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2946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515 李清照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 1字音识记(1)情疏迹远( ) (2)何须浅碧轻红色( )(3)梅定妒( ) (4)落日熔金( )(5)暮云合璧( ) (6)闺门多暇( )(7)捻金雪柳( ) (8)簇带争济楚( )(9)冠画栏开处冠中秋( ) 冠冕堂皇( ))(10)煞骚人可煞无情思( ) 煞笔( ))【答案】 (1)sh (2)b (3)d (4)rn (5)b (6)xi (7)nin (8)c (9)un un (10)sh sh2 2词语释义(1)画栏开处冠中秋:_(2)骚人可煞无情思:_(3)何事当年不见收:_(4)落日熔金:_(5)暮云合璧:_(6)次

2、第岂无风雨:_(7)闺门多暇:_(8)记得偏重三五:_(9)捻金雪柳:_(10)簇带争济楚:_2(11)怕见夜间出去:_(12)谢他酒朋诗侣:_(13)不如向、帘儿底下:_【答案】 (1)超出众人,居第一位 (2)极,很,太 (3)为什么 (4)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 (5)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6)转眼 (7)这里指代妇女 (8)指正月十五 (9)用素绢或银纸搓成的柳枝状装饰物 (10)漂亮 (11)懒得 (12)谢绝 (13)在3 3名句背诵(1)_,情疏迹远只香留。(2)落日熔金,_。(3)元宵佳节,_,次第岂无风雨?(4)何须浅碧轻红色,_。【答案】 (1)暗淡轻黄体性柔 (2)暮云合璧

3、(3)融和天气 (4)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名片千古第一才女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 1151),南宋女词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 ,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探究精

4、研文本鹧鸪天 桂 花3背景介绍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文脉梳理鹧鸪天桂花上片桂花的独特风韵 议论: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下片议论 衬托 抱怨先贤珍重桂花)文本深读1 1如何理解“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_【答案】 “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中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 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意思和本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2 2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

5、怎样的情志? _【答案】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她批评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 ,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3 3作者是怎样来突出桂花的品性的?_【答案】 (1)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不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各种名4花一笔荡开,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

6、花中第一流” 。(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梅花和菊花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使用拟人和用典,热情赞美桂花堪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为第三层议论。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侧面烘托,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这些议论,既有正面阐述,又有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更有批评屈原,为桂花正名,充分表现了桂花在词人眼中的形象花中第一流、花中之冠。经过层层的议论,外貌不扬而内涵丰富, “情疏迹远”而品格高洁的桂花的形象特征就非常突出了。名句鉴赏1 1暗淡

7、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鉴赏】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前句重在赋“色” ,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 “暗淡轻黄”四字写出了桂花的光泽和颜色:光泽不鲜艳耀眼,颜色也是淡黄色,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人。 “体性柔”则说这种花的外在特征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 ,说明桂花不追求繁华炫目,不追求万人敬赏,虽“情疏迹远”却将香气留给人间,这是作者所尤为欣赏的品质。2 2梅定妒,菊花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鉴赏】 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姿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忌妒之意;菊花,虽然开

8、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掩饰着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这里以梅、菊来陪衬,表明了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永遇乐 背景介绍(宋)张端义贵耳集: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 。这首永遇乐是叙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它写在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此时宋金双方都已暂停交战,南宋临时首都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在过节的日子里,人们又可以热闹地玩乐了。此词写的不是她什么不幸遭遇,而是诉说在元宵节日,她不愿与来邀的朋友到外面游玩,宁肯待在家里听听人家笑语。事情本来琐细,可

9、是通过这样一些微细情节,却十分深沉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悲凉心境。文脉梳理永遇乐对比上片:元宵情景 今年 下片:元宵情景 中州盛日盛衰之慨 身世之悲5文本深读1 1 永遇乐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写的是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夕阳无限好”的图景,而全词表现的却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无限伤感,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不一致?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_【答案】 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面对元宵佳节无限美好的情景,本应纵情欢乐,情理之中的事情却与下面写谢绝那些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好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伤感。接下来的一声“人在何处”蕴含

10、了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名师讲坛以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会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而是承载传递

11、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这首诗歌的第几联用了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63此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

12、样的感情。2 2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话将它展现出来。_【答案】 夕阳带着一抹金黄,像正在燃烧的金子一样光彩夺目。天边,七彩的霓霞连成一片,就像是一块块璧玉连缀成的。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显得愈发浓密,空气中飘荡着梅花落的凄凉悲怨的曲调,好一派诗意盎然的春晚图。总结:在上片中,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元夕傍晚的美好景象,这一良辰美景,也就预示着今晚的元宵将有一番热闹繁华的景象。 3 3词的最后一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分析。_【答案】 结束得好像很平淡,可是在平淡中却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人老了,懒得动弹了。 ”这是一层意思。 “经历多了,大场面都不知见过多

13、少,如今怎么及得上旧时呵!”这又是一层意思。 “自己这样的身世,有什么心情同人家玩儿呵!”又是一层意思。作者满腹辛酸,一腔凄怨,通过这平淡的一句,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了。4 4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_【答案】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首先是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这是贯穿全篇的。与此同时,又用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 “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的元宵中,别人欢乐, “我”伤悲。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这一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名句鉴赏1 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鉴赏】 那天是元宵佳节,太阳刚好下山,和太

14、阳正好相对的月亮就从东方升起来。它透出轻纱似的云霭,恍如一片浑圆的璧玉,晶莹可爱;西边低空,太阳却像是熔开了的金块,慢慢沉落下去,景色真是美丽极了。人们都知道,这样晴朗的元宵,正是看灯的好7机会,可以痛痛快快玩它一个晚上了。可是,她却别有心事。看了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呵”的询问。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之客的特有问号,更是带着她特有的孤身流落的情怀而发出的问号。2 2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鉴赏】 此处再写两景,点明春天。 “染柳烟浓” ,便透出暖和的春意。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 “吹梅笛怨” ,此时梅花已开尽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于是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虽然春色很浓,她心里却浮起又一个疑问:“这时节,到底有多少春意呵?”言下之意: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这个疑问又恰好反映了她垂暮之年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