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40817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讲 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曾寅初一、我国的外贸体制及其改革过程n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n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n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外贸统制专营时期(19491978)n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外贸各专业公司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n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使中国在国际收支中避免出现逆差,有利于将中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隔离开来,有利于控制中国进出口水平

2、和构成,达到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实现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1、外贸统制专营时期(19491978)n该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独家经营,难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统得过死,阻碍了企业与买方、卖方的接触,不利于外贸企业发挥自主经营的能力。(3)统包盈亏,不利于外贸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之路。未能体现地方、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2、放权过渡时期(19791987)n简政放权是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以如下三项最为重要:(1)1984年1月起,多数省份有权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1985年1月起,允许企业自己决定使用50的留

3、成外汇;(2)1984年1月,明确28种限制进口商品,允许一批机构无须经过经贸部就可进口非限制类商品,这些机构包括经贸部所属外贸公司和分公司,其他部门所属的外贸公司,省政府经营的外贸公司。(3)1984年9月,通过外贸体制改革报告,内容包括“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外贸代理制”、“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改革外贸财务体制”等。2、放权过渡时期(19791987)n改革效果高度集权的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省及下属外贸组织开始成为外贸活动的主力军。经过简政放权、扩大了省一级外贸自主权。外贸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自1979年下半年至1987年,全国共批准设立各类外贸公司

4、2200多家,比1979年增加了11倍多。然而,对于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说,外贸公司仍然是它们通向国际市场的唯一选择。2、放权过渡时期(19791987)n存在问题: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隔层,造成行业产品垄断、地理疆界垄断等垄断一是出口效益低、不同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差异极大;二是出口格局不合理,国际价格信息没有通过正常途径及时传递给生产者,盈利的出口商品得不到鼓励,而不盈利或亏损的出口产品又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三是缺乏国际市场行情信息,企业不能面对国际市场寻找机会,或根据要求进行产品改良;四是缺乏来自进口的竞争,进口管理和高关税,使进口竞争不能起到促使国内生产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提高竞争力的

5、作用。3.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1990)n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1)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2)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3)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21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4)在轻

6、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3.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1990)n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首先,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贸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为解决责权利不统一的状况迈出了一大步,从而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的发展。其次,它有利于解决中国经营体制上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问题,让企业逐步走向自主经营的道路。再者,它促进了工贸结合,有利于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3.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1990)n承包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1(1)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承包制仍然保留了中央财政对出口的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非规范

7、化的行政性分配,带有主观随意性,也不符合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2)助长了局部利益的膨胀和不平等竞争的加剧。对不同地区的承包企业规定不同的出口补贴标准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从而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平等竞争,诱发了对内的各种抢购大战和对外的竞相削价销售,造成外贸经营秩序的混乱。3.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1990)n承包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2(3)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刺激下,缺乏中长期投资眼光和积极性,只重承包期内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往往忽略了外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企业宁可转产附加值低且易迅速出口、换汇成本低的产品,导致国家外向型企业产品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4)承包

8、期一定三年不变,未能适应国内非经营环境的变化。遇有重大的环境变化,承包企业往往难以完成承包任务。4.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n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有两项特别重要:(1)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2)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此后,中国外贸经营基本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4.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n改革效果n外贸财政补贴的取消使外贸企业第一次被真正作为外贸经营主体和参与竞争的独立实体n扩大了企业

9、对外汇的支配使用权,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进口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为了保证国家收汇并防止逃汇、套汇,外汇管理部门和结汇银行实行跟踪结汇,加强了对出口外汇的管理。n国家提出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外贸企业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鼓励专业外贸公司实行进出口代理制。n鼓励工贸结合,发展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1)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现行

10、的各类外汇留成,取消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银行售汇制,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我国还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规定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2)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完善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在1994年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并实施各种配套法规,将对外贸易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赋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科研单位外贸经营权,截止1996年底,我国各类外经贸企业已达1.2万多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14万多家。1996

