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253237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8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pptx(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二、答题步骤2.领会深层意思 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1.明白表层意思明白表层意思 能译出诗歌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三、方法介绍看一看:四看抓一抓:四抓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结构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结构抓意象、抓诗眼、抓尾句、抓典故抓意

2、象、抓诗眼、抓尾句、抓典故(一)看一看 1.看标题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作用呢呢?1、概括诗歌内容。2、交代写作缘由。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4、交代诗歌类型。5、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咏素蝶诗交代写作对象(素蝶);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鹊桥仙 七夕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征人怨交代写作对象(征人);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二)看作者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知 人 1、思

3、想性格2、生活经历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3、风格流派4、创作背景和目的(三)看注释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四)看结构 诗歌的结构章法诗歌的结构章法“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起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承”是承接起句,是是承接起句,是“起起”句的延续、延伸,句的延续、延伸,“转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变换,“合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收束全诗

4、的作用。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常见的作用有: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交待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基调;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承承”句与句与“起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起”句简单的重复,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而是“起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

5、意思可互为佐证。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转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总结全诗;总结全诗;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卒章显志,点明题旨;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照应题目,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无穷,使人回味无穷。(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以问结)(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以问结)(二)抓一抓 1.抓意象意象“意”是指诗

6、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例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感情一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意象意象象征义象征义意象意象象征义象征义栏杆栏杆寂寞离愁寂寞离愁流水流水时光易逝时光易逝鹧鸪鹧鸪离愁别绪离愁别绪芭蕉芭蕉孤独忧愁孤独忧愁西风西风落寞衰败落寞衰败长缨长缨杀敌报国杀敌报国关山关山征戍离别征戍离别梧桐梧桐孤独忧愁孤独忧愁沙鸥沙鸥漂泊无依漂泊无依乌鸦乌鸦衰败荒凉衰败荒凉竹子竹子气节刚正

7、气节刚正草木草木兴衰之叹兴衰之叹莲花、红豆莲花、红豆爱情思念爱情思念鸿雁鸿雁思乡怀亲思乡怀亲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的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品味意境一定要借助意象,因为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具体的单位。常见的意境特点: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 2.抓诗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8、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这首诗哪一个是关键词?作者借这一关键词表达了内心什么样的感受?关键词是“重”字。“重”显出雪下得猛,下得久,所以才有下句的“折竹声”。这一“重”字表现了诗人谪居江州时内心的孤寂(寂寥)、沉重。炼字题:1、指出关键字2、手法3、分析效果4、指出情感3.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卒卒章显志,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是

9、诗文常见的写法。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后两句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情感)2、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翻译分析)3、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手法)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题方式:情感+手法+分析(通过哪些字眼、意象、事件、关键句体现或者直接翻译)4.抓典故 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

10、接或间接地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深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诗写于南归途中。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诗中诗中

11、“故乡篱下菊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想和陶渊明一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想和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情怀。样归隐田园的情怀。情感题:手法+分析+情感方法回顾看一看抓一抓(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结构(五)抓意象(六)抓诗眼(七)抓尾句 (八)抓典故表现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正衬、反衬、对比、渲染、动静、象征、想象、抑扬、乐景哀情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双关、设问、反问等行文结构开门见山、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

12、写、白描、工笔 四、古代诗歌的表现技巧(一)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一)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1.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2.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以景结情以景结情)叙事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用典抒情1.直接抒情:指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叙事抒情:叙事抒情:

13、指讲述某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俗易懂。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借古讽今:借古讽今:诗人借评论古代的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来对社会现实进行委婉的劝谏.用典抒情:用典抒情: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例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緗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鬃。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从罗敷的衣着打扮正面描写人物的美丽,后八句从行人、

14、少年、耕者、锄者的神态、动作等烘托罗敷的美丽。2.白描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干净利索地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用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恰当地表现了主题。3.工笔: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例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后两句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涵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春天的

15、温暖,诗人对春天的景物工笔细描,令人印象深刻。(二)表达方式之描写方法(二)表达方式之描写方法(三)表现手法1.正衬:同类事物或类似事物的并举映衬,以繁华衬繁荣等。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用桃花的鲜艳来衬托好的容颜,桃花与美的容颜皆是美好之物,通过衬托,更显美女的美艳。2.反衬: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个方面,如以恶衬善,以乐衬悲。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幕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两岸青山,霜林尽染,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和“日暮酒醒人已远”构成反衬,景色越美,别离越难,离愁越深。3.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是把

16、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4.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以使形象更加突出,加强艺术效果。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沙白鸟飞回。”天高气爽,峡中哀猿长啸,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5.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

