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94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717 爱国词四首爱国词四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 1字音识记(1)华胥( ) (2)离黍( )(3)砥柱( ) (4)南浦( )(5)耿斜河( ) (6)貂裘( )(7)两鬓( ) (8)蒙毡( )(9)辇下( )【答案】 (1)x (2)sh (3)d (4)p (5)n (6)dio (7)bn (8)zhn (9)nin2 2词语释义(1)客路那知岁序移:_(2)底事昆仑倾砥柱:_(3)更南浦,送君去:_(4)雁不到,书成谁与:_(5)匹马戍梁州:_(6)当年万里觅封侯:_(7)身老沧州:_(8)那堪独坐青灯:_(9)辇下风光:_【答案】 (1)在作客的途中,是战乱逃难的委婉说法

2、(2)何事,为什么 (3)代指送别的地方 (4)信 (5)戍守 (6)寻找 (7)水边,指隐居的地方 (8)怎么受得了 (9)代指京都。辇,皇帝的车驾。3 3名句背诵2(1)_,记得当年全盛时。(2)_,_,水精宫殿五云飞。(3)分明一觉华胥梦,_。(4)_,况人情、老易悲如许。(5)关河梦断何处,_。(6)铁马蒙毡,银花洒泪,_。【答案】 (1)天涯海角悲凉地 (2)花弄影 月流辉 (3)回首东风泪满衣 (4)天意从来高难问 (5)尘暗旧貂裘 (6)春入愁城作者名片南宋贤相之首南宋贤相之首赵鼎赵鼎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宋徽宗崇宁五年举进

3、士。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宋绍兴四年任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次年为宰相。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 。有忠正德文集十卷, 得全词一卷。“词坛双璧词坛双璧”之一之一张元幹张元幹张元幹(10911161),又名元傒,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相,亦遭贬逐。绍兴元年,以将作监致仕福州。绍兴八年,赋3贺新郎词赠李纲,对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有芦川归来集十卷, 芦川词二卷。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思其抑塞磊落之气。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南宋一代诗坛领袖陆游陆游陆游(

4、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一生著作丰富,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 9 300 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作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胡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 渭南词二卷。南宋爱国遗民南宋爱国遗民刘辰翁刘辰翁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因母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

5、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因母亲去世而辞职。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不满。后来坚决不肯担任官职。宋亡后,埋头著书。在南宋遗民里面,他的词反映的爱国思想是比较强烈的。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 , 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据永乐大典 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4新元史卷二三七、 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存词 300 余首。 探究精研文本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背景介绍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

6、期,驻跸建康(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文脉梳理鹧鸪天建 康上元作上片:客居他乡 上元繁华(回忆) 下片:“华胥梦”黍离之悲)文本深读1 1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答案】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 “春到小桃枝”是上元到来的表征;同时为下文写回忆北宋全盛时的元宵美景作铺垫。2 2有人说“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答案】 该句是这首词的“词眼” 。 “华胥梦”此处比喻北宋全盛时候的景象,随着金人的攻入,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 “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

7、关键,从幻梦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赤诚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3 3请分析对比手法在词中的运用。_【答案】 用过去的太平之象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反衬当前的惨象;梦想和现实的对比,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5名师讲坛对 比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古典

8、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方式虽各异,但表达效果一样,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比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歌的表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准确把握这一手法,对我们鉴赏诗歌无疑是有帮助的。设问方式:1请分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2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名句鉴赏1 1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鉴赏】 “天涯海角悲凉地” ,补足“客路”二字含义

9、。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乡异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 。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人心酸。词人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2 2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鉴赏】 这就是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当时的上元非常繁华:“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 “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东京梦华录卷六)。但是作者在此避实就虚,对这些繁华情景,不作具体描绘。 “花弄影,月流辉”是乐景。 “弄” “流”二字很能传“花影” “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

10、呈现出来了。 “水精宫殿五云飞”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气氛的渲染。对过去的太平之象的褒扬渲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不能这样看。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所以紧接着就从幻梦回到了现实。贺新郎6送胡邦衡待制背景介绍在北宋灭亡,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慷慨悲壮的忧国忧民的词人们,名篇迭出;张芦川有贺新郎之作,先以“曳杖危楼去”寄怀李纲,后以“梦绕神州路”送别胡铨,两词尤为悲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 、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被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次遭贬,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芦川作此词以

11、相送。文脉梳理驾新郎送胡 邦衡待制上片:述时事中原沦陷 悲剧根源(质问) 感慨时事,送别)下片:叙别情景物 别后心情(虚写) 致送别意)文本深读1 1词的上片是如何阐述时事的?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_【答案】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写看到这里金兵军营处处,耳闻号角声声,料想汴京的宫殿都已荡然无存、荒芜满目了。接着问,为何黄河的中流砥柱倾毁,使九州陆沉,为何使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这是比喻的说法,实际上是说北宋王朝为何一下子垮了下来,任凭金兵在中原地区随意作威作福呢?表现了词人对老百姓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痛惜,对统治者的憎恨。2 2词的下片是如何叙述别情的?_【答案】 下片预

12、想别后的情景,写饯别在水畔,征帆已远,不忍离去,到岸柳生凉,夜空星现。可见与友人的感情之深。以下说此别之后,不知道胡公流落何处,伫立良久直到相去万里;更想对床夜话,不可复得,说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又去衡阳几许。鸿雁不至,书信怎能寄付。又认为要纵情今古,沉思宇宙人生,不能效仿儿女,仅关注私人之事而相抚慰。名句鉴赏1 1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鉴赏】 迎着秋风,怅望中原,只见金兵军营处处,耳闻号角声声,料想汴京的宫殿都已荡然无存、荒芜满目了。 “故宫离黍”四字,感情深挚,沉痛异常,充分写出了对故7都的怀念,暗讽南宋统治者的无能。2 2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鉴赏】 这三句描写

