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pdf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79149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8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恙虫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恙虫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恙虫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恙虫病.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疾病名:恙虫病英文名:tsutsugamushi disease缩写:别名:akamushi disease;flood fever;inundation fever;Kedani disease;Kedani fever;Mossman fever;scrub typhus;scrub-typhus;shimumushi;tsutsugamushi fever;yochubio;丛林斑疹伤寒;红河热;洪水热;沙螨皮炎;恙虫皮炎ICD号:A79.8分类:感染内科概述: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

2、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以恙螨幼虫(chigger)为媒介将本病传播给人。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焦痂(eschar)等。1927年日本学者取患者的血液注射入家兔的睾丸内,数日后见睾丸红肿,组织涂片经染色后镜检发现在细胞内有多形性小体。这种多形性小体可传代感染,使被感染动物发生相同的疾病。这种多形性小体曾被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ientalis),现称恙虫病立克次体。1948年在我国的广东省广州市首

3、次成功地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证明我国是恙虫病流行区。随后,东南部的沿海地区陆续有发现本病的报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学工作者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使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已明显降低。流行病学:本病分布很广,多发生于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其中以东南亚为主要流行区。日本、朝鲜、缅甸、斯里兰卡、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在南太平洋沿岸、岛屿以及西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

4、科/恙虫病.html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屿的地区和国家是本病的流行区。俄罗斯东南部也有本病发生。在我国,本病多见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安徽、陕西、江苏、浙江、山东、台湾和海南等省、自治区,沿海地区和岛屿居民的发病率较高。1.传染源 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如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鼷鼠、小家鼠、黑线姬鼠、赤家鼠、环腕鼠、黄毛鼠、针毛鼠、社鼠、包氏鼠、板齿鼠和东方田鼠等。我国广东省的市镇以家鼠为主,而农村则以社鼠、黄毛鼠为主,福建以黄毛鼠和褐家鼠为主,四川以黑线姬鼠为主,云南、浙江以黄胸鼠为主,台湾以赤家鼠为主,海南以黄胸鼠和黑家鼠为主。此

5、外,野兔、家兔、猪、猫和鸡等也能被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恙螨被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后,可经卵将它传给后代,故亦能起到传染源的作用。人患本病后,虽然血液中也有恙虫病立克次体,但被恙螨幼虫叮咬的可能性极小,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不大。2.传播途径 恙螨(mite)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现已知恙螨有300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我国已知有350多种,能传播本病者仅数十种,如红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akamushi)、德里纤恙螨(L.deliense)、苍白纤恙螨(L.pallidum)、须纤恙螨、小板纤恙螨、巴氏纤恙螨、高湖纤恙螨、中华纤恙螨、江苏纤恙螨、印度真棒

6、恙螨、中华背展恙螨和巨多齿恙螨等。在我国,最主要的是德里纤恙螨和红纤恙螨。我国大陆以德里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台湾省则以红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有些省市和地区,可同时发现多种恙螨传播媒介。恙螨的生活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稚虫和成虫五期,其中只有幼虫是寄生性,需吸吮动物或人体的组织液。稚虫和成虫皆为自营生活,在泥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2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地及杂草丛中生长。雌、雄成虫不直接交配,而由雄虫排出精胞,雌虫与精胞接触一段时间后产

7、卵。卵在泥土中经13周孵化成幼虫,体形很小,长0.30.7mm,呈椭圆形,橙红色、淡黄色或乳白色。当鼠类爬行于地上及出入于杂草丛中时,幼虫即可附着于鼠体,经35天吸饱鼠的组织液后,跌落于地上,继续发育为成虫。若被叮咬的鼠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则幼虫受感染,此后发育到成虫,到产卵,再到孵出第二代幼虫,均带有该病原体。此类幼虫叮咬鼠类时,又可将病原体传染给鼠。如此,鼠和恙螨互相传染,循环不已。值得提出的是,恙螨幼虫在一次叮咬中若能吸饱组织液则以后不再叮咬,因此恙虫病的传播乃是上一代(第1代)幼虫被感染,经过稚虫、成虫、卵以至孵出下一代(第2代)幼虫才具有传染性。人患本病是由于在疫区的草地上工作、活动