11、年9月,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规定外国公司、企业可以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外商不仅在生产领域,而且可以在流通领域进行合资合作经营。1996年我国还在5个经济特区进行生产企业外贸经营登记制试点。外贸经营权将根据我国的对外承诺,最终由审批制转向依法登记制。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3)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国有外贸企业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综合商社和设立监事会、内部职工持股等试点,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的外贸企业则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

12、则,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改组,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或综合商社将分散的外贸经营权重新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发展的新趋势。国际经验表明,依靠建立企业集团等形式而形成的行业垄断或产品市场垄断,以及由此出现的不完全竞争条件,是防止产业内部或国家之间过度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一种有效方式。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3)加快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外贸收购制的经营方式必须转变,以服务为特征的稳定、有序、高效的代理制必将是外贸经营的发展方向首先,大力宣传推广外贸代理制;其次,建立健全外贸代理法律制度,依法促进外贸代理制的实施

13、;第三,在加快赋予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同时,全面扩大外贸公司内贸经营权,将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建立在国内外流通体制一体化的基础之上;第四,将推行出口代理制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采取一些扶持政策,把工贸双方的利益结合在一起。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4)保持对外贸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统一性,增加透明度这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要求,也是国际贸易规范之一。按照国际规范及中国的承诺,只实施正式公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5.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4n主要改革内容有:(5)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进出口商会等中介机构的协调服务功能,逐步

14、建立和完善外贸行业的律师、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及咨询服务机制;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惩处力度。1996年9月经贸部成立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为实现我国对外经贸管理,经营和服务的国际化、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总结: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线n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中央集权,塑造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一直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1)外贸主体沿着“国家地方企业”的模式演进发展,即从1978年之前国家主办外贸活动,转变为80年代后地方主办外贸活动,直至90年代由企业充当外贸活动的主角,逐步承认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地位;(2)

15、专业外贸公司由原来的行政机构附属物转变为中介服务组织,它们在外贸活动中逐步获得独立经济实体的地位,伴随着这种地位的转变,专业外贸公司的经营模式也由单一的计划收购改变为进出口代理;(3)外贸企业宏观结构由“合”到“分”,再由“分”走向“合”,以放权、分权为改革过渡措施,最终将外贸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并且通过各种措施使外贸企业选择走国际化集团经营之路。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n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经济合作趋势,中国逐步加快了农产品外贸体制方面的改革n总体来看,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1、严格计划管理阶段(1949-1978)农产品

16、贸易完全由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对不同产品进出口实行外贸专营;计划进口量根据特定商品国内供需之间的计划差额决定,计划部门按照进口计划水平筹措资金并决定出口水平国有外贸企业的贸易产品范围对应生产部门的产品范围,二者完全受控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出口创汇和调剂余缺,农产品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和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2、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阶段(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阶段(1979-1991)n改革主要内容是: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度,鼓励出口;在全行

17、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国家逐步运用价格、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外贸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n1982年,中国政府公布了对129种产品实行许可证进口管理,其余商品则放开经营,其中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农产品有64种,约占50%,农产品制成品10种,二者占许可证管理商品种类的57.4%。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2、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阶段(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阶段(1979-1991)n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和体制改革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国家对农产品贸易开始实行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但计划成分明显,农产品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出口创汇的功能和作用仍然突出,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

18、源。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复关复关”和和“入世入世”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992-2001)n政府围绕“复关”和“入世”加快了对整个贸易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逐渐向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增加从事特定商品贸易的企业数量和类型,连续大幅度降低关税,深化汇率体制和价格机制改革。1992年至1997年,中国连续4次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其中1996年4月降低了4900个税号的关税税率,1997年10月再次降低了4878个税号的关税税率。经过几次大的降税改革后,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由1992年的51%降至2001年的21%。逐步取消了一些非关税壁垒。如1995年12月31日外经贸