17、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6.想象: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7.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为静景;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为动景,动静融为一体,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8.抑扬: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和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少妇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然后由一“忽”字过渡,

18、转而写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现还未归,自己子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先扬后抑,情绪急转直下,悲不自胜。(四)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构成比喻的两者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有相似性。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的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运用拟人能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切。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护”和“排”这两个表动作的词,赋予“水”和“

19、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体现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3.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例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再响亮,也不会响遍整个洛阳城,更能表现夜深人静之际笛声的高亢激越。4.借代:借代是不直说某事物,而是借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的修辞格。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代指为国尽忠的人,“汗青”原是历史典籍,后代指记载历史的典籍。(5)对偶:对偶通常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字

20、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对偶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练集中;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句匀称,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使用对偶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6.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使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它能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7.顶真:又称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或词)的修辞手法。例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上下句十分连贯。

21、8.互文:指在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一种修辞手法。例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是互文见义,指整个集市,不能理解为“在东市买了骏马,在西市买了鞍鞯,在南市买了辔头,在北市买了长鞭,而应理解为在整个集市上买全了这些东西。9.通感: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五)行文结构1.开门见山:指诗的开头直接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例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开头一句开门见山,以问句引起

22、。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那就是诸葛武侯祠的所在了。2.卒章显志: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处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怀的一种结构方式。3.照应: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例当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短歌行短歌行 曹操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

23、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

24、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大

25、风歌大风歌 西汉西汉 刘邦刘邦大风起云飞扬,大风起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第一节“对酒当歌”四句诗,妙用比喻,体现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情绪,蕴含着及时行乐的意思。B短歌行用单纯的四言节奏,语气变化不大,但无单调之感,读起来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雄心壮志C大风歌每句都有“兮”,带有楚风特点,大气磅礴,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体现了他的王者风范。D“威加海

26、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表现出刘邦的那种威风凛凛、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冲天豪迈气概。【解析】A.“蕴含着及时行乐的意思”错误,此处表达的是诗人为人生短暂而焦灼的心情,其实是促使人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没有让人“及时行乐”的意思。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析。【答案】都是抒发了渴求贤才安定天下的豪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运用了比喻、化用典故等手法间接抒情;“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运用疑问句直接抒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感情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山不厌高,海不

27、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先以比喻手法写自己渴望人才,如同高山渴望山石,大海渴望水流一般,来者不拒;再以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表达自己渴望贤才之心的诚挚,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渴望贤才的情感;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思是“怎么才能招揽猛士来为我安定天下呢”,这是直接吐露作者的心声,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同样是表达渴望贤才辅佐自己的情感。却东西门行却东西门行 曹操曹操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长与

28、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故乡安可忘!【注释】【注释】出自礼记出自礼记檀弓:檀弓:“古之人有言曰:古之人有言曰:狐狐死正首丘,仁也死正首丘,仁也。”屈原哀郢中亦有云:屈原哀郢中亦有云:“鸟飞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表达狐狸不忘故乡。表达狐狸不忘故乡。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举翅飞行万

29、余里,飞行栖息都是结伴而行。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再飞回北方。田中有一种草叫转蓬,总是随风远飞四处飘扬。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可怜那远征的将士,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战马永远不卸征鞍,铠甲永不离人身旁。岁月流逝人已渐渐衰老,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故乡?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狐死后头向着自己的窟穴,人又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C“转蓬”

30、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D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解析】B.“形单影只”错误,从诗中来看,“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鸿雁只是在“无人乡”,但它们“自成行”,是一个群体,并非“形单影只”。立德树人 追求卓越4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答案】借景抒情、比喻、用典、比兴(起兴)。(答到其中2种手法即可)借景抒情:借“鸿雁”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严冬南飞食稻,阳春则北翔重回的辛劳困苦之景

31、抒发作者对东征西战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的景象抒发作者对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愁苦之情;比喻: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的随风飘荡、无所归止喻指征夫背井离乡,辗转远征;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狸”死后头朝故土的各有定所,各遂其愿的状态喻指(反比)征夫对回归家乡的执念;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及有家归不得的无奈愁苦。用典:用屈原哀郢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典故(或用“狐死首丘”的典故),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表达狐狸不忘故乡,此处用来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比兴(起兴):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的随风飘荡、无所归止起兴,引出征夫出征之遥、之苦和返还无期;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引出征夫的乡关之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感谢观看T T h h a a n n k k y y o o u u f f o o r r y y o o u u r r t t i i m m e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