8、或坐卧时,被带有该病原体的恙螨幼虫叮咬所致。3.人群易感性 人对恙虫病普遍易感,但患者以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农民、从事野外劳动者居多,因上述人群活动范围较广,受恙螨幼虫叮咬的机会较多。病后只能获得对同一血清型的病原体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对不同血清型的免疫力较弱,而且仅能维持数月,故可再次获得感染而发病。大部分患者于病愈后12年即对其他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易感。4.流行特征 由于鼠类及恙螨的孳生繁殖受气候和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故恙虫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一般511月为本病的好发季节,68月达高峰。有些地区可于910月形成第二发病高峰,11月尚有少数患者。广东与福建交界的地方以小板纤恙螨为

9、媒介者则多发生于冬季。海南、广东和台湾省终年均有病例报告,但仍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流行季节和气温、雨量变化有明显关系。雨季开始后,病例陆续出现。一般气温为2328之间是德里纤恙螨适宜的发育温度;雨量较大,降水量集中的季节,尤其是暴雨期,能够引起地面恙螨的扩散,恙螨幼虫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3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出现数量多,病例发现也较多。雨季结束后,流行渐趋停止。本病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河溪两岸,且多见于灌木、杂草丛生的平坦地带。其中

10、以海岛、沿海地区较多,山区较少。近年来有人报道,在寒带地区、高海拔(2500m以上)地区,也可从恙螨及啮齿动物中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病因: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杆状,大小为(0.30.6)m(0.51.5)m,革兰染色呈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在涂片染色镜检中,于细胞质内,尤其是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常于胞核的一侧可见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呈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为8h。在多种实验动物中,小鼠最为易感,多于腹腔接种后79天发病,第1015天死亡。当小鼠发病或死亡后,可于腹水、肠系膜、腹膜、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

11、器官涂片或印片中发现恙虫病立克次体。其中以腹膜和肠系膜印片的检出率较高。此外,还可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后孵育的方法分离本病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还能寄生于多种培养的细胞中,如原代鼠肾细胞,原代鸡胚细胞,Hela细胞等。恙虫病立克次体是对人具致病力的立克次体中抵抗力最弱的一种,有自然失活、裂解倾向,不易在常温下保存。它对各种消毒方法都很敏感,如在0.5%苯酚溶液中或加热至56,10min即死亡。于37,放置2h后,其感染细胞的能力即明显下降。在感染的鸡胚中,4可保存活力17天,20可保存6周。在感染的细胞悬液中,用液氮可保存其活力1年以上。寄生于细胞内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对氯霉素、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均极

12、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有抵抗力。恙虫病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K株有交叉免疫原性,故在临床上可用患者的血清经稀释后作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协助本病诊断。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4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恙虫病立克次体较易出现遗传基因突变,因此较常出现株间抗原性与致病力的差异。人被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不同血清型之间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恙虫病立克次体分为12个血清型,即Karp,Gi

13、lliam,Kato,TA678,TA686,TA716,TA763,THl817,Shimokoshi、Kawasaki、Kuroki和Broyong由于恙虫病立克次体较易发生基因突变,因此仍有可能陆续发现新的血清型。因为不同血清型、不同株间的抗原性与致病力可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也可有较大的差异。现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陆以Gilliam血清型为主,约占50%,其余为Kato和未定型。台湾省以Karp为主,其次为TA716、TA763和未定型。发病机制:人被受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恙虫病立克次体先在局部繁殖,然后进入血流,产生立克次体血症,再到达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毒血症临

14、床表现。恙虫病立克次体死亡后所释放的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在局部可引起丘疹、焦痂和溃疡。在全身可引起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尤为显著。淋巴结中央可呈坏死。浆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中可见黄绿色渗出液。内脏普遍充血,脾常充血,可肿大25倍,肝亦肿大,心肌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症,可有局灶性出血或变性病变。肺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脑可出现脑膜脑炎。肾脏可呈广泛性急性炎症性病变。胃肠道常广泛充血。本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在血管系统,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脑、心、肾最为显著。血管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重型患者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及血管壁坏死

