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072543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8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缆线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 1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垫层施工底板防水底板施工侧墙、顶板施工防雷接地工程防水工程管廊内装饰工程土石方回填 2 施工测量 2.1 控制点复测(1)平面控制网测设 接收到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成果后,进行施工控制网复测和加密的准备工作。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联合进行。(2)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控制点,前视后视距离保证一致;施工控制网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施工放样的要求确定;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选点;对控制点进行

2、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2.2 水准导线测量(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主路线及其他建筑物施工的竖向精度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水准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点位一致。(2)依据现场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布设施工高程控制网。根据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在现场适当部位引测加密水准点,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在整个施工区域建立高程控制网,作为道路及建筑物高程控制的依据。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3 施工降排水 3.1 井点降水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本工程降水井设置在路基两侧开挖边线以外 3m 位置,降水井深度 1420m,间距 13.

3、5m。3.2 集水明排(1)截(排)水明沟:在基坑坡顶距开挖边线 2.0m 处设置截水沟,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水沟为 0.3m*0.3m 矩形断面土沟。积水通过排水沟汇集于集水坑内,以防止基础被浸泡,保证干地施工条件。为保证排水通畅,截(排)水沟要及时清淤,防止堵塞。(2)集水坑:在坡脚位置每隔 30m 设置一个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排至附近排水系统内。集水坑尺寸为 0.5(底宽)1.0(深度),两侧坡比 1:0.5,采用 2cm 厚 M7.5 水泥砂浆抹面。集水坑底部有泥沙淤积时,及时掏除。4 沟槽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装 25T 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石方开挖采用 CAT330B

4、挖机配合液压破碎锤开挖,并用 25T 自卸汽车转运至弃土场;土石方开挖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定出综合管廊中线根据综合管廊中线依据合理的放坡系数定出综合管廊沟槽开挖边线投入机械进行土石方开挖人工修边检平基坑验槽合格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4.1 开挖准备工作 基坑土石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根据设计图,测设管廊中心线,设立中心桩。管廊中心线须经监理复核。按图纸设计的基坑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基坑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与基坑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根据开挖放线记录及相关规范、措施,完成技术交底。4.2 土石方开挖 挖方段 综合

5、管廊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明排水施工。基坑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 30cm 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边坡支护、基础施工。开挖料部分堆于基坑坡顶线 3m 以外,多余部分弃置到弃土场。基坑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施工中需备足土袋,木桩等,以防止流砂。机械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 1/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开挖沟槽时由于挖掘机臂长有限,当开

6、挖沟槽深度大于 4m 时,应分两层台阶开挖,土石方需要分两次转运,1 台挖机位于台阶下,将台阶上挖机工作范围外的弃方倒运至于台阶上,台阶上再配 1 台挖机挖装弃土至 25T 自卸汽车上运出。在开挖过程中若遇其它管线或是古文物,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以防坍塌。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开挖坡壁两侧间隔 15m 埋设变形监控点,基坑开挖及隧道施工时,测量人员应对监控点进行变形观测,并记录,如发现变形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施工,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后再恢复施工。基坑开挖时,为考虑施工安全,边坡表面均喷射 10cm 厚 C25 混凝

7、土,大于 5m 时,按照地勘报告采用喷锚支护,工程量以现场实际收方为准,见综合管廊深基坑施工方案。为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坡面临时采用彩条布覆盖。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回填断面图见附图基坑开挖及回填断面图 1-4,综合管廊控制中心及 N6+10N6+60 段位于杂填土与粘土层,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对杂填土全部挖除,开挖至粉质粘土层后,超挖 1m 精除粉质粘土表层土。基坑开挖应分级开挖,每级开挖高度不大于 4m,每级台前设置 1m 宽的平台,开挖坡比为 1:1.5。填方段 填方段填方时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选择适宜

8、的取料场,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填至综合管廊管顶标高并压实后再进行沟槽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4.3 基坑监测 基坑监测 本工程基坑深度平均 7m,确定其为安全等级为二级。监测工作从维护结构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施工至基坑回填结束,每两天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点及监测仪器均应按相关要求设置,保证其整个监测过程中能正常使用。各变形监测点及各监测相应的初始值均应在基坑开挖前取得。对监测所得数据,必须立即整理分析,以图表的方式将结果汇总。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监测项目及方法 水平位移监测 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

9、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 GPS 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当监测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时时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 3 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 0.5mm。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坑底隆起(回弹

10、)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 基坑围护墙(坡)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确定。应急预警值及程序 当监测结果超出预警指示:基坑上口位移大于 7cm 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会同相关单位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工程事故,减少损失。现场投入的主要监测器材 表 5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南方 台 1 已进场 2 GPS 南方 套 1 已进场 3 水准仪 南方 台 1 已进场 4.4 注意事项 在挖槽过程中或雨后复工,必须检查槽壁的稳定情况,发现