13、秋夜天空景色如画。这里有明亮而斜转的银河,有断续而飘浮的云朵,有稀疏的星星,有皎洁的月色。作者目睹着这样的良宵美景,正是邀友共赏的大好时光,可是故人无辜被逐,远徙南方。诉衷情 背景介绍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那是诗人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他晚年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还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是其中的一篇。文脉梳理诉衷情上片:昔日军旅生活 下片:理想与现实矛盾今昔对比 感慨: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文本深读1 1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

14、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_【答案】 回忆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的场景睡梦中再现旧日战斗,醒来看到的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的场景概括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晚年无力抗敌、独自悲伤的场景2.2.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 上片为虚景,是作者回忆往日万里从军的情景;下片为实景,写作者长期被投闲置散,废弃荒村。虚实结合有力地突出了作品强烈的控诉和批判南宋统治者丧权辱国行径的主题。3 3本文哪个地方用典?有什么作用?_8_【答案】 “觅封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说自己年轻时也有类似班超的壮志,写出了自信、坚决、执着的奋斗精神。4 4这些生活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带着情感

15、读一读,说一说其中的情感。_【答案】 “万里” “匹马”突出了词人当年作战时的英勇气势, “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 “断” “暗”中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得封侯、徒劳无功的境况,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5 5有人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句用词非常精当,你认同吗?请简要分析。_【答案】 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未” “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胡虏尚未灭,功业尚未成

16、,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名句鉴赏1 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鉴赏】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 ,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2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鉴赏】 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 “沧州”指闲居之地, “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 。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

17、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体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 ,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 ,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州” 。 “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 “早岁那知世事艰” , “而今识尽愁滋味” ,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两句作结,先扬后抑,9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柳梢青 春 感背景介绍刘辰翁生活的时代,正当宋、元交替之际。宋亡后,甘居淡泊,埋头著书,尽管如此,他仍然发出像杜甫一样的“我亦每饭不忘君”的呼声

18、,眷怀故国,鄙弃新朝。宋亡后,刘辰翁写下了这首柳梢青 春感 ,抒写了亡国之痛。本词是他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期间的作品。文脉梳理柳梢 青 春感上片:元宵灯节 (想象)今年凄凉 下片:元宵灯节 (想象)过去故国之思、 沧桑之感文本深读1 1上片写了什么内容?开头“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三句有什么作用?_【答案】 (1)上片写想象中今年临安元宵灯节的凄凉情景。(2)这三句,写元统治下的临安一片凄凉悲愁的气氛。 “铁马” ,指元军的铁骑;“银花” ,指元宵的花灯;“愁城” ,借指临安。头一句“铁马蒙毡” ,不仅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而且渲染出一种凄惨阴森,与元宵灯节的喜庆

19、气氛形成大相径庭的氛围。开篇就揭示出了全篇的时代特征。 “银花洒泪”这一句将客观景象主观化、拟人化,使银灯有了人的形象和感情。“银花洒泪”的形象给这座曾经是繁华热闹的城市带来了一种哀伤而肃穆的凄凉氛围。紧接着,又用“春入愁城”对上两句作一形象的概括。 “愁城”此时借指充满哀愁的临安城。“春”与“愁” ,自然与人间的鲜明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受。2 2有人说作者写此词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海上心情” 。你同意吗?请分析。_【答案】 同意。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内涵深远,层层推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辇下风光”指自己心之所系: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繁闹场景,以及亡国前的升

20、平岁月;“海上心情” 用苏武在北海矢志守节事,喻自己志之所向。作者之志向跃然纸上,隐居不仕,甘愿在山中度过悠悠岁月,保持遗民身份,时时挂念故国旧10都,这就是他的“海上心情”即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因此,以“海上心情”作结,不仅点出了“山中岁月” “辇下风光”的实质,而且是对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总概括。我们甚至可以说,作者写此词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种“海上心情” 。 3 3谈谈本词的艺术特点。_【答案】 (1)虚实结合。上片为虚景,全是身处山中的词人对故都临安元宵节的凄凉情景的想象;下片为实景,通过饱含沧桑的今昔对照,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深沉的怀念和执着的民族气节。(2)用典鲜明。 “海上心情

21、”用苏武对汉朝尽忠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朝廷的忠诚,词人长期隐居不仕,在山中度过了漫长的凄苦岁月,这都是“海上心情”执着的民族气节使然。名句鉴赏1 1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鉴赏】 这三句接着写想象中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横笛中吹奏出来的不是汉家的故音,而是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 ,街头上演出的也不再是熟悉的故国戏鼓,而是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身为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这几句对元统治者表现了义愤,感情由前面的悲郁苍凉转为激烈高亢,笔势劲直;激愤直率,可以想见作者的义愤填膺。2 2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鉴赏】 这两句承上启下,用“想故国”三字点明上片所写都是自己对故都临安的遥想。 “故国高台月明”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临安和南宋故国的深沉怀念和无限眷恋之情。 “独坐青灯” ,指自己在故乡庐陵山中,独自面对青灯。故国旧都、高台宫殿,如今都笼罩在一片惨淡的明月之下,繁华散尽,都已化成无边的寂寞与悲凉,这本已使人不能忍受。更何况又独居于寂寞的深山,夜阑人静,遥想沦亡之故都,不但无力恢复故国,连再见到故都临安的机会也很难有,苦闷之情那堪禁受啊。荧荧青灯与故国苍凉明月,相互映照,更显出无比凄凉。这两句文势由陡急转为舒缓,而感情则变得更加沉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