15、、破裂。曾在患者多种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肌细胞中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20天,常为1014天。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5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本病一般无前驱症状,多突然起病,体温迅速上升,达3941,呈持续热型,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13周。于发热的同时,多伴有畏寒或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畏光、失眠和咳嗽等,个别病例还可有眼眶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烦躁、

16、谵妄、听力减退、强直性痉挛、嗜睡和昏迷等,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及病理神经反射。主要体征包括:1.焦痂与溃疡 为本病之特征,可见于70%100%患者。人被受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局部随后出现红色丘疹,不痛不痒,继成水疱,然后发生坏死和出血,随后结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其边缘突起,周围有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可为215mm,多为410mm;痂皮脱落后即成溃疡,其基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起初常有血清样渗出液,随后逐渐减少,形成一个光洁的凹陷面,偶有继发性化脓现象。多数患者仅有1个,偶见23个焦痂或溃疡,亦有多至11个的报告。由于恙螨幼虫好侵袭人体的潮湿、气味较浓以及被压迫部位

17、,故焦痂多见于腋窝、阴囊、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腰带压迫等处,但头、颈、胸、背、腹、乳房和四肢等部位亦有发现。由于焦痂是恙螨幼虫叮咬、恙虫病立克次体入侵人体的部位,故理论上每个恙虫病患者都应有焦痂。约有30%的患者于洗澡、更衣时,可发现不痛不痒或稍带痒感的焦痂,而且常于发病前12周已发现。2.淋巴结肿大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并常伴疼痛和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者也相当常见。一般大者如鸽蛋,小者如蚕豆,可移动,多见于腹股沟、腋下、耳后等处,消肿较慢,常于疾病的恢复期仍可扪及。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615 页)2008-4-27 15:51:2

18、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3.皮疹 出现于病程的第28天,较多见于第46天,少数病例可于发病时即出现皮疹,或迟至第14天才出现皮疹。发生率各地报告差别较大(35.34%100%),可能与就诊时病期不同有关。皮疹多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也有呈出血性者,无痒感,大小不一,直径为25mm,多散布于躯干部,向四肢发展,面部很少,手掌和脚底部更少,极少数可融合呈麻疹样皮疹,多经37天后逐渐消退,不脱屑,但有色素沉着。有时,于病程第710天可在口腔软、硬腭及颊部黏膜上发现黏膜疹或出血点。有些流行区出现一些轻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

19、,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些患者可能是过去曾被不同血清型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过的人,有一定交叉免疫力。4.肝脾肿大 肝肿大约占10%30%,脾肿大约占30%50%,质软,表面平滑,无触压痛。5.其他 舌尖、边常红色,伴白色或黄色厚苔。眼结膜充血为常见体征之一,同时约5%患者可有结膜下出血。眼底可见静脉曲张,视盘边缘模糊、水肿,也可见眼底出血。部分患者皮肤充血,故有颜面及全身皮肤潮红现象。心肌炎较常见,心率可达120次/min以上,心音、脉搏皆弱,心电图可呈T波低平或倒置,或发生传导阻滞现象。重型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与循环衰竭。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无明显体征,重型患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以呼吸困

20、难为主,可出现发绀现象。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可闻干、湿性啰音。此外,亦可发生全身性感觉过敏、睾丸肿痛、阴囊肿大压痛、腰痛和腹胀等现象。危重病例呈严重的多器官损害,出现心、肾衰竭、循环衰竭与出血现象,如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还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若患者的病程达15天以上,则病情常较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多器官损害,心、肝、肾衰竭,出现休克、氮质血症、出血倾向和昏迷。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7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并发症: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中毒性

21、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和急性肾衰竭等。实验室检查:1.血象 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多减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可稍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现象。2.血清学检查(1)外-斐反应:外-斐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体能与变形杆菌O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病程第1周末仅少数(30%左右)阳性,第2周末为75%左右,第3周可达90%左右,效价可达116011280。第4周即开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转为阴性。(2)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且持续阳性时间较长,可达5年左右。需选用当地多见株作抗原,也可采用多价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原性可有较大差异