11、有倾塌可能或松动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排除隐患后才能继续施工;同时要随时清除槽边上的危土、危石,消除隐患,加强防坍塌意识。操作人员不得在基坑内休息。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在靠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电杆附近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沟槽边上人工动土或向槽内倒土时,必须注意坑槽下操作人员的安全,坑槽内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用电,严禁乱搭接电线。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接地装置;夜间施工,增加照明设施及设置防护围栏、警示红灯等。在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过往车辆、行人绕行;严禁行人进入施工作业区域。基坑开挖后,在未回填土方前,总好安全围护检查,以确保施工安全

12、。在基坑下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槽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大面积形成裂缝现象,必须暂停施工,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后方可作业。夜间施工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必需全过程监控,不准在没有现场管理人员监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准违章指挥,必须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4.5 基坑验槽 基坑开挖面成型后,联合业主、监理、地勘对基础进行验槽,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坡比等,对基底做基础承载力触探试验,若承载力不达标按设计要求进行砂砾石换填处理。5 钢筋制安 5.1 钢筋加工 1)钢筋、连接套筒等原材料进场后检查质量保证书、复试报告、出

13、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2)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按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在原材料堆放区的条形基础上,避免锈蚀和污染,堆放不得混杂,并挂牌标示。3)本工程所需钢筋在新建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制作,钢筋加工前按设计图纸正确列出详细的钢筋耗表,并严格按照钢筋耗表上标明的钢筋规格、尺寸及数量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钢筋按照不同规格型号分别堆放,并挂牌明示。5.2 钢筋运输 水平运输:15t 平板汽车运输到工作面;垂直运输:采用 25t 吊车吊运至沟槽工作面,人工配合卸料。5.3 钢筋安装 采用现场人工安装,在基础面上用墨线按钢筋的位置及间距划线,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安装。钢

14、筋的连接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焊接、绑扎连接和机械套筒连接。剪刀加强筋与主筋采用点焊,焊点不少于 3 个。采用搭接焊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重合,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 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 10d。钢筋绑扎时,穿扎丝方向相互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且不小于 63cm,必要时采用点焊焊牢。直径大于 25mm 的钢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机械套筒连接施工工艺流程为:原材料检验钢筋断料丝头加工丝头检验套丝保护现场连接接头检验,施工过程中注意丝头加工质量及现场连接质量的控制,并按规范要求做好相关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主筋与分布筋采用扎丝绑扎连接时,管

15、廊主体结构与集水坑逐点绑扎,通风口、投料口、出线井可间隔绑扎。结构顶板、中板、底板双层筋之间设14(HPB300)马凳筋,以保证板刚筋位置准确,。根据本工程板配筋图,板马凳筋间距0.5m*0.5m,呈梅花形布置。马凳筋尺寸取值要求:上平直段 a板筋间距+8cm,高度 b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下平钢筋 c板筋间距+8cm。管廊施工时,预埋好人孔、风孔等洞口预埋钢筋。1)交叉口墙体钢筋安装 工艺流程:弹墙体位置线、门洞口线修整预留搭接筋绑横、竖向钢筋梯子绑竖筋绑横筋绑墙体拉筋垫块安装验收下一道工序。施工要点 A 钢筋配筋均为双排双向,竖筋在外,横筋在内,墙体水平筋应按

16、设计及规范要求锚入墙端暗柱内。B 搭接长度控制:按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C 外墙插筋要留够搭接长度,要考虑到连接底板的导墙的高度。D 墙体钢筋绑扎时,设置8 拉筋,0.6m*0.6m,呈梅花型布置。E 墙体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为 5cm,背水面为 3cm;为保证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施工中使用专门的塑料垫块,直接卡在墙体水平筋上。F 钢筋接头位置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同一截面区域范围内受拉区搭接接头不超过 25%,受压区不超过 50%。2)交叉口框架柱钢筋安装 工艺流程:柱竖向钢筋接长套箍绑扎安装垫块、预埋件、墙拉筋验收下一道工序。施工要点 A 框架柱竖向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其接头位置按两个断面错开设

17、置,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5d,且不得小于 50cm。B 柱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绑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C 柱筋绑扎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好预埋件和墙拉筋。D 用专门的塑料垫块,直接卡在水平箍筋上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3)交叉口梁、板钢筋安装 工艺流程 安放梁主筋套箍绑扎安装垫块板筋布设绑扎验收下一道工序。施工要点 A 框架梁板钢筋的设置位置为:次梁钢筋放在主梁钢筋上,板底部钢筋顺短跨钢筋放在下层,顺长跨钢筋放在上层。B 框架梁下部钢筋接头设在支座处或支座两侧 1/3 跨度范围内,上部钢筋接头设在跨中 1/3

