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043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专题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 专题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专题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专题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 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精选高考历史 专题专题 030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小题狂刷狂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1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A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B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C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D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答案】C【名师点睛】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1概况2认识(1)就地位而言,古代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2)就作用而言,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3)就选

2、拔标准和方式而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财产、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式趋向公开、公平、客观。2 史记李将军列传讲述了李广一生,在汉文帝时期为中郎将,无所事事;2 / 10后来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一位抗击匈奴的重要将领,威震北边,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说明A社会环境影响个人成就B时代变迁影响对人物的评价C英雄人物推动历史进程D统治者的好恶决定战争胜负【答案】A3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 。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姓名本官身份卫长君外戚卫青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外戚、功臣霍去病骠骑将军外戚、功臣霍光奉都将军、光禄大夫

3、、大将军、大司马重臣、外戚金日磾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功臣A君主专制有所强化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实现大臣间权力制衡D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中汉武帝的侍中多是外戚、重臣和功臣,并担任要职,说明君主3 / 10专制有所强化,故 A 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主要表现是血缘分封制度被郡县制度所取代,这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大臣间权力相互制衡,故 C 项错误;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增强,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4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由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

4、;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5唐朝对地方的监察称为“道察” ,由监察院临时派出监察御史,具有奉敕特使的性质,或者定期巡视。御史出巡,尤其是遣使巡察,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奏闻” 。这一制度旨在A维护社会公正B防止贪污腐败C加强中央集权D建立监察体制【答案】C【解析】材料“唐朝对地方的监察称为道察 ” “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奏闻”反映出唐朝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体现了“道察”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度,4 / 10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

5、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体现出社会公正,故 A 项排除;防止地方的贪污腐败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排除;D 项与史实不符。6唐末五代以来,因事而设,事后即撤,称使职差遣,至宋使职差遣固定为职事官系统, “官”指享受的待遇级别, “职”以待文学之选,差遣则是实际担任的职务。这种制度A促进官僚体制成熟B导致官僚机构重叠C反映权力斗争激烈D形成重文轻武局面【答案】B【解析】 “官”指享受的待遇级别, “职”以待文学之选,差遣则是实际担任的职务。这种冗杂的官职机制导致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形成冗官的弊端,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体制成熟,排除 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权力斗争激烈,排除 C;材料信息

6、没有涉及重文轻武,排除 D。7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5 / 10【答案】C【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概况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完善于北宋:各

7、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明清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8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

8、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6 / 10【答案】B9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唐高祖)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联(唐太宗)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做不安席,食不甘味。 ”旧唐书李靖传“高祖昵裴寂之邪,受其宫女而不辞,又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何以示后世矣。 ”范祖禹唐鉴“盖高祖起事之时,依仗突厥,屈礼称臣,乃其实也。 ”王鸣盛十七史商植A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突厥B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C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D唐高祖起事为后世诟病【答案】B【解析】 旧唐书李靖传中提到为百姓考虑,向突厥称臣,而

9、另外两项并没有提到,故 A 项错误;三个史籍都提到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故 B 项正确;史籍中并未提到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故 C 项错误;唐高祖起事为后世诟病只在范祖禹唐鉴中提及,故 D 项错误。10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图) 。由图可知,此时A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C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7 / 10D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答案】C11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

10、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 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 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 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 错误。1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

11、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8 / 10【答案】A【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 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13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

12、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14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9 / 10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是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其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故 B 项错误。根据

13、材料可知,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了凤阁、鸾台,且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这些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凤阁、鸾台及其宰相数量的增加,没有体现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C。15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10 / 10【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