22、。(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60天后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有病后10年检测仍呈阳性的报告。(4)斑点酶免疫测定:用各种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或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吸附在硝酸纤维膜上作斑点酶免疫测定(dot enzyme immunoassay,dot-EIA),检测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血清型。(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以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

23、恙虫病立克次体分子量为56103的蛋白质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8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与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IgG和IgM抗体,其敏感度为86%88%,特异性为84%90%。3.病原学检查(1)病原体分离:常用小鼠作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可取患者的血液接种小鼠腹腔,

24、每只接种0.5ml。多在接种后第79天发病,解剖濒死的小鼠可发现双肺充血、水肿,肝、脾、淋巴结充血肿胀,出现胸腔积液和腹水。取腹水涂片,腹膜、肠系膜、肝、脾或肾印片,干后用吉姆萨染色镜检(放大10001600倍),可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中发现紫红色、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当一个恙虫病立克次体侵入细胞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在局部胞质中繁殖为一团,故常呈团丛状分布。若用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作免疫荧光试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黄绿色的荧光。(2)分子生物学检查:根据恙虫病立克次体编码其分子量为56103的主要表膜蛋白抗原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人设计了各血清型间共同和不同的引物,用套式

25、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检测Gilliam,Karp,kato,kawasaki和kuroki五个血清型的相应基因,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认为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并鉴定血清型。其他辅助检查:严重并发症支气管肺炎,X线胸片可见异常。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 应注意发病前420天内是否去过恙虫病流行区,是否曾在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灌木草丛中坐、卧等。同时,还应注意流行季节。当地本病的流行情况等。2.临床表现 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高热、食欲缺乏、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斑丘疹,并可发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对怀

26、疑患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9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本病的患者应十分注意寻找焦痂或溃疡。它多位于肿大、压痛的淋巴结附近。3.实验室检查(1)血象: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多减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可稍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现象。(2)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外-斐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体能与变形杆菌O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病程第1周末仅少数(30%左右)阳性,第2周末为75%左右,第3周可达90%左右,效价可

27、达116011280。第4周即开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转为阴性。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且持续阳性时间较长,可达5年左右。需选用当地多见株作抗原,也可采用多价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原性可有较大差异。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60天后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有病后10年检测仍呈阳性的报告。斑点酶免疫测定:用各种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或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吸附在硝酸纤维膜上作斑点酶免疫测定(do

28、t enzyme immunoassay,dot-EIA),检测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血清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以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分子量为56103的蛋白质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0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与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

29、ssay,EI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IgG和IgM抗体,其敏感度为86%88%,特异性为84%90%。(3)病原学检查:病原体分离:常用小鼠作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可取患者的血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只接种0.5ml。多在接种后第79天发病,解剖濒死的小鼠可发现双肺充血、水肿,肝、脾、淋巴结充血肿胀,出现胸腔积液和腹水。取腹水涂片,腹膜、肠系膜、肝、脾或肾印片,干后用吉姆萨染色镜检(放大10001600倍),可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中发现紫红色、呈团丛状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当一个恙虫病立克次体侵入细胞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在局部胞质中繁殖为一团,故常呈团丛状分布。若用抗恙虫病立克次体

30、抗体作免疫荧光试验,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黄绿色的荧光。分子生物学检查:根据恙虫病立克次体编码其分子量为56103的主要表膜蛋白抗原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人设计了各血清型间共同和不同的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检测Gilliam,Karp,kato,kawasaki和kuroki五个血清型的相应基因,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认为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并鉴定血清型。鉴别诊断:1.钩端螺旋体病 恙虫病流行区亦常有钩端螺旋体病存在。而且,两者均多见于夏秋季节,均有发热、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故应注意鉴别。钩端

31、螺旋体病常有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出现肾损害,而无皮疹、焦痂或溃疡。必要时可作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血清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斑疹伤寒 多见于冬春季节及寒冷地区,有虱寄生史或被鼠蚤叮咬史,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1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有发热、斑丘疹,但无焦痂、无淋巴结肿大。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时OX19为阳性,而OXK则为阴性。3.伤寒 发病前常有不洁食物进食史。起病缓慢,体温逐渐升高,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腹胀、便秘、右下腹

