使金属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接着跟浓硫酸反响,这确实是金属的钝化现象。金属钝化现象是浓H2SO4与这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响引起的。因而说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响的说法是错误的,A不正确。浓H2SO4是从蔗糖中夺取与水分子组成相当的氢和氧,使蔗糖炭化,表达了浓H2SO4的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因而,B项是错误的。铜与浓H2SO4在加热情况下发生反响,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反响中浓H2SO4为氧化剂,铜则作为复原剂,氧化剂与复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5、1,因而,在反响的2molH2SO4中,1mol作氧化剂,还有1mol起酸的作用。因而C的表达正确。实验中是用浓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响来制取二氧化硫的,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在两种反响物中硫元素处于相邻价态,依照氧化复原反响规律可知,它们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此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D选项错误。5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以下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氯水 D氯化钠【答案】D【点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变大,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溶剂的减少,二是溶质的增多,该题题设为放在敞口容器中,主要从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考虑,溶质

6、和溶剂的变化或者是溶液成分本身发生变化。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浓度减小;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氯水也因分解放出氧气最终变为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挥发出水而使溶液的浓度增大。解答此类题不仅要留意溶液与空气的作用还要留意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本身也发生变化。6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与铜片反响B与石蕊溶液反响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参加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答案】C【点拨】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与铜反响,无法区别。向两种酸中参加锌片二者都反响,浓硫酸反响产生SO2,稀硫酸产生H2,能够区别,但不是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只有C是利用了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来

7、区别,方法简单,因而选择C。此题考察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7浓H2SO4在使以下物质的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CuCuSO4 BCCO2CFeOFe2(SO4)3 DFe2O3Fe2(SO4)3【答案】AC【点拨】浓H2SO4在反响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化合价不变,硫元素仍以SO方式存在;表现出氧化性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由以上反响知,C2H2SO4(浓) CO22SO22H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Fe2O33H2SO4=Fe2(SO4)33H2O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而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FeO4H2SO4(浓)=Fe2(S

8、O4)3SO24H2O中都是有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不变。因而浓H2SO4在A、C反响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8在下面哪些反响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A2NaClH2SO4(浓) Na2SO42HClB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CC2H2SO4(浓) CO22SO22H2OD2FeO4H2SO4(浓) Fe(SO4)3SO24H2O【答案】D【点拨】推断某些酸在化学反响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假如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而推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

9、析。A、B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而D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而浓硫酸在反响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9储存浓H2SO4的铁罐外口出现严峻的腐蚀现象,这表达了浓硫酸的()A脱水性和吸水性 B吸水性和酸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不挥发性和酸性【答案】B【点拨】由于浓H2SO4在罐口附近吸水后构成稀硫酸与Fe发生置换反响而腐蚀。10将90%H2SO4溶液和10%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小于50% B大于50%C等于50% D不能确定【答案】B【点拨】设各取体积为VL,

10、90%H2SO4的密度为d1,10%H2SO4的密度为d2,则d1d2。依题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P%,50%0,因而P%50%。1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外表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65%的硝酸,98.3%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 B红、黑、红C红、红、红 D白、黑、白【答案】D【点拨】因上述两酸均为浓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新制氯水中含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浓硫酸还表现出脱水性。12利用右图装置做下面的实验:在烧杯中盛有半杯乙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向容器中滴入甲溶液。随着甲的滴入,灯泡逐步变暗;滴到一定量时,灯泡熄灭,接着滴入甲溶液,灯泡又逐步变亮。以下各组溶液中,能

11、够产生上述现象的是()选项甲乙ANH3H2OAgNO3BCH3COOHNH3H2OCNaOHAlCl3DH2SO4Ba(OH)2【答案】D【点拨】A中AgNO3NH4NO3则灯泡仍亮;B中弱电解质强电解质灯泡由暗变亮;C中AlCl3NaCl灯泡仍亮。D中生成BaSO4沉淀和水,灯泡先变暗,接着加Ba(OH)2溶液又逐步变亮。二、非选择题13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响,也不能和稀H2SO4共热发生反响,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响为:_,_。利用铜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

12、式为_。以上方法前者好依然后者好?缘故是什么?【解析】在稀H2SO4中,Cu与O2反响后的生成物CuO迅速溶解在热的稀H2SO4中生成CuSO4;第二种方法,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产生CuSO4,但同时产生SO2,H2SO4的利用率降低,生成了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答案】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Cu2H2SO4(浓) CuSO4SO2H2O第一种方法好。缘故:这种方法节约原料(硫酸)。清洁,无污染,后者有SO2气体生成。节约能源,加热温度比第二种方法低。14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以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1)如按气流由左向

13、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接_,_接_,_接_;(2)仪器乙、丙应有怎么样的实验现象才说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丙中_;(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4)写出甲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响生成CO2、SO2和H2O。其中CO2、SO2在化学性质上的一样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会干扰CO2的鉴别。SO2和CO2在化学性质上的明显不同是SO2有漂白性和强的复原性,而CO2没有。因而,在鉴别CO2时,首先用酸性KMnO4溶液将SO2氧化除去,再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被完全除去,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答案】(1)A

14、FECDB(2)乙中溶液变浑浊丙中品红溶液未褪色(3)吸收SO2(4)C2H2SO4(浓) CO22SO22H2O15依照以下图,答复以下咨询题。(1)如下图装置中,在反响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能够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答:_。(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3)假如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响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参加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参加的试剂是_,作用是_。B中参加的试剂是_,作用是_。C中参加的试剂是_,作用是除尽_气体。D中参加的试剂是_,作用是_。(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

15、象是_。【解析】此题是考察浓硫酸和碳反响产物的检验,涉及CO2和SO2的性质比拟,在检验CO2前必须先将SO2除去,而除去SO2利用的则是SO2的复原性。【答案】(1)反响前先用小火微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顿加热后,导管里会构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2H2SO4(浓)C2H2O2SO2CO2(3)无水硫酸铜检验H2O品红溶液检验SO2KMnO4酸性溶液SO2澄清石灰水检验CO2(4)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不褪尽(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16向铜片中加某浓度的硫酸120mL,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参加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响搜集到标准情况下气体,过滤残留固体,枯燥后称量,质量减少了,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Zn H2SO4(稀)=ZnSO4H201mol Zn与CuSO4反响固体减轻:75g65g/molZnCuSO4=ZnSO4Cum(固)65g1mol64g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mol1molc(H2SO4)17.5mol/L。【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