18、 范围内。C 当梁与柱外皮齐平时,梁外侧纵向钢筋稍作弯折,置于柱筋内侧,并在弯折处增加两个梁箍。D 梁箍筋与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主筋方向错开设置。E 板内下筋在支座处搭接,且伸入支座的远边,板内上筋不能在支座处搭接。板面钢筋在角部相交时,短跨钢筋在上排,长跨钢筋在下排。F 梁柱相交部位的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间距绑扎牢固。G 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cm;板背水面 3cm,迎水面 5cm。5.4 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 5cm,背水面 3cm。为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小于结构设计强度的专用塑料垫块,垫块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平均 3 个垫块

19、/m2。施工完毕后禁止在钢筋上踩踏,防止钢筋受力过重导致位移或垫块损坏,在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经常检查垫块,如发现变动及时矫正。6 模板安装(1)模板选择 根据本工程特点内侧模统一采用 1.5cm 木塑定型模板进行拼装,外模统一采用 1.6cm 覆膜板,主要采用人工安装。模板竖向内楞采用483.5mm 钢管,水平外楞采用双钢管483.5mm,采用14 拉筋拉结,卡扣紧固,拉筋纵向间距 0.8m。(2)侧墙模板施工 1)侧墙模板采用高强复合竹胶板清水砼模板体系。2)中隔墙模板设14600mm600mm 的对拉螺栓连接,以保证内外模板的整体稳定性,侧墙使用一次性止水拉杆,布置间距为60cm,

20、呈梅花型布置,拉杆长度为 d+20cm 的14 圆钢(d=墙壁及加固钢管厚度)。3)侧墙的模板采用钢管作支撑体系,内楞用483.5mm 的钢管竖向布置,间距为 150mm,外楞用 2 根483.5mm 钢管,横向间距为 600mm,局部加密为 400mm。(3)框架柱模板施工(控制中心)1)框架柱采用定型木模板。2)框架柱模板采用钢管作支撑体系,外楞用 2 根483.5mm 钢管,间距为 600mm。3)对成排的柱子模板,拉通线控制模板位置。柱距不大的,相互间设剪刀撑和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的,在各柱四面单独加斜撑,保证柱子位置正确。4)柱高每 2m 留设门子板,便于柱砼浇筑。柱模下留设垃圾清扫

21、口,浇筑砼前封闭。5)梁、柱接头顶面,在浇梁、板砼时,柱处设 5050 木枋定位小方盘,保证柱位置准确,不移位。6)柱砼达一定强度后可拆除模板,但柱顶段模板应暂不拆除,以利于与上部模板更好地接茬。7)工艺流程 找平、定位组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斜撑校正垂直度柱模预检浇筑砼柱模拆除(4)梁、板模板施工(含控制中心)1)梁、板模板采用高强胶合板体系。2)梁、板模板的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按脚手架工程的要求进行搭拆。3)现浇梁、板跨中按 3/1000 跨长起拱支模。4)现浇、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梁板的模板。5)悬臂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拆梁模板。6)现浇梁、板模板拆除时

22、,先拆松板底模的支撑,拆除板底模和梁侧模;再拆松梁底模支撑,拆除梁底模,满堂脚手架从上至下依次拆除。7)工艺流程 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模架)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和板底模安装板侧模安装砼浇筑模板拆除 7 混凝土工程 7.1 一般要求 当地基土为密实原状土,且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时,可直接在其基础浇筑 C20 垫层混凝土,否则,须进行基础处理后方可实施垫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时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有关要求执行。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扶梯、墙管、预埋铁和吊攀等预埋件按图预先埋设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松动。安装附属设备以前,预埋孔洞应事先留出,不得事后敲凿。本工程

23、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进行浇注,必须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完成原材料取样送检及配合比实验。7.2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底板浇筑时,混凝土从顶板墙口处灌入,根据混凝土自然流动到底板观察口(振捣口),利用振捣棒在振捣口进行振捣,振捣要做到振捣布置均匀,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间所造成的空洞。混凝土浇筑墙、顶板部分 浇筑与振捣应密切配合,第一层混凝土下料速度应减慢,待混凝土充分振实后再继续进行,应注意振实,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初凝前,木杠刮平,用木搓搓毛。7.3 混凝土养护 养护时间应根据温度情况,分程度进行调整。墙柱浇筑 8-12 小时之内开始养护,待拆模后涂混凝土养护剂予以养护。当温度低于-10,应覆盖草垫或薄膜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 天。8 沟槽回填 综合管廊土建完成后,土方回填工作沿管廊顶及四周分层均匀回填,防止超填。顶板表面覆土时避免大力夯填,顶板及侧墙外 0.5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用小型蛙式夯实机进行夯实,其余部分采用12T 压路机分层进行夯实回填。对于设置在地下水地区的管廊应养护期过后立即回填,先填管廊顶土,后填四周土。管廊回填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的规定,回填土压实度不低于 94%,已建好的管廊必须及时回填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