32、压痛、玫瑰疹常见。血液白细胞总数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可阳性,血液、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4.败血症 常有原发性感染病灶。弛张热型、不规则热型常见。由革兰阳性细菌所致者皮肤较常出现皮疹或花纹样改变,由革兰阴性细菌所致者则较常发生休克。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外-斐反应阴性,血液、骨髓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5.登革热 发病前曾在登革热流行区居住或逗留,有日间被伊蚊叮咬史,多于夏秋季发病。头痛、全身疼痛较显著。较常同时出现斑丘疹和皮下出血点。血液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常减少。可从病程短于3天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登革病毒。血清中抗登革病毒抗体阳性。6.流行性出血

33、热 高热时头痛、腰痛和眼眶痛较明显,体温下降时较常出现休克,皮下出血点、瘀斑常见,少尿或无尿常见。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常超过10%,血小板明显减少。血液尿素氮和肌酸酐水平随着少尿或无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抗体阳性。7.其他 同时,亦应注意与流行性感冒、疟疾、急性上呼吸道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作鉴别诊断。治疗: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保持大便畅通,尿量为2000ml/d左右。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215 页)2008-4-27 15:51

34、: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2.病原治疗 可酌情选用下列抗菌药物治疗:(1)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克拉红霉素)等,对恙虫病有良好疗效。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1.2g/d,儿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静脉滴注。罗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300mg/d,儿童体重1223kg者,100mg/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阿奇霉素,成人剂量为0.

35、25g,1次/d,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克拉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热后可改为每次口服250mg。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疗程均为810天。明显肝功能损害者不宜应用大环内酯类。(2)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对恙虫病亦有良好疗效。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米诺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 g/d,儿童4mg/(kg

36、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四环素类。(3)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对恙虫病有良好疗效。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因氯霉素有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性,故不宜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药物。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氯霉素。(4)喹诺酮类: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罗沙星(fl

37、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司帕沙星(spara)等。目前较常用的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3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星。氧氟沙星成人剂量为0.2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环丙沙星成人剂量为0.25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必要时可作静脉滴注,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喹诺酮类。在上述的四类抗菌药物中,以大环

38、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对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抑杀作用较强,患者多于用药24h后体温退至正常。应用喹诺酮类治疗亦多可使患者的体温于2448h内降至正常。通常只需选用一种抗菌药物,无需联合应用治疗。有资料显示利福平(rifampicin)对本病亦有疗效。对恙虫病患者越早诊治,疗效越好。然而,当恙虫病患者的病程进入第2周后,临床表现则显著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和明显的出血倾向。当病程进人第3周后,除病情明显加重外,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亦较差,患者的体温常需35天才能逐渐降至正常。对儿童患者和妊娠患者,宜选用大环内酯类作病原治疗,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值得指出的是,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ampicil

39、lin)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ceftazidime)等,头孢霉素类,如头孢西丁(cefoxitin)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imipenem)等,单环-内酰胺类,如氨曲南(aztreonam)等和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amikacin)等抗生素对恙虫病无治疗作用。因为恙虫病立克次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而这些抗生素很难进入细胞内发挥其作用,所以这些抗生素对恙虫病无治疗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复发。复发时不再出现焦痂,应用与首次发病相同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样有效。3.对症治疗 典型和重型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应及时采取适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40、 14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九济科技 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当的对症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预后:若能及时诊断与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若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病死率各地报告不一,在1%50%之间。病死率除与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株间毒力强弱差异有关外,还与病程的长短有关。进入病程的第34周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发生肺、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预防:1.控制传染源 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常用的灭鼠药物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2.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3.提高人群抗病力 目前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恙虫病疫苗。初步研究显示,恙虫病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能否用其制成疫苗,有待作进一步研究。file:/C|/html/感染内科/恙虫病.html(第 1515 页)2008-4-27 15:51:22CDD CDD CDD C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