19、部等四部位联合发布公告取消了植物油等农产品的进口配额管理,而代之以关税管理。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复关复关”和和“入世入世”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992-2001)n汇率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n90年代后期还出台政策,严厉打击走私农产品活动,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进出口秩序;n制定了农业生物技术安全管理法规,建立转基因产品生产许可证登记和销售标识制度;n加快了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制度建设,加强农产品双边贸易谈判及反倾销调查等。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入世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阶段(后的全面开放阶段(2002年至今)年至今)n入世后,中国在

20、农业方面做出了巨大减让承诺。逐步降低农产品关税。中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由入世前的21降到15.8%。至2004年实施期结束时一些重要农产品的降税情况如下:牛肉由入世前的40%降至12%;猪肉由20%降至12%;禽肉由20%降至10%;柑橘由40%降至12%;葡萄由40%降至13%;苹果由30%年降至10%;奶酪由50%降至12%等。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入世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阶段(后的全面开放阶段(2002年至今)年至今)对一些重要农产品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小麦加入时配额量为788.4万吨,2004年增长至963.6万吨玉米加入时配额量为517.5万吨,2004年增

21、长至720万吨大米加入时配额量为332.5万吨,2004年增长至532万吨棉花加入时配额量为78.1万吨,2004年增长至89.4万吨食糖加入时配额量为168万吨,2004年增长至194.5万吨羊毛加入时配额量为25.3万吨,2004年增长至28.7万吨豆油加入时配额量为211.8万吨,2004年增长至358.7万吨棕榈油加入时配额量为210万吨,2004年增长至316.8万吨菜籽油加入时配额量为73.9万吨,2004年增长至124.3万吨;并承诺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所有植物油的关税配额管理手段,实行9的单一关税政策等。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入世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阶段(后的全

22、面开放阶段(2002年至今)年至今)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建立了统一、公平、公正、透明、可预见和非歧视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以便有效地实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国家根据对外承诺和工农业生产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年度市场准入数量;在确定数量内的农产品进口适用于关税配额内税率,在确定数量外和超过确定数量的农产品进口适用于关税配额外税率。非国营企业有权直接参与关税配额的分配,并要求保证一定比例的配额,以保证关税配额的充分使用。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3、“入世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阶段(后的全面开放阶段(2002年至今)年至今)回顾入世四年间,中国不仅完全履行了入

23、世承诺,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实际上做出了比承诺更多的贡献。如2004年中国临时取消13%进口增值税以促进小麦进口;20032005年主动扩大进口配额大量进口棉花。至2005年中国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率已下降为15.3,仅为世贸所有成员平均水平的1/4。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机构n行政管理部门商务部:业务主管部门(外贸司)农业部:农业生产(外经外贸中心)质量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发改委:配额计划管理-过去)分环节的多头管理方式生产与贸易管理的分离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机构n主要国营外贸公司: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为中粮六大大业务群之一,主要经营玉米、大米、小麦、食用油、食糖、

24、啤酒大麦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代理和自营业务以及大米、麦芽的加工和销售业务。下设大米部、小麦部、糖油部、玉米部和啤酒原料部等5个业务单元。粮食进出口是中粮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之一。截至2003年,中粮公司粮食贸易量累计达到5.1亿吨,为满足国内人民生活需要、促进世界粮食贸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机构n主要国营外贸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CHINATUHSU)成立于1949年11月2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国有外贸公司,以土产品、畜产品、茶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为主要经营范围。中土畜总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从事茶叶、木材、松香、

25、饲料、羊绒、羊毛、可可豆、皮张等商品进出口贸易的骨干企业,已形成了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机构n主要国营外贸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55年来,在中国土、畜、茶产品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土畜总公司长期发挥着“国家队”的骨干作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拥有TUHSU、中茶、瑞龙、海堤、猴王、蝴蝶、新芽、KINROSS、凯诺、天鹅、冰川、益浪、地球等多个品牌。中土畜总公司在迎来自己55岁华诞的前夕,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与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并入式重组,成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机构n商会组织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商务部管辖)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农业部)其它各种